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踪的研究》: 空想俱乐部

发表时间:2019-01-31 21:23:40 作者:月振飞 来源:qidian.com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明末之流贼的逆袭》——甄慕白》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关于失踪的研究》: 空想俱乐部。

第一章 空想俱乐部

所谓失踪,就是失去踪迹无处寻觅的意思。失踪的,可以是人,或者东西。有的时候,人和东西一起失踪。失踪了以后,大部分情况下,是不会再回来了,所以我们把“失踪”和“消失”以及“消亡”联系到一起。因此,失踪,并不是一个让人欢喜的事情,往往伴随着一些可怕的猜想,但事情的真相最终却又不得而知。

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你就可以发现,我们地球上几十亿人,其实每天都有好多人和物在失踪。

在诸多失踪事件中,比较震撼的当属一大批人集体失踪。比较著名的失踪事情如古代斯巴达克斯战士,不像影视作品所描写的那样,他们并没有战死沙场,而是失踪了。他们真正的下落并不为人知。另外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军队。1915年8月28日,22名士兵亲眼目睹八百名英军队伍就这样消失在一片高地的迷雾上,再也没有出现过。那800多人马犹如遁入了一个神秘王国,成为英国军事历史上一大悬案。

有的事物失踪以后就永远的消失了。还有的失踪以后又回来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就曾经神秘失踪了两年多,突然回来后,产生诸多空前绝后的创造发明,让人对他失踪那两年的遭遇遐想连篇。

我们这则故事,也是跟失踪有关的故事。这里必须首先申明的是,故事所说的终究只是一个故事,看看就罢了,切勿和真实的人和事进行联系。

空想俱乐部,是一个私人俱乐部。俱乐部的会员只有五个人。俱乐部对入会的成员没有年龄、性别、人种、财产方面的要求,但是要求入会人士的某一段经历能够被其他会员投票认可。这种经历必须非常奇特,非常猎奇,超乎想象。至于为什么叫“空想俱乐部”,其实并非旁人所想象的那样。这个所谓的“空想”是“空饷”的谐音。没错,空想俱乐部虽然对会员没有任何财产方面的要求,但是其中三个人是富豪,另外两个人也是坐拥足够的资产,使得他们能够“坐吃空饷”。由于会长一时兴起,自嘲式的起了这么一个名字“空想俱乐部”。

既然知道了“空饷”这么一个词的内涵,恐怕大家要认为这个俱乐部无非是一个普通的有钱人骄奢淫逸的俱乐部,一群有钱的混蛋每天无所事事挥霍金钱吃喝玩乐的组织。然而空想俱乐部绝非这样一个组织。俱乐部虽然对入会者的学历没有任何要求,但是会员居然全部拥有海外博士头衔,有的还拥有两个以上的博士头衔。会员在世界级的学术刊物上均有发表五篇以上的学术论文。而且让人意外的是,事实上,这个空想俱乐部成立至今为止,居然连一次聚餐都没有组织过。是的,一次聚餐都没组织过。

那么空想俱乐部的人在一起干嘛呢?他们会在有成员提出聚会的时候选择在某一个比较隐秘的地点开会。开会的内容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这件引发开会的事情必须是挑战科学疆界和边缘的神秘事件。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通常来说引发开会的事件,往往直接或者间接跟会员自身有联系。空想俱乐部的成员虽然“吃空饷”,但是他们大部分人有自己热爱的事情在从事,还没有闲到没事坐在一起把跟自己八竿子打不到边的无从考据的新闻小报拿出来闲聊讨论的地步。还有一种提出开会的可能性,那就是有会员提出引进新会员,发起投票会议。所以,事实上,空想俱乐部一般不会举行俱乐部聚会活动,立会至今的聚会活动屈指可数。

我是空想俱乐部的会员。我叫月振飞。

加入空想俱乐部纯粹是一个偶然,本次讲述的事情,发生在加入空想俱乐部之前,但是正因为这件事情,使我有幸加入了空想俱乐部。首先简单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取得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并没有继续留在大学里面从事科研或者教学工作。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开始经商。并不是我不热爱科学研究,而是我太热爱自由了。从属于任何一个组织或者机构,都有很多约束和限制。比如,大学里面会有工作量的要求和限制,要求你在多少年之内发表多少论文,产生多少显性成果,与此同时,还要兼顾教学工作,有太多时间用在琐碎的事务上。因此我选择离开,即使CIT在我毕业后挽留我,我也没有留下。而为什么我要经商呢?原因也非常非常简单,想要自由,就需要金钱,这一点毫无疑问。所幸,家族本身有一定的底子,在此之上,我从高中开始就投身到了华尔街的金融市场中开始投资的实践。金融市场是一个真实世界的缩影,在里面,你可以看到人性的恐惧、贪婪、从众。华尔街每天都有人一夜暴富,每天也有人跳楼自杀。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为什么我能够赢。答案出乎意料的简单。我通过量化投资和智能化代理技术组合在一起,实现了稳定收益。说通俗一点,我和MIT的伙伴共同研发了一套智能化投资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拟定了三种以上完全不同策略下共同生效的投资方法,并在确保投资收益率稳定的基础上利用软件进行机械化投资操作,从而实现投资的稳定获利和风险的高度可控性。换句话说,我们的机器帮我们自动炒股,让我一直不愁钱花。说到这里,我必须补充一句,这种做法的核心是我MIT的同学设计的一套算法,并非市面上普通骗钱的玩意儿,请读者朋友千万别轻信市场上的骗人自动炒股软件。还是那句话,如果他能自动炒股赚钱,拿出来卖什么?如果拿出来卖软件,只能因为要么软件不好用,要么赚的不够快。从高中,一直到拿到第一个博士头衔,我已经积累了一笔丰厚的资金。这笔资金虽然不足以让我登上福布斯富豪榜,但是供我和我的家人自由的生活,是绰绰有余。在这个基础之上,我回国投资成立了五家自己的公司,并且聘请了专业的经理人帮我维护。我之所以仍然做实体,因为我知道金融市场永远是无法把控的。因此,到了吃“空饷”的阶段后,我有了自己的自由可以从事喜欢的研究和事情。我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拍电影,那和这次的故事关系不大,到了以后再详细叙述。现在言归正传说“失踪”这则故事。

无意中,偶然发生的一件离奇之极的事情,让我结识了空想俱乐部的一位成员。当然,那时候我压根不知道他是空想俱乐部的人,也更不知道什么空想俱乐部是啥玩意儿。然而在认识他十多年后,有一天我正在湖边的小木屋旁钓鱼,他驱车去找到了我。至于为什么驱车,而不是打电话,理由非常简单,因为我和老婆去湖畔小木屋钓鱼的时候从来不带电话,也不上网,因为不希望被打扰。只有很好的朋友才知道我在哪里。顺带说一句废话,五年前我发表了一篇论文,阐述了今天的互联网传媒整个就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因为你每天被迫被媒体和网页灌输的各种消耗你时间的浅阅读新闻传递的是一个巨大的负能量场。稍微想一下你就明白,每天弹到你眼前的新闻十个有九个是灾难,还有一个是人性的假丑恶的真实写照。因为不写负面新闻不能吸引关注和点击。所以我从来不会花过多时间去看社交网络圈和乱七八糟的新闻。我只会有选择的去少量精选阅读,只看那些经过过滤以后能窥探世界重要信息的消息。而当我在私人空间休息的时候,我经常没有带手机。扯远了,再带回来,那天我那位朋友突然驱车到小木屋来找我,说那天晚上有一个重要的聚会,要我务必一定要参加。算作是十几年交情的唯一一个请求。我问详细缘由,他避而不谈,只说到了晚上便知晓,卖足了关子。我只好作罢,跟他约好晚上在市内的一个常去的咖啡厅见面。晚上八点钟,他在那里准时跟我碰面,带我上了他的小轿车,一路稳健的开往郊区。

虽然是夏天,但是到了九点钟的时候,太阳早已下山。这时候,我们在停在一座三层楼纯西式别墅前。这座别墅虽然不是特别大,但是一看便知道别墅的主人对别墅的要求极其苛刻。这些年,我们在国内见过的中国式的西洋建筑实在太多,而这绝对跟它们划清了界限。这是一座纯粹的西洋别墅,就连开门的人都是个金发碧眼的人。穿过简约而考究的大门,我被他带到了一个类似会议室的地方。里面有着漂亮的壁灯,灯光是一点也不刺眼的橘色,共同照亮了维多利亚风格的壁纸。此时我也察觉到有雨点打在拱形玻璃窗户上啪啪直响。一条红木制作精致烤漆的长条形会议桌旁,坐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我居然认识。当然,我所说的认识,是只我在新闻里看过他,亚洲富豪榜长居前三的名人。他们三人面带微笑,稍显期待的看着我,并没有说话。我一头雾水,回头望向我那位朋友。他终于有点歉意的开口了:

“抱歉,振飞。现在才告诉你。包括我在内四个人是这个俱乐部的成员。这个俱乐部叫空想俱乐部,我简单介绍一下……“

……接下来,他简单介绍了空想俱乐部的基本情况,其实也就是介绍了一下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简单的规则。最后他说:

“振飞,就当帮我个忙,大家都对十几年前那件事情很有兴趣,希望你能利用今晚详细的说个大家听听。至于是否入会的事情,完全凭你自愿。“

“还有我们的投票结果。“三个人当中的一个人补充道。

我心想,这个所谓的俱乐部搞的这么神秘,听起来也没有什么优厚的福利嘛。我才不在乎呢。但是,就当帮我朋友这个忙吧。反正外面下着大雨,一时半会也懒得走了。

“事先声明,我对你们这个俱乐部一点兴趣也没有。全当作给我的朋友帮个忙。你们不必投票表决,我自然不会加入你们的俱乐部。说完,我就走。“

那三个人交头接耳了一下,其中一个女人说:

“谢谢月先生,我们对你要说的事情非常有兴趣,请慢慢说给我们听。”说罢,她对旁边金发碧眼的女管家做了一个手势。一会儿功夫,女管家为每个人端上一杯琥珀般的红茶。

我用手指摩擦着精致的茶杯把儿,茶杯中的红茶闪烁着琥珀般的光。这琥珀仿佛封存了一段时光,仿佛那十几年前的事情仍然真空般的保存在这琥珀中。

第二章 万事达

以下是我在空想俱乐部讲述的事情。

事情发生在距今十几年前。那时候我还在加州理工攻读理论物理学。我有一个校友,叫万事达。万事达是真名。一直到多年后我仍然可以拿他的名字开涮,赞叹是个好名字。那时候,我跟他还不熟,但是因为一次在大学里面听讲座的机缘,跟他相识。那一天,是鼎鼎大名的理论物理学的教授马克·布朗十年不遇的来CIT公开做讲座的日子.说到马克·布朗博士,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号称今时今日的活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学、量子物理学、天体物理学有着极大的贡献。但是近二十年,他不但没有发表任何文章,也没有出席任何活动,有知情者谣传他突然打算退出学术界安心养老。但是没想到他居然二十年之后突然宣布要做常青藤大学的巡回讲座,因此可以想象这场讲座的上座率有多高。全场爆满的情况下,我们耐心的等待着马克博士的演讲。开场以后,一分一秒都不差的情况下,马克博士从后台走上前,全场一片肃静,我们只听得到马克博士对着话筒的呼吸声。在这开场的十几秒钟内,他没有说话,只是因为走路而急促的呼吸着。我很早就到了第一排,所以我有幸能仔细打量马克博士的样子。他是白种人,头发全白,皮肤白里透红。他作为一个老教授,同样没能逃脱秃顶的诅咒,当然他也七十多岁了。他身型清瘦,双眼矍铄,然而深深的眼窝中,闪烁着异样的眼光,让我无法理解的怪异光芒。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接下来说的话。

“你们好,蠢货们。“

这句话说出来,不少人以为听错了,也有很多人哄堂大笑,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老教授的美式幽默。可是接下来他们听到的话,让他们再也不想笑了。

“垃圾们,听着,我没有时间跟你们浪费,我想说,我接下来说的意思,你们在场能有两个人听懂,我就觉得是奇迹了。其他人真的可以滚了,因为听了也是白听。你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你们坐在这里是浪费时间,你们的每一天都是在浪费时间,你们白忙一辈子也不会有任何进展,你知道全美国百分之四十的财富只掌握在百分之一的人手里,知识也是一样的,注定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掌握真理,而这百分之一的人能改变世界,带领人类往往前缓慢的爬行。其他的人,就是你们这些人,只能每天碌碌无为,为了自欺欺人的幌子,成为一只又一只的爬虫。你们崇拜的,信奉的科学家和那些理论,都是假的,都是假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表示抗议了。当然作为CIT的学生,大家都是有一定的素质的,更多的人选择离场。大批大批的人开始离场。

马克教授,就地坐在演讲台上,瞪着我们,继续说道:

“废物们都走了吗?剩下的都是什么?自以为是精英的蠢货?好吧,我想说如果你们当中有研究物理学的,你们可以改行了。如果你们有人不幸读到理论物理的博士,恭喜你,前面的时间你都浪费了。因为都是徒劳的。你觉得一个蚂蚁可以意识到你的存在吗?一个蚂蚁可以了解人脑的构造吗?一个蚂蚁可以预测人类行为的规律吗?对于这个宇宙而言,我们就是一只蚂蚁。我们的宇宙对于宇宙的宇宙而言,就是一只蚂蚁。事实上,你们是什么?你们连一只蚂蚁都不如,你们只不过是蚂蚁的大便罢了。所以没什么讲座可言,我过来是劝你们放弃这门学科,以后转行去干点别的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种玉米。”

“马克博士,如果我是蚂蚁的粪便,那你算什么?”剩下的三十几个人当中,有一个白种人男生站起来彬彬有礼的问道。

“我是蚂蚁的小便。”

场下再度哗然,大家纷纷离席。最后只剩下五个人了。其中有两个白种人,一个印度人,两个亚洲人。而这两个亚洲人就是我和万事达。

后来,马克教授沉默了好久,最后只说了一句话:

“一切都是偶然,没有必要去寻找什么规律。所谓的规律,都是一时兴起产生的假象。再见了。“

之后,他用一种异样莫名的凄惨眼神看着剩下的最后五个摸头不知脑的年青学生。默默的离开了。他说对了,没有人能听懂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沉默了二十年的“当代爱因斯坦“复出的巡回演讲,才做了三场就被迫结束。不久后的一天,我在学校附近的酒吧的报纸上看到了马克·布朗博士进入了精神病院接受长期治疗。虽然那场讲座至今想来莫名怪异,但是那场讲座让我结实了万事达这个人,只因为我和他是听到最后的人。

讲座结束后,我和万事达在酒吧里面对马克教授的怪异演讲进行探讨。聊了没多久就演变成激烈的争论。具体说了什么,怎么说的,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最后我们的分歧表现在是否赞同马克的观点上。我认为马克·布朗所表达的是无稽之谈,但是万事达却觉得马克所言极是。这种事情本来就没什么可争论的,毕竟大家都是学理论物理的,理性逻辑思维是训练了很多年了,可是万事达却在言谈中避而不谈这些,只是不断的叹气。喝了两杯酒下肚以后,他突然说:

“月振飞,现在人类的科学还太年轻,有太多的事情无法用科学去解释。但是那并不表示那些事情就不存在,或者可以让我们视而不见。马克博士看似疯狂的演说,其实是想告诉我们,我们有多么的渺小。在事实面前,我们有多么的力不从心。“

“你说的好像你亲身经历过?“我漫不经心的说道。

“是的。其实……“万事达喝了一口酒。他喝酒上头,现在已经满脸通红了。他吞下那口酒,仿佛那酒像火一样烧着他的喉咙,以至于他做出了极其痛苦的表情。他道:

“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失踪了。用物理学怎么解释?”

“怎样的失踪?你说的不会是日常警察局经常遇到的失踪人口案件吧?“

“就像历史上出现过的所有那些无法解释的失踪事件。比如1872年11月4日玛丽·赛勒斯特号船长BenjaminBriggs要从纽约到意大利。玛丽·赛勒斯特号出发一个星期后,印度女皇邮轮(DieGratiaofMorehouse)发现了玛丽·赛勒斯特号在离葡萄牙的1000km处漂流。船上没有人的踪影,所有的东西都安然无恙,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有海盗、叛乱、或匆忙的证据。船员与乘客的物品都还在,就好像他们是人间蒸发了一样。玛丽·赛勒斯特号的船员消失一直是历史上最无法被解释之谜。“

“这个我没听说过。“

“还有1915年12月,英国与土耳其之间的一场战争,英军诺夫列克将军率领的第四军团准备进攻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的军事重地加拉波利亚半岛。那天英军很英勇地一个一个爬上山岗,高举旗帜欢呼着登上山顶。突然间,空中降下了一片云雾覆盖了一百多米长的山顶,在阳光下呈现淡红色,并射出耀眼的光芒,在山下用望远镜观看的指挥官们对此景观也很惊奇。英军土兵们全部消失。过了片刻,云雾慢慢向空中升起,随即向北飘逝。指挥官们才惊奇地发现,山顶上的英军土兵们全部消失了。“

“你好像对这些失踪事件很有兴趣?喜欢研究UFO之类的玩意儿嘛?”我调侃他。

“从物理学者的角度你有什么看法?”他直勾勾盯着酒杯问道。

“我不知道。身为理论物理研究者,我无法告诉你他们是穿过了时间隧道。因为广义相对论虽然没有排除时间旅行的理论可能,但是要真正去做到,那是另一回事了。这件事情如果能研究出个一二三,我这会儿也坐上终身教授的位置了,哈哈哈。”

说到了这里,万事达出乎我意料的并没有陪我笑。我意识到气氛不对,收住了笑意。他倒了另一杯酒,一口灌进喉咙,不失沉重的望向我说:

“不瞒你说,我的大哥失踪了。“

我陡然一怔,“对不起,我非常抱歉。“

他挥了挥手,道:“你不必抱歉。事情过了十八年了。当年我才十二岁,我一直耿耿于怀。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十八年前,一架航班从加利福尼亚起飞,飞往夏威夷。在太平洋上失踪了。“

“是海难吗?“

“不知道。因为事后没有找到任何飞机残骸,没有留下任何飞机有关的线索。一蒸架飞机和一飞机的乘客,全部蒸发了。“

接下来是长达两三分钟的沉默。我沉默,是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这种事情虽然很悲惨,但是也屡见不鲜,在太平洋上,寻找一架飞机,犹如海底捞针。即使什么都找不到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这种事情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失去至亲的悲痛啊。尤其是对于万事达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后来跟他熟了我才知道,万事达和他的大哥从小就相依为命,父母很早就不在了。这种情况下,又失去兄长,可想而知是多么难过。所以在这接下来的几分钟,我只顾跟他倒酒喝酒。一部经意下,我们居然干掉了好几瓶JohnnieWalkerBlackLabel。

那就是我和万事达第一次认识的经过。后来万事达如果不是跟我喝酒,一般对他兄长早年飞机失踪的事情绝口不提。但是那次之后,我们有了来往,经常一起吃饭聊天。他是研究实验物理学的。

在加州理工生活的日子,挺充实,时间也过的快。一转眼大家都要毕业了。可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毕业前夕,万事达失踪了。

编后语:关于《《关于失踪的研究》: 空想俱乐部》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太九》:序章》,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NOYES网友
NOYES网友 内蒙古赤峰市 发表于:2019-01-31 21:48:09
《关于失踪的研究》:《关于失踪的研究》:文字是心灵的清洗剂,被洗刷过的灵魂定会像天空一样晶莹、大海一样辽阔、高山一样巍峨、月光一样宁静,抑或流水一样清新、雪一样纯白、梅花一样香浓……就让我们用文字来编织这种美好! 收!!了此篇。
a 医学整形美容黄助理
a 医学整形美容黄助理 重庆市 发表于:2019-01-31 21:44:13
《星座情缘》http://novel.hongxiu.com/a/442464/十二星座的故事,望回收,有回必收。
默攻者
默攻者 海南省海口市 发表于:2019-01-31 21:41:29
作品很棒!加油,相信主人公的形象会更加完美!rn 《印象窑湾》来访!收了!rn 回收请留言!
`'妥妥哒
`'妥妥哒 北京市 发表于:2019-01-31 21:35:38
亲~文文已收 望回收《爱未萌芽情已逝》 祝亲的作品早日上架~
瑞贝卡
瑞贝卡 北京市 发表于:2019-01-31 21:33:30
叶子来了,送上祝福和支持,加油友友。
张瑞军
张瑞军 安徽省芜湖市 发表于:2019-01-31 21:27:43
好书要顶,好书要收来慢慢阅读。大作已收走,盼回收《美女医药代表》!支持新人!常来常往,亲会越走越亲!你的书写得确实很好,值得学习!坚持下去,一定成为大神!加油!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