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游戏:成年人借未成年人之名恶意申诉情况频发

发表时间:2020-05-25 16:15:51 作者:编辑部 来源:游戏王国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天眼查:今年新增8.7万家乡镇电商企业 同比增长13.6%》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腾讯游戏:成年人借未成年人之名恶意申诉情况频发。

  原标题:未成年人充值游戏遭遇退款难 腾讯游戏:成年人借未成年人之名恶意申诉情况频发

  近日,有媒体报道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中大额充值遭遇退款难问题。据该未成年人家长透露,疫情期间孩子利用在家上网课机会玩网络游戏,在腾讯游戏和抖音中共充值4万5千余元。孩子家长和上述两家平台就未成年人充值问题沟通后,两家平台要求家长提供了相应的材料,之后抖音方面已经退款,腾讯游戏方面以投诉金额与绑定游戏号码实际消费不符等原因,要求进一步核实用户基础信息,目前没有完成退款。

  据孩子家长反馈,孩子目前8岁,上小学三年级,疫情期间使用孩子奶奶的手机上网课,期间给抖音主播打赏,在腾讯“和平精英”、“王者荣耀”游戏中充值共花费4万5千余元,其中抖音打赏主播9千余元。在消费记录中,收款人显示为抖音短视频和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针对家长反映的情况,腾讯游戏方面表示,对于疑似未成年人的充值行为,腾讯游戏有一套完善的受理渠道,一般情况下家长需要提供未成年人充值的证据,但是考虑到家长在实际举证中的客观难度,腾讯游戏会根据用户提供信息和后台数据进行对比判断,得出是否未成年充值的结论。

  该腾讯负责人同时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腾讯客服平均每天会接到超过20起成年人借未成年人之名的恶意申诉,因此,腾讯不便透露判别是否未成年人充值的判断依据。

  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二)》(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参与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款项的,法院应支持。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向财经网表示,解决未成人在网上高额打赏或者高额消费的问题,关键在于网络平台严格落实用户实名制,不仅实名注册,还要进行实名认证,防止假冒他人身份、借用他人身份进行注册登记,在此基础上,限制未成人的消费行为,特别是明显超出其年龄、智力的巨额消费行为。

  针对此次《意见》的发布,赵占领认为,这个司法解释依据民法总则、合同法等法律,对于未成年人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行为的效力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规定。这个解决的是法律认定的问题,而事实认定方面,还是需要监护人就未成年人的充值行为进行举证。

编后语:关于《腾讯游戏:成年人借未成年人之名恶意申诉情况频发》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京东:要打造最简单618 希望帮助超150个品牌销售破亿》,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