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专访张加亮:“闪充”属于OPPO 但也可兼容更多快充协议》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市值7000亿 芯片巨兽闪电上市:掀起中国半导体IPO大潮。
来源:投资界
作者:杨继云 刘博
7月16日,中国集成电路“航母”——中芯国际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价27.46元/股,今日开盘价95元/股,按照开盘价来计算,中芯国际市值一度超7000亿元。
至此,中芯国际在A股打破了多项记录:从受理到过会仅19天、完成注册仅29天,创造了科创板上市最快纪录。而随着中芯国际在科创板的上市敲钟,中国半导体板块“A+H”第一股正式诞生。
成立19年,中芯国际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中国半导体艰辛史。筚路蓝缕,五位董事长、四位CEO接力奋斗,中国第一“芯”才得以矗立于世。当然,这背后也有一群创投机构默默支持,其中不乏DCM、深创投、华登国际、祥峰投资等知名VC/PE机构的身影。
这是一个备受瞩目的IPO。在业内看来,伴随着这次上市钟声,中芯国际也在敲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IPO大门。
46天闪电登陆科创板,
为近十年最大融资规模IPO
从6月1日提交IPO申请获得受理,到7月16日于科创板正式上市,中芯国际仅用时46天,堪称闪电般上市。
不仅如此,中芯国际此次登陆科创板,更是A股近十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IPO。
在7月7日正式配售发行后,其发行价定为27.46元/股,按本次发行16.86亿股计算,IPO融资将达462.87亿元;如叠加超额配售选择权全数行使,募集资金总额则为532.3亿元。总之,已大大超出中芯国际原计划首发募资200亿元的规模。而上一次此级别IPO还是在2010年,为中国农业银行募资685亿元。
招股书显示,作为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成立于2000年的中芯国际已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善、跨国经营的专业晶圆代工企业。其主要为客户提供 0.35 微米至 14 纳米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根据IC Insights公布的2018年晶圆代工行业全球市场销售额排名显示,中芯国际占有6%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4。与此同时,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占有59%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国内市场方面,2018年台积电以5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中芯国际则以18%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行业地位上的优势,也直接体现在了中芯国际的营收能力上。招股书显示,在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的2019年年度,中芯国际营收220亿元,较之2018年度的230亿元有些许下滑。但在净利润方面,中芯国际2019年利润为12.68亿元,较之2018年的3.6亿元,以及2017年的9亿元有明显增长。
其中,集成电路晶圆代工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5.94%、89.30%及 93.12%。
此外,中芯国际还重注研发投入。报告期内,中芯国际的研发投入比例稳步提升,分别为 35.8亿元、44.7 亿元及 47.4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16.72%、19.42%及 21.55%,在同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尽管同台积电相比,中芯国际2019年研发投入只有前者的五分之一,但台积电的研发投入比例近三年均为超过10%。
而作为大陆唯一一家具备 14纳米制程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并未止步于所谓的“成熟工艺”。
招股书显示,此次募集资金的运用,中芯国际主要目标是扩大公司现有产能,完善公司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研发和竞争能力。其中,募集资金的40%将用于“12英寸芯片SN1项目”、20%则是用于“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储备资金”。
目前,中国大陆尚无企业具备14纳米以下先进工艺的量产能力,但随着5G、AI、智能驾驶等新兴领域的持续性发展,下游应用需求不断增长,这也是为何中芯国际选择斥巨资填补这项技术空白的原因。
一部中国半导体艰辛史
成立19年,从建厂到产出芯片仅用13个月
回顾中芯国际的创业史,自然离不开一个名字——“中国半导体之父”张汝京。
时间回到1977年,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张汝京,在自己29岁这年加入了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开启了自己在德州仪器20年之久的工作生涯。
直到1997年,一心想要振兴中国民族芯片产业的张汝京决定申请退休,计划在中国台湾先建两家,之后的8家工厂全部建在大陆。
很快,张汝京在中国台湾成立了一家名为“世大半导体”的晶圆代工厂。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创业,仅仅成立三年,公司就实现了盈利。最终,世大半导体被以5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台积电,而张汝京也终于如愿北上中国大陆。
张汝京曾回忆,当时有一批业界人士邀请他回大陆创业,“他们问我能不能回到大陆来,他们说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和世界差距很大,现在非常想赶上世界水平。”最终在上海相关人员的热情相邀之下,张汝京2000年决定在上海建厂,创立中芯国际。
建厂之后,除了资金之外,最急需的还是人才。于是,张汝京便去招募半导体人才,并为此开设演讲会,每次会场都有两三百人,台下几乎都是华人。张汝京回忆自己当时讲得很激动,“我告诉他们,作为一个台湾地区长大的中国人,我都愿意把优厚的待遇放弃,回大陆服务,你们是大陆陪养的,难道不要回去吗?”最后,在张汝京的召唤下,300多名半导体工程师回国。
2001年9月,中芯国际第一片0.13微米技术的芯片顺利完成,这家千人规模的公司,从打桩建厂房到产出第一片芯片只用了13个月。
在张汝京的带领下,中芯国际2003年营收为3.65亿美元,虽然与行业龙头的差距甚远,但高达6.3倍的年营收成长率,使其成为全球内成长速度惊人的晶圆制造公司。随后的2004年上半年,中芯国际的营收更是达到4亿美元,一举超越其2003年全年的业绩。
处于发展快车道的中芯国际,也于2004年在美国纽约、中国香港两地上市,创造了半导体行业最快的上市纪录。就在同一年,中芯国际也陷入到了与台积电的专利诉讼案中,直到2009年达成和解。但作为和解的条件之一,张汝京不得不离开中芯国际。
在此之后,王宁国与邱慈云先后出任了中芯国际CEO。其中,在邱慈云任内的5年时间里,中芯国际年销售额也从13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29亿美元,股票市值、资本投资、产能等指标也是成倍增长。
随后在2017年,曾担任中芯国际首席运营官的赵海军与前台积电研发处长梁孟松,共同出任联合首席执行官一职,中芯国际自此开启双CEO模式。
背后站着一众创投机构
DCM、深创投、华登国际、祥峰投资等
一路走来,中芯国际背后涌现了无数知名创投机构的身影。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5月31日,中芯国际的第一大股东为大唐香港,持股比例为15.77%,第二大股东为鑫芯香港,持股比例为14.62%。实际上,成立于2008年的大唐香港由大唐电信100%控股;成立于2015年的鑫芯(香港)投资有限公司,背后实际控制人则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
本次发行前后,中芯国际股本结构如下:
尽管招股书中对于“其他股东”并没有展开描述,但中芯国际自成立以来的融资历程可以揭示一二。天眼查数据显示,中芯国际成立的第二年就获得了来自DCM资本的数千万美元战略融资,同一年更是有深创投、华登国际、祥峰投资等进入,并在此后获得紫光科技等的支持。
中芯国际的投资人之一,华登国际董事长陈立武在此次IPO前夕写下一番话:2000年,张汝京带着团队想要在中国建立一座芯片制造厂的时候,华登国际“看见”了中国本土晶圆厂崛起的大趋势及创业团队的壮志雄心;2004年,当尹志尧团队到美国硅谷融资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中微半导体作为新兴国际化设备厂商、有望在巨人林立的高端半导体设备厂商中杀出重围,最终成为一家立足于亚洲的集成电路设备巨头。
陈立武将中芯国际视为“产业基石,国之重器”。他感慨,与一般的代工不同,晶圆代工是典型的资本密集、人才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制程越先进,需要的资本投入就越大。在过去10年间,晶圆代工没有一个玩家是新进的,只因面临高昂的资本投入和技术壁垒,越来越多的现有玩家放弃先进制程的追赶。因此,行业目前呈现出寡头垄断的局面。
历经20载,中芯国际已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在招股书中,其控股版图也一览无余。截至2019年末,中芯国际共有37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境内子公司17家、境外子公司20家,持有股份或权益的参股公司共 26 家。
中芯国际一直对外进行了投资布局。今年以来,苏州东微半导体有限公司(即“东微半导体”)发生一系列工商变更,天眼查数据显示,东微半导体的第四大股东为大基金旗的下上海聚源聚芯,后者第二大股东为中芯晶圆股权投资(宁波)有限公司,由中芯国际(上海)间接持股。
此外,招股书显示,中芯国际通过芯电上海持有长电科技股份14.28%,位列第二大股东,长电科技则是A股最大的集成电路封装企业。至此,一个属于中国的半导体“巨无霸”正渐渐形成。
堪称里程碑
敲开中国半导体产业IPO大门
今天,这艘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航母”登陆科创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信电子研究指出,目前全球晶圆代工市场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台积电、intel以及三星,掌握先进制程技术能产能。第二梯队是联电、中芯国际以及格罗方德,拥有部分先进制程能力。第三梯队是华虹、Tower Jazz以及力晶等,主要聚焦在成熟制程。
而中芯国际作为国内芯片产业的旗手,肩负半导体产业链安全可控的重担,唯有持续加大研发费用和资本支出,积极追赶国际龙头。
更令人振奋的是,伴随着中芯国际的上市钟声,国内半导体企业有望迎来一波IPO浪潮。
就在这个月,江苏灿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灿勤科技”)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灿勤科技主要从事微波介质陶瓷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最主要的一款产品是介质波导滤波器,可应用于5G宏基站。
在此之前,专注于模拟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和销售——思瑞浦的科创板上市申请也在今年4月获得受理。此外,银河微电、生益电子科创板申请先后获得上交所受理,力合微科创板IPO成功过会,新洁能主板IPO也如愿过会。
这是堪称里程碑的一幕—— 眼下,中国半导体产业的IPO大门正在徐徐打开。
编后语:关于《市值7000亿 芯片巨兽闪电上市:掀起中国半导体IPO大潮》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英国将为封禁华为付出巨大代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