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中国移动放大招,20周年发福利了,网友:后悔携号转网了!》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腾讯延缓危机一个季度。
原标题:腾讯延缓危机一个季度
往日“高不可攀”头部互联网企业究竟如何度过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的“压力测试”,将会是我们近期观察的重点。
先看腾讯。
2020年Q1,腾讯总收入达到了1080.65亿元,同比增长26%,对于腾讯,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我们整理了2018年Q1-2020年Q1分季度的同比增长情况,见下图。
26%的同比增长乃是近5个季度以来的高点,在疫情带来不可测的宏观经济之下,腾讯取得此成绩是相当不错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腾讯Q1保持较快增速的主要原因以及在“后疫情”时代,腾讯又将面临何等的机遇或挑战。
Q1腾讯增长重点:游戏看出海,广告看增量
2018年中开始,腾讯开始向TO B业务转型,其原因固然有许多,诸如监管层面的对游戏业务压力,集团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游戏在腾讯业务中的比重由2017年Q1的46%降到了2019年Q4的29%,TO B型业务增速跑赢游戏,这是近两年腾讯的重要亮点。
有评论称腾讯正在褪去游戏公司的标签,这有几分道理,但又不完全正确。
2019年腾讯加大了游戏出海的力度,海外市场对网络游戏贡献由2019年Q1的7%-9%(接下来的测算中我们采取中间值8%),增长到Q4的23%,由于仅Q2的海外数据未获得官方披露,我们在此暂假设为9%(根据其增长曲线,误差应该在可控范围),计算分季度海外市场对腾讯游戏的贡献,见下图。
在2019年,腾讯游戏在国内市场瓶颈明显,海外市场成了对冲国内市场压力的主要力量。
通过以上数据的预估和测算,2019年海外市场对腾讯游戏贡献大概在13%上下,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缓冲国内市场压力的能力。
国内市场又有怎样的压力呢?
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历年的游戏产业报告,我们测算五年以来国内市场单用户的网络游戏支出情况,见下图
根据近五年情况来看,单用户年度网络游戏支出增长已基本到达峰值,此外由于政策层面的压力和短视频对用户时长的侵占,网游年度用户增速也开始严重放缓,2019年仅增加了1000万。
在总用户规模和单用户消费增速都放缓之时,国内游戏市场已是百分百的红海,此时腾讯出海寻找新的增长点稀释风险亦在情理之中。
随着TO B业务转型,腾讯在国内市场开始降低游戏权重,但却加速海外市场的攻城略地。
这对于此次疫情周期的腾讯又有何意义呢?
疫情期间,户外活动受到限制,线上成为用户休闲娱乐的主要途径,根据QuestMobile报告,春节期间以游戏、短视频为代表的用户在线市场增长迅速。
随着用户在线时长的增加,网络游戏行业获得了巨大收益,2020年Q1我国网络游戏总规模为732亿元,同比增长达到30%,季度单用户消费突破了100元大关,为112亿元。
假设2020年Q1腾讯海外市场对游戏业务贡献维持在上季度的23%,大概在90亿元上下,同比增长接近3倍,国内市场则为2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2亿元仅增加了8%。
也就是说,在国内市场腾讯游戏的增速弱于大盘,2020年Q1,腾讯对国内游戏增长贡献大致为13%,弱于市场占比。
主要原因为,一方面腾讯游戏在国内已经占据了40%左右的市场份额,增长边际效应放缓乃是必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带来的利好,国内游戏厂商纷纷加速了研发了推广力度,吸收了大量增量。
由于海外市场前景可观,中国游戏厂商出海也尚在红利期内,2020年Q1,国内厂商出海实际销售达到了37.81亿美元(人民币为265亿元),同比增长接近40%,市场撬动能力极强。
根据游戏工委数据,综合上述我们分析的腾讯游戏海外市场收入情况,我们盘点了腾讯海外游戏收入占国内厂商出海总收入的占比情况,见下图
在国内市场获得接近40%的市场份额之后,腾讯游戏在海外占中国厂商出海总规模也正在接近40%。
此布局大致可产生以下结果:1.海外市场的崛起在确保增长的前提下,可缓冲国内监管压力带来的不可测风险;2.海外市场由于尚有增长红利,为未来的增长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2020年的疫情中,腾讯Q1游戏虽然增长了31%,对集团贡献又达到了35%的高点,但这并不会影响国内TO B业务的转型,这是我们对腾讯游戏在疫情期间表现的基本判断。
再看广告业务。
如前文所言,2020年Q1国内游戏厂商加速了研发和推广力度,我们从各大媒体平台的主观判断中也发现,游戏类广告占比明显加大。
这对于百度、微博、字节跳动以及腾讯的广告业务利好因素偏多。
由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尤其是对社消的营销,使得实体业广告主开始缩减开支,根据QuestMobile数据,2020年国内广告市场规模同比萎缩20%,为889.9亿元,其中服饰、快消、汽车广告投放严重削减。
2019年,腾讯广告占行业总比重为16%上下(北京市师范大学的《2019中国互联网广告发展报告》披露2019年全国网络广告总规模为4367亿元),该数字在2020年Q1为20%,腾讯广告跑赢了大盘。
综合考虑,其主要原因为:1.疫情期间零售业的走低,使得原本承担网络广告相当比重的电商广告遭遇困难,拉低了分母;2.朋友圈广告规模放开,游戏和泛娱乐企业加速了对腾讯广告的贡献。
当然这也暴露了一大问题:广告业务增长对微信的依赖性过高,换句话说,腾讯在长视频、微信之后,未有新的现象级产品出现(尤其是短视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告的想象空间。
除重点关注的游戏和广告业务之外,金融和云计算在Q1显然是遭受极大挑战的。
微信支付占据优势地位的线下市场停摆,支付收入减少乃是确定的,金融科技加企业服务收入占比在Q1达到了25%的低点,这也为此后微信金融设下以下目标:如何打通理财和理财的配合通道,扩充消费场景(尤其是线上),让用户将资金沉淀至财付通,成为其支付的主要账号。
也只有这样,才可在日后获得稳定的成长性。
腾讯的挑战关键在Q2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在游戏以及增加广告供给之下的业务增量,为腾讯迎战疫情提供了一个缓冲带,也就是说,真正挑战腾讯的时点并非是Q1,而在Q2。
随着全国性复工的加速进行,游戏的用户在线时长会逐渐回落至常态,考虑到Q1对网游消费可能存在透支,Q2的个人网游消费大概率也会回落,Q2-Q3国内网游环比和同比出现均负增长的可能性极高,作为行业最大企业腾讯游戏在国内市场自然要经受极大的下行压力。
对于游戏业务而言,Q2的关键乃是海外市场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疫情在全球蔓延,海外相当部分国家和地区在Q2仍然会限制户外活动的,作为主流休闲产品,游戏总在线时长的增加趋势是明显的。
对于腾讯,在Q2能否通过海外市场扩张,抵消国内游戏瓶颈的压力,这是其运营的重中之重。
通过此前几个季度来看,腾讯游戏海外市场增长是大于国内的(尤其在东南亚市场),这属于有利条件,但疫情之下,厂商们之间也势必更加激烈,这将考验着腾讯游戏在研发、市场以及渠道中的把控力。
也就是说,Q2腾讯要加速游戏的出海进程。
游戏尚有转圜余地,广告业务就没那么幸运了。
复工之后,经济尚未恢复正常,广告行业短期内难以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这基本是确定的。
对于腾讯,由于Q1有泛娱乐类广告的支持,加之朋友圈带来的广告增量,Q2之后以上因素的边际效用会迅速消失(泛娱乐广告投放会减少),加之宏观经济的不可控,腾讯广告业务在本季度将会面临相当大的挑战。
最为重要的是,微视距离头部产品尚有距离,腾讯短期内尚难以收割短视频的广告红利,经过几次调整,微视数据改善明显,但在接下来需要更快一步,此外,微信的视频号也承担了腾讯对短视频这一领域的渗透度,在此后的几个季度内,其成败对腾讯广告的价值判断意义重大。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部分,我们着重看:
其一,腾讯披露支付在四月份已经逐渐恢复到Q4的峰值,但断直连和备付金上缴央行之后,支付行业已经成了微利甚至是微亏的行业(尤其是补贴和市场拓展行为仍在继续的前提下),对金融的判断应该放在理财型产品的吸收和沉淀之上,微众银行权重需要得到加强;
其二,制造业在疫情期间遭遇巨大压力,在此后一定周期内,制造业的主要任务乃是去库存和扩充渠道,以及回笼现金流,工业云的推广或许会放缓,而政务云则会是云计算的重点,最近腾讯云拿到银联3.86亿元的金融云招标,具有一定的标杆意义。
总而言之,由于业务布局等原因,腾讯应对疫情呈现出一定的“起承效应”,如Q1游戏和广告是扛起增长大旗的功臣,那么Q2云计算以及海外游戏将要接过接力棒,从某种意义上,腾讯在对冲风险时,也比业务和营收相对加重的百度广告和电商多一些腾挪空间。
腾讯将疫情风险顺延了一个季度,Q2能否经受考验,我们三个月后再看。游戏网
编后语:关于《腾讯延缓危机一个季度》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累计收入超50亿美元的SLG厂商MZ,如今却将被收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