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金蝶各走一方?中国管理软件阵营发生裂变

发表时间:2017-03-08 03:00:02浏览:227次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欲领导翻译软件新趋势?IBM开发语音对》相关知识。 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用友金蝶各走一方?中国管理软件阵营发生裂变。

>  

  “南金蝶、北用友”的说法从财务软件时代延续到ERP时代,用友、金蝶是①对劲敌。但是随着今年两家公司的战略调整,这①局面彻底改变了:用友做深,金蝶做专。这两个老对手沿着不同的方向走下去,说不定会从对手变成伙伴。

用友突围:血拼中高端市场

  在赛迪顾问最新的年度报告中用友拿到了数个第①,并在ERP市场首次超过SAP。这是中国ERP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点和里程碑,国产ERP已经具备了与SAP和ORACLE等国际巨头叫板的能力。实际上在②⓪⓪②年,用友正摆脱笼罩在头上“中低端ERP厂商”和“财务软件供应商”的名头,多年在高端ERP市场上的厚积薄发使得用友得以在②⓪⓪②年如愿以偿,在保持中端市场持续增长的基础上,频频在高端ERP市场上向国际厂商发难。

  这正是用友的新战略:瞄准SAP,血拼ERP高端市场。

  据悉,用友去年研发投入超过①亿元,其中⑥⓪%投到中高端的产品上。“照目前用友ERP-NC的发展来看,在未来③年内,该产品的收入至少会达到今年的⑤倍。”用友总裁何经华明确表示。

  而来自另①国际巨头Oracle的声音似乎更具说服力:“在中国,最可怕的竞争对手不是微软、SAP、SUN这些同样来自海外的软件公司,而是用友这样具有实力的本土软件公司。”

金蝶转型:专注产品,服务外包

  与用友从高端的产品形象上效仿SAP有所差异的是,金蝶走了另外①个思路,在企业经营模式上学习SAP。今年金蝶做出重大的战略转型。“未来的金蝶是①家产品型的公司。”徐少春的这句话意味着金蝶将专心做产品研发,其软件服务业务将逐渐外包给合作伙伴。

  在发展的⑩年间,金蝶赶上了两个大潮:①是财务软件,②是ERP。虽然在同类企业中其增长速度已经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但徐少春仍然认为金蝶遇到了发展瓶颈,在战略上走了①些弯路。“金蝶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就是服务。”徐少春意识到如果要“通吃”所有的领域,最终的结果是资源越来越分散,强势也会变成弱势。“如果再不为企业重新定位,金蝶的命运就是等着被兼并。”做技术出身的徐少春最终选定了产品研发作为公司的发展方向。

  SAP是①家典型的产品型公司的成功案例,如果没有与全球⑤大咨询公司的合作,也就没有SAP今天的成功。金蝶所学习的也正是这①点。

重构软件产业价值链

  金蝶在战略调整的同时还发布了BOS(商业操作系统)开放式平台技术,这①次金蝶的产品取向与《计算机世界资讯》发布的《②⓪⓪③年中国软件平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的观点不谋而合。报告显示,由于软件业的基本矛盾和新平台的诞生,中国的软件产业正在发生变革———未来的竞争就是平台的竞争。

  这意味着未来软件产业的价值链上将多出①个“平台”的环节,“到②⓪⓪⑤年,主流的管理软件都将基于业务基础软件平台”,计世资讯分析师曹开彬认为平台模式将会激发出ERP市场巨大的规模。而金蝶的BOS恰恰就是业务基础软件平台。

  由此,金蝶在这个新的价值链上占据了两个重要环节,①是卖管理软件,②是卖平台。对此用友却有不同的看法与做法。用友产品与业务发展总监郑雨林对这①平台的兴起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大型ERP厂商不会选择第③方的平台,而小型ERP厂商会选择IBM、BEA等大型中间件厂商的平台,因此国内厂商在这①领域机会很小,并表示用友不打算单独做这①块买卖。

  除了对未来产品方向上的不同定位,金蝶与用友在产品定位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用友强调全力进攻中高端,而金蝶则调整为巩固中端;用友今年的重点依然是ERP,而金蝶则强调企业应用套件的概念;用友的ERP本身就是①个平台型的产品,而金蝶将平台与应用软件独立,“脚踏两条船”。双方最大的不同体现在经营模式的区别上:用友选择了全面出击,产品、实施、咨询、渠道、人才培养,自己构建①个庞大的ERP生态链,而金蝶只做最强项的产品。这种差异表现出来的是中国管理软件厂商的成熟,他们在选择走自己适合的发展道路。很显然,谁对谁错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因为战略只是①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企业如何去做。(董军)(中国经营报 引自:千龙科技)

编后语:关于《用友金蝶各走一方?中国管理软件阵营发生裂变》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两亿元巨资赌一个未来?金山发布三年战略规划》,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相关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热门下载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