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对抗类游戏应该追求“绝对的平衡”么?》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人们对《DOOM》的误解、偏见以及刻板印象。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浑身肌肉无脑射爆的绿皮 Guy 和被双管霰弹枪轰得血肉横飞的恶魔杂碎成了《毁灭战士》系列给我的唯一印象。这种刻板印象之深,致使我一听到「DOOM」,就会马上联想到「发泄放松」、「血腥残忍」、「无脑射爆」这样的关键词,基本等同于主机游戏里的快餐爽游。 ![]() 我不是什么《DOOM》系列忠实拥趸,最近几年才陆续玩了《DOOM 2016》《DOOM 1》(NS 版)《DOOM 永恒》三部作品。而在我亲身玩过游戏后,才发现 DOOM 根本不是什么供人发泄的无脑游戏,它们之间甚至可以说有着天差地别。 正是因为这层身份的转变,才有了本文成稿的契机。 DOOM 老炮儿可能懒得给大家单独开篇文章,纠正所谓的刻板印象。而不玩的路人也许只会抱着「这只是个没有故事、无深度、随便打打的爽游」的想法继续下去,终究不会玩。所以我这个「墙头草」,希望能成为(如果可以的话)那个让大家改变观念、萌生游玩冲动的「契机」。 因为无论是社区论坛还是文章底下的评论区,时至今日依然能看到不少和曾经的我一样对 DOOM 充满着误解与偏见的人。这里面既有官方宣传侧重点的问题,也有媒体粗暴解读(或者碍于篇幅)、玩家先入为主、网络热梗等多方面因素。 这些刻板印象大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刻板印象】 1.DOOM 是个无脑射爆的游戏 其实这也不能怪谁,谁叫每个官方宣传片里的主角都是一副「我已经天下无敌了」的屌样,拿着一把 BIG F**K GUN,对着可怜的恶魔不是爆头就是扯腿。所有售前演示的侧重点,都在更多更大的枪支、更丰富的虐魔手段、更高的帧数和更好的画面表现力等「外在」上,毕竟这都是和消费冲动直接挂钩的东西。让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来,我将会在这款游戏里得到什么 —— 爽。(而不是你千奇百怪的死相) ![]() 在媒体稿件里,我们也很难看到有谁会舍得在一篇阅读时间有限的新闻稿里,对 DOOM 的战斗系统和关卡设计大书特书。显然什么时候发售、登录什么平台、售价多少、是谁开发的、主要玩法是什么要重要得多。 没玩过 DOOM 的朋友很容易就会获得一个虚假信号:恶魔在 DOOM 里全是任人宰割的弱鸡。玩起来感觉不会有策略,也不会有什么操作,背着军火库一路狂奔 A 爆就完事儿了。 再加上 DOOM 里人魔地位逆转是社交网络中喜闻乐见的 MEME,误解就像病毒一样在传染。 ![]() 也许你不会喜欢玩 DOOM,但你应该会爱看这些表情包。 ![]() 我想应该没人见过「在 DOOM 里玩简单难度就是娘炮」或者「真男人就玩噩梦难度」的表情包。 另一方面,在游戏的基础设定和实际游戏体验上,也确实是 DoomGuy 只身一人,屠尽地狱。 ![]() 游戏中的故事表现、碑文记录,其他爱好者对于系列的剧情深挖,无一不表明,毁灭战士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而恶魔作为实际战斗中永远失败的一方,在剧情上完全没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2.DOOM 是个毛片剧情的游戏 游戏中的故事就像色情电影中的故事。它应该在那里,但没那么重要。—— 约翰 · 卡马克 就算你没有玩过 DOOM,也应该听过这句到处被引用的名人名言。但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还有后半句:「如果你的游戏很好,你不需要太多的故事情节」 —— 约翰 · 罗梅洛,也不知道这对话的背景其实为了说服当时的创意总监,放弃过分追求剧情演出的想法。 ![]() 可不管卡马克和罗梅洛本意如何,大家对于 DOOM 的印象,基本就这样定性了 —— 没有剧情。 在进入游戏后,你也确实无需理解剧情,便能一路杀进敌人老巢。因为游戏的设计是直觉性的,关卡路径的设计、目标引导、每场战斗点的布置都是如此。不需要谁来告诉你,你是谁、你要干嘛、你要到哪去。省去让人疲劳的站桩说话,干就完了。 再加上老 DOOM 在过去机能受限的情况下,几乎把游戏容量和精力都消耗在了画面引擎技术、游戏可玩性上,根本没有多的心情和空间去准备那么多的文本字符和动画演出。 3.DOOM 是个主流商业的游戏 《DOOM》作为奠定 ID Tech 引擎地位的作品,在《德军司令部 3D》基础上有了大幅进化。战斗音效是立体的、人物移动是全角度的。《DOOM》有着更丰富的交互物如升降电梯、传送门、隐藏门;开枪的花火,爆弹等光照效果更好、场景关卡也有了室内户外之分。 除开画面表现,ID Tech 引擎更厉害的地方在于「优化」。那时候都不叫优化,只是卡马克那帮人单纯的想要提高运行速度罢了。《DOOM》最低帧数都是 24,同时期的 3D 游戏相比起来,那就是 PPT,比如《地下创世纪》《神秘岛》等,它们大概在 10 帧左右。 ![]() 图注:DOOM 现在依然都是 FPS 游戏在高画质下的帧数标杆 而 FPS 之所以能成为「主流商业游戏」的热门类型,也是因为《DOOM》初代席卷 PC 市场(公开数字是 350 万套,实际上远远不止),造成了巨大社会影响力所确定的。美国公司会明文禁止员工电脑里装有《DOOM》,当时微软为了推广 Windows95,都希望 id 他们能把《DOOM》移植到自家平台。为此,连比尔盖茨本人都亲自下场,为《DOOM》拍了个宣传视频。 ![]() 图注:在那时的人们普遍认为,FPS 就是游戏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引领时代的游戏引擎、一流的音画技术力、从流畅的人物动作到极致的互动音效,不管是当初的元祖《DOOM》,还是后来新时代的《DOOM 2016》《DOOM 永恒》,看起来都和 3A 无异。加上游戏中充斥着杀戮、暴力、血腥、大枪等常见的商业元素,也就不奇怪 DOOM 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像个主流商业游戏了。 因为它就是「主流商业游戏」本身。它定义了什么是「主流」,什么是「商业」。告诉了大家一款「主流商业游戏」到底能造成多大的社会影响力。 【真实面貌】 在聊完了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刻板印象后,我想说说我眼里的 DOOM 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1.DOOM 是《黑暗之魂》 我相信很多朋友在看到这两个游戏名被放在一起时,是懵逼的。事实上,在游玩初代《DOOM》之前,我也从未想过能在这游戏里,能真切感觉到那种和《黑暗之魂》一般的探索感。 在去掉满屏的血浆肉末、快节奏的激烈交火后,受制于机能的《DOOM》有一种被迫降速的感觉。而这种降速感,以一种探索「非线性迷宫」的形式给表达了出来。 是的,老 DOOM 的的地图结构比大家想象中的要复杂很多。各种门各种门禁卡,红黄蓝三种颜色对应,你需要通过藏在各处的机关、暗门、传送点去找到它们才能继续游戏。根本不是什么一本道杀穿地狱,而是彷徨在这个或者那个小巷里。 ![]() 我玩《DOOM》的实际感受是什么呢?就像是 id Software(游戏工作室)开场直接就把我扔进关卡里,一把手枪、一张地图,然后丢下一句「你可以开玩了」便离开的感觉。关卡内没有任何引导提示,你甚至连个文字都不容易找到。唯一知道的信息,就是一开始选关时的关卡名字而已。 毫不夸张的说,我绝大部分时间并不是花在打爆怪物脑袋上面,而是疯狂找路,然后迷路,最后转圈半天发出「我在哪?我要去哪?我该怎么去?」的迷惑声音。 ![]() 你给我说说什么叫一本道 就和《黑暗之魂》精妙关卡一样,《DOOM》地图也绝不是为难而难。虽然没有直接性的告诉你该往拿走,也没有在地图上标注「?」,但它还是靠着许多直觉性设计,去引导你推进关卡。一个奇怪的按钮、一条笔直的小路、一个站在远方的敌人都会吸引你前往。它只是一种委婉的提示 —— 这后面可能有好东西。 ![]() 游戏偶尔会让你看到远远的一道门、一个道具、或者一张门禁卡。它就在那里,但以你目前的位置,是绝对不可能径直走去拿到的。它只是为了在你脑海里埋一个伏笔:接下来的流程里我要注意了。 《DOOM》也从来不会吝啬奖励那些积极探索的玩家。这些东西藏在陷阱、毒池、反正你不会故意进去的各种地方。但你总会有一次不经意的位移失误掉落下去,就在你慌不择路躲避埋伏的敌人时,可能便让你找到意外之喜 —— 一把超级武器或者额外的一条生命。我只有在完成关卡后,才会发现原来自己漏了这么多东西。 而当你找到门禁卡开启大门时,你便知道自己来到下一个探索阶段了。 ![]() 全黑的战斗场景,只有开枪才能看到敌人 如果《DOOM》去掉难度选择(默认高难度)、去掉地图,玩起来真的就是 FPS 版的《黑暗之魂》。想象一个这样的画面吧: 你在一个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醒来,手里有一把枪,面前有一只怪。你杀了他后,来到大门发现过不去,只好绕回去找钥匙。当你打开了一个不知道有什么作用的开关后,不经意间发现了远处的升级台落下了。 你赶紧飞奔过去拿到了钥匙,结果发现有一条通往刚刚封锁大门的捷径。你打开了大门,面前有一个空房间,正中央有一把霰弹枪。你兴奋地冲进去,还没来得及开心,就突然发现四周的门全部关了。从墙壁后面冲出一大票凶神恶煞的恶魔,两三下结果了你。画面浮现了几个大字:YOU DEAD。 本以为会摔死结果可以站人,本以为是死路结果是个隐藏门、本以为是个无用的背景音效结果却是提示你有机关的声音,有那内味儿了吗? ![]() 只差一个 YOU DEAD 不仅仅是关卡的探索感,DOOM 的故事也远比大家想的要来的有趣,值得一读。有魂学家,自然也有毁学家(误)。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在 DOOM 里挖掘出一大堆东西来。主角是谁,来自哪里,为什么要到处屠杀恶魔。什么是暗夜守卫、什么是亚金能源,怎么还有个背叛者等等。相信我,这绝对不是什么粗制滥造的敷衍故事,和毛片剧情也相去甚远,更谈不上说「DOOM 没有剧情」。 当然,与「魂」系列苦大仇深、恢弘史诗的宿命论调不同的是,《DOOM》系列剧情的重点是有趣、好玩、够用即可。存在,但并不是游戏的核心卖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DOOM 的故事设定更侧重于帮助开发团队自己去理解开发项目。 DOOM 与「魂」相似的地方,更多的是叙事技巧和氛围营造。比如主角没有实际姓名、从不开口说话、面对人物或者事件均不会做出回应。故事里有着大面积的留白处理,以及看起来互相矛盾的文本内容。玩家需要通过「道听途说「和「自我想象」来脑补出整个故事的全貌。就算是已经把主线讲的十分清晰的最新作《DOOM 永恒》,也给毁学家们留下了不少可讨论、或二次创造的内容线索。 ![]() 2.DOOM 是《忍者龙剑传》 随着时代变迁、成员更替、机能提升,新时代《DOOM 2016》《DOOM 永恒》里的那种老 DOOM 的地牢探索感下滑了不少。游戏系统和关卡设计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战斗机制上面,变得更加激烈与狂暴。而正是这种改变,让我看到 DOOM 的另一个面貌:同样硬派的动作游戏《忍者龙剑传》(当然也是新时代的)。 只要你同时玩过两款游戏,你会惊叹两者在战斗设计上的相似性之高。忍龙如果有 FPS 版,我想那肯定是 DOOM 了。 他们两者最明显的相似特征就是:高速战斗。 相比于《鬼泣》《猎天使魔女》杂技一般的花哨技法,不追求华丽度的《忍龙》,不管是出招速度、判定帧,还是杀敌效率都显然要高一个等级。 DOOM 也是如此。相比于《使命召唤》《战争机器》等写实派的 FPS 游戏,DOOM 一直保持着古典技法,或者说对游戏本身的追求。它不会去模糊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反而是会处处告诉玩家:你是在玩一个游戏。 ![]() 快到模糊 人物角色的移动速度非常之快,可以 2 段跳、2 段冲刺,再配合上抓钩、弹跳器、远程壮烈击杀(手撕)等能力,玩家能够迅速完成跨越整个战场的位移,而这一切都不会影响到你的射击精度。你不需要换弹匣、没有后坐力、也没有机械瞄准,指哪打哪。同样,敌人的进攻速度也相当之快,在面对大群敌人时,你会看到漫天的炮弹,以及马上贴脸的地狱男爵。 在 DOOM 里,你根本没法以往常射击游戏逻辑那样,躲在掩体后面和敌人「战术对射」。原地不动约等于死亡,必须一直、一直保持移动。你才能躲开敌人逐渐收拢的包围圈,愈发密集的攻击频次。 更要命的是,DOOM 是款 FPS 游戏,没有动作游戏那样的视角锁定。这意味玩家需要在高强度的战斗中,保持脚下的高速位移,以及视角(枪口目标)的快速切换。稍微有点 3D 眩晕症的人根本吃不消,而就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多打了几关几小时,几乎都会有眼睛疲劳,一阵心累。 其次是敌人配置和关卡设计。 DOOM 每个敌人都有其弱点和劣势,只需要使用对应的武器弹药就可以轻松击杀。但事实上,这仅限于单打独斗时的理想战斗环境。当你遇到大量的同屏敌人,近远结合,输出肉盾齐飞的组团作战时,你会对敌人 AI 的残暴指数感到害怕,整个战斗局势变得十分难以判断。 你需要快速确定这场战斗里有哪几种类型的敌人,它们分布在什么地方。应该先击杀谁,使用什么武器,如何快速击杀。比如最下层,可被一格电锯秒杀的杂兵们,其实就是移动的弹药包,根本不需要提前清扫,反而是要故意留着补给,优先处理威胁程度最大的杂兵,才是正道。 ![]() 但不同的兵种配置再搭配上不同的陷阱机关配置,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战场局面,只靠背板和公式化套路,是没法完全应对的。玩家需要提高的是依旧是肌肉的反应速度、对武器和敌人的掌握程度、精准的射击、冷静的判断。 有时候我们看高手的战斗录像,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混乱,敌人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到处乱撞乱打;玩家也一样,到处乱跳乱冲,镜头疯狂旋转,像极了癫狂的抽搐病人。可实际上,这其中就存在着压制与被压制,节奏与反节奏。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 DOOM 的战斗本身充满了变化与乐趣,而不是瞎打一通,莽穿地狱。 这里就要提到 DOOM 异常丰富的杀敌手段了,这牵扯到游戏的操作上限和资源管理。 方块电锯、三角形喷火器、圆圈冲刺、叉键跳跃;L1 炸弹,L2 副武器、L3 是血拳(荣耀击杀)、R1 切枪、R2 射击;十字键上切换副武器、左切换炸弹属性,右是裁决剑;左摇杆移动,右摇杆视角。 老实说,在我攻关《DOOM 永恒》噩梦难度的时候,我经常会在激烈的战局中忘记使用某个武器,没把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而死掉。比如打着打着发现原来我还有喷火没用,冰炸弹忘了扔,血拳没打出去,更不要说九种武器的切换了。 ![]() 而这些攻击手段的背后,除开操作技法外,其实就是资源管理。每种武器道具要么是冷却 CD,要么是杀敌充能,要是拾取弹药。DOOM 的关卡设计,除开陷阱机关、敌人配置外,还有一点对战局影响也十分重大,那就是资源点的分布。 当然,资源点并不只是放在地上的那种,还取决你自身能力。荣耀击杀可以获得血量、喷火器可以获得护甲、电锯能够获得大量弹药,如果升级了符文和水晶,还可以获得额外的血拳充能。要想在噩梦难度下生存,玩家需要熟练掌握自己的攻击资源分布,在从众多击杀策略中快速找到最优组合。知道什么资源要用在什么位置、什么样的敌人上面、又从中获得什么资源。这一套完整闭环的资源循环,换个说法,便是所谓的「节奏」。 除了上面三个最核心的部分外,DOOM 还有个关于快速切枪的进阶技巧。是让游戏从射击转变到动作游戏最明显的一个设计。 当一把枪开火后,在某个判定帧时切换到另外一把枪,便可以取消硬直动作直接接上输出。是不是有点 Combo(连段)那味了?你需要针对不同敌人,进行不同的起手、派生、立回。游戏还专门做出了「掠夺者」这样能判断你走位、能瞬间格挡攻击、闪避子弹,远距离扔斧头近距离打霰弹,除了特定时机外全无破绽,明显动作游戏中才会出现的敌人。 如果你玩的时候怎么没有体验战斗策略和操作乐趣,那多半是与你的难度选择有关。 ![]() 「噩梦」难度是完整体验 DOOM 战斗核心乐趣的「标准难度」 虽然大家都可以选择难度,但有趣的是《忍龙》以高难度闻名于 ACT 圈子,DOOM 却成了「无脑射爆」的代名词。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最低难度设置和成长设计上。 《忍龙》作为标准的硬派动作游戏,就算是最低难度,许多令人恶心的敌人配置,都足以让许多人打退堂鼓。流程中玩家升级主要来自获得新武器、新忍法、新招式、血量,可这些对普通玩家的提升十分有限,因为它没有直接增加玩家的强度和资源。最终你还是得靠熟练掌握 1~2 把武器、精通招式、掌握节奏来通关,成长的还是玩家自己。 新 DOOM 就算最低难度其实还是会死人,但游戏流程中提供非常多的成长内容。每把新武器就相当于多了一种弹药资源,电锯、榴弹、喷火器,手中的武器可以解锁配件、强化属性数次。3 个符文、水晶增益、装甲点数,保险一般的 BFG、裁决剑,随着流程的推进,无论是弹药资源,还是血量护甲攻击力,乃至于生命(通过收集获得额外一条命),玩家成长的强度是肉眼可见的。在熟悉了基本的战斗技巧后,玩家很快就可以进入到屠杀模式。 ![]() 其实在《黑魂》让「高难」「硬核」成为某种营销热词的今天,以为 DOOM、《忍龙》为代表的硬派动作游戏可能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难,如果把 DOOM、《忍龙》的难度选择去掉,默认难度以噩梦(上忍)为标准,隐藏挑战是大师(超忍)的话。 3.DOOM 是《超级食肉男孩》《时空幻境》《菲斯》 我拿出这几款独立游戏来,并不是要说它们在玩法设计有着什么阴差阳错的相似点。而是作品的气质、独立精神,对于时代和后来者的意义。 和所有独立游戏一样,DOOM 也是诞生在制作人「要做出全世界最酷的游戏」,「和其他游戏都不一样」的梦想中。初创团队 6 人,游戏主题灵感是《鬼玩人》+《异形》的恶魔与高科技,概念关键词是地狱、鲜血与恐惧。不要说是在那时的游戏市场,就算是思想已十分开放的如今,这样的题材都注定属于小众的狂欢,就像死亡金属乐一样。 ![]() 可这帮人却把地下邪典一般的 DOOM,做到了地上主流社会都十分羡慕的巨大商业成功。 有多成功呢?《福布斯》在当时发表过一篇名为《自地下世界的利润》的文章,里面作者是这么描述的:「私营的 id 软件公司没有公布过它的财政报表,但从我掌握的情况来看,他们的收入大概在一千万美元上下,微软的盈利率在它面前黯然失色,相比 id,微软就像一个二流的水泥厂。「 在 1995 年,已经有了一千万台计算机安装了 DOOM 的试玩版,这比微软花费巨资推广的 Windows95 的装机量还多。《DOOM 2》在美国销售额是八千万美元,欧洲是两千万美元,这其中还有 30% 来自禁止《DOOM 2》上架的德国。DOOM 所造成的巨大社会影响力,直接推动了互动数字软件协会(IDSA)的成立,成为了第一款 M 级(成人级)游戏。 而游戏本身的设计、还是 3D 引擎、开源理念、MOD 文化、网络销售模式,也对《半衰期》《光环》,G 胖、扎克伯格,Twitter、Tumblr 等众多互联网和游戏公司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过这些耀眼的成绩,丝毫没有掩盖他们的独立精神。制作出 DOOM 的人们是一群在满地披萨盒可乐罐的糟乱房间里疯狂敲击键盘的人;赚了大钱就去买法拉利改装车,看脱衣舞娘表演,挥金如土的人;是留着及腰长发,在公共场合与玩家狂飙脏话的摇滚明星;是跳出三界,不在五行的代码隐士;没有发行商、没有出版社、不讨好市场,他们只做自己想做的游戏。 ![]() 他们无疑就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立游戏人。只不过卡马克和罗梅洛两位天才,让这个独立故事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励志的美国梦之一,所有年轻人和创业者眼里的传奇。 END 作为一个新生代玩家,我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基本错过了 DOOM 最辉煌耀眼的年代。同样也因为不适的题材、各种宣传误读、以及片面的了解,对 DOOM 产生了偏见。可就在机缘巧合之下,我对于 DOOM 的刻板印象被掀了个底朝天。而我越是了解 DOOM,这个系列所散发出来的魅力便越强大。 既然我有幸打破刻板印象,同样的,我也不希望大家因此错过,这样一个值得亲身体验的游戏传奇。 ![]() 特别感谢药荚对于本文的帮助。 作者:修理匠 来源:篝火营地 地址:https://gouhuo.qq.com/content/detail/0_20200610154334_APQYlNU4j |
编后语:关于《人们对《DOOM》的误解、偏见以及刻板印象》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网易腾讯在港“相遇”,看游戏板块的掘金之道》,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