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合并计划搁置、内部重组的背后是日产黔驴技穷的处境》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九卦|兴业银行黄正建:数字金融是银行内部破局者。
原标题:九卦 | 兴业银行黄正建:数字金融是银行内部破局者
作者:许小青、李德尚玉、赵金金
专家:何平(清华经管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教授)
编辑:魏莱
来源:九卦金融圈
2020的新冠疫情催化中国银行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加速,后疫情时代,银行数字化如何向纵深发展成为银行人关注的热点,数字金融百人访谈,专注对话数字金融的亲历者,畅聊银行数字化变革的前景和未来,勾勒数字银行的蓝图。数字金融百人访谈栏目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出版社、九卦金融圈联合主办,新希望金融科技公司、网金联盟协办。
数字金融百人访谈第十三期
兴业银行黄正建:数字金融是银行内部破局者
本期嘉宾
兴业银行零售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黄正建
本期主持人
清华经管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高级顾问、九卦金融圈九卦姐许小青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成为检验银行业科技实力的试金石,银行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众多银行金融科技的总体战略规划以及布局显示,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清晰,不仅从全行战略角度去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并且更为具体地规划了数字化转型目标,构建差异化的战略方向。
坊间认为,开放银行代表着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包括兴业银行在内的众多银行近年来积极部署开放银行建设,已形成各自特色和先发优势。经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检验后,如何选择开放银行的模式?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在哪里?方向是什么?应注意哪些要点?
近日,带着这些问题,九卦金融圈访谈了兴业银行零售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黄正建。
近年来,兴业银行坚定奉行“科技兴行”战略,主动拥抱金融科技,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重点推进“安全银行、流程银行、开放银行、智慧银行”建设。强化“跳出银行做银行”理念,加快开放平台和场景建设,拓宽获客渠道,提升客户粘性,构建互联网服务“新生态”,服务触点从金融到生活场景不断延伸。兴业银行一直在思考自身数字化进程,尤其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行为都在发生着改变,银行利用自身数字化手段加速布局运营模式。
疫情期间,开放银行显示出了独特优势。运用科技手段开展金融业务,对外开放技术及业务能力。在开放的场景中精准触达并服务用户,构建以用户价值最大化为宗旨的开放银行生态。
开放银行不仅是产品和技术的改造,更多是银行体制机制的转型,包含前中后台的全面变革。为推动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强化科技赋能,很多银行目前正深化推进新一轮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组织架构、体制机制、资源投入等方面大刀阔斧,构建机制新优势。
在兴业银行的科技应用版图中,开放银行和场景互联是不得不提的部分。
黄正建介绍,开放银行目前主要有两种实现模式,一种是H5模式,一种是API模式。
“API模式需要很强技术,管理需要体系化,流程复杂,后台需要有专门的系统支持,而不仅仅是某个接口。目前行业内都在积极探索。”黄正建如是说。
在API对外输出合作方面,黄正建认为银行产品和服务能力是银行优势,互联网风控能力则是银行需要向先进互联网企业借鉴和学习的。
兴业银行一直致力于打造开放银行,通过API接口使银行与合作方形成信息系统对接的共享平台,与市场上普遍将个人用户端(即C端)作为开放银行的突破方向不同,兴业银行对开放银行的探索从其最擅长的同业与金融市场端(F端)入手,打造“连接一切”的能力。
当前互联网主战场正从“to C”转向“to B”,产业互联网时代已经开启。兴业银行长期聚焦产业互联网服务“主航道”,在泛B端尤其是F端服务战局领先优势,在同业与金融市场领域形成了较为宽阔地“护城河”。
据黄正建介绍,兴业银行致力于打造的开放银行特点在于,立足F端领先优势,进一步将其复制嫁接到政府端(即G端)、企业端(即B端),不断推进GBC端场景拓展和生态互联,通过互联互通,让金融服务触达C端的“千家万户”,形成FGBC协同联动、融合赋能的开放生态。
在F端,兴业银行依托非银(金融机构)资金管理云平台、银银平台、“钱大掌柜”等提供服务。至2019年底,兴业银行同业客户覆盖率超90%。
资金管理云平台是服务非银金融机构的一体化综合平台,截至2019年底,累计上线超550家,通过各类存管结算业务实现大量资金沉淀,利用科技手段,持续提升标准化产品比例。
银银平台是兴业银行推出的金融同业合作品牌,为各类中小金融机构提供财富管理、支付结算、科技输出等服务。截至2019年底,银银平台各项业务合作法人机构2022家,同比增长6.09%;累计与372家商业银行建立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合作关系,已实施上线226家。
“钱大掌柜”是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至2019年底,累计引入54家合作银行的理财产品,注册客户1437.07万。
在同业合作基础上,兴业银行将存管结算、代理收付、代理销售、资产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进一步延伸至企业和个人终端客户,形成全链条客群服务体系。
黄正建预测,“我相信最后能够在场景取胜的银行,一定是能给客户提供最便利服务的银行,银行将来可能只是一个后台,开放银行目前来说最合理的应该是API的模式,API是隐藏在后台,对客户来说是无感体验,我觉得这点肯定是决定性。”
黄正建认为数字化的首要任务是产品和渠道,而非商业模式颠覆。“银行数字化转型更多成为了渠道的再造,数字金融应该再造更多的产品,不再于局限技术部门,成为银行破局者。数字金融在银行内部是一个破局者。”
面向数字化转型,场景化勾勒客户画像,将客户需求嵌入生活场景之中,实现客户与场景的无缝对接,已成为金融行业的主流方向,目前数据技术具备一定基础,但尚未形成以生活需求打造服务的生态体系,由于客户的需求数据相对滞后,打破这种束缚仍有待时日。
黄正建认为,“产品与场景结合,所有人都看得到。最终,银行很多业务确实是会嵌到场景中间去,从这个角度看的话,必定有相当一部分的银行业务是转移了,不是银行本身的渠道去做了,可能通过这种场景,不管是消费场景还是其他的场景,只要能够触达客户,然后能够让客户产生与银行往来的业务,就可以去做,这种一定是分流。我觉得应该是分流相当了一部分的银行原来渠道上面能够做的业务。”
黄正建预测,在场景、服务和技术驱动业务的当下,快速构筑起自己的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场景化金融服务是未来银行的发展方向。
黄正建认为,在银行谈论数字化、互联网化等概念的时候,核心都不能脱离银行自身的业务去看数字化,目前还没有业务会被数字化颠覆,他认为银行数字化最可能颠覆的是渠道。真正的银行业务,本质是很难颠覆的。“金融的内涵很难丢掉,没有借贷?没有支付?就算数字货币来了也还存在的。数字化只是为了把银行业务做的更好。”黄正建说。
“数字化只是为了银行业务做的更好。”他认为真正的数字化是产品和渠道,“银行数字化转型更多成为了渠道的再造,数字金融应该再造银行产品,不再局限技术部门,成为银行破局者。数字金融在银行内部是一个破局者,颠覆产品颠覆渠道。”
“数字化本身应该是经营模式的变化,数字化的过程应该是经营思路和模式调整,如果对数字化认识还不到位,可能对经营模式都没想明白。”黄正建认为数字化进程并非一蹴而就,在传统银行内部,首先得具备一定数字化的基础能力,真正在全行推动需要2、3年才会有变化。
黄正建不认同数字化颠覆银行的看法。在谈到“数字化”对于银行的意义,黄正建认为现在谈“数字化”对银行商业模式变革还为时尚早。“只要是银行的经营需要发牌照,就不可能被数字化颠覆。如果所有的借贷不需要牌照,在技术的支持下才会把银行颠覆了。”
黄正建认为,目前银行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这是一种趋势。数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经营思路转变的过程,或者说经营模式的一种调整,原来的模式更粗放,不能准确触达客户,“而数字化的结果就是更清晰地看清楚客户在哪里,然后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触达这些客户,从而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
但是数字化的过程是漫长的,曲折前进是新事物不变的趋势,关于数字化转型黄正建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1 思想转型是数字化转型前提
黄正建认为,数字化转型的前提是思想要转型,这也是基础。其次才是相关的配套机制体制要跟着变化,最后是人财物。 “数字化本身应该是经营模式的变化,数字化的过程应该是经营思路和模式的调整,如果对数字化认识不到位,就不会有商业模式的变化,可能对经营模式都没想明白,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2 应用能力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所谓的银行数字化转型,核心到底是什么?数据充其量只不过是基础,怎么用好这个数据才是关键。黄正建认为,对数据的应用能力才是数字化的转型核心。他举例说,这其实就和排兵布阵一样,一家银行利用数据模型,推出相应数字化营销方案都是和应用能力有关。
黄正建坦言,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夜之间采用异于以往的打法,所以数字化对银行来说有很多功课要补,尤其是人才很关键,现在各家银行应该反思数字化转型人才储备做的如何,一方面要引入人才,另一方面老员工还需要经过培训培养成具备这种能力的人。
3 市场认可是数字化制胜的关键
黄正建认为,在银行谈论数字化、互联网化等概念的时候,核心都不能脱离银行自身的业务去谈数字化,银行的业务要符合市场的需求,目前还没有业务会被数字化颠覆,银行数字化最可能颠覆的是渠道。
真正的银行产品,本质是很难颠覆的。他认为市场的认可才是检验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没有市场的认可就没有客户,没有客户就没有经营流量,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科技的创新和场景的应用要植入民生。
4 建立容错机制
黄正建认为,数字化转型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有容错的情怀。建立容错机制,有利于营造崇尚创新、支持探索、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消除“不想为、不敢为、不能为”的顾虑,激发员工进行科技和数字化转型的热情和动力。容错机制非常重要,没有容错机制创新就很难展开。现在很多银行的员工都是从事流水线的重复工作,有的人对创新持观望态度,等着别人创新失败看笑话,这样的心理要不得。
笔者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疫情催化的数字化这个话题,也让原本处于中后台的网络金融部引起了关注。
网络金融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一种形态,从网银、电子银行、直销银行、网络金融、互联网银行、再到数字银行、开放银行等,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形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和部门设置,也在不断更新、配套完善。这是一个不断迭代、动态演进的过程和趋势。
最近有些银行为了发展数字金融,专门把原来的网络金融部升格为数字金融部,比如光大银行在2019年把电子银行部升级为数字金融部。也有一些银行把网络金融并到其他业务条线。比如兴业银行的网络金融部纳入零售板块,部门更名为零售网络金融部,这与2019年中国银行将网络金融部与个人金融部、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整合为“个人数字金融部”和“消费信贷部”,有异曲同工之处。
业内对于网络金融部的未来发展一直都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互联网信息化的路还很长,因此网络金融部这样的部门也会长期存在,还有人认为银行在未来会形成全互联网化的机构,网络金融部最终会合并其他部门领衔数字化转型。
黄正建是第二种观点的拥护者,他认为银行网络金融部消失的可能较大。他说:“数字化转型,首先要转型的是银行思维,随着这种思维逐步的内化,渗透到各个业务部门,那么特定的网络金融部就会消失。”游戏网
编后语:关于《九卦|兴业银行黄正建:数字金融是银行内部破局者》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 掌上明珠正式参展2015年ChinaJoy B To B》,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