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收纳又保管 并非“有钱人”才能用的保管箱究竟什么样?》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JRPG结构设计思考——“故事”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扮演”。
![]() 知乎专栏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263662160 前言 (本篇可以和桝田省治的JRPG战斗数值设计入门 一起看,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做,或者打算做JRPG的小伙伴们) 这篇文章的契机,要从国庆期间的一场饭局说起。 在餐桌上,我和另外一个做独立游戏的小伙伴,聊对方刚刚发售的游戏。 我认为他的游戏作为JRPG,代入感太弱了。 但小伙伴认为:“美式RPG才强调扮演,玩家玩JRPG本来就是看故事的,所以故事写得好最重要。玩家的体验就是看一段剧情,再经历一些战斗,如此反复,直到大结局。” 话题到这里,我是有些迟疑的,因为在我来看只要是RPG核心肯定是“扮演角色”,和到底是美式RPG还是JRPG没关系。 但他总结的这套“剧情——战斗——剧情——战斗”的JRPG的循环,的确听起来非常有道理,我一时半会儿不知道怎么反驳。 乘着国庆假期刚结束的这股“不想干活儿”的懈怠感还没过去,我摸鱼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找到了一个我认为更加准确的循环,并整理成了文章。 购买RPG时的选择标准 在我和小伙伴的对话里,提到了“美式RPG”和“JRPG”的区别,这种万年难题。 在这个视频里,通过梳理历史阐述了美式RPG和日式RPG的区别,非常棒,推荐观看!(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7347362271993162040) 在我来看,如果想要这个结论可以指导开发,一定要找到一些决定性的因素。 于是我换个了角度——“如果你买一款美式RPG(或者日式),你比较看重什么?”。 我自己很少玩美式RPG,亏公司里有个美式RPG的玩家,向他请教了许多东西。 在他来看,他非常在乎“是哪家公司做的”。(他的这个答案还蛮让我意外的) 原因在于,一个好的公司或者制作组,能将游戏世界打造的非常生动,可以扮演的角色的类型也会更多。 总结来说“我可以更有深度的扮演一个,我想扮演的角色”。 但如果要问一个JRPG爱好者,会得到许多非常具体的答案,比如“人设”、“世界观设定”、“美术风格”等等。 不过这些内容看似杂乱,但如果和美式RPG对比着总结,也有一个清晰的结论——“这个角色是我想扮演的”。 美式RPG给了玩家扮演不同角色的选择,并且在游戏中有所体现,而日式RPG是只让你扮演一种类型的角色,努力把这一个体验做到可信。 也就是说,美式RPG和JRPG的区别根本不在于一个重扮演,一个重剧情。两者的核心都是扮演。美式RPG是在“扮演自己”,而日式RPG是在“扮演TA”。 我所理解的JPRG结构 既然我是在“扮演TA”,我自然会去关注“人设”、“世界观设定”、“美术风格”之类的信息,确保这个TA是我有意愿去扮演的。 也就是说,JPRG最重要的是“塑造一个玩家可信的主角”。 如果这个主角本身的设计无法让人信服,“剧情优秀”就没有意义了(不如写成小说)。 在我来看,“剧情——战斗——下一段剧情……”的循环,应该是“提供动机——达成预期目标——过渡期——提供下一个动机……”。 下面我开始逐个解释一下。 提供动机 如果玩过《勇者斗恶龙1》的朋友,应该知道,那时候的勇者斗恶龙是没有剧情的,当然这和当年的技术和硬件限制,以及开发经验有关。 不过《勇者斗恶龙1》依旧非常有趣,游戏不段给玩家提供下一个目标的线索,玩家带着一份“解密”的心态,逐步达到目标。 这种“解密”的设计很重要,因为这是我“主动推动”的,当我开始主动推进的时候,我和主角之间就产生了“扮演”。 在我来看,这种“解密”变成了玩家的行为“动机”。我之前试玩《风来之国》的时候,感觉他们似乎还是使用了这种比较传统的设计方法。 ![]() 不过的确现在已经很少有JRPG这么做了,但不意味着“解谜”没有了,而是作为“隐藏要素”的一环(文章后半段会专门提到“隐藏要素”的运用)。 我整理现在JRPG,为玩家提供动机的三种方式。
“剧情”的作用,在于告诉玩家为什么我一定要做这件事情。 比如玩家扮演的是一个黑社会大哥,剧情让玩家去消灭敌方派别,最后统治这篇区域,这样的设计是合理的,虽然看起来不是很让人惊喜,但对于“想扮演一次社会人”的玩家来说这就足够了。 但如果玩家扮演的是一个黑社会大哥,忽然改行要做galgame了,那剧情就需要告诉玩家一个足够的理由。 如果剧情说,只是主角单纯的“兴趣使然”,那么这个主角真的必须是个黑社会吗?当玩家有这样的质疑时,代入感就会变差许多。 如果剧情的设定是因为组织里钱不够,感觉做二次元手游特别赚钱,所以决定开始做二次元手游,那一切就说的过去了,玩家也会觉得特别新颖,好奇后面的发展。
当然,如果只用“剧情”提供“动机”是不够的,剧情很快就结束了,玩家开始自己操作主角。 此时最重要的手段是“交互”(比如和NPC对话,可以坐在椅子上等等),通过其他人或者事物的反馈,持续获得动机。 还是以黑社会为例,剧情让玩家去找一个NPC收钱。 ![]() 如果玩家一路走,和路边的NPC对话,NPC还是“你好啊!”之类打招呼,那玩家就会疑惑“我扮演的是个人是不是不够社会啊?”。 NPC表现出“我身上没带钱……求你放过我吧!”这样的对话设计才会增加玩家对主角的感觉加深。 另外,如果街道上看到自动购物机,玩家可以用脚踹机器来获得饮料,自然会加深“我是社会人”的感觉。 ![]() 比如《八方旅人》中,主角们因为特殊的身份可以从NPC或者场景中获得只有该角色才可以使用的反馈,这样玩家对于“扮演”的“TA”就会有更强的认同感。 (我的一个基友因为看到可以偷一个看似贫苦的孤儿院的钱,并且发现里面的钱特别多的时候,把《八方旅人》吹爆。)
JRPG和美式RPG不一样的一点,在于JRPG没有那么多选择,且其中很多选择不会改变剧情走向。 ![]()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选择是无意义的。 比如《勇者斗恶龙11S》玩家只能在“答应”和“拒绝”中选择,但如果玩家选择拒绝,这段对话会继续LOOP,直到玩家选择了答应。 这些选择作用在于,将原本被动的事件,变成玩家主动去承接的,从而给了玩家完成的动机。 除此之外,这种选择也是给玩家表现真实想法的机会。 如果这些选项能够真实反应玩家此时的所思想所,那么会大大加深玩家的“扮演”感。 (如果您看到这里,恰好又有其他想法,务必在留言里与我分享) 达成预期目标 当玩家拥有了去做某个事情的动机,接着就需要真正去完成这件事情了。 玩家有了动机,也就有了“预期”。 如果之前告诉我敌人是一条凶残的恶龙,那么玩家肯定会做好准备,决一死战,如果后面的过程中依旧是一堆史莱姆,最后遇到一个除了会喷火就没别的本事的龙,让玩家质疑“唉,好像这龙也没多可怕吗!”。 就得在路上放一些同样凶残的杂兵,在打恶龙的过程中恶龙会吞噬自己的杂兵来补血,才会让人觉得这龙果然很可怕。
很多会吐槽“JRPG怎么老是回合制?”。 作为强调“扮演TA”的JRPG,回合制非常适合展现角色。 即时制战斗,队友无论剧情里表现的多强,当跟随玩家一起冒险的时候,就会显得有点智障,除了AI设计问题外,也是为了能让玩家扮演的主角有更多表现的机会。 但回合制就不会有这个问题,玩家可以直接选择指令来进行战斗。不同的角色,所拥有的技能就是在表现这个角色的性格。 如果剧情里有个看似五大三粗却有个少女心的大汉,有个类似“慈爱之光”等加血技能。再比如一个魅力值很高的队友,会让敌人不忍心攻击。回合制战斗能够让玩家更直观的感受到这些角色等魅力,要比单纯的“剧情设定”要深刻太多了。 除了主角的队友,敌人的设计也是如此。《勇者斗恶龙》里幼崽豹经常会使用“天真无邪的玩起来”这样的指令,经常让现实中的我不忍心动手(实在是挺可爱的……)。 ![]() 一个富豪BOSS会用“大撒币”的方式攻击玩家,等动钱撒完之后则会跪在地上“求饶”等等。这样玩家感受到的敌人之间就不单单模型和数值不同了。 当然也不是说只有JRPG只能做成回合制。 《异度之刃2》是一款重视地图探索的游戏,回合制战斗会破坏对场景探索的体验,所以他使用了类似《魔兽世界》的即时战斗方式。通过战斗中队友之间技能的连协,依旧很好的表现出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战斗方式的选择核心在于开发者更加看重要表现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战斗和玩家的预期不搭,那么体验会很割裂(为什么《原神》每次下神殿,NPC说好一起但实际都我一个人在当苦力啊!???)
最近国内开游戏在关卡设计上,感觉有些矫枉过正——“关卡一定要设计成谜题”。但在我来看,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比如《原神》神殿的概念是“学习”的《荒野之息》,所以我玩到的神殿,也是几乎一样的场景,在里面谜题打怪。《原神》的神殿的确达到了新手引导的目的,但整体就乏善可陈。我剧情打了几个神殿后,就有些提不起劲了。 我玩如龙的时候,战斗场景可以放在厕所、便利店这些地方,在我来看就非常有趣! ![]() 如果玩家将要讨伐的是一个哥布林的地洞,就应该围绕这个地洞思考——地洞大概多大?地洞和地洞之间是怎么链接的?等等问题。 我自己是特别喜欢设计一些生活感比较强的场景,因为我总是会想,住在这里的人是如何生活的:睡觉的房间啥样,吃饭的大厅啥样,还有类似厕所,储藏室,储藏室的秘密暗道之类。哥布林的话,利用绳子可以滑到下面的房间?这样的设计看起来会更有趣。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玩家的日常知识也会派上用场,比如有个大厅里有一堆哥布林等着开饭。玩家可以一路杀过去,但难度较大。玩家也可以绕道厨房,在他们的午饭里动点手脚,接着触发剧情,这些哥布林全都昏睡过去了。 如果玩家知道自己战斗的环境很真实,也会加强玩家的行为的动机。 小结: 玩家有了对于下一段冒险的“期待”,玩法设计、地图(关卡)设计,就应该来“回应”这种期待。 “剧情——战斗——下一段剧情……”的循环,最大的问题在于,会让人觉得这种“战斗”和“剧情”是可以分开设计的,战斗负责爽,剧情负责装,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说到底,游戏是一种综合艺术。 ![]() 过渡期—隐藏要素和支线任务 “提供动机——达成预期目标—提供下一个动机……”的循环我想应该还算合理,但是玩家再完成一个目标后,也需要稍微调整下节奏,否则会有些疲惫。 在一个循环完成后的过渡期,让玩家到处走走,让游戏节奏再次回到一开始比较悠闲的阶段。 在我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隐藏要素和支线任务。
隐藏要素应该是非强制的,额外的小收益。 比如高级药水,数量可观的货币,收集要素,或者攻击力虽然很强,但用几次就会消失的武器。 另外还可以是一些完全没有用处,炫耀性的,比如好看但不实用的衣服,称号之内。 很多游戏的影藏要素都是地图上的宝箱,或者发着光的小点,你走上去按键会获得一个道具。这个设计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前提是,你设计的地图足以承载这些内容。 比如有一些隐秘的小道,你走进去可以看到一个宝箱。 又比如游戏里有跳和攀爬,此时你恰好看到楼顶上有个宝箱,于是你爬上去获得了。 但有些游戏地图设计上没有提供这样的空间,就一个四方形的地图里加一个宝箱立在那里。这样的设计变相成了一种“强制操作”,谈不上“隐藏要素”。 当然也并不是“找宝箱”只有这一种手段。 《勇者斗恶龙11S》里可以通过不断和两个兄弟商人NPC来回杀价的方式买到价格使原本1/10的猫咪服的设计,非有意思。 举个例子,还以黑社会大哥收钱为例。 假设玩家和NPC对话的时候,NPC说“我、我可从来没有把钱塞到前面的大树下面!!!”,这样玩家来到大树下就可以捡到钱,此时玩家会有一种“还和我耍小聪明,什么都瞒不过大爷我!”,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我是社会人”的体验。 ![]() 另外,《女神异闻录》的城市探索做的就很好,没有在岔放一堆宝箱,而是用不同时期,NPC会卖不同的东西这样的设计,生活感非常强。
对于不同类型的游戏来说,支线任务存在的意义不同。 比如《秋叶原之旅》中,支线任务属于对于“刷怪”的补充。玩家通过完成支线任务获得游戏币的奖励,而不单纯的依靠刷怪。 ![]() 这种设计的前提是《秋叶原之旅》是一款在固定场景里不断战斗的游戏,玩家天然需要在一个场景里待很久,同样可以用这种方式的是MMORPG。 不过对于线性JRPG,支线任务首先就要搞清楚他的定位,在我来看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让玩家去实际使用某些游戏功能,比如有个NPC拜托玩家把自己私房钱藏到银行里,以此告知玩家银行的作用。
原本作为隐藏要素提供的信息,以任务的形式直接告诉玩家,让玩家不至于因为信息太多而忘掉。 主要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奖励,比如玩家因此会获取某个特殊技能等任务,就可以利用“任务”等方式来帮玩家记录起来。
所谓主线,自然是和整体剧情息息相关的内容。因此,不能把游戏中所有剧情全塞进去,这样会造成玩家对于游戏剧情主题感受的偏转。 比如玩家扮演的勇者从哥布林手里救出来少年A,这是主线,如果不做完剧情无法推进。但少年A也想变成向玩家一样的勇者,希望玩家能够帮自己训练,则是支线任务。 这种任务在我来看有个设计的核心:玩家希望可以和某个NPC发生更强的联系。简单来说,就是这个NPC超可爱,我想多和她聊一会儿。 我自己的做法是,和“隐藏要素”集合,玩家只有达成了某个隐藏条件才能接到这个支线,而是不是主线结束后立马给玩家。 总结 “提供动机——达成预期目标——过渡期——提供下一个动机——达成预期目标——过渡期……” 这是我所理解的JRPG的循环,算是对“剧情——战斗——下一段剧情……”循环的补充。 虽然看起来没那么简单,但我相信要更加准确一些。 我正在制作的游戏『电器街的咖啡店』,其实就受到这个循环的影响。 虽然『电器街的咖啡店』中没有战斗,但设计难度自认一点不比存在战斗的JRPG要简单。因为说到底“扮演TA”,和有没有战斗无关。 我自己的目标,就是有朝一日可以做一款超级王道的JRPG! 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文章讨论: (1) dumplingpro: CRPG-欧美RPG的特性是设定集味吧? 目标是为了创造一个异世界,让人感觉,好像这个世界是那么回事。然后把玩家丢进去,扮演各种各样的人物,与这个世界各种各样互动,让玩家感受这个世界。 所以对塑造一个合理自洽的世界很注重,偏执级别的。所以"我一个小偷为何还要完成任务,直接偷就是了","我一个智力5的智障懂什么只会莽","我一个老色胚当然是选择直接开搞啦"搞出了各种各样的选项。并且无论是CRPG还是现代开放世界,都喜欢宣称一些其实意义不大的互动和繁复的细节,你看博德之门3和大表哥2都纠结到什么程度。 JRPG是直接写小说。 不会那么偏执地讲究自洽合理。大叔的少女心为何会产生治疗效果,路人受伤了我能不能不去找草药,直接一个治疗术?魅力高的角色为毛对方不愿意攻击,大撒币为毛会有伤害?都是别问那么多,问就是游戏设定,好玩就行了别想那么多。 玩家是更多是体验这个故事,而不是体验这个世界,过多的选择会破坏故事本身。 卡卡: 非常认同。 但“JRPG直接写小说”这点我觉得是一个蛮容易把开发者带偏的说法。 说到底游戏本身是“玩家认为真实的展现”,而并非“真实”本身。 就好像我们经常看的广告,有人从大楼上往下跳的时候,撑开雨伞来当降落伞用。 因为是“游戏世界观的人气角色”,所以“连怪物都不忍心动手”,于是玩家会发出“真特么有人气!”的感觉。 如果游戏系统准许切换主角,让玩家可以切到这个人气角色身上,那当玩家使用这个角色和NPC对话的时候,NPC如果表现出对于角色的热情,也会让增强这个感受。比如去店里买东西的时候,NPC会说“哇,是你的话可以免费!虽然想这么说,但我老婆管的很严……”,这样虽然没有改变游戏内的经济系统,但还是能够表现出角色。 如果游戏只是靠“小说”一样的“剧情”展示,角色的魅力会大大下降。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核心。 (2) 孟德尔: 朋友你这个理解真的是比较非主流。我觉得你还是玩美式太多了,并不是像我们一样从日式RPG入门的。 日本RPG大部分故事的主角恰恰都是你不太想扮演的那种人。像FF系列,它的主人公都是最能推动故事,激发矛盾的那种人,而非玩家自己喜欢的角色。典型是FF6的洛克和15的脑壳疼。 日本RPG受到日本漫画的影响非常大,注重角色的个性,注重整体的故事效果。像DQ5,玩家在流程中甚至都不是扮演主角的,后面会变成玩家自己的子女。 卡卡: 认同是扮演的基础,如果一款游戏一开始就让玩家无法认同主角,游戏推动就很难进行。 原因在于,玩家进行游戏时,主角的视角基本和主角是一样的,这和看动画片的时候不同,看动画片的时候观众会有一定的上帝视角,所以可以总和来评判主角的表现。 当然总有特例,有些作品的确会试着脱离这种扮演感。 不过大部分游戏,玩家的视角是跟随者主角一路推动的。 DQ5玩家扮演不是勇者,但还是主角。 孟德尔: JRPG中,玩家所需要带入的是“我也有这么强就好了”“我也有这么多老婆就好了”,而非主人公这个人。 卡卡: 我稍微思考了一下你的这个说法,我感觉还是因人而异的。 不过我应该很少有人会抱着“我来看看这个家伙有多强”,或者“这个家伙的老婆有多漂亮”的心态去购买游戏。 很多时候时候应该是“这个游戏主角居然是个当个反派,很符合我的审美!”的想法吧。 孟德尔: 不是哦,JRPG主角是什么人完全不会影响玩家是否玩这个游戏。你说的是美式RPG独有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日本RPG不允许玩家自己设定主角数据,早期还允许自己起名,后来连名字都是固定的。 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买寄生前夜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女主角买的,但不是“我要扮演女主角”,而是“这个女主角要是我的女朋友就好了”。 日本人买RPG考虑的问题:1 游戏公司是哪个,导演和编剧好不好 2 画面好不好 3 系统是否有趣。 日本历史上只有很少的主角得到玩家认同,比如FF7的克劳德就引发了玩家的模仿潮。 孟德尔: 日本人选择游戏的逻辑和你想的完全不一样。游戏公司占了起码50%的比重。因为日本游戏公司是有风格的,玩家喜欢某种故事风格,就会选这个公司的游戏。 这导致了一个你肯定无法理解的现象:曾经的日本RPG一哥ENIX,实际上是一个皮包公司,自己没有游戏制作能力,它的所有游戏都是其他公司制作,它只管出资和发行。但是因为日本玩家非常信任ENIX公司这个招牌,导致大量的RPG制作公司主动挂靠到ENIX名下,以它的名义销售游戏,因为“ENIX这个商标就代表质量”。 卡卡: 我觉得你说的这个例子非常不错。 玩家扮演男主角和女伴儿一起冒险,和直接扮演女主角,所呈现出来的“可爱”完全是两个维度。 你会有“这个女主角要是我的女朋友就好了”这样的想法,恰恰是因为你通过扮演她,最后全然接受了她,所以才会觉得“她”很可爱了。 假设如果这游戏有“男主”,而你扮演的就是“男主”,最后的感想也许就直接是“我的老婆真可爱!”了 更多文章讨论可追贴: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3662160 |
编后语:关于《JRPG结构设计思考——“故事”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扮演”》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天涯明月刀手游家园二维码分享:家园图纸模板大全[多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