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恒指低开跌0.42% 腾讯、阿里、京东、网易开跌逾3%》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溃败之后社区团购再成风口,可惜这注定是属于巨头的游戏。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鸿键
来源/深响(ID:deep-echo)
核心要点
疫情期间,社区团购平台GMV和渗透率突飞猛进。在巨头相继加码下,社区团购又一次迎来热潮。
社区团购确实获客成本低、模式轻,但生鲜品类必然要求玩家发力供应链。随着竞争加剧,资金和供应链能力双双不足的玩家都已出局。
社区团购是互联网巨头渴求的流量入口,但得到巨头加持的社区团购最终能否颠覆生鲜玩法,目前仍是未知数。
买菜这件日常小事对你来说可能只是个小事,但在互联网大厂眼里,这是一个必须占住的领地,尤其是今年。
7月7日,美团宣布成立优选事业部,正式进军社区团购。在此之前,滴滴以爆款秒杀的方式在成都试水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两大“冤家”又在同一赛道打了照面。
此外,同程生活也在上半年拿下了由欢聚集团领投的2亿美元C轮融资。
更大的巨头也没闲着,且布局更早:
去年,腾讯分别投资了兴盛优选和食享会,据彭博消息,兴盛优选今年将进行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依然包括腾讯;
阿里巴巴则在去年和今年一月连续两次投资另一社区团购平台——十荟团。此外,菜鸟驿站今年也宣布,除了寄取快递外,还将提供社区团购、洗衣、回收服务,升级为数字生活社区服务站。
小巨头亲下场、巨头投资入局,企业融资额可观,诸多现象都透露着相同信号——社区团购是今年最受关注的赛道之一。
这其实是和经验相悖的结论,尤其是跟去年的情况结合起来看的话。
2019年,生鲜电商玩家的日子不太好过,大幅亏损、乃至“暴雷”的新闻时有传出。具体到社区团购领域,曾经的头部平台松鼠拼拼被曝倒闭,总部人去楼空。呆萝卜、邻邻壹、你我您等玩家要么缩减规模,要么被并购,往日风光一去不复返。
除了行业迎来洗牌,社区团购的融资热度也在去年大幅降温,但在疫情期间,社区团购意外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支撑,GMV和渗透率突飞猛进,各项上扬的数据都在说明——社区团购“还有机会”。
对于陷入流量饥渴的新老巨头来说,这显然是不容错过的时间窗口。
热潮再次升起,而这是个曾备受质疑的赛道,上一次热潮里的光鲜许多已成一地鸡毛。如今,同一个游戏换成更有实力的巨头来操盘,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草莽时代的起与落
社区团购重回C位确有偶然性,但与其说巨头因为疫情再次发现生鲜赛道的价值,不如说行业从未放过来自“吃”的机会。
互联网玩家对于生鲜的兴趣,得从2015年说起。
这一年,行业依然热闹,水面之上,美团和大众点评迎来合并,O2O格局初显。这场烧钱大战之所以能齐聚各路玩家,只因彼时的主战场“外卖”是个高频、刚需业务。谁抢占了市场,就等于有了绝佳的流量入口。
水面之下,行业玩家也在探索新的可能性。一日三餐,如果不叫外卖,就只能下馆子或者自己做,而做饭又指向了另一细分领域——生鲜。
投资女王徐新打响生鲜赛道的发令枪,在2015年的网易未来科技峰会上,徐新掷地有声地做出判断,“互联网这么风生水起,占整个社会零售销售总额只有10%,那90%你还没捞着呢,那90%就是生鲜。”
从资本的热情来看,“得生鲜者得天下”成了行业共识。
自2015年开始,生鲜电商赛道涌入各路资本和创业者,投融资事件井喷。据IT桔子数据,2015年关于生鲜电商的投资数量达228件,同比大增189%;投资金额达142.5亿元,同比增加49%。
热潮之下,明星玩家也陆续出现,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兴盛优选、呆萝卜、十荟团等相继占领媒体头条,行业也逐渐分化出不同的流派。目前,生鲜电商领域的主流打法是前置仓模式和社区团购,前者的代表是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后者则是兴盛优选、十荟团、以及刚刚加入的美团优选等。
前置仓模式不难理解,平台把生鲜产品提前存储至社区附近的前置仓,用户下单后立即安排配送,实现“半小时达”。配送速度是这类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但相应的仓配能力意味着高昂的成本,生鲜损耗率的控制也是难题,因此前置仓也成了“烧钱”的代名词。
相比前置仓模式,社区团购要更具“时代感”一些。如果说前者更像京东的话,社区团购就是生鲜赛道的“拼多多”。
2016年,湖南长沙涌现一批社区团购团队。在前端,这类团队招募各小区的宝妈、便利店店主等作为“团长”。团长将其他业主拉入微信群后,每天在群内推广团购商品,成员则通过小程序下单。
在后端,团队收集各小区订单后,从城市批发市场或自有供应渠道进货,次日将货品送至小区由用户自取,团长再从销售额中抽取佣金。
上述过程便是社区团购的雏形,由于长沙有国内知名的红星蔬菜批发市场,社区团购团队只需收集足够数量的订单,就能跳过生鲜产销的部分中间环节,实现“批发市场-消费者”的直达。在该模式下,采购成本降低,用户买到了便宜的菜,社区团购团队付出的也只是把货品从城市的这头运到另一头。
和拼多多类似,社区团购崛起的核心在于对社交流量的利用,在流量越来越贵的时代,比起前置仓玩家砸钱拉新,社区团购仅靠团长的私域流量就能拿下小区。此外,由于社区团购采取预售模式,集中采购和配送不仅能提高物流效率,也有利于控制库存,降低生鲜损耗。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提出“把资本主义‘倒过来’”的思路,即通过在需求侧收集信息反向推动供给侧生产,这与社区团购“以销定采”的做法不谋而合。
由于流量获取效率高、模式轻、容易复制扩张,社区团购很快吸引了诸多玩家入局,在资本的加持下,行业进入跑马圈地阶段,但问题也很快显现。
早期的社区团购十分依赖团长,而团长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宝妈重回职场、团长工作时间不稳定、销售能力不佳等都会成为影响平台GMV的因素。更麻烦的是,平台为了争夺小区流量,往往会“挖角”团长。在团长争夺战最喧嚣的时候,用几万块换一个团长并非奇闻。
砸钱抢点位、以规模效应换增长空间,类似的剧情已经在互联网行业上演多次。可惜的是,这套玩法并不适用于所有领域,生鲜就是其中之一。
相比其他日用品,生鲜是非常“娇气”的品类,平台需要在供应链、SKU丰富度、仓储配送等能力上面面俱到。互联网玩家或许能把流量玩出花,但未必能啃下上述硬骨头,曾经的明星企业松鼠拼拼就是典型例子。
松鼠拼拼成立于2018年,其创始人杨俊是美团早期员工,十分熟悉美团的地推扩张战略。虽然入局较晚,但松鼠拼拼凭借来自IDG资本、高瓴资本等的各路支持激进扩张,上线半年GMV过亿,迅速进入了第一梯队。
但跑得太快总容易出问题,对于日渐突出的供应链短板,松鼠拼拼选择自建仓储,如此“重资产”模式很快压垮了松鼠拼拼:融资烧完,公司陷入裁员危机,“超越拼多多”的愿景也随之消散。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玩家身上,社区团购看似门槛低,拉几个微信群就能开展业务,但随着竞争加剧,供应链成为新的竞争重点,资金和供应链能力双双不足的玩家悉数出局。
由于“烧钱”过猛,资本在2019年也冷静了许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关于社区团购的融资额相比此前缩水了50%,赛道上只剩几个头部平台仍在探索出路。
但故事还远未结束,谁也没想到,因为黑天鹅事件的出现,社区团购非但没有继续边缘化,其历史进程更是得到了提速。
烽火重燃,巨头入场
社区团购之所以能在今年重回C位,甚至有焕发“第二春”的态势,与其在疫情期间的突出表现密不可分。
疫情期间,社区团购充分体现其在解决小区买菜难题上的价值,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支撑,平台营业额也随之大涨。
以十荟团为例,其在疫情期间的业务单量翻倍,武汉地区更是增长了500%。3月份,十荟团宣布GMV破5亿,到了4月,其GMV突破6.5亿元。
涨幅的信息量很大,大到各路玩家都开始重新审视社区团购。
在此前关于社区团购的质疑中,不少声音认为其只是传统渠道的补充,销售暴涨是特殊时期被迫应对的结果,但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社区团购平台的销售额不跌反涨,增幅背后的意味呼之欲出:疫情催化了社区团购在C端的渗透,消费习惯正在形成。
在场外观察已久的玩家不会错过这一时间窗口,尤其是把“吃得更好”写进使命的美团。
除了“没有边界”,美团常被提起的另一个标签是“后发优势”。无论是当年的外卖之争,还是今年的充电宝,美团在择机入局上的眼光一向精准,此番亲自下场,显然又是一个精心考量的决定。
在生鲜赛道,目前美团已经形成清晰三步走战略:前置仓模式的美团买菜、代运营模式的“菜大全”、以及社区团购模式的美团优选,三者分别为美团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下沉市场的生鲜布局,而这样的安排则与各自的业务特性有关。
相比生活节奏较快的一线城市,价格敏感的下沉市场用户对“半小时达”没有太大需求,能够接受今天买明天到的节奏。社区团购之于美团,是其完善生鲜布局、发力下沉市场的重要一环,而美团的一切动作均有相同目的:在竞争里获取更多流量、拓展更大边界。
同样迫切于边界拓展的还有滴滴,这一网约车领域的龙头今年以来动作不断,其针对下沉市场推出“花小猪打车”的同时,也在跨界进入货运、旅游、跑腿、电商等领域,但相比“美团优选”之于美团体系的协同逻辑,滴滴推出“橙心优选”多少有些焦虑的意味。
但无论如何,社区团购确实又火了。新晋巨头凶猛入场,老牌巨头则早已在游戏之中,并不断加码。
今年5月,曾获阿里巴巴两次投资的十荟团完成新一轮融资,而获得融资后,十荟团还得到了来自大润发的供应链支持。由于大润发已是阿里巴巴旗下商超,其与十荟团的联手显然有阿里巴巴的意志: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控制获客成本是成为巨头后的重要命题,而社区团购是难得的流量入口。此外,十荟团在低线城市的布局也能成为其下沉战略的抓手。
类似的互补逻辑也能解释腾讯为何投资兴盛优选,兴盛优选的壮大需要社交流量,而社交正是腾讯的基本盘。相对应的,兴盛优选也是以投资布局电商的腾讯的理想标的。
关注过O2O大战的人,对上述格局一定不会陌生:行业结束混战,头部玩家选边站队,并在巨头的支持下继续角力,一如当年的“美团-饿了么”之争。不同的是,当年的被腾讯押注的美团如今已是互联网第三极,成为行业竞争中的新变量。
从美团踏入赛道的那一刻起,社区团购正式成为由新老巨头主导的战场。事实上,社区团购本来就不是小玩家能驾驭的生意。
和前置仓模式相比,社区团购获客成本低、模式轻、易于复制扩张,看起来确实是入局生鲜电商的“捷径”,但门槛低也意味着没壁垒,打法同质化。行业兴起后,玩家陷入抢占点位的竞争泥沼,原先的成本优势也被稀释。
经过摸爬滚打,各路玩家逐渐意识到:生鲜电商没有捷径,该啃的硬骨头怎么也绕不过去。
和外卖大战、线下支付大战都不同,生鲜是极为特殊的品类,玩家想把生意做大、从竞争中破局,必然要发力供应链,这意味着巨大的成本投入。此外,生鲜产地的分散、市场多年建立起来的分级产销渠道,都让供应链整合变得异常困难。
这两年来显而易见的变化是,社区团购变得越来越“重”,而在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的玩家,无不是在供应链领域建立了壁垒。
以兴盛优选为例,与其他创业公司不同,兴盛优选由湖南连锁便利店品牌“芙蓉兴盛”孵化。基于原有供应链和线下门店优势,兴盛优选采用“共享仓— B2C仓—配送站点—门店”的仓储物流体系,物流成本明显低于同行。
对于同行来说,兴盛优选的线下优势需要长年积累,一朝一夕很难赶上。十荟团的解法是靠融资加速供应链建设,同时联手传统零售企业。总而言之,发力供应链是目前头部玩家的共同选择。
随着竞争进入“深水区”,除了玩家们在供应链上继续比拼外,巨头的入局也意味着数据能力成为竞争的新变量,即在新一轮跑马圈地里,玩家在运营效率的优化成果,将决定着谁能走得更远。
头部格局显现、巨头扎堆,社区团购进入全新阶段,但如果现在就认为生鲜电商将复制外卖颠覆餐饮业的剧本,或许为时尚早。
对于互联网玩家来说,技术几乎是颠覆传统,提高社会运行效率的万能钥匙,但有意思的是,在电商发展的十余年里,社会零售剩下的90%的市场一直未被攻克,其中的原因恐怕只能是:生鲜这门生意实在太难了,若非可选项已经不多,它甚至可能不会成为竞相追逐的焦点。
在流量红利见顶的日子里,“爆发式增长”、“边际成本趋向于零”等关于互联网企业的描述成为过去式,曾经“躺赚”的互联网玩家不得不回归线下找机会,O2O外卖大战,生鲜之争皆因此而起。
王兴对巨头有句经典评价——“巨头干不了苦活累活”。巨头有流量、有资金、有数据,但生鲜是个比外卖更苦更累的行当,习惯了高速增长的互联网玩家是否真有决心将其拿下,只有时间知道答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编后语:关于《溃败之后社区团购再成风口,可惜这注定是属于巨头的游戏》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腾讯砸11亿美元私有化易车,图什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