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扒坟|又一巨头死亡!市值蒸发千亿,从总统专用到无处卖身,如今靠什么续命?

发表时间:2020-05-27 12:46:28 作者:编辑部 来源:游戏王国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重磅利好!芯片领域半导体材料获大突破,概念股全梳理,龙头已出炉(名单)》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百年扒坟|又一巨头死亡!市值蒸发千亿,从总统专用到无处卖身,如今靠什么续命?。

原标题:百年扒坟|又一巨头死亡!市值蒸发千亿,从总统专用到无处卖身,如今靠什么续命?

导语:科技界鲜有百年品牌,多是“百年了的”品牌,错过了最佳时间和机遇,等待你的只有“死去”。知料财经【百年扒坟】栏目用专业与深度为读者讲述,任何一个企业强大到不可被挑战,也没有一个企业弱小到不可去竞争,这个时代留给了全球所有有志者超车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还记得黑莓手机吗?

谁能料想,它最近出现在公众眼帘确实它或将正式告别手机市场。

黑莓移动日前正式宣布,TCL将会在2020年8月31日停售黑莓手机。

如果黑莓移动在8月31日后找不到其他合作厂商,或许意味着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在政企以及欧美普通消费市场都有着尊贵地位和影响力的品牌将正式落幕。

在iPhone成为人手一台的街机之前,黑莓(Blackberry)也曾是大佬级的人物。

可救命的手机

人类的通讯工具在灾难面前不堪一击。除了黑莓手机!

十九年前,即2011年9月11日,在恐怖组织袭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时,在大规模电话呼叫导致纽约市通信网络系统瘫痪时,只有黑莓手机可以正常工作,黑莓不占带宽的Push Mail收发邮件也是当时唯一能够使用的通讯系统。

黑莓“奇迹”还在上演,2003年美加大停电、2005年卡特琳娜飓风,黑莓手机的可靠性和过硬的手机网络建设能力被一再考验和验证。

正因为此,那些年黑莓手机口碑爆棚,甚至外界把黑莓手机称之为“灾难来临时的生命线”。

这一诞生于1984年的移动设备制造商RIM公司,早期从事无线数据传输业务,20世纪90年代,RIM推出黑莓企业服务的前身RIMGate,90年代中起,公司开始制造终端机,并进军传呼机市场。

1998年,RIM开发了一款可收发邮件的手持设备,嵌入了小巧的Qwerty键盘,与黑色莓果这种水果外观相似而得名黑莓,也是这一年,RIM首次启用黑莓(BlackBerry)这一名称,迅速受到欧美商务市场消费者的青睐。

1999年,拥有强大的电子邮件功能的黑莓850推出,可保证用户隐私性和安全性,不过这款产品并不支持通话功能,这也是黑莓手机的“前身”。

2006年,黑莓6230的问世代表着RIM公司真正的手机来了,其首次支持通话功能,也是从这款产品开始,黑莓持续在手机业务上推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超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让其在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中一枝独秀,以至于后来黑莓成为美国政府、军队和企业商务的首选通信工具。

2004年,黑莓用户已经突破100万。

2005年,黑莓手机年增长率高达36%,几年后这一增长率记录才被iPhone打破;2005年黑莓手机用户突破400万,其中还有超过20万的美国政府官员,官方政府“背书”是其他手机品牌砸钱也买不来的广告宣传。

2007年,黑莓手机的火爆,帮助RIM公司股价飙至236美元,用户突破1000万,一年后,其在资本市场再创佳绩,市值超过830亿美元,成为加拿大最赚钱的公司之一,每销售的每5部手机中就有一部是黑莓手机。

2009年,黑莓智能手机份额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比近20%,一度占据美国手机市场48%的份额。即便在2010年,苹果的产品已经来到iPhone4时,黑莓手机的出货量仍然能够达到5230万部,年收入199亿美元。

风停了,黑莓还能飞起来?

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更何况实力雄厚的RIM。

小米创始人雷军的名言用在昔日的黑莓手机再合适不过。

在功能机的风口,消费者对于手机的定义仅是通话、短信,黑莓手机不仅具备这些最基本的要求,而且还具备当时看起来极其智能且高端的实时邮件收发、软件操作等功能,带给用户的冲击可想而知,在功能机时代具备智能机功能的黑莓碾压其他品牌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风停了之后,风口上的RIM不可避免的摔了下来。

2007年,苹果iPhone以及谷歌革了功能机的命。盛名之下其实难副,iPhone以及Android阵营的来势汹汹,不断蚕食黑莓、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为代表的的功能机巨头的市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境况愈发艰难时,黑莓仍固执己见,坚持自己的全键盘设计,也并未在安全性、邮件收发核心功能外创造新的突破点。就连黑莓手机的死忠粉奥巴马也曾抱怨:“黑莓有点太无聊了”。

这款手机也被称之为“戒网瘾”手机,顾名思义,黑莓手机的功能和应用实在少得可怜。

2010年,RIM公司市值在苹果、谷歌阵营的冲击下不断缩水,仅剩下410亿美元

RIM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佳的同时,仍一味只做自家系统产品——黑莓Strom,该产品第一年的销量仅卖了100万台,不足iPhone上市3个月的成绩,2010年新上市的黑莓Torch首周销量更是惨到只有10万台,是iPhone4首周销量的十分之一。

黑莓手机已经不行了,其出货量被iPhone全面超越。

2011年上半年,RIM股价大跌,市值已从410亿美元暴跌至100多亿美元

2013年第二季度,黑莓的用户数量下降至7200万,较前一季度下降了400万人,较两个季度之前下降了700万人,黑莓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从2009年的50%下滑至不到3%。净亏损在2013年第二季度出人意料地达到8400万美元,股票价格也从峰值236美元跌至11美元。

2013年,黑莓只剩下3.8%的市场占有率,和几乎被“三振出局”的塞班、WindowsPhone一起,归类为Others。

也是在这一年,RIM正式将公司改名为黑莓公司。

2015年,已经越发艰难的黑莓痛定思痛,终于拥抱Android,推出首款Android机Priv,但此时的黑莓手机已经近乎“一文不值”,Android也救不了迟到的黑莓。

图片来源于网络

硬件业务的急剧萎缩直接体现在愈发恶化的业绩上。2016财年,黑莓营收合计仅为21.7亿美元,对比2015财年的33亿美元,大跌34%。让人唏嘘的是,5年前,它还是一家年营收接近200亿美元的全球巨头。

数据显示,2016财年Q4黑莓手机销量仅为60万台,这一数据距离黑莓此前制定的一年500万部的销量相差甚远,毫不客气的讲,黑莓手机已看不到希望。

2016年,黑莓公司宣布停产实体键盘和触控板手机,同年,黑莓再次推出两款被寄予挽救公司存亡的安卓手机DTEK 50/60,TCL参与代工,结果不出意外的没有在市场上激起一丝涟漪。这两款手机也成了黑莓公司的绝唱。

2016年9月28日,已然无力回天的黑莓公司宣布停止研发和生产智能手机,今后只做软件和服务。

也是从2016年起,我们已经和真正的黑莓手机说再见了,和经典的全键盘说再见了。

万般无奈的接盘侠

硬件业务的恶化,致使其在资本和消费市场走到了悬崖边缘,黑莓不得不为了生存寻找“接盘者”。

2013年,有传闻职业投资集团费尔法克斯金融公司原有意以每股9美元的收购黑莓,但眼瞧着2013年黑莓垂直式下滑态势,最后不了了之。

曾经黑莓多次放出消息,要将股权转让给中国资本,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当年看中黑莓的中国投资人不在少数,但RIM持股者将RIM股权视作奇货可居,一副高高在上买卖随意的高傲态度。”

除了资本上的传闻,黑莓的窘迫境况也被迫更换掌门人,2013年11月,程守宗取代原有执行长托尔斯滕海因斯。

时任黑莓CEO的程守宗“强撑”着对外表示,预计2016年黑莓手机将销售300万部,并放下狠话,如果手机部门不能在一年内盈利,就将关闭这项业务,转变成一家纯粹的软件公司。

在此期间,黑莓为了取悦用户,转投Android阵营,甚至放弃了引以为傲的全键盘设计,但大势已去。

黑莓手机并没有等来盈利。Gartner的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四季度,全球黑莓手机市场份额已降至0%(并非一部没卖出去,而是因为数量太少,即便四舍五入也是0%的数据),此前一年四季度也仅有0.2%。

“黑莓操作系统已死。”

黑莓不得不转变求生存策略,其希望通过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生命,而卖身显然对已没什么可再失去的黑莓手机显然是最佳选择。

2016年12月,黑莓宣布与TCL达成协议,将黑莓品牌授权给TCL,TCL负责黑莓手机的生产和销售。

这也标志着黑莓手机的失败!曾经功能机时代的三巨头也完全落败,在2013年诺基亚卖身微软以及2014年摩托罗拉卖身联想之后,黑莓也没能逃脱落败的命运。

TCL获得授权后,推出几款新机,BlackBerry Keyone、Motion、KEY2、KEY2 LE,并坚持走高端业务线,试图将安卓系统与其标志性的物理键盘糅合一起,但显然并不成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BlackBerry Keyone)

图片来源于网络(BlackBerry Motion)

让人惊讶且不解的是,黑莓的“执迷不悟”,在MWC2019期间,TCL黑莓业务的外国高管对外表示,“黑莓的独特功能是设计、物理键盘、安全和电池(续航两天)。短期内,我们仍在专注于全键盘产品。”

在黑莓的高管看来,“即使我们生产全触摸屏产品,我们在中国市场也不会与三星、OPPO、一加竞争。相反,我们将发扬黑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专注于商务人士。黑莓最初定位于利基的小众市场,我们将坚持这一立场。”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瞬息万变,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将性价比作为自己的核心发展策略,这也让定位高端、在供应链及营销较为逊色的黑莓处于更恶劣的境地,诸多黑莓用户也开始抱怨黑莓手机的性能、应用、运行等。

“只靠情怀的产品怎能坚持走下去”,不少黑莓用户抱怨道。

3年多的时间,TCL便放弃黑莓也不无道理。“TCL一直迷信所谓的国际品牌,而忽略了对产品和技术大势的判断。”业内人士如是说道,好在其迷途知返。

只是黑莓手机还有希望“复活”吗?

致命的教训

三十多年的发展时间,说长并不长,黑莓手机为何落得如此田地?

曾几何时,黑莓手机提供了所有竞争对手无法触及的东西,邮件、安全性、私密性以及政府官员和高层的支持和追捧,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不断前进,曾经的优势也变成了“劣势”。

众所周知的,应用匮乏、固守全键盘忽略全触屏、坚持定位高端(价格过高)、销售渠道建设太少……品牌的落败,产品问题是根本,完全忽视消费者的需求,黑莓手机不仅没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而且在智能手机起步阶段已然掉队。

在iPhone崛起之后,黑莓不仅未主动借鉴苹果成功的经验,反而认为,苹果把过多注意力和资源投入在消费者和应用商店上,丢掉了核心企业客户,更认为全触屏不是未来的趋势。只是现实狠狠的打了黑莓的脸。

黑莓手机再想起步追击已然来不及,不过,黑莓手机从始至终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发展策略有任何不妥。

等到它后知后觉认为自己应该有所改变,开始研发黑莓10(BB10)操作系统,希望增强自身设备的吸引力时,其已经错过了智能手机发展的黄金时期,愈发成熟的Android、iOS生态已经牢牢掌控住智能手机两大主流阵营,未给其他对手发展空间。

除此之外,始终未能拿下中国手机市场也是黑莓手机落败的致命原因之一。

黑莓显然并未去体悟“得中国市场者得天下”的深层含义,反观至今仍在手机业金字塔顶端的三星、苹果,它们不仅早早入华,更是深耕中国市场,所以那些年在中国手机市场拿到的红利至今仍“庇佑”着它们。

其实,早在1998年,RIM公司就在中国注册了商标,但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和原因,加拿大政府和黑莓公司对中国市场反应的“迟钝”和“放任不管”的态度让黑莓在2007年才姗姗来迟。

众所周知,消费者均有着先入为主的态度,那时的中国消费者已经被诺基亚、索爱、三星等瓜分,仅有极小部分中国极客及发烧友使用黑莓手机。黑莓手机进入中国市场后,仍旧照搬在美国市场的发展策略,这也从一开始就预示了它的失败。

黑莓手机在收发邮件以及保密等功能上有优势,但中国市场对保密功能有政策上的限制;由于黑莓手机在美国市场多面向非个人用户,来到中国市场后面对大批量的个人用户时,单一且个人用户不十分关注的邮件收发功能,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用户迫切需要的手机上网、阅读、游戏等多元化的功能和应用显然不是黑莓所擅长的。

黑莓在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在渠道方面水土不服,以此前诸多消费者去电信运营商营业厅内的经历举例,其多吐槽一些售卖黑莓手机的工作人员压根都不知道什么叫BIS、什么叫BES,营业员自己都不知道黑莓的优势在哪里,如何向消费者兜售?

与此同时,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5000甚至7000元以上的价格,显然是抱着让人不要购买的态度。此外,在TCL承包黑莓业务之后,追捧黑莓手机的用户认为这款产品已经不具备纯正的黑莓血统。

“黑莓手机已经逝去,如果不差钱,可以买一部用来缅怀自己的青春和情怀,如果买来使用,大可不必。此时的黑莓也已不是那时的黑莓!”诸多黑莓用户不无感慨的感叹道!

手机业务的败局让如今的黑莓公司无论在资本市场还是业绩方面均十分难熬。截至5月22日,黑莓市值仅剩25.22亿美元。根据其最近一份财报显示,2020财年第三财季净利润亏损3200万美元,同比下降154.24%。

在一众业内人士看来,“黑莓要在手机市场重新回归已几乎不可能。”

8月31日,黑莓与TCL的合作协议将会终止,如果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黑莓找不到下一个“接盘侠”,未来,我们或将不会再看到印有BlackBerry标志的手机!

游戏网

编后语:关于《百年扒坟|又一巨头死亡!市值蒸发千亿,从总统专用到无处卖身,如今靠什么续命?》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WeTool封杀之后,企业微信接盘推出客户和客户群转移功能》,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