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首日玩家百万、流水千万、付费率高达15%,这款时隔七年的续作是怎么做到的》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浅谈元游戏:“游戏知道你在玩它”是种什么体验?。
最近几天的Epic可以说风头正盛。 先是公布虚幻引擎5,把游戏的开发技术带入次世代。然后一波GTA5的白送,令所有人高呼真香。 ![]() 尤其是虚幻5的到来,大家意识到次世代的视觉体验,将更容易让我们沉浸其中。 是啊,沉浸感。这个熟悉的词语同样出现在了虚幻5的介绍视频中。 ![]() 经常提的3A游戏、大作,它们追求的目标,无非就是沉浸感。 以假乱真的画面、出众的氛围塑造、与之高度适配的玩法,都可以成为沉浸感的基石,这些帮助你几乎完全投入到游戏世界中去,开启了一段梦幻的旅程。 ![]() 但有一种游戏类型,或者规模还未大到能称为类型的、某个游戏元素的存在,却会告诉你:你正身处于游戏的世界里,而“我”(可以是游戏里的人物或者游戏本身)知道你(玩家)在玩这个游戏。 它的前提是游戏将你识别为「玩家」,而不是「你扮演的那个角色」。 ![]() 由此,在玩游戏的你能从沉浸中“清醒”过来,产生一种似乎回到现实,但仍被游戏绑住的奇妙感觉。 正好前段时间,我重温了一遍当年震撼到我的满分作品《Undertale(地下传说)》,想跟大家简单聊聊Meta-game吧,也就是元游戏这件事。 ![]() 01 对于meta-game,网络上有些关于它的外号流传着,比如“超越游戏的游戏”、“关于游戏的游戏”、“游戏之外的游戏”... 这些外号看起来挺套娃,但其实想说明的是,meta-game里的互动性质与传统的游戏作品并不相同,它的体验打破了作品原本限制的框架。 ![]() 由RPGMAKER制作的《oneshot》是一款出色的meta-game 中文语境中的元游戏,来自meta-game这个英文单词。meta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对“存在本身”的高深讨论。 比meta-game早一步出现的有meta-fiction(元小说)。元小说最显著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作者在正常的叙事里解释这段如何写出来。 读的时候,会以为作者在跟你对话,讨论文章该怎么写,非常有新鲜感。 ![]() 而meta引申到游戏领域,便演变成了对“游戏之游戏”的探索。 关于meta本身的解释是多样的。从卡牌游戏的角度出发,你可以把炉石里主流卡组,玩家开发出的套路、玄学,这些并非开发者事先设定好的内容,视为meta的一种形态。 ![]() 但现在更多时候,每逢说到meta,更主流的认知是开头说的那样: 游戏知道你在玩它,它会通过某种非玩法框架内的方式和坐在屏幕前的你“交流”。 虚拟和现实破壁交融营造出的巨大反差,令meta元素虽为小众,但带来的影响极为深入人心。 一旦接触过素质不错的meta作品,便再也难以忘记。 02 聊meta-game嘛,绕不开《史丹利的寓言》这部游戏。 接近某化肥洗脑广告的标题或许是它出名的小原因,而它为人所知的核心因素,更多是它清奇的游戏内容。 ![]() 从头至尾、每次分岔路的抉择,都将引来多嘴旁白的一阵解说。 你来到两扇门之前,旁白一本正经的描述“当史丹利来到两个打开的门前,他走进了左边的门”。 ![]() 如果叛逆的你偏要进右门,旁白也会无奈的用“好好好,就右门吧”应付你。 一路小跑,急于看到分支结局,旁白则会吐槽“史丹利太想要快点通关了,连给旁白一分钟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你是史丹利吗?从游戏的设定看,你扮演的应该是这位苦逼社畜没跑了。但旁白的口吻,总像在提醒,“他”不是在跟屏幕里的“你”说话,而是屏幕外的你。 ![]() 这自然是meta比较标准的一种表现方式了。 后来国内的话题作《艾希》,就是借鉴了这种形式。制作组在游戏里塞了个吐槽不遗余力的中文旁白,还有不少调侃玩家的桥段。 可以看到,合格的打斗并不是艾希人气的重要来源,meta部分才是玩家好奇心的满足者。 ![]() 许多被称为元游戏的作品,严谨说更应该叫“包含了Meta元素”,它都会有个基础玩法的底子。比如《史丹利的寓言》是步行模拟、《艾希》是横版动作,《Undertale》是角色扮演。 因为Meta从来都不是全部,更多是锦上添花。如果形式出彩,那么化身点睛之笔,直接盘活整个作品也不是没有可能。 记得之前,后台有读者希望BB姬说说《心跳文学俱乐部》(DDLC)。 ![]() 这款17年发售独立游戏可以在Steam上免费游玩。乍一看,免费、还是小众的Galgame类型,属实让人提不起多少兴趣。 但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拿到了十几万个评测、96%好评如潮的神级成绩。 ![]() 从本质上看,DDLC正是Meta取胜的典型范例。 游玩DDLC的过程就像过山车,起辅助作用的Galgame成分只是刚开始的爬升。游戏中的女角色纷纷莫名身亡后,你似乎开始意识到,原来切开游戏粉色的外壳,里面都是黑的。 但这些依然算表象,直到游戏里的角色开始与游戏外的你互动。 到这里,过山车开始了急速的俯冲。 ![]() (以下浅色部分包含剧透,打算完整体验DDLC的小伙伴不建议阅读) 其中某位女主角到了后面,会向“你”坦白其他女主角的奇怪死亡,都是她修改游戏代码导致的。再开多周目,她甚至会调用电脑的文件管理权限,直接删除她的“竞争对手”,这样“你”可以攻略的妹子只剩她一个了。 这时,存档和读档都被禁止,重新打开游戏只会得到她的安静注视。“你”在游戏文件里删除与她相关的人物文件,便会产生乱码,而她依然会以某种方式存活在游戏里,“你”继续拒绝她的话,最终会招致整个游戏必要运行文件被删除、打开只剩一封信的结局。 ![]() 信是那位女主角写给“你”的,上面写着“我终于理解了,文学部是个没有幸福的地方...”一系列绝望的话,明示游戏是她删的,也是为了离开这个令人伤心的地方。 女角色通过游戏和你产生了跨次元的互动,她像开发者一般改变了游戏的内容,给你你的体验也成功的从“心跳”升级成了“心惊肉跳”。你甚至会产生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游戏玩了? 看Steam评论,很多玩过的人调侃自己“获得了心理阴影”。至少从个人体验来看,女主的神级病娇操作着实让我有点透心凉。 ![]() 最欢乐的评测是这个 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那感觉像是在看电视,而贞子正从电视里慢慢爬出来。 ![]() 像DDLC中包含的,对游戏本身功能和完整性进行干预的meta元素,或许不比《艾希》和《史丹利的寓言》那样的旁白式带给玩家的体验好上多少。但从冲击力的指标看,这样的meta设计却是最强的。 前面提到的《Undertale》也是如此,如果你玩过,应该对其中几个桥段记忆犹新。 比如后期和某个Boss对战时,他开场就会劈烂你菜单里的“仁慈”技能,这样你就没办法手下留情。这也成为了游戏中公认最燃、最震撼人心的几幕之一。 ![]() 另一个Boss则会根据你战斗失败并重新打开游戏的行为,讽刺你的弱小。如果重置了游戏进度,NPC们同样会感知到,并产生全新的出戏对话。 可以说,游戏中的meta细节、以及结尾的meta战斗,都是将《Undertale》送上满分宝座的神来一笔。 ![]() 某种程度上说,meta和沉浸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陌路人。但换言之,meta元素的存在,也让叙事的价值不再限于游戏的本身,而是超越维度,让虚拟和现实的界限模糊。 这不也是一种另类的沉浸感么? 03 总结下来,Meta探索的是打破第四面墙的一种体验,现实中在很多娱乐作品中都有类似呈现形式。 比如漫威里的死侍和读者对话,动漫影视剧里“我在第x集说过”这样的台词出现,皆可以被视为一种打破墙壁的彩蛋。 ![]() 而只有在电子游戏里,meta元素的整活效果才是最好的。游戏的互动性决定了,我们可以亲自参与到了超次元的互动里。 电子游戏是平面的,二维的。而meta元素,允许游戏世界里的精彩更真实的影响到三维现实世界。 ![]() 元游戏从来不是个大众化的类型,但包含这个元素的作品,会始终让你看到,虚拟和现实交融的另一个前沿在哪里。 作者:加盐 来源:BB姬 原地址:https://club.gamersky.com/activity/413804?club=163 |
编后语:关于《浅谈元游戏:“游戏知道你在玩它”是种什么体验?》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崩坏3崩坏周周练5月18日答案大全:周周练5月18日问题答案汇总[多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