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超猎都市什么时候上线?超猎都市公测时间介绍[多图]》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轨道之下,逆流而上:《轨道之下》诞生记(上)。
Stygian Software制作的CRPG《轨道之下》(UnderRail)可能是2010年代最硬核的独立游戏。熟悉这个名字的玩家可能知道,《轨道之下》常被打上“《辐射》精神续作”的标签,也会被一些热爱它的玩家称作俯视角的《地铁2033》。 更客观一点看待的话,《轨道之下》是一部注重探索和战斗的游戏,为喜爱RPG的玩家提供了上百小时的游戏时间。它塑造了一个庞大的、令人沉浸的后启示录地下世界,玩家可以享受丰富的角色技能和锻造系统,与残忍无情的敌对势力和变种生物展开殊死战斗,完成多种多样的主线和支线任务,做出改变地下世界中个体和势力命运的慎重选择。 这样一部游戏诞生在电子游戏产业薄弱的塞尔维亚,经历了颇多坎坷,其中不乏值得回味的故事。 ![]() 游戏开始 独立游戏热潮中逆流而上 时间是2008年,地点是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22岁的青年德扬·雷迪奇(Dejan Radisic)正坐在一家IT公司的办公室里紧盯屏幕,飞速地敲击键盘。人们习惯了叫他的外号“Styg”,此时,Styg正在为公司编写一个银行系统软件。 从21世纪初开始,由于塞尔维亚较低的国民薪资水平,不少西方IT公司纷纷前来寻求外包服务,在塞尔维亚当个程序员往往能过上不错的日子。工作两年,Styg的薪资和待遇都不错,生活也已经进入了舒适区,可是他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 贝尔格莱德一角 “人们才不关心银行软件做得怎么样,只要能赚钱就行了。我的老板对这些软件业务热情高涨,特别上心,我却觉得好没意思。” Styg的工作既单调又无聊:编写商用软件在Styg看来纯粹是浪费时间,同时,公司管理不善,经常会导致他写的代码大量作废,这让Styg觉得是在浪费精力和才能。种种不满之下,Styg在业余时间搞起了自己的副业。 他开始策划一个独立的CRPG(Computer Role-playing Game)。 ![]() 2012年的Styg 由《Aquaria》《时空幻境》等游戏开始,2008年前后兴起了新一拨独立游戏热潮,来自世界各地的独立游戏开发者带来了许多耳目一新的东西。20年前作坊式的游戏开发模式仿佛复兴了,一两个人做出“一击奇迹”式的横版动作游戏并在游戏界搞出些名堂不再是幻想。但是,在那个年代策划一个CRPG类型的独立游戏却颇有一点逆流而上的意味。 12年前大概不是让CRPG玩家们特别怀念的时代。尽管《辐射3》《质量效应》等颇具美国大片气质的新一代3A级RPG纷纷登场,但西式RPG整体的丰富程度却远比不上千禧年前后的风光:2008年距上一作“暗黑破坏神”发售已近10年,距黑岛、NWC和Sir-Tech等工作室关闭已有5年,连黑岛遗孤Troika Studio也在3年前关闭了,开发了CRPG双雄引擎“无限”和“极光”的BioWare正经历作品风格和经营模式的转型阶段…… ![]() 从老杂志中截下的老梗图 与此同时,电竞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迎来第一次高峰,“枪车球”游戏随着第七代主机的流行大行其道。在市场份额和关注度上,留给CRPG、即时战略、模拟经营等游戏流派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人们关心的是西式RPG,乃至所有PC游戏在“主机化”大潮中何去何从的问题。在玩家之间,“CRPG已死”就像“摇滚乐已死”之于乐迷一样,成了互相调侃的不灭金句。 ![]() 2000年代末流行的独立游戏是这些面孔 和许多生长于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85后玩家一样,Styg小时候没有像样的游戏机,电脑几乎是他唯一的电子娱乐工具。Styg坦言,他喜欢“马里奥式”的过关游戏,对当前游戏跨平台发行的策略也非常肯定,但童年的经历让他对PC游戏感情最深,所以他一直都想做一个CRPG,尽管深知其开发难度之大。 Styg对当时主机与PC之间的爱恨情仇并不是特别关心,他“只是想做出自己心中的游戏”。不过,在与媒体闲聊时他曾笑谈,如果自己这部游戏放在主机上,绝对会是一场灾难。 就这样,Styg花了7年时间,制作完成了《轨道之下》。 自学成才的程序员,从零开始的冒险 玩游戏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电脑屏幕里面的世界也同样迷人。十一二岁的时候,Styg第一次见到了MS-DOS下的编程语言QBasic,从此对编程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几年中,他自学了C++编程,后来又学会了C#。和许多热爱游戏和编程的青少年一样,Styg也喜欢自己写代码,试图重新创作玩过的一些简单小游戏。 中学时代,Styg玩到了《辐射》《魔法门7》《系统震撼2》《奥秘:蒸汽与魔法》以及《无冬之夜》,这些CRPG第二春中诞生的经典拓宽了Styg的视野,对他的游戏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大致设想出游戏的模样后,2008年,Styg开始编写《轨道之下》的引擎。当时游戏暂定的名字是《延时眩晕》(Timelapse Vertigo),光看标题和主菜单,倒像是个3D太空模拟游戏。 ![]() 2010年的《延时眩晕》Demo ![]() 《延时眩晕》Demo的实际画面 许多独立制作人选用现成的引擎或工具制作游戏,比如Unity和RPG Maker。Styg没有这样做,他说:“从零开始是因为我喜欢编程,用自己的代码让我安心,同时拥有对游戏的全面控制权。编写银行软件教会了我编程一定要严谨,Unity这样的引擎尽管全能,什么都能做点,但可能什么都不专精。而RPG Maker呢,我们都知道,它的限制确实太多了。” 经过4年漫长的开发,2012年4月,游戏即将进入早期测试阶段。Styg从IT公司辞职,全身心投入游戏制作当中。 “过去4年里,我一直在主业和游戏之间周旋,但后来真的没办法继续两者兼顾了,我想集中全力把Alpha版完成。那时我很焦虑,不知道辞职是不是正确的决定。”Styg在2018年的一次采访中说,“那份工作真的不错,我有很大的希望在公司里晋升,发展出不错的职业生涯。不过另一方面,我还年轻,即使游戏失败了,我也有机会回归本行。我还是决定趁年轻尝试一下,否则会带着疑问过一辈子。” ![]() 《轨道之下》一个Alpha版的开发画面 辞职后的那一年多时间是疯狂且高产的。Styg说,《轨道之下》的开发从程序员的夜间兼职变成了一场“全职疯子科学家激流勇进式的创造”。疯狂和执着驱使Styg迅速完成了游戏绝大多数机制的设计。 2012年8月,Styg免费发布了Alpha版本Demo,Alpha正式版则在同年12月开始发售,并通过Desura平台进行了众筹。游戏的众筹和销售情况不错,Styg从玩家那里得到了足够的资金和自信来支持自己走下去。2013年9月,经过加强和改良的Alpha版登上Steam,传播度进一步提升了。通过之前的众筹,再加上来自Steam版的收入,Styg有了足够资金去进一步丰富游戏主框架的内容,同时完善文本、美工和音乐部分。为此,他新雇佣了两位开发人员。 2015年12月,此时已是3人组的Stygian Software完成了《轨道之下》1.0.0版的开发,游戏正式在GOG和Steam上发售。 游戏上架那天,Styg在开发日志中写道:“游戏内容之丰富,完全超越了我的初衷和期盼。” (未完待续) 作者:Poppel Yang 来源:触乐 原地址:http://www.chuapp.com/article/287322.html |
编后语:关于《轨道之下,逆流而上:《轨道之下》诞生记(上)》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爆料:《Elden Ring》大量情报 动态开放世界、背景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