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尺丈长生路》: 仙游记事》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抗日小山传奇》: 霍家有郎名小山(一)。
第一章 霍家有郎名小山(一)
“小山,别光顾玩,替我劈点柈子。”一个三十出头长相秀美的女子正对着院子里玩耍的一个半大小子喊道。
她此时手里正拿着一把罩篱站在草屋门边,虽然穿的是这东北山区人常穿的粗布衣裳,却无法掩饰那曼妙的体态。
“哎,知道了,娘。”那个十多岁的样子的男孩脆声脆气地答应着,忙把一个弹弓别在腰间,跑到院子的角落里,那里码着一大堆被截成一段段的木柈子。
但见他一手持着一把铁斧,一手把一块柈子抛向地面,在柈子与地面垂直的刹那,斧到,“啪”的一声脆响,小臂粗的柈子分为两半向两边打着旋儿翻了出去,那分开的两半在与地面垂直的刹那,却有两把斧子分别劈到,脆响中那柈子由二变四,原来那少年的左手竟又多出了一把斧头。紧接着就听得啪啪啪的脆响声不绝于耳,那少年的手中双斧闪电般劈向地面,那四块柈子竟又被劈成了八块!
“小山,又淘气,你劈筷子呢吗,能扛烧吗?”那女人从屋里探出头来冲那少年喊道。
那少年吐了下舌头,放下了左手的斧子,拿起又一块柈子,正经八本地劈了起来。
屋子里,那女人一边用笊篱捞着铁锅内煮着的菜,一边说道:“远哥,你还说不让小山习武,可现在看也和习武没有什么不同。”
“我也没有特意教他,只是教了他一些强身健体的基本东西,可没有想到这孩子在习武上竟然有这样的天赋,比我小时可强得太多了。”
答话的汉子三十多岁,一副既自豪又无奈的表情,他有着一张刚毅的楞角分明的脸和黑色的胡茬儿,正坐在屋子的一角用笤条编着一个筐。
“唉,要是不教武艺真是有点白瞎了。”他接着说道。
“你不是说不打算教他武艺了吗?”那女子一边把捞出的菜放到盛着凉水的木盆里,一边诧异的问。
“唉,过一段时间再看看吧,原来是下定决心不教他的,可现在看他这样的底子,心还是活了。”那汉子摇摇头说道,接着又开始编着手里的筐。
这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北部山区的三口之家。
那汉子叫霍远,河北人士,自幼习武,后又进入北洋军中,是当时北洋军冯玉祥部中公认的不可多得的年轻将才。
那女子叫宋子君,却是江南金陵一大户家的千金,才貌双全,心灵手巧。
二人相识后互生爱慕竟不可分,奈何宋家嫌霍远家境浅溥,并不同意这门婚事。霍远厌倦了战场上的杀戮,而宋子君竟也视富贵荣华如浮云,当发现霍远正是自己可以托付终身之人时,竟在家中留书一封后就与霍远双双离开各自的生活环境私奔了,因缘巧合,两人竟不远万里踏着那闯关东的旧路,来到了东北山区过起了平平淡淡的小日子。
霍远仗着练就的身手,每日到山上打猎采药,宋子君则在家种着一块小菜园。
这里远离尘世,离最近的县城也有百十里山路,所居住的是只有四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民风淳朴,邻里和睦,虽说物资匿乏、日子贫穷,但却过得平淡而又充实。
不久宋子君生下一子,霍远安于现在生活的平淡,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大富大贵,更不希望他以后象自己年轻时那样走入生死一线间的杀戮战场,因此给他起了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小山”,希望他的一生能够象他的名字一样普通,不需要做出什么伟业,只要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好。
话说这霍小山随着长大渐渐露出与别的孩子的不同来,竟仿佛继承了父母各自的优点,体格强健如父心灵手巧若母,上山爬树下河摸虾自不在话下,无论哪种运动竟是一学即会,速度耐力力量身体谐调性远胜于同龄之人。
就拿这东北的劈拌子来说,霍小山无师自通,那劈法别说是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做不来的。
东北的劈柈子是指一手扶着一尺左右的短木直立于地上,一手用斧子劈开以作烧火之用。
一斧劈两半谁都能做到,但能双手各持一斧,在那劈开的两半木头未到地之前再劈成四半,基本就无人能够做到了,而若能那四半木头未用手扶直接在弹起落下的刹那由四半劈八半已绝非常人所能,这需要持斧的人要能一心二用,各持一斧照顾到不同的木半。
同时还要眼疾手快,力量速度手感都达到极佳之境,控制木头飞旋而起必须垂直落下又不出于面前手臂所及的范围,而同时出手如电,才能在那四块木头未倒的刹那用两把斧全部劈开。
霍小山当初劈半子时只是图省事不用总哈腰拿木头,略一试验竟劈出瘾来,头一回劈木头是在七岁那年,而半年后就能双手持斧劈出二变四来,乃至今年十岁了竟已能劈出四变八了!
当霍远无意间看到儿子竟能如此,深为震惊,心知儿子若是习武,必是奇才,只是当初刚有小山之时素信佛法的妻子宋子君便与他商量妥,不让儿子走上那条杀戮之路,要一心一意地过隐居生活,这才让霍远强捺下那颗激动的心。
霍小山的出奇之处又岂止是一个劈柈子,别的孩子玩的很普通的东西在他的手里就总能玩出“花”来。
由于霍远与宋子君来自南方,是种种因缘巧合才落户在黑龙江这块土地上,因在初来的几年里生活习惯与北方人自有不同的的地方,因此村里人最初都管霍远叫做南蛮子。
不过村里人这样称呼霍远也只是口头上好玩,东北人于事上却极是古道热肠,乐于助人,中国关于南方北方的分界在地理上自有公论,却不知在时下的东三省很多人看来,进了山海关那都是南方,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霍远走南闯北见识很广,听别人叫他南蛮子他自是一笑了之,反而觉得这里人无甚心机,极好相处。霍小山却并不喜欢别人管自己老爹叫南蛮子,更不喜欢别的孩子顺理成章地把自己叫做小南蛮。不过这个让他不喜的称呼并没有持续多久,只因霍小山在玩上的出众之处马上让他的同伴们闭上了嘴巴。
撮嘎啦哈是那时东北人常玩的游戏,尤其是大姑娘小媳妇的最爱。
嘎啦哈是猪、羊、狍子后腿中间连着大腿腿骨的那块矩形骨头,也就一寸多长,四个面分别叫作背儿、坑儿、驴儿、砧儿。
在东北漫长的冬天里,屋外寒风呼啸,雪花飞舞,天地一片苍茫。而女孩就会三五成伙地坐在滚热的大炕上,撮嘎啦哈。
当然游戏规则各有不同,但大多数都是把四个或五个嘎啦哈放在炕面上,把手中装着沙子或五谷杂粮的小口袋向空中抛去,口袋抛起落下接住的时间内,或者用手去抓嗄啦哈,或者用手指去搬动指定的嗄啦哈到要求的面(或背儿、或坑儿、或驴儿、或砧儿)朝上,碰到别的嘎哈啦就要认输。
这无异是对眼手能力的一种煅炼,眼疾手快者才能胜出。
霍小山那年七岁,他看到女孩子玩一时好奇,便要试试,竟出人意料地把村子里那几个十四五的大姑娘给赢了。
因为他出手很快,眼睛笑咪咪地看着同伴,说着话却出手如电,且无分毫误差,显得轻松至极。
后来,他觉得不过瘾,干脆要了三个口袋,如同杂耍一般,三个口袋依次在空中入手又抛出,而他竟还能在那口袋入手出手的极短的时间差内,准确地拨弄着嗄啦哈的背儿、坑儿、驴儿、砧儿。
他当时的表演把所有的孩子都羡慕坏了。
事情传到了霍远耳朵里,霍远就又让霍小山表演了一回。
霍远看着儿子那如同行云流水般快速却又自然协调的动作,内心感到了极大的震惊,因为他是行武出身,儿子所表现出来的超出常人的出手频率,他当然明白这在战场上意味着什么。
试想,在别人突刺一枪的时候,你能刺出两枪,别人还未做出反应,你却已经做出了射击动作扣动了扳机,想想都可怕。他明白自己的儿子绝对是一个天生练武的好胚子,只是由于他早就答应了宋子君不再杀戮战场,这才又强捺住教霍小山习武的念头。
霍远家有一套九连环,那原本还是宋子君的闺中玩物,因为从小爱玩在嫁给霍远后带来的。
这套九连环是用不知材质的金属丝制成,有圆形的小环九枚,九环相连套在剑形的框架上。
它的玩法是要将九环全部解下或者全部套上。
这九连环的解法极是繁琐,即使正确的解法也需要81次上下才能将九个环套入一个柱中,而要是解下需要要256次才能将九个环全部解下。
宋子君自幼才艺皆通,正是把这九连环当成一种闺中玩物。
而在霍小山懂事后,见小山顽皮,在这深山之中,深怕他碰到各种野兽,因此就教小山玩九连环,既想从小磨他的性子,又想把他拴在家里,故而只是教了他最开始的入门之法。
不料这霍小山学会了入门之法后,只是手持这九连环连解带想,竟只用一上午时间就把这九连环一一拆解下来。既已摸到门径,很快他又用了一顿饭工夫就将这九连环重新组合到一起。然后在小伙伴的招呼下,扔下手中的九连环,连蹦带跳的跑外面玩去了,留下了膛目结舌的宋子君看着那扔在炕上的九连环。
第二章 霍家有郎名小山(二)
霍远宋子君夫妇见惯了儿子霍小山天生聪颖手脚麻利,所以久了也不以为怪了。
再比如一件小事,夏天里面一天,正值午饭时,宋子君正从锅里捡热好的包米面饼子,霍小山站在一边看着妈妈干活,一个劲地嚷嚷着饿。
这时一只野鸡竟从敞着的木门飞进屋来,直扑到锅台上。
他们所住的村子本就处于北方原始森林,飞禽走兽极多,而小村又被大山环抱,那飞禽走兽光顾村中本是寻常之事。
只是宋子君一心一意地在干活好喂饱正饿着肚子的儿子,却被这长着漂亮长尾的野鸡吓了一跳,手一松,两个包米饼子就向地上掉去。
正围着锅台打转的霍小山也是一惊,却闪电般伸出两只小手将那两个眼看就掉在地上的玉米面饼子抓到手中。
那只野鸡见人也是吓了一跳,在厨房中扑楞楞地乱飞。
霍小山大恼,敢到我家抢食吃还了得,未加思考就将手中的一个饼子向那野鸡掷出,正打在那野鸡的翅膀上,竟将那野鸡打落在地上,被他生擒活捉了。
闻讯而来的霍远本想将那野鸡杀了,却被宋子君挡住了,说一声“它也饿得怪可怜的。”竟把小山打它的那个脏了的玉米饼子掰碎了喂它,然后给放了。
后来宋子君向霍远说起小山竟能抓住自己失手落下的饼子,霍远作为习武之人当然明白,一个人如果有心理准备地去接别人扔的东西,这个很多人还是能做到的,但在无意状态下却能下意识接到那扔的东西的人训速一般都是经过特别训练的。
霍远由此忆起自己原来师门的师兄,有时让自己陪他散步时,自己可以随时偷袭他,这就是师兄在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形成对敌时的条件反射,而自己的宝贝儿子在未经训练下就有如此奇快的反应,那只能说是天赋秉异了。
山村不大,上面这些小事情虽然全村人也都知道的八九不离十了,但村里人也就是认为小山这个孩子比别的孩子聪明麻利些,权且当作茶余饭后侃大山的谈资罢了,但在一年冬天竟然发生了一件大事,霍小山以自己的表现着实让村子里所有的男女老少高看起来,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他们所住的山村被水曲柳林围绕,而那树林前又恰有很多密密生长的丁香花丛。
当寒冬来临大雪纷飞之际,风便把雪窝到了丁香丛处,越积越多,有的竟达两三米高。
时间久了,那雪上面就形成了厚厚的硬壳子,只要不开春,硬度还是很高的,别说那十来岁的孩子,就是大人踩上去也不会陷下去。
待到雪停之时,这有着硬壳象小山一样高而绵长的雪堆便成了孩子们的天地,在上面大可翻跟斗、打把式。
有的孩子甚至在上面挖了很多雪洞,再从雪堆立面的下方掏出洞来,让洞穴连在一起,在里面玩藏猫猫儿。
更有淘气的孩子会在里面拉泡屎,上面再用雪块遮住,当同伴不小心踩上之后,恶作剧地大笑。
出事的那是一天下午,极北之地,下午三点来钟时日头就已西斜,离天黑便已不远了。
村子里大大小小几十个孩子正在这横洞竖洞中玩的不亦乐乎,却突然听见远处有孩子大喊,“狼来了!狼来了!”
在雪堆上正挖洞的霍小山向喊声处望去,看见有八九只狼正向雪堆外围玩耍的一个孩子扑去,那孩子却是和自己极好的嗄豆子。
后世有部家喻户晓的电影叫《小兵张嘎》,可见这名字与嘎相联系上的都有小的淘气的意思,而嗄豆子的名字后面又以豆子做后缀,可见他长的和同龄的孩子比不是一般的小,用霍小山所在山村的话讲,那就是长的球球蛋蛋儿的,所以嘎豆子人如其名,长的就象一个小皮球。
嘎豆子淘气惯了,反应倒是不慢,见狼来了就往回跑,但奈何天生小短腿却哪能跑得过那四条腿的狼,堪堪就被追上!
别的孩子胆小的被吓呆在原地,胆大的被吓得窝回头就往村里跑去找大人。
此时,霍小山见狼奔嘎豆子去了,早就跳了起来,却一手扯出了别在腰间的弹弓子,一手从兜里掏出石子安上,边向前跑边向那已扑到嘎豆子身后的一头狼射去。
那狼离霍小山约有三四十米,却被他一石子正射在奔头儿上,那狼负痛“嗷”地叫了一声,身子不由一顿,嘎豆子看到了霍小山便感觉看到了希望,两条小短腿跑得竟比平时快了许多。
“嘎豆子快向我这跑,哎,你别踩到雪窟窿里。”
霍小山一边喊着一边将那石子连珠般射了出去,狼奔如风,石飞如电!
随着狼离霍小山越来越近,他射的也是越来越有准头,竟有的射到狼的眼睛上,跑到最前面的那头狼被射得满地打滚,竟然是两只眼睛都被打瞎了!
转眼间,嘎豆子已经跑到了霍小山身边,拉着他手扭头就往回跑。
那后面的几头狼没有弹弓相阻追眼看就已经追上了,霍小山拉着嘎豆子连蹿带跳地跑着,那是因为他的眼睛始终瞄着脚下,左一拐右一拐,却听得身后扑通通地响,原来是有三头追狼失足掉到了孩子们挖的雪洞里。
孩子们挖的雪洞有的安了盖儿,有的没有安,没安盖的也就罢了,霍小山眼尖却知道哪个地方是被大雪块遮住的雪洞,那狼虽凶狠却终究只是蠢物,却如何知道那雪层上设了陷阱?追得太猛便失足跌了进去,那雪洞足有两个成人深,那狼如何却也爬不上来了。
这时村里已经是一通锣响,乱成一团,大人手举火把、猎枪、钢叉抢将出来。
后面的几头狼见村里势大,便收了脚步掉头向村外逃去。
霍小山和嘎豆子喘着粗气从那雪层上出溜了下来,靠在那雪层的立面喘气,霍小山忽然想起了什么样,忙抓起身边的一把铁锹,跑到雪层立面的一个洞口边站着,那锹却是别的孩子从家里拿来挖雪洞时用的。
霍小山刚站罢,就见一个狼头从那立面的雪洞里探了出来,原来是掉到雪洞里的狼寻到了出来的路径,探出身来欲向外跑。
“哪里跑!”
霍小山一声高喝,手中的铁锹轮圆了劈下,正劈在那狼腰上,那狼一声嗥叫,在地上打起滚起来。
“快,这个洞口又出来一个”
嘎豆子在一边蹦着脚喊,那兴奋的样子却是早忘了刚才差点成了狼嘴中的嚼货。
霍小山赶过去又是一铁锹,却拍在了这狼的狼头上,那狼嗥叫着就地转了一圈,却一摇一晃的向村外跑去,原来这狼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说,狼腰才是最脆弱的地方。
不远处又有一头狼找到了出路从另外一个雪洞口钻了出来,霍小山用力把铁锹掷了出去,终究年幼力小没有打到。他正顿足遗憾间却听耳边“轰”地一声枪响,那狼便倒在了地上,不远处是虎子他爹——刘二杆手持猎枪站在那里,枪口还冒着青白的硝烟。
这次狼群进村被打到了三头狼,倒是有两头和霍小山有关,一只被它打瞎了双眼,一只被它用铁锹砍伤了腰,都被赶来的大人们打死了,另外一只被刘二杆用猎枪打死了。
虽然这深山老林里,狼很多,但却极少主动攻击人,后来大家分析定是这一年雪下得太大了,那狼在山里找不到吃的,饿急了的狼才会往村子里冲。
因为这件事,霍小山成了村里的英雄,老人们都赞他能勇有谋,把扒好了的三张狼皮都送到了霍家,而那嘎豆子的爹更是没少把好嚼货往他家里送,从此视霍小山如同自己亲生儿子一般。
经历了这件事后,霍远教霍小山习武的心思就又活泛了起来,宋子君却说人各有命,不习武有不习武的好处。
霍远当年正是厌恶了战场上的血腥杀戮才携宋子君到这里隐居,若是教儿子习武却是有违初心,可眼见自己的宝贝儿子是天生习武的胚子,不教又是可惜,他正踌躇之际,却不知道又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从而决定了霍小山注定习武的命运,开始了霍小山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故事。
长话短说,红日当头,已是晌午,宋子君已经把饭菜做妥,一家三口围坐在桌前吃午饭。
桌上是一盘炝柳蒿芽,一盘拍黄瓜,一盘野猪肉肉炖豆角,主食是用包米面做的锅贴,霍远面前还摆着一壶酒一个白瓷的酒盅。
“小山今天你又淘啥气了?”宋子君问道。
“没有啊,娘。”霍小山已经在吃第二个锅贴,嘴里含着饭含混不清地回道
“那你衣服上的三角口子咋来的?”宋子君用筷子一指霍小山的胳膊肘处嗔问道。
霍小山拧了一下胳膊看了一眼,说道:“哦,那是腊月和二虎子他们把村前面那棵杨树上的小鸟儿给打下来了,我就爬到树上把鸟儿送回到窝里去了,可能是爬树时刮的,嘿嘿,娘我这叫爱惜物命不叫淘气,对吗?”
“你总有借口,吃完饭把衣服脱下来,我给你缝上。”
宋子君没有再追问下去,霍小山虽然淘气,却是极惹人喜爱,霍远与宋子君从来舍不得训斥他,尽管他们知道那树并不是一般的高。
吃过饭收拾妥当,霍小山巴眼看着娘亲子君给自己缝衣服上那被刮出来的三角口子。
“娘,快点缝啊。”
霍小山不断催着宋子君。
“好了,好了,这么毒的日头,大中午的别出去了,在家睡会儿午觉。”
宋子君说话间,用牙咬断了缝在霍小山衣服上的线头。
“嗯哪,小山最听娘的话了。”
霍小山在旁貌似乖孩子般地点头,心里却在琢磨约好的下午要和虎子比赛弹弓的事情。
“小山子!快出来啊”屋外传来了别的孩子的喊声。
“来了,来了。”霍小山抓过衣服就向外跑去。
“哎,你不睡午觉了?”宋子君喊道,站起身看时那霍小山早出了屋门穿过院门不见了踪影。
“这孩子,都是你惯的”宋子君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转头向正躺在炕上的霍远说道。
“嘿嘿,小子淘点好,聪明。”霍远用嘴支应着,眨眼功夫,午睡鼾声已起。“
“真是什么老子什么儿子。”宋子君无奈地说道,自己也爬到炕躺了下来睡午觉了。
编后语:关于《《抗日小山传奇》: 霍家有郎名小山(一)》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命局三更》免费试读_YCQ》,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