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净利润增长420%之后京东构建新的增长引擎

发表时间:2020-06-11 08:16:06 作者:编辑部 来源:游戏王国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同方鲲鹏“结义记”》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三年净利润增长420%之后京东构建新的增长引擎。

原标题:三年净利润增长420%之后 京东构建新的增长引擎

为实现长期发展战略,而放弃短期利润,这样的企业一旦开始盈利,即意味着其能为投资者持续带来良好的回报。 依托产品优势、物流优势和科技优势,京东给消费者带来了优质的消费体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全新的使命升级,将推动京东完成“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的新定位及实现“成为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到海外再造一个京东”的新目标。

《投资者网》何晓

在长期战略与短期盈利间如何取舍,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优秀的企业决策者会在二者之间选择长期战略,而非短期盈利。国内最大的B2C巨头之一,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简称“京东”JD.NASDAQ)笃定选择了坚持长期战略。

京东坚持卖正品行货和低毛利定价,坚持进行产品品类扩张,投资仓储物流、云计算、智能硬件等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事务,不惜牺牲短期利润。

这样的企业一旦开始盈利,则意味着其已度过创业期,开始能为投资者带来持续回报。

Wind显示,2019年京东净收入达到5769亿元,同比增长24.86%;净利润121.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89%。

5月15日,京东发布了2020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京东一季度净营收达到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净利润近11亿元,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如果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截至2020年一季度,京东已连续17个季度盈利。

继通过港交所聆讯后,6月5日京东递交了初步招股书,正式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计划募资约25亿至30亿美元。在多项业绩指标持续向好的前提下,投资者对京东二次上市充满期待。

恪守零售生命线高效运转

那么,这些年来京东究竟做了什么?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这样阐述,“我们依靠规模效应和效率盈利,这一天已经到了。”

招商证券在5月12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恪守零售生命线高效运转,一方面,区别于传统电商的流量变现,京东更注重用户体验变现;另一方面,与传统零售渠道相比,京东更具科技属性。”

京东创建于2004年,最初聚焦于3C领域。从2008年开始,京东一方面不断进入新品类,实现销售商品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开始进行自有物流体系建设。

17年来,京东平台实现了全品类产品的扩张,并且建立起强大的仓储物流体系。京东官网显示其平台上销售“超数万品牌、4020万种商品”;2020年一季度报告则显示,京东物流共运营了730多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管理的仓库总面积约1700万平方米。

京东积极拥抱消费市场不断涌现的新变化,在变化中求发展。立足于战略层面的前瞻性布局,依托丰富的商品品类、自有高效的物流、优质的消费体验等,逐步构建起了市场竞争优势。

当然,京东的优势不仅于此,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也是京东降本增效、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手段。

京东曾将自己定位为“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型电商和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Wind显示,2011年京东的研发投入为2.40亿元,此后逐年增长,到2019年,京东的研发投入已达146.1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0.66%,且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

京东的技术除覆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基础领域,还覆盖金融科技、智能物流等应用领域。在通过技术提升自身运营效率的同时,京东也进行技术输出,将每项技术都打造为一个利润中心,成为京东新的利润源和护城河。

招商证券在上述报告中称,“在B2C电商向O2O电商不断突破、即时消费需求不断被创造的今天,京东有望通过内部降本增效,外部模块化输出赋能等方式,持续提升渠道终端价值。”

持续掘金“下沉市场”

电商平台上丰富的商品、强大的物流供应体系及科技实力,使得京东不但能服务一、二线城市市场的客户,还可以为三线及以下城市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依托以上优势,近年来京东注重开拓“下沉市场”,为其持续盈利提供了有力支撑。

财务报告显示,2014年京东年活跃用户数为0.97亿,2017年这一数据跃升到2.93亿,比上年增长29.1%。2018年达3.05亿,同比增长4.4%;2019年达3.62亿,同比增长18.6%。

2018年第三季度京东年活跃用户数环比增幅曾出现下滑。面对这种情况,2019年初京东决定实施“三大战役”,即通过加大投入,力争在拓展低线城市市场与社区场景、数据与数字化升级、加强技术服务这三方面取得突破,从而取得市场主动。其中赢得“下沉市场”是重中之重。

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合力拓展,很快京东在“下沉市场”新增了大量“铁粉”,并带动了2019年京东年活跃用户数增幅大幅回升。京东2019年财报显示,四季度新增用户2800万,超过70%来自三至六线城市。

伴随着活跃用户数增加,京东交易总额(GMV)也在快速上涨,2019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到近2.1亿元,同比增长了23%。由此也带动了京东营收和净利润的提升。

进入2020年,京东的“下沉”策略仍在持续进行,且收获颇丰。据2020年一季度报告,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为3.87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8%。超过了2019年四季度同比增长18.6%的增速。京东在报告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表示,如果按用户的收货地址来看,京东的三到六线城市用户占比已超过六成,下沉市场在京东全年交易总额(GMV)的占比已超过一半。

今年4月26日,京东推出了“京东极速版APP”,其中精选了大量低价且有品质保证的商品,目标直指下沉市场。预计今后为拓展下沉市场,京东还会推出更多这类创新型的举措。

把握“二次上市”新机遇

在持续实现高质量增长的背景下,京东赴港二次上市的时刻日渐临近。

2014年5月2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京东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投资者网》梳理数据发现,从2014财年至2019财年,京东营收已由1150亿元增长至57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0.31%;同期净利润由亏损近50亿元,增长至盈利1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8.80%;经营现金流由10亿元增长至24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76%。

而以2016年为基础,截至2019财年,京东三年净利润增长率为420%,在投资者网民资中概股三年净利润成长TOP20榜单中排名第14位。第一次上市对于推动京东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显而易见。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京东始终保持了财务的严谨性,并且通过与著名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合作,很好地适应了美国市场的监管要求。

在美国股市,京东是为数不多的受国际投资者追捧的中概股之一,其股票交易比大多数中概股更为活跃。京东上市首发价为19美元/股,中间虽有振荡,但一直呈上升趋势。截至2020年5月27日收盘,其股价为52.16美元/股,上涨了近2.8倍。2020年初至5月27日收盘,京东股价上涨超过49%。京东市值从上市当天的280亿美元,到如今的763亿美元,6年时间增长了2.7倍。

5月19日,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在一封致内部全员信中,提出了京东新的战略定位:“成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以及京东新的使命:“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毋庸置疑,京东要实现新的战略定位,保持企业持续盈利及多项关键核心指标的稳定增长,加快发展步伐,离不开企业的战略前瞻性、对消费市场的高度重视,以及获得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认可。在港交所二次上市,将推动京东转型和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接下来,京东如何下好这盘大棋,值得持续关注。(思维财经出品)游戏网

编后语:关于《三年净利润增长420%之后京东构建新的增长引擎》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566.8亿元高新技术产品背后的创新韧性》,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