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携号转网”用户破千万!办理人数逐月上升,也有人后悔吃“回头草”》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再迎“紧箍咒”!部分券商分析师个人微信公众号被停用甚至注销,这些券商已行动,发生了什么?。
原标题:再迎“紧箍咒”! 部分券商分析师个人微信公众号被停用甚至注销,这些券商已行动,发生了什么?
中国基金报记者 章子林
券商分析师执业迎来更细致的规范。
记者获悉,近期,部分券商研究所分析师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被停用,乃至注销,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申万宏源、华泰证券明确已经开始行动,更多的券商还在观望中,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对券商分析师使用新媒体工具和研报的严监管已经板上钉钉。
在采访中,有券商表示,对分析师自媒体账号的严格管理主要是应监管和合规的要求。而另一方面,从目前券商处理情况来看,申万宏源和华泰证券都选择将研报统一出口归到公司自身公众号或小程序上。有券商指出,这也是券商研究所品牌力量整合的过程,如果能利用好分析师的个人品牌,其会和研究机构的品牌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双赢。
部分券商分析师个人微信公众号被停用
在今年5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进行修订之后,券业对于分析师研报的管理开始更加严格,分析师执业规范再迎“紧箍咒”。
记者发现,近期,有券商开始将规范的手伸到了分析师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上。部分券商研究所分析师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被停用,乃至注销,有些券商虽然仍保留分析师的个人自媒体账号,但对其监管也更加严格。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申万宏源、华泰证券明确已经开始行动。据了解,目前申万宏源研究所所有分析师已经关闭个人新媒体账户。申万宏源研究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主要是近期开始根据合规要求执行的,也是顺应监管要求,在这之后,公司研报出口统一归到公司服务号“申万宏源云聚”上。
不仅如此,华泰证券也在积极行动。记者看到,早在7月1日,“华泰地产真心话”公众号发布《关于停用本微信公众号的声明》,表示根据公司最新合规要求,从即日起,该微信号将停用,并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注销。想要获知更多的研究产品和信息,可以关注华泰行知和小程序。
而此篇声明的作者是华泰地产陈慎团队。公开资料显示,陈慎为华泰证券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
不仅地产团队如此,华泰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沈娟也已经直接注销了个人号。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券商分析师的个人账号被关停背后,是券商对公司研报的统一管理。在这之后,券商研报的统一出口均归到券商自身的公众号或小程序上。
更多的券商还在观望,但可以肯定的是,对券商分析师研报的严监管已经板上钉钉。据记者了解,目前多家券商旗下分析师账号仍保持正常更新,如广发证券、安信证券、浙商证券、天风证券等。
一家中型券商研究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并未接到关停分析师个人公号的通知。华东一位券商首席分析师则表示,其所在的公司目前并未关停分析师个人自媒体账号,但未来可能券商会要求这些公号设置阅读权限等。事实上,长江证券等多家券商早已如此操作。
“我们旗下分析师都没有个人账号,开公众号都需要向公司报备,这是公司合规要求”,上海一家中小型券商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合规趋严 券商分析师执业迎来强监管
毫无疑问,券业正在对分析师群体的执业规范进行更加细致的监管,而这不仅顺应合规要求,也正中监管下怀。
早在今年5月22日晚间,中国证券业协会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下称“《执业规范》”)、《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下称“《执业准则》”)进行了修订。从内容来看,此次修订对证券研究机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进行了规范,同时对证券分析师的执业行为,比如发表言论、使用自媒体账号等行为做出进一步约束。
具体来看,此次修订在《执业规范》中增加第二十三条:“证券分析师可以将已经在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上统一发布过的证券研究报告,通过在公司报备后的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云共享平台、邮箱等其他形式提供给客户并进行解读。此外,经营机构应当定期安排质量审核和合规审查人员对客户服务档案进行跟踪检查,安排合规审核人员进入证券分析师开展客户服务的聊天群、关注其自媒体平台和云共享平台等方式对其内容进行随时抽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并处理”。
《行为准则》第十二条中提到,证券分析师应当通过公司规定的系统平台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不得通过短信、个人邮件等方式向特定客户、公司内部部门提供或泄露尚未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内容和观点,不得通过包括论坛、博客、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对外提供或泄露尚未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内容和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该修订自今年6月21日起实施。可以看出,部分券商在此次修订实施后的数天之内就已经在着手整改。而从监管要求来看,只是希望加强对证券分析师的个人自媒体账号的管理和合规审核,并未提出关停等要求。
足以看出,券商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标准。
另一方面,证券分析师违规发研报确实时有发生。比如今年1月,方正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郭某丽在客户微信群发布了某上市公司研报,这份研报公司没有进行合规审查,此外研报在微信群发布后公司合规质控人员也没有进行监督,最终方正证券被监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措施。
2019年1月,监管层向券商下发《加强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流程管理规范证券分析师服务客户活动》的通报。通报显示,有券商分析师团队在上市公司发布半年报公告的当晚撰写了点评文章,并上传至团队共用的有道云账户。随后,该团队某证券分析师私自将点评文章以有道云链接形式发送至其自行维护的数个微信群。文章内容涉及具体个股的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而分析师所使用的有道云系统账户、微信群未在公司报备,文章内容未经公司质量审核和合规审查,发布行为未在公司内部系统留痕,文章版式、格式、数据质量等均不符合证券研究报告的标准。
有业内人士指出,券商研报的种种乱象说到底还是和其执业机构的风控管理等方面的漏洞有关,要想治本,券商还需要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并切实落实好,加强对内容的管控能力,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近两年来,券商研报相较之前来说,合规风控加强了不少,各家都在反复强调”,上述中型券商研究所相关人士表示,毕竟研报出错或不合规,伤害的不仅仅是分析师自身,对券商品牌声誉乃至最终分类评级都有不利影响。
有利于券商研究所发挥品牌协同效应
另一方面,此次券商对新媒体工具的统一监管也有利于研究机构品牌的强化和整体形象的打造。
“很多时候,分析师开设个人公众号,更像是一种团队宣传乃至自我品牌的塑造,长此以往,就可能存在和券商研究体系脱离的形象”,上海一家券商的相关人士表示,在其看来,分析师个人账号开设过多,对于券商来说,可能会导致研究机构品牌的弱化。
从目前券商处理情况来看,申万宏源和华泰证券都选择将研报统一出口归到公司自身公众号或小程序上。“这也是券商研究所品牌力量整合的过程,如果能利用好分析师的个人品牌,其会和研究机构的品牌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双赢”,上述人士表示。
在采访中,有分析师表示,尽管多数券商并未关停分析师账号,但未来可能会要求分析师设置公众号阅读权限,原则上可能只会对机构开放。而实际上,早已有券商先行试水,比如长江证券等。
一家头部券商研究所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中国基金报采访时就曾表示,券商研究所的有偿研究咨询服务也是新的卖方研究价值变现的路径之一,而这也有利于研究品质的提升和机构客户服务体验的改善。游戏网
编后语:关于《再迎“紧箍咒”!部分券商分析师个人微信公众号被停用甚至注销,这些券商已行动,发生了什么?》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马斯克:市值超丰田成全球第1车企,身价超巴菲特成第7大富豪》,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