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不能后退》: 童趣(一)》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80后的辛酸泪》——寂寞爱如雪。
序章
我乃八零初,今年三十多。
生在土瓦房,吃饭四方桌。
吸的是母乳,牛奶没见过。
稻草垫床睡,兄弟同被窝。
卫生不太好,跳蚤特别多。
萝卜南瓜汤,炖它一大锅。
锅里若煮肉,能吃一斤多。
长到七八岁,抱凳去上课。
没有幼儿园,直接上小学。
写字用铅笔,没有文具盒。
一盏煤油灯,兄妹围一桌。
走路到学校,风雨无阻过。
胖瘦无人讲,穷富没人说。
男女同桌坐,从不送秋波。
见到倩女生,手脚打哆嗦。
没说半句话,脸红到颈脖。
读书靠自觉。老师不补课。
只有两本书,语文和数学。
寒暑假期到,放牛喂鸭鹅。
深知父母苦,帮助干农活。
农忙收割季,烈日皮晒脱。
山里野果多,味好又止渴。
河中多鱼虾,沟渠有田螺。
村里塘干了,捞鱼用蔑箩。
中暑得感冒,不用针和药。
伙伴在一起,情同亲姐哥。
女娃跳绳乐,男孩打陀螺。
下河摸鱼虾,当众把裤脱。
稍有空闲时,上树掏鸟窝。
同伴吵了架,转背能撮合。
和好就握手,怒气也不多。
外面犯了错,回去不能说。
谁若不守信,再见敲脑壳。
进田摘黄瓜,经常偷瓜果。
家乡风俗好,主人不多说。
最爱看电影,路远亦奔波。
没有板凳坐,站也乐呵呵。
夜晚看电影,白天干农活。
看过地道战,台词背很多。
所有抗战片,八路没败过。
打倒小RB,八路是帅哥。
如今添白发,眼角皱纹多!
再看自己仔,伤心眼泪落!
又是一代人,如同天地脱。
跟他谈从前,认为是胡说。
观点不相同,劝我莫啰嗦。
此生已半辈,儿女自蹉跎!
替他做牛马,有的还发火。
万事皆由命,自己开心过。
保健放第一,余年不太多。
现在不想通,太阳同样落!
******
******
一九八零年农历四月十二,阳历五月二十五,天气已经炎热,这一天万里无云,只有微微的小风,吹在脸上有一点微微的凉意。
这样的天气让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因为这一天是大家一年之中最高兴的一天,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今天是收获的日子。
地里金黄色的麦子随着微风起起伏伏,男女老少准备好暖瓶、镰刀、毛巾,拉着架子车往各家的地里赶,准备去割麦子。
不过有一家人例外,那就是村北头的李芳平家,同样是在忙,不过忙的不是准备去收麦子,而是忙着去公社卫生院,因为这家的女主人要生了。
因为是第一次生孩子,家里人都比较小心,早早地就套好了驴车,在别人去地里割麦子的时候,李芳平和父母也把妻子扶上了驴车。
就在这个时候,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轰隆隆一阵霹雳,接着就是倾盆大雨,这样的天气,割麦子就不要想了。
原本高高兴兴的男女老少,只能苦笑着往回赶,不过这个时候,李芳平和父母没有,还是牵着驴车深一步浅一步往外走。
没办法,八十年代的农村就这样,不要说下这么大的鱼,就算是蛤蟆尿泡尿,地上都打滑,因为都是土路。
雨越下越大,天好像要黑了,前面的路都快看不见了,李芳平的父亲,也就是将要出生的孩子爷爷,不愧是一名老把式,凭着经验,最后还是把驴车赶到了公社卫生院。
这个时候,不管是李芳平,还是父母,甚至连产妇都一样,全部都浑身湿透,虽然有塑料布再盖着,不过没什么用,因为雨下的太大。
卫生院的护士连忙找了病号服给产妇换上,至于李芳平和他父母,人家医院就不管了,不过好在是夏天,也没有感觉到冷。
李芳平和父亲把身上的上衣脱了,露出身上的腱子肉,在这个年代,根本不需要锻炼身上都是腱子肉,因为每天都要劳动。
两个人把上衣拧了几把,多少拧出去一些水,然后又穿在身上,然后就是等孩子的出生。
不过这一等等的时间可不短,李芳平和父母身上的湿衣服都干了,中午过去了,下午到了,一直到晚上七点左右,产妇才有动静。
从早上疼痛开始,一直等了一天,外面的大雨也下了一天,现在终于要生了。
匆匆忙忙赶过来的医生和护士,连忙把产妇送到产妇,没办法,虽然今天下了一天雨,不过要生孩子的并不是就一个人,还有另外一位产妇。
不过人家和他们不一样,人家提前就在医院里等着,刚才也是要生,不过没有生出来,这边要生了,只能把那边先放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这只是公社卫生院,医生和护士有限。
就这还是算好的了,可能是因为下雨吧,今天卫生院就两个要生孩子的产妇,如果放在平时,每天都有十几个。
进了产房十几分钟后,一声婴儿嘹亮的啼哭传了出来,就这这哭声传出来的时候,外面的倾盆大雨也戛然而止。
“生了,生了。”李芳平激动的对父母说着。
“是啊,生了,等了一天终于生了。”李芳平的母亲也激动的说着。
只有李芳平的父亲没有说话,而是看了看外面,因为这雨停的太是时候了,这边哭,那边停,真的只是巧合。
老人都是很迷信的,这也没办法。
很快护士抱着一个小被子出来,被子里包的当然是孩子。
看到护士抱着孩子出来,李芳平和母亲连忙跑了过去。
“恭喜你们,是一名男孩,八斤八两。”
“谢谢,谢谢护士。”
“不客气。”
就在这个时候,从一间病房里出来一名年轻人,对抱着孩子的护士喊道:“护士,我们这个也要生了。”
“好的,这就来。”
正准备去抱一下孩子的李芳平,被护士给拦着了。
“那边要生了,我先把孩子抱进去,一会进病房你们再抱吧。”
“好的,好的。”
护士进去的快,出来的也快,没办法,要腾地方,产妇和孩子很快被推了出来,推到一间病房里,就是刚才从这间病房出来的那个年轻人。
这边要进去,那边刚好也推出来一名产妇。
原来两个人住在一间病房。
把这边安排好以后,李芳平的父亲和母亲就回去了,没办法,李芳平还有弟弟妹妹,除了大妹妹已经结婚,剩下的三个都还小,最小的妹妹才六岁。
而且还有一个规矩,儿媳妇生孩子以后,在没有满月之前,公公是不可以看的。
在李平复他们进来半个小时左右,另外一位产妇也生了,是一个女儿,六斤六两,前后也就错了半个小时左右。
住一个病房,当然要聊聊天什么的,从聊天中知道,另外一位产妇就是这家卫生院的医生,而那个年轻人,也就是那位产妇的爱人,是公社的一名干部。
第一章 六岁可以做的题
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号,一名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一手拉着一名年轻人,一手拉着一名小女孩走在去学校的路上。
这名小男孩就是当年下雨天生的那个男孩,叫李浩,小女孩是比他小一岁的妹妹李倩,至于年轻人当然是他们的父亲李芳平。
今天是三孔桥小学招生的日子,这个年代农村可是没有什么幼儿园,上学直接上小学,李浩已经六岁了。
不过在农村,他这个年龄上学还是早了一些,因为很多都是八岁才开始上学,不过李芳平拗不过李浩,只能带着他过来试试。
虽然没有幼儿园,不过上想上小学还是要考试的,其实也算不上考试,就是老师问几个问题,看你回答的情况,如果回答的好就可以上,回答的不好,就算你是十岁也不能上。
不过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基本上七八岁都上学了,那种十岁也不能上学的,可以说是极少数,甚至几年都碰不到一个。
“爸,你能不能快一点啊?怎么这么墨迹?”小男孩,也就是李浩有点不满的对父亲说着。
“你个小兔崽子,说谁墨迹呢?”李芳平回手在李浩脑袋上拍了一下。
“哼,回去我告诉爷爷你打我。”
李浩是李家的这一代第一个孩子,又是男孩,在农村来说就是长子长孙,当然也是老爷子最喜欢的孩子。
“小兔崽子可以啊,会告状了。”
“我还告诉爷爷,你说我是小兔崽子。”
“你……”李芳平苦笑了一下,可是也拿李浩没有一点办法。
去学校的路上,要路过一个十字路口,这里也被附近的人称为龙广地,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李浩也不知道。
这里有好几家小卖部,路过一家小卖部的时候,李倩停了下来,看着一个方向流口水,李浩也看了一眼,原来是李倩看到了小卖部里卖的月牙糖。
月牙糖其实就是一种糖块,不过做的和月牙一样,大家就叫它月牙糖,这种糖并不像水果糖一样硬邦邦的,而是比较酥的那种,可以嚼着吃。
一分钱一块,一毛钱可以买十二块。
李浩从兜里掏了一下,掏出来一把钱,不过最大面值也就一块,最小的是一分二分,虽然没有大面值,可是加在一起也有好几块。
从这些钱里抽出来一张一毛的递给妹妹,李浩说道:“去买吧。”
“谢谢哥哥。”小丫头高兴的接过钱跑进了小卖部。
“小兔崽子,身上怎么那么多钱啊?去给爸买包烟去。”
“不买。”李浩给了李芳平一个白眼。
爷爷奶奶都是比较疼大孙子的,平时有事没事就会给个一毛两毛,李浩不是那种喜欢花钱的人,当然,这是对比别的小孩子来说。
所以时间长了身上就有了一些零花钱,不过这些零花钱他花的很少,大部分都是给妹妹花了,说句不好听的,李芳平身上的零花钱都没有他多。
“哥哥吃糖。”
李倩的手比较小,一只手拿不过来,只能两只手抓着糖跑了回来,回来以后先把一只手伸到李浩面前。
“嗯!”
李浩拿了一块,把上面的纸剥了放在嘴里,然后把剩下的都给妹妹装在了兜里。
“哥哥,你不要吗?”
“哥哥已经吃了,剩下的你留着慢慢的吃。”李浩指了指嘴里。
“谢谢哥哥,哥哥最好了。”小丫头说完又从兜里掏出来一块,把上面的纸剥了递给李芳平说道:“爸爸吃糖。”
“爸爸不喜欢吃糖,你自己吃吧。”
“爸爸为什么不喜欢吃糖,很好吃很甜的。”小丫头不明白的问。
“就是太甜了,爸爸不喜欢吃甜的。”
“哦!”小丫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然后李芳平就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学校,小丫头不是准备来上学的,她就是跟着过来玩,今天是招生的日子,来的孩子有很多。
李浩他们过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有很多人,不过来的这些孩子看上去都比李浩大一些,因为还没有开学,虽然来的人很多,不过并不拥挤。
这个年代的人还是很自觉的,按照来的早晚一个个已经排好队,因为都是准备上学的新生,也不需要排几个队伍。
从排队开始,这一等就是半个多小时,李浩因为要上学,根本就不着急,至于李倩,可能是因为有糖吃吧,一直拉着哥哥的手,也没有乱跑。
这也就是没有上过学的孩子,估计上几年以后,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那时候就会想着不上学多好,可惜李浩现在还没有这个觉悟,感觉到上学特别好。
又是半个小时过去,终于轮到李浩进去,李芳平带着李浩和小丫头走了进去,里面有两位老师,对于这两位老师李浩可不陌生。
他们是一年级两个班的班主任,其中一位还和自己家有点亲戚,按照辈分李浩还喊她姨,是李浩姥姥那边的亲戚。
别看李浩还没有开始上学,不过已经在这学校混了好几年,没办法,因为家里的农活比较忙,李浩和妹妹一直都是小叔和小姑带。
小姑就比李浩大了六岁,现在同样在这里上小学,目前还只是四年级,还有一年才能毕业,这里的小学只有五年级,上完五年级直接升初中。
“芳平,你怎么带他们两个过来了?”其中一位,也就是那位女老师,也是李浩要喊姨的问着。
“姐,我也没办法啊,这臭小子非要来上学,你也知道我们家的情况,这不,我只能带他过来试试。”李芳平把李浩推了出来。
李浩家什么情况,那当然是老爷子当家,而老爷子最疼谁,那当然是李浩,李浩说什么话老爷子就听什么。
“小浩过来,姨来考考你。”
“没问题,出题吧。”
“三鸡两扁嘴,去个黑的添个白的,一共有几只?”
扁嘴是李浩老家的称呼,其实就是鸭子,不过在李浩老家这里都叫扁嘴。
听到姨也就是老师这么问,李浩撇了撇嘴说道:“姨,你敢不敢出一道六岁可以做的题?”
编后语:关于《《80后的辛酸泪》——寂寞爱如雪》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涩漓时光:时光荏苒》免费试读_龙辰说烊》,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