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称你会更爱玩被问号堆满的开放世界游戏

发表时间:2020-07-18 18:08:26 作者:编辑部 来源:游戏王国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微软xCloud将把云游戏带到任意屏幕上手机只是开始》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心理学理论称你会更爱玩被问号堆满的开放世界游戏。

【导读】前段时间,育碧发布会公布了多个开放世界游戏,包括《刺客信条:英灵殿》、《孤岛惊魂6》、《看门狗:军团》。-->

  前段时间,育碧发布会公布了多个开放世界游戏,包括《刺客信条:英灵殿》、《孤岛惊魂6》、《看门狗:军团》。

  有一说一,阿育这轮播片是真的不错,成功点燃了我预购游戏的念头。但另一方面,我又隐隐回忆起多年前被满地图问号/标记所支配的恐惧,就像 2009 年的开放世界赛车游戏《Fuel》这样。

  这类游戏中往往有大量重复性任务散落各处,常被称作公式化开放世界、罐头沙盒。近两年,此类游戏中的佳作销量可逾千万,但口碑上却是有人喜欢有人恨,极其分裂。我不禁开始思考,这样一种毁誉交加的开放世界流派,未来还能不能继续畅销?

  有个事实必须承认,确实有人喜欢着罐头沙盒。最近 PC Gamer 的编辑 Harry Shepherd 就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我现在只想要开放世界里的重复任务》。

  在这篇出人意料的文章里,Harry 说他最近特别享受 2018 年的《刺客信条:奥德赛》,热衷于清理据点、寻找保险、烧毁敌军物资,就算这些“劳动”他此前已做过无数遍。考虑到 Harry 本就沉迷《上古卷轴5》、《辐射》等开放世界游戏,加上最近还被隔离在家,重新捡起《奥德赛》并不奇怪。

  不过,Harry 也在文中提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观点:他之所以满地图清问号,全因为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起了作用。

  这项心理学效应指的是,未完成的事物会带来一种精神上的紧张感,让我们不得安宁,直到把事做完,紧张感才会消退。

  在现实生活中,蔡加尼克效应会驱使我们追求完美,努力达成考学/工作/减肥等目标。而在游戏中,这或许就是玩家在《星露谷物语》里精耕细作,《死亡搁浅》里敬业送货,以及 Harry 在《奥德赛》里疯狂推支线的原因。

  就个人体验而言,蔡加尼克效应带来的快感真真切切。当年就算是玩《Fuel》、《狂怒 2》等相对平庸的公式化作品,也曾刷任务刷上头,不知不觉爽到凌晨。但再深入玩下去,到了某个阶段会突感索然无味,即使有蔡加尼克效应催我追求完美,也于事无补。

  这种突如其来的倦怠感,往往发生在把所有玩法都体验过,注意到每种任务流程与奖励都大同小异的阶段。这时就感觉游戏里所有体验和收获都可以预期,似乎再没有未知惊喜。

  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与其说是玩,不如说是在做一项高度重复的劳动,就类似于《摩登时代》里拧螺丝那种打工。

编后语:关于《心理学理论称你会更爱玩被问号堆满的开放世界游戏》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上百名移民露宿贝索斯豪宅外,呼吁向亿万富豪征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