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零十二个月》:一

发表时间:2019-05-23 01:12:13 作者:粥寒士 来源:qidian.com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极道商人》: 极道》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一年零十二个月》:一。

2016年6月22号。

整个宿舍楼都静悄悄的,这是一个工作日的上午9点半。这个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去了实验室。其他的都在睡梦中还没醒来。阳光透过103宿舍的窗帘空隙射进来,在张一德的床上形成一个缓慢移动的光斑。这时候的张一德正坐在床上看着那缓慢移动的光斑发呆。从刚刚醒了之后张一德就那么呆呆的坐着。也不知脑子里在想什么。

自从4月初考博失败后,张一德就埋头于毕业论文的撰写了。直到那时候,张一德才发现自己作为一名基础医学的研究生,经过两年半的实验之后除了获得了一大把数据之外,竟然没有得到任何的结论。在与导师进行了一次亲切友好的会谈之后。老师拒绝了他的转博申请。并且安慰他博士毕业也不见得和硕士毕业有什么区别。有那三五年时间还是出去工作吧,也许能有番成就也说不定呢。张一德完全没有听懂导师想说的是张一德根本不适合在科研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了。不过喝了导师的鸡汤之后张一德便安心的投入了找工作的大军。那时候已经是5月了,很多公司已经招完了人,各大招聘会都不知道开了几轮。好在2016年国家大力倡导精准医疗。使得张一德的专业并不会像其他的生物基础的学生那样没有市场。在编论文的空档投了几份简历竟然都有了回复。随便选了一个看着顺眼的公司面试了都还可以。本打算这周选个时间去签三方呢。

现在的张一德完成了论文,毕业答辩ppt也完成了,工作也算有了着落。就等着毕业论文答辩后开始北漂的日子了。这几天张一德每日玩玩游戏看看电影,每日好不自在。像今日这样的状态,张一德倒是第一次。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也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同宿舍的其他人就他毕业了剩下的人都忙着自己的实验也没空搭理他。这样反而对彼此都好。就像鱼缸中的世界,看似联系紧密,实则毫无联系。

不过这时候,手机发出了微信的提示音。提醒他这个世界和他还是有联系的。手机就在手边,不过张一德仍旧不愿去动。张一德猜测,也不知道是谁,估计没什么事。但再次响起的声音还是打断他对那光斑的研究。好吧,张一德决定放弃与其抗争。伸出手把手机抄起来了。想看下到底是谁为什么找自己。

打开之后发现有三条QQ群消息,两条微信。微信里关响的头像右上角架起了一个鲜红的2。蛮好看的,看着这个2在关响的笑脸边张一德不禁坏坏的想到。

“在吗?”

“你看没看咱们年级的QQ群”

QQ群?有什么有趣的吗?

“没看,咋的了?”张一德回复给关响。

关响是张一德的同学,胖乎乎的山东女生,和他一样硕士就被导师扫地出门了。不过她好像一开始就有自己的计划。最后的一整年不像张一德一样准备考博,而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考公务员。最后这半年更是开启了到处考事业编的征战。想想好像已经有半个月没见他了,她好像一门心思的想回山东的什么事业单位,现在应该回去考试去了。挺好的,张一德每每想到关响都会这么觉得。至少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不停的为这个目标努力。而且她一开始也没有留在北京的想法,这样一来与张一德比较就要舒适很多了,执念让人痛苦啊。就在张一德胡思乱想的时候,关响又发来几条消息。

“你看下,群里有范老师发了个招聘启事,据说有户口,你要不要去看看。留在北京还是需要这个东西的”

“有吗?我看看去”

真的吗?这都6月底了,正常有户口的工作早在去年十月左右就结束了吧。张一德想留在北京,为了这个目标才在本科毕业那年的研究生考试失利之后又复读了一年考上了北京这个研究所。为什么对北京有这么大的向往呢?张一德也想不清楚。只是印象中从小就被父母长辈教导好好学习,长大到北京去。不过为什么去北京,去北京做什么,就没有人告诉他了。儿童时期的记忆片段构成了张一德成年后的渴望,并且在今年考博失利后让他萌发出留在北京的这一想法。不过这时候已经5月了,作为一名非名牌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张一德还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斤两的。留在北京也许是可以的,不过北京户口?还是洗洗睡吧。

点开QQ群,确实是范老师发的消息,不过看看时间,应该是昨天发出来的。“学科编辑,出版社……”这些信息一扫而过,吸引张一德眼光的是第二条信息“解决北京户口”。第三条信息“有需要的联系我”。这个群是研究所这一级的学生群,大概有100多人,平时范老师发个通知什么的都在这个群里。范老师是教育处的老师,平时和蔼可亲和全所的学生关系都很好。看来这消息假不了呢,不过从昨天到现在竟然没什么人对范老师发的这信息有任何反应。虽然部分人转博考博了,不过毕竟是北京户口啊。可能大家都觉得学科编辑这种职业好像跟自己的专业不挂钩啊。

“靠谱吗?这是学科编辑,咱们干不了吧”切换回微信,给关响发消息。

“试试呗,好歹有户口。你之前的三方不是还没签呢吗?去试试真有不是个更好吗?”等了几分钟关响才发回信息。趁这工夫,张一德起身去把电脑打开,估计等下要用的。

“呃,也是。我问问范老师”

联系范老师,范老师发来一个手机号,说是去年毕业的李师姐,毕业了去了那个出版社,这消息就是她发给范老师的。具体信息直接联系她就可以。对范老师表达了千恩万谢之后,赶紧联系李师姐。看看时间10:30。估计人家还在上班,发个短信看看吧。

“李师姐你好,我是今年的毕业生,看到范老师发的消息说你们出版社在招人是吗?我想试试。”反复改了几次,才发送出去。有必要吗?就试试而已。张一德想到这忍不住笑出声来。这可能是他拿到北京户口的唯一希望呢。

手机响了,回得很快。“你把简历发我邮箱里吧。我先看下你简历。有什么后续我再联系你。我邮箱是lxxxxxxxxxi@123.com”

看来希望不大。看这反应估计很多人都麻烦她呢,不过既然都开头了,就把这事弄完吧。

这么久,电脑终于开机完毕可以使用了。找到之前弄好的简历。直接通过邮件发送过去。少不得写上一番“麻烦,费心,辛苦”的话。

剩下就等消息吧。估计要好几天呢。不过更多的可能性是就此石沉大海吧。

这么想着,张一德又爬回了床上。房间又再一次的安静下。不过刚刚的光斑已经不知走到哪去了。

再醒来的时候,宿舍仍旧是静悄悄的,没什么声响。摸出手机,时间已经是下午2点了,腹中传来饥饿感,让早饭还没吃的张一德越发觉得难受。,看来应该出去找些吃的了,不过吃些什么也是一个问题。张一德在头脑中将宿舍附近的小吃店想了个遍,竟然发现没有任何食物能激起他哪怕一丁点的欲望。不过再怎么不想动,饥饿感还是越发的强烈。还是吃些东西吧,宿舍是找不出任何吃的东西的。因为昨天张一德已经把最后一盒泡面吃掉了。虽然口感不好,不过还是勉强度过了一日。今天连泡面都没有了,要吃东西只能出门了。6月下午2点的北京,并不是一个适合出门逛街的地方。这点张一德心里也有数,经过数次的挣扎,最终在3点整的时候,张一德穿好衣服下了地。

虽然衣服是穿好了,但其实就是一条简单的短裤和一件研究所入学时候发的T恤,这几年下来,当初白色的T恤现在也有些泛黄了,表面还有很多小线头,配上张一德几天没洗的鸟窝状的头发,猛一看还以为在实验室连续熬了几个通宵,再配上脚上一双简单的拖鞋。张一德走进了北京午后的暖阳里。

阳光比2点时候要弱了一些,不过地面温度还是很热,热量从头顶和地面两个方向袭来,让张一德一下有种置身火炉的感觉,在路边树下的蝉鸣声中,张一德钻进了离宿舍最近的驴肉火烧店。早已过了饭点的小饭店,根本没有食客,只有一扇风扇在屋顶百无聊赖的旋转着,服务员趴在桌子上玩着手机,看到张一德进来,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作为宿舍最近的小店,服务员几乎能认出宿舍每一个人,张一德找了张稍微干净的桌子坐下来,和往常一样,点了两个火烧和一碗鸡蛋汤。这家火烧味道其实是一般的,驴肉也不敢说真的是驴肉,好在火烧里的青椒干脆,爽口,把整体的味道提升了那么一丁点,使之整体不会那么难以下咽,而鸡蛋汤是一大碗的清汤,衬着一片黄黄的蛋花,表面飘着几片香菜。几年来味道,基本就没什么变化。吃几口火烧喝口汤,这一顿不到10元的“正餐”很快就消灭下肚了。吃了之后虽然感觉不是那么饿了,但仍旧没有饱的感觉,这样一来,张一德更想念宿舍后面几个胡同的那家牛肉手擀面了。不过,顶着这下午的太阳走上20分钟,张一德自问是没那个力气的。那家面馆是一对老夫妻开的,偶尔去的时候,店里人少,会和店主夫妇聊聊天,拉拉家常。两位老人都是从老家来投奔儿子的。儿子在附近上班,原来在老家的时候就在亲戚的饭店打工,在这无事可做,想着每天中午给儿子做点什么吃食,就接手了这么一个家原本要黄铺的面馆。老两口人实在,而且面味道不错,舍得放东西,开业没多久招揽了大批的顾客,使得这原本的消遣的营生,变成了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张一德还记得曾经和店主抱怨点大碗的面没有吃饱。结果之后再去的时候,上来的都是巨大的一碗,每一次张一德都吃的很满足,不过去的多了,也不好意思总去。之后再去都要再三叮嘱,正常就好正常就好,最近减肥,不能吃太多。不过这话估计没人能信,张一德一米七几的个子,体重才一百三十多斤,怎么看都不像是要减肥的样子。所以每一次还是巨大的一碗。

吃饱了之后,坐在店里玩了会手机,虽然没有空调,但胡同里的小平房,胜在通透,有风从南北吹过,让人很是享受,不过坐得久了,也不好一直坐下去。马上就要4点了,人家还要做生意呢。去哪呢?现在回宿舍好像也没有什么意思,要不出去走走?太阳虽然偏西了,但热度好像没什么消减,呃,不能一直坐在这里啊,出去走走吧。好几天没动了,去旁边办公楼下的小广场坐一下吧。

要说张一德宿舍这位置还是很好的,虽然在一条悠长的小巷子里,但这北京的老胡同里隐藏着一所排名靠前的小学,每到上学或者放学的时候,原本就很狭窄的胡同就直接被各种好车弄得堵得完全走不通了,张一德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坐在街边看各式各样的好车接送小孩子。就当长长见识,认一下各种车标。现在小孩子应该已经放了学了,门口的胡同也恢复了往常的状态。而旁边办公楼里各式各样的小白领们仍旧忙的热火朝天,楼下的小花园偶尔有几个抽烟的人聚在一起,也显得冷冷清清的,不过这正是张一德最喜欢的地方,坐在花坛边,可以一坐一下午,虽然张一德的着装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不过也没有人会打扰他,都自动忽略了他的存在,这样的状态对他来说也许是最舒服的。

刚到这,电话就响了。看眼来电是一个010的座机。

也没想太多就接起来了,传来的是一个没有太多感情的中年女人的声音“你好,请问是张一德同学吗?”

“是我,您是?”

“这里是ABC出版社的分社长,我们同事推荐了你的简历,想问下你这个周五下午2点半有时间来参加面试吗?”

“有的,有的。我一定准时到。”

“那好,我们地址等下我发你邮箱里,你注意查收下。”

“谢谢老师,我一定会准时到的”

“那好”

电话直接被挂断了,这让张一德有些楞,“再见。”还是说出了这一句,不过估计对方也听不到了。呃,这算是通知面试是吗?心里想着,手机提示邮箱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打开看一下,是ABC出版社发来的面试邀请,同时还有关于这家出版社的简单介绍。先回一封邮件,表示邮件已收到,之后才开始看这家出版社的介绍。这家出版社是一个大型国有出版集团下属的小型出版社,主要出版各种教材和专著。虽然很小,但胜在背景雄厚,和各大学都有合作,出版了很多比较有影响力的教材。不过这些对现在的张一德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他还记得自己投这家出版社的原因,这个职位是能解决户口的,想到这,张一德的心里忍不住开始激动起来了,仿佛看到北京户口在向自己招手。

张一德就那么坐在小花园的长椅上,看着周围的人来人往,直到西边的天空被夕阳染得通红如火,张一德才决定去实验室看看。在此期间,他满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通过了面试,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北京户口。这时候的户口对他来说意味着一切,不过他也没有想到,这一切的发生会对他今后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至少那时看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编后语:关于《《一年零十二个月》:一》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久别重逢之原点》:初见》,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追寻梦想
追寻梦想 吉林省长春市 发表于:2019-05-23 01:43:20
《一年零十二个月》:一《一年零十二个月》:一来看小颜,写作辛苦了!
figo
figo 四川省 发表于:2019-05-23 01:39:27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呵呵】【呵呵】【呵呵】【呵呵】【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投票了,加油啦。《巫灵大帝》来支持你,哈哈哈。【ok】【ok】【ok】【ok】【ok】【ok】
扬帆
扬帆 上海市 发表于:2019-05-23 01:32:39
我轻轻地来~~~正如我轻轻的走~~~挥一挥衣袖~~~留下一份祝福~~~~~~
此号以封
此号以封 北京市 发表于:2019-05-23 01:29:12
夜子来了,今天天气还是好热,眼皮都在打架,夜好困呀!
莫青
莫青 上海市浦东新区 发表于:2019-05-23 01:23:05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我自逍遥(zl7116)
我自逍遥(zl7116) 山东省济南市 发表于:2019-05-23 01:20:48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