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林皿

发表时间:2019-05-16 11:54:15 作者:林皿 来源:qidian.com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侠骨与柔情》免费试读_夕烧》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推背》——林皿。

第一章:玄武之变

武德元年,也就是公元618年,唐太祖李渊的大儿子随着太祖的即位,顺理成章的当上了太子,但他的二弟,也就是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很是不服气。

“从晋阳起兵至今,说服父皇造反的是我,立最大功的也是我,就因他是长子,能封为太子,而我却是一介王侯,就连我那不争气的四弟也被封为齐王,真是憋屈。”

在秦王府的一次小型宴会上,李世民对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恭等心腹打抱不平。

杜如晦说;

“秦王此言差矣现在太子虽是现被封为太子,但他的整体实力不如我们,更何况,秦王心存壮志,并吾皇本身安康,我们还是有机会的。秦王必须忍气吐生,脚踏实地的培养和壮大我方势力,再作打算也不迟。”

尉迟恭又说;

“但是先生,我们秦王立的是何等功劳,岂是那太子能比的?”

杜如晦说道;

“敬德别着急,虽说吾皇现已成帝,但天下未定,局势大乱,陛下要取得天下,还得靠秦王的才华和辅佐。殿下现需不漏破绽,等待机会。”

在以后的几年里,李世民一直铭记杜如晦的一番话,直至公元620年7月初一,唐军拜李世民为元帅,攻打郑国,经一年多的战争,李世民将郑国皇帝王世充包围在洛阳城,只要打入洛阳城,李世民将立下大功,在这关键时候,一向与郑国不交好的夏国皇帝窦建德以安定天下之势,维持鼎足三立为由,但实则是想要自己占有洛阳城这所政治中心的都市,顺黄河而下,试图攻打唐军,在这种情况下,唐军会成为三明治,面对腹背受敌的唐军不知所措,各参谋都主张撤退,但秦王李世民力排众议,坚决要打下去,他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的战略,将唐军的主力留在洛阳城外继续包围,由齐王李元吉带领,自己则率领三千五百精锐部队前往武牢关。

当时窦建德的军队也到达武牢关,所谓武牢关是指虎牢关,其地势之险要,是有目共睹的。

夏军也是看在眼里,感在心里,单在兵力上夏军军队有10万之众,本是很轻易地将唐军击溃的,但险要的地形不能展开兵团作战,夏军攻也不是,撤也不是地干耗着体力。这事在夏军参谋向窦建德提议要攻打长安,使李世民部和包围在洛阳的唐军被迫回都救援,但这招“引蛇出洞”和“围魏救赵”如此般高明的计策被窦建德以不义为由所拒绝,其实在他的心里只想占领洛阳这座政治中心的城市。

夏军再也拖不下去了,要和李世民部展开全面战,不好振兴,但李世民不开城门,下军爷不敢强行进攻,一等就是数天,在这几天里,李世民让将士们吃饱酒肉,充分休息,他在等,等对方自乱阵脚的时机,到了中午,夏军疲惫不堪,重装骑兵都卸甲休息,这时城门一开,尉迟恭率领一千轻骑略过夏军阵旁,这一招出的很是巧妙,如果对方见势采取防御,则一路跑掉,见对方措手不及,便一路杀过去,可做佯攻,也可做实攻,再说重装骑兵,一个人,一匹马,人马都穿戴重重的铁皮,骑手想自己上马都难,何况是已经卸甲,夏军阵营一阵骚乱,李世民感觉到时机已到,命令全部士兵出城,展开最后的决战,唐国的精锐之师,三千五百轻骑,对乱了阵脚的夏军,那简直是一场屠杀,单方面的屠杀,但夏军在人数上占了绝对的优势,窦建德也不是酒囊饭袋,也是一名将军,但他错就错在他是一名将军,更是一名好将军,身先士卒,他不出来倒好,一出来,被尉迟恭碰了个正着,一箭打翻在地被唐军活捉了,夏军也是主帅已被捉,主心骨倒了,兵败如山倒,被唐军打的连爹妈都不认识。

随着夏军被打败,夏王窦建德被抓的消息一传到洛阳,苦苦支撑的郑王王世充彻底放弃了抵抗,便开成头像。在公元621年,李世民把唐国的两个敌人,夏国和郑国给消灭了,成为唐朝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但这点没能改变他的地位,太子还是太子,秦王还是秦王,但他也成了他大哥,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大患,有一个那么能干,那么厉害的弟弟,太子的位置早晚得让给秦王,于是,太子李建成勾结齐王李元吉,也就是他四弟,打着要弄死他三弟的打算。

李建成实施他的计划,第一步,他把齐王李元吉拉拢到自己一方,一起对李世民进行政治攻击,也对太祖李渊进行思想工作,说李世民有图谋不轨之举,功高必盖主,李世民有要成皇帝的野心,要小心提防之类的话。第二步,李建成动用手中的权利,将秦王府的人,也是李世民的心腹进行拉拢,具有代表性的是对尉迟恭的拉拢,给了他一整车的金银财宝,被尉迟恭当面拒绝,后来又派刺客去刺杀尉迟恭,也被尉迟恭打跑了。第三步是对李世民的势力进行打击,把杜如晦,房玄龄等谋士调到朝廷中,在唐朝有明文规定,在朝中当官者,不得与其他王府有来往,以便秦王不得动用他的智囊团。

李世民也不傻,明知道他大哥与四弟对他有意思,也不能就提着刀上门找人家说理,秦王和太子,齐王之间的矛盾深化,高祖也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们窝里斗,心里也不是滋味,并对宰相裴寂说他的心思,裴寂向太祖献策,将秦王派到洛阳,让他治理唐国的东部。太子和齐王听到这消息,太子和齐王听到这消息,气的差点没蹦到天上去。洛阳以东,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让李世民去带领,等李建成当皇帝的那天,李世民要攻打自己,以他的才华,弄死自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太子,齐王为代表的大臣们苦苦劝阻高祖收回成命,又把这一决策硬生生的压下去了。

到了公元626年,太子党和秦王的矛盾一身的不能再深,实力强大起来的太子以强硬的手段来打击秦王,但这时一件重大的事情爆发了。6月3日晚上,在唐朝优一个专管星象,天空的机构叫太史局,掌管太史局的太史令名叫博弈,这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通,在当天晚上发现天空有异常,所谓的“太白经天”,立刻向李渊报告“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李渊听了,这还了得?立刻下令,召李世民进见。谋反,那可是个大罪啊,李世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决定要做个了断。于是就命令尉迟恭把房玄龄和杜如晦找来,几个人密谋一番,进宫见高祖,没见高祖开口,秦王先告太子和齐王与后宫有染。高祖一听,差点气笑了,这不是贼喊捉贼吗?典型的恶人先告状吗?于是太祖把博弈的报告先搁一旁,叫太子和齐王找来当面对质,对秦王进行两罪并罚的处分,但此时由于时间太晚,决定明日问起。

翌日清晨,太子与齐王在昨晚接到高祖的召见,一大清早就开始准备,带着随从前往玄武门,玄武门是长安皇宫的北门,是皇宫内廷的正门,何况当日值班的是太子的人,但太子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与秦王明争暗斗的时候,此人已倒戈向李世民。秦王带100多甲士,手里抄家伙,早早地埋伏在玄武门,晨雾蒙蒙亮之时,太子齐王的人到达玄武门前,齐王感觉不对,有很浓的杀气,要掉马头之时,一首诗从空气中传了过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太子李建成停住马步,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咻”的一箭,直插进李建成的喉咙,太子当场毙命,齐王想跑,却被追上来的尉迟恭一并射倒,李世民令尉迟恭进见高祖,此时高祖与宰相裴寂等大臣讨论如何处置李世民的事,被突然冲过来的尉迟恭给吓到,看到手持长剑,满身是血的尉迟恭,这一位当代名将,秦王心腹,太祖感觉到太子完了,齐王完了。命令东宫殿和武德殿的人放弃抵抗,无可奈何地在三天后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又在三个月后放下皇位,传给太子李世民。

第二章:太宗即位

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为皇帝,改元贞观,在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成为唐朝的第二代皇帝。在玄武门前被他杀害的原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就此从宗籍中除名,虽然他们本是亲兄弟,但权力亦是如此,能站在顶部的只能是一个人,况且像李世民这样优秀的政治家更是如此,很清楚的明白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成王败寇,如果在玄武门前,失败的是李世民,那么他就将会被历史所遗忘,但历史没有如果,也没有万一。

不过,新手杀害亲兄弟这点事实,会将永远的伴随李世民,即使他已成为权利的顶点,成为万人仰慕的皇帝也是如此,所以他不断鞭策自己,提醒自己,要为自己减轻千古骂名,要努力地将国家壮大,讲政治更加稳定,要让国民过上更稳定和谐的日子。其实在唐太宗做的一切,归根结底,还是想摆脱一个自己内心深处罪恶感的阴影。这也是唐太宗贞观之治被史学家所赞扬,而不是因唐太宗杀了亲兄弟而贬低他的根本原因。或许李世民想到,也可能不是如此,但他极度重视民生,清廉,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们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人,从谏如流,在民生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致力复兴文教,在职过上,图动荡之举稳定下来,对官吏,十分重视清明,在贞观时期,官吏的腐败程度是十分低的。

李世民对李建成手下重要参谋魏征收入麾下,成为自己的左右手,那更是走了一步秒棋,当玄武门的一切都结束,李建成和李元吉解决后李世民便叫来魏征,问道;

“你为何要挑拨我们兄弟间的关系?”

魏征从容的回答道;

“要是前太子殿下早听了我的话,他便不会死。”

这番对话就这么短短的一问一答,但这句对话刚结束,李世民客客气气的把魏征任命为詹事主簿,这一职是主管太子府的一切事物,对太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那李世民为何将等于自己家管家这么一职让魏征担任呢?其实在刚才的对话包含着很多内涵,在魏征的回答里有另外一种含义他并没有回答李世民的问题,而是说“如果李建成早就听了我的话,对你采取强硬的方式,那么你就不会是现在的你了。”这点可以表明,李世民采取的行动和魏征献给李建成,而他没采取的方案是一致的,在政治上,他们的见解是一样的。

魏征成了李世民的左右手,成为贞观之治的主角之一,不仅在阳间,魏征是宰相,高官厚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决定成千上万人的生死,而且在阴间,魏征是判官,执掌善簿,身着绿衣,在六道轮回中,起着登天成神或投胎做人的决定。魏征有一位结拜兄弟,名叫崔钰,在贞观七年,即623年入仕,担任潞州长子县县令。他不是一般人,白天做他的县令,晚上是阴曹地府的头号人物,左手一本生死簿,右手一只勾魂笔,专门执行为善者添寿,让恶人归阴的任务。

阴府就像法院,如有人告案,案件重大,即使此人阳寿未尽也要被判入地狱。几年前被李世民所杀的李建成,李元吉联名被李世民直接或间接所杀的人,上了一份伸冤书,由于联名的人数众多,证据确凿,崔判官只能请李世民到阴府来一趟。得到命令的阴差们来到长安皇宫,但他们没想到皇宫如此之大,不知道李世民在哪建房子,于是他们一直找到天亮,也没找到,这时天已蒙蒙亮,但这些阴差们满皇宫的找李世民,虽说别人感觉不到,但李世民是感受的清清楚楚,他们是来抓自己的。李世民便找来魏征来商议此事,魏征答道;

“那些是地府的阴差,所谓的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等,这些阴差的阴气很盛,只需让刚阳盛气之人守在陛下寝室门前便能保陛下平安。臣有一结拜兄弟,在阴府当差,常与臣与梦中相会,臣给他捎书一封,以防不测。”

这时,尉迟恭和秦叔宝上前一步说道;

“臣等愿为陛下守平安。”

在当天夜里,阴差们再次来到皇宫,却发现有两股很强的阳气,知道是李世民做了防备,但由于阳气太盛,不敢靠近。就这样过了几天,李世民念尉迟恭,秦叔宝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的画匠绘制两人的戎装像,怒目发威,持与宫门两侧,到了三更,阴差们到了李世民寝室前,看到两个人在门前守着,便打算回去,但觉得阳气衰减了许多,仔细一看是两个人的画像,但这画像其实可不一般,咄咄逼人,即使是画像也有很强烈的威慑力。

李世民被一阵寒气给惊醒,发现不是自己的寝宫,有一道声音传了过来;

“来着可是唐国皇帝李世民?”

生前,李世民是皇帝,居高临下,但死后,在阎王面前,架空一切权利的他同样是一个渺小而懦弱的凡人。李世民颤颤巍巍的回答道;

“是…是的。”

这时咻一下,一个人突然站在李世民的面前,

“你是什么人?”

“陛下,臣叫崔钰,在潞州长子县当县令,又在阴府担任阴律司的判官,陛下的兄长联名被比下所杀的人联名上诉,臣只好请陛下到此。”

“那我的阳寿已尽?”

“不,陛下的阳寿未尽,但陛下行的杀业过重,折损了阳寿,破坏了纪律。”

“爱卿,啊,不,崔判官,请你救救我啊,我将我大唐一年的财政收入都给你。”

“那可不行,一年的财政收入都给我,陛下用什么维持,运营国家?陛下只需把臣的官位提拔,陈就知足了。”

崔钰的话刚落下,李世民就答应了,崔钰又说道;

“臣与宰相魏征是结拜兄弟,几天前,他给臣捎一封信,说陛下会到阴府,臣制定一些计划,当阎王爷问陛下杀人的缘由,请陛下就说是‘大义灭亲,为国泰民安所做出这一切’即可。”

李世民反复道;

“大义灭亲,为国泰民安所做出这一切。”

在阎王殿,果不其然,李世民以崔钰的答案满足了阎王,在回去的路上,崔钰又偷偷地修改生死簿,给李世民加了20年的阳寿。

回到阳世的李世民履行了与崔钰的承诺,崔钰高居礼部侍郎,正三品官,而李世民更加努力的管理国家事务,使百姓安居,使商户乐业,创造了空前的盛世。

编后语:关于《《推背》——林皿》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亡命公主与怪物护卫》——慧凃风儿》,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iuie
iuie 重庆市 发表于:2019-05-16 12:19:32
《推背》——林皿《推背》——林皿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More_ling
More_ling 安徽省滁州市 发表于:2019-05-16 12:15:35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rn rn 小狐狸来啦
与我相关(+8)
与我相关(+8) 四川省成都市 发表于:2019-05-16 12:10:49
贝壳来了,小鱼啊,贝壳睡了一下午,累啊!【爱你】【爱你】【爱你】【爱你】
宁缺毋滥丶
宁缺毋滥丶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2019-05-16 12:05:26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炙热的青春
炙热的青春 北京市 发表于:2019-05-16 12:01:57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Panamera
Panamera 安徽省亳州市 发表于:2019-05-16 11:57:54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