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外交部:禁止Tiktok和微信 纳瓦罗可耻的谎言单上又增加了一条》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日烧6000万 免费模式能否颠覆To B市场?。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宇婷
来源:Tech星球(ID:tech168)
BAT、TMD互联网巨头闯关To B服务的“囚徒困境”。
一直被视为“赚辛苦钱、发展慢”的To B行业,终于迎来了一波巨大的市场红利。
Tech星球独家获悉,继众多的互联网大厂之后,网易有道也上线了高清视频会议应用“有道云会议”,产品定位为用户提供高清多方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不限参会人数、支持多端灵活参会,用户仅凭会议码即可加入,支持语音、视频、屏幕演示等多种方式。
无独有偶,7月13日,百度旗下人工智能办公平台“如流”发布全新版本,新增项目管理、会议管理、在线文档等功能。
2020年俨然成为了“线上办公元年”,看中这块巨大市场的显然不止网易和百度。疫情期间,腾讯会议两个月的日活过千万,阿里云和京东相继推出“阿里云会议”和Joymeeting。
到了5月下旬,钉钉宣布用户超3亿、企业组织数超1500万;翌日,企业微信宣布用户数2.5亿,服务数百万企业。随后,百度推出“如流”移动办公平台,字节的飞书也加大了国内市场拓展的力度。
不仅To B产品的推新与涨势高歌猛进,马云、李彦宏、徐雷等互联网大佬们也开始密集为自家的To B业务站台和发声。
“Zoom的市值超过了百度,而且毛利极高,在服务1000个企业用户时,其毛利达到80%”,一位To B企服赛道的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这激发了互联网公司“参战”的斗志。
互联网公司做To B业务的节奏感越来越强,但吆喝声越响亮,To B业务的“囚徒困境”也越显著。
绝大多数To B企业仍未实现规模盈利,少数To B公司艰难上市,甚至如果钉钉没有诞生在阿里,可能也需要思考如何商业化。
市值超过600亿美元的Zoom和市值1800亿美元的Salesforce都已实现盈利,国内上市且盈利的To B 企业在哪里?国内互联网巨头能以免费模式颠覆To B市场吗?
流量和赚钱是一对矛盾?
疫情期间,互联网公司推出的协同办公和在线视频会议产品全部免费。如果说互联网公司在电商、出行、外卖等领域打的是价格战,在To B领域则直接打免费战。
但互联网流行的免费策略,真的在To B领域适用吗?互联网巨头给出的答案,是依旧适用。只是这次逆趋势而动,它们有更深层级的思考。
一位行业人士告诉Tech星球,“高峰期,某互联网大厂的一款To B在线会议产品,一天的开会人次大约2000万,每个参会者的带宽成本和云端、主机等成本加在一起算3块钱,一天的成本将近6000万,如果用免费的形式做,难以持续。”
“在线会议鼻祖”Zoom一直实行免费策略,疫情期间的战略调整别有用意。
在中国互联网公司大行免费之时,Zoom在5月停止了中国的新用户申请,收缩了免费使用范畴,安全因素和营收是主要原因。
Zoom设置了参加会议前40分钟免费策略,也是为了引流新用户和教育市场,本意并非要免费。
Tech星球了解到,尽管飞书此前宣称,为中小企业提供3年的商业版免费服务,其线下团队也一直在国内不同区域拓展企业用户,未来用户规模起来后是否收费还未知。
另一位行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 :“面对华为、钉钉推出了协同办公的硬件设备,字节跳动也在和一家苏州的会议降噪公司,名为蛙声科技的企业合作推进硬件研发”,卖硬件,也是赚钱的方法之一。
暂时的免费只是表象,互联网公司也必须符合商业的本质——盈利。
“互联网公司做会议视频,是希望反哺核心产品线,带动公司整体市值。腾讯、阿里的大策略就是把所有应用最终拉到自己的云上,这是一个公有云的大平台策略。积累很多数据后,产生联动,对广告业务也有帮助。”科天云高级副总裁、大客户及战略伙伴部总经理粘清泽亦告诉Tech星球他的看法。
目前一旦大规模收费,用户很可能快速跑到对手平台上。这就不符合互联网公司想要通过To B获得用户增量的目的。开始的时候,互联网公司要的是用户和流量,收不收费不是重点。一旦有流量和用户,用户在平台里花的时间更久,就能巩固整个公司的大平台策略。
以用户思维导向的互联网巨头平台,在To B领域尝试了免费做规模的打法。这与微软、Goole和IBM等科技公司的传统打法都不同,国内互联网巨头试图搭建To B服务生态,但如何盈利有待验证。
用户10%的稀奇古怪想法
没有互联网巨头“掌控雷电”的能力,独立发展的To B选择了接地气的服务盈利模式。但是这种“地派”打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用户10%的稀奇古怪想法”成了每一单的难题。
一个企业客户再大也就是几万人。如果想拓展到几亿用户,一家家企业攻坚下来,一年下来也不可能完成目标。做企业级客户,一般到年底用户只能增加十几万。
然而,想要收费,却必须向真正的大企业收费,满足大企业细碎的需求。
“企业级软件是一个商业逻辑系统,场景更复杂,客户总会有10%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要去实现。每一个采购都对应着一个明确的问题,企业采购不会是随意的消费。这就是做企业软件的复杂性”,人力资源科技公司北森的联合创始人、CEO纪伟国向Tech星球表示。
纪伟国在企业级服务领域创业超过18年,他告诉Tech星球,因为坚持收费和大客户,几年前他逆着行业的做法,让他受到了很多“嘲笑”和“不理解”,但现在来看,北森这样的企业确实穿越了几个经济周期,活得比较好。
“互联网公司想通过一个标准化的产品驱动用户,无法深入To B领域。To B行业需要大量的定制化开发。这种需求甚至产生在企业级用户使用产品一年后,也就是说真正能够和客户走多远(用户的持续付费),可能要一年以后才看得出来。”
纪伟国认为,客户定制化的毛利非常低,企业不是为了赚这些钱,但这是解决客户问题不可或缺的一环,“企业级客户的需求个性化、多元化且客制化,这和互联网公司想通过大一统的产品网络用户是矛盾的。”
中国的企业级向来低调而“不性感”,这与躬身服务大客户的底层基因有关。北森等To B企业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强调边际效应的商业模式不同,这是两种物种,也难以用同一逻辑对比。
To B企业在服务客户的时候,其客户的采购和使用决策链复杂多变,服务过程琐碎,安全性要求高。既要要帮助客户做数据打通;又要考虑客户的碎片化垂直场景。这也是To B公司难以形成用户线性增长的原因。
「大一统」平台是未来,还是幻想?
互联网公司也试图用平台化的方式,满足用户的定制化的需求,并找到下一步收费模式。
“通过应用商店的模式收费,通过第三方应用去赚钱,目前看这个挑战是蛮大的。”
“大家都说要开放API,问题是谁来整合,谁来付钱,谁来保证互联互通的稳定性和数据安全?”上述企业级资深人士亦表达。
一位在企业级工作多年的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平台集成已经不是门槛。但如果你是一个集成平台,数据是割裂在不同供应商那里的,企业客户需要的是紧紧围绕场景,能够一体化使用的业务平台。”
“腾讯会议、钉钉会议、Polycom宝利通(视频会议硬件提供商)的用户是不可能打通的。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如果腾讯会议有一天要和钉钉打通,出现断线或者会议被窃听,谁来承担责任?”
在To B领域做大统一平台,钉钉探索的相对成功。今年5月,钉钉第一次推出了企业“专属钉钉”名称、logo、界面、功能、存储、安全……直至整个APP,企业、学校、政府定制化。在官方宣传中,强调到:它不再用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中心化思维来服务客户,它把自己视为基础设施,愿意为客户做出最大程度的改变。
长期看来,“大一统”依旧是To B领域共同的愿景。但梦想要有,互联网公司做To B的近忧也不能忽视。
“疫情过后,用户高频次的使用率会下降,不具备连续性。在获得大量客户之后,To B行业要关注如何做转化。企业最终要靠To B这个工具赚钱,吸引更多的客户,把客户留在这个工具上,从而有更多盈利的机会。”容联云通讯CPO熊谢刚认为。
“我并不认为疫情结束后,在线会议仍然会持续很久,如果互联网公司进入这个领域只是为了占领会议市场,我对此存疑。会议市场比较单薄,即便把存量市场吃掉以后,真正能走多远?”
粘清泽认为,“To B需要考虑三点:第一安全性;第二数据的打通;第三则是碎片化的垂直场景。B端用户的最大考虑是安全和商业机密”。
“互联网公司做视频会议,最终数据在其公有云上,这一点对于特别注重安全的大公司客户来说,是一个阻碍。设想一个传统公司的老板,对于把核心的行业数据放在公有云上,是不会安心的”,粘清泽补充道。
破解「囚徒困境」的摸爬滚打
尽管有种种挑战,互联网To B刚迈出一小步,却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在熊谢刚看来,互联网巨头有一些天然优势,阿里、腾讯研发出来的工具,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推荐给To C的用户,进而转化成为内部To B应用。这是任何一个单纯做产品的公司所不具备的能力。因此,腾讯会议、阿里钉钉等在疫情期间用户数量快速起来。
“互联网公司的优势,首先在于技术研发能力,能够以足够快速的速度推出产品;其次,能够承受很便宜甚至免费的价格”,粘清泽也认可互联网巨头有无可取代的优势。
“互联网厂商进入这个领域对我们也是个好事。越大的厂商杀进来,越会一起推动产品做得更好。大家也会更好地推动从安装版到SaaS云模式的转型,市场会变得更大。肯定对我们也有更多的利好。”纪伟国认为,客观看待,互联网巨头抢食To B市场,但也带来了市场扩容的红利。
今年5月,钉钉和企业微信比拼着自己的用户量,折射出C端用户使用To B产品的门槛降低。
其次,社交裂变在产品中的价值凸显出来。疫情之后,互联网产品中腾讯会议起量明显,这和其能够在微信中分享社交链接有很大关系。
“互联网公司还有to C的渠道,可以把工具直接推给自己的客户。特别是腾讯会议,因为可以通过微信分享,社交属性更强,在这一轮增长中起量明显。”一位企服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
此外,互联网公司的进化速度不容小觑。钉钉的2周一迭代,企业微信的迅速扩容8万台服务器,这些能力也都弥足珍贵,证明企业服务也有机会、也有能力打大战。
“这一波互联网公司做To B业务,在产品上给传统To B行业响亮的一击。To B的产品也要看用户体验,需要用户觉得‘爽’。”汉能投资董事总经理、投行并购业务负责人朱海认为。
除此之外,大公司做To B的打法策略也略有不同,但都沿着自己的能力半径做业务,以期尽早走出To B业务的“囚徒困境”。
朱海向Tech星球分析了几家巨头的打法:
“相对百度、腾讯和阿里,京东商业模式比较重,物流和服务属性让京东在做To B业务时,相对其他互联网公司更容易些。”
“阿里的体系根植于中小企业,是服务中小企业和C端商户起家的,其核心业务向外延伸,扩张到To B领域,通常会采取收购公司的方式,再逐渐渗透。”
“腾讯的风格是连接,腾讯To B领域的触角主要是腾讯云,加上腾讯投资了上千家公司。”
“美团的基因主要在于餐饮商家,餐饮行业足够大,美团还没有碰到边界。它向供应链、共享充电宝等拓展,空间正挖得越来越深。”
纪伟国认为:“从国外经验看,企业级服务还没有从免费的模式赚到钱的,国内的情况不太一样,希望能走出不一样的路。”
中国的Salesforce将诞生在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企业级公司里?这值得期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编后语:关于《日烧6000万 免费模式能否颠覆To B市场?》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京东集团跌幅扩大至5% 股价报242.6港元》,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