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百度算法大牛35页PPT讲解基于EasyDL训练并部署企业级高精度AI模型【附PPT下载与实操视频】》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谁说充电桩运营不赚钱?。
原标题:谁说充电桩运营不赚钱?
作者 | 东关大先生
出品 | 电动公会
图片 | 网络
在“新基建”催生下,第二轮充电桩投资热来了,这次的“带头大哥”依然是是国家电网。
几天前,国家电网宣布,今年计划投资27亿元新增7.8万个充电桩,新增规模是去年的10倍。
南方电网紧随其后,也发布了建桩计划,未来四年将投251亿元,建成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8万个,为现有数量的10倍以上。
项目数量多、投资规模大,两大央企准备开启新一轮建桩高潮。
只是,有了上一轮投资失败的教训,大多投资人这次明显理性了,在新一轮建设浪潮下,投资人更为担心的是过往建桩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最核心的充电桩企业盈利难题如何解?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看看过去发生了什么。
2014年,被国家电网垄断五年之久的电动汽车充换电市场全面放开,允许社会资本与国网竞争。
当时国网称,放开充电市场完全是出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的考量,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共同建设充电网络。
其言外之意就是,有钱大家一起赚。
为了吸引投资商,国网还出具了一份详细的估算报告,大概意思是,全面放开后,充电桩市场将以年均130亿元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
将一个千亿量级的“大蛋糕”与众分享,业界无不对国网这一慷慨举动拍手叫好:
这才是大国企该有的风范嘛。
于是,听信国网画出“大饼”的各路资本,纷纷带着真金白银一头扎进了充换电市场,特来电、万帮、普天新能源等一大批充电桩运营公司应运而生。
为了抢食市场,各大桩企投入重金,在全国疯狂建桩。这一年,充电桩概念股暴涨。
然而,接下来几年,桩企的日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过,投资巨大,回报却遥遥无期。
原本想借势大赚一笔的投资商们突然发现,桩企的烧钱姿势,越来越像新造车公司了。
不知国网当年放开充电市场,是真的胸怀天下,还是自己撑不下去了。
2018年,是桩企最艰难的一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77.7万台,同比增速为74.2%。
这看上去还不错的数据,其实大部分都是由头部企业完成的,国家电网、特锐德(特来电)、普天、万帮(星星充电)作为前四大充电运营商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即便如此,他们也依然无法摆脱连年亏损的困局。
头部企业尚且如此,剩下的上百家中小桩企更是举步维艰。
2018年7月9日,被誉为充电桩“第一股”的北京富电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电绿能”)宣布退市。
富电绿能董事长庞雷对外称,由于新三板流动性弱、融资能力差,为了获得更多渠道的融资才选择了退市。
但实际上,这家企业连水电费都交不起了。
富电绿能不是最惨的,在其宣布退市不到一个月,深圳容一电动宣布倒闭。
对于倒闭原因,容一电动称因研发资金投入过多,未能及时转化为效益,加上融资方式不当,运营财务成本过高,最终关门大吉。
容一电动不是第一家宣布解散的充电桩企业,生存状况出现危机的桩企不在少数。
2018年初,充电网科技公司被曝因资金链断裂而宣布停止运营;同年3月9日,行业知名桩企聚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被深圳沃尔核材以800万元收购。
充电桩带有基础设施的性质,投入巨大、回本周期长,这些已经倒闭或者濒临倒闭的桩企,大部分都是由于盲目扩张,导致连年的亏损,最后让投资者失去了信心,从而没有获得持续的融资。
在充电运营领域,投资者在投资前看的是规模,在投资后,看的是效益,但充电桩运营企业恰恰陷入了“规模越大,亏损越大”的运营怪圈。
容一电动老总李进普在挥泪离去时,就曾发出过“现金流才是桩企命门”的感慨。
在很多投资人对充电桩运营失去信心的时候,终于有一家桩企熬过了寒冬。
2019年4月29日,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为股东们写了一封信,正式宣布旗下充电桩公司特来电跨过盈亏平衡线,并开始盈利。
于德翔
要知道,特来电在五年时间里,共投资了50多亿元,但前四年累计亏了6个亿,终于熬到2019年,实现扭亏为盈。
截至目前,特来电在全国已经有26万个充电桩、333座布局城市,注册用户270万+,市场占有率第一。
用于德翔自己的话来说,特来电能够盈利的关键有两点:
一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转暖,需求增加;二是研发投入及产品得到客户认可,带来销量大幅增长。
但他还有一点没说,可能也最为关键:
拥有庞大的资金支撑。
于德翔并不否认,在盈利难的状态下,基于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行业特点,只有具备雄厚资金实力的充电桩运营商才能继续“玩”下去,而那些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则会很难生存。
目前来看,充电桩运营的主要盈利来自服务费、电力差价和增值服务等三个部分。而充电电费和服务费,是大部分运营商的基本盈利方式。
按市场平均价格,慢充公共充电桩成本均价2万元,快速充电桩成本在10万左右,加之土地使用费、基础设施、配电设施、运营等成本,仅依靠售电价差和充电服务费,想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几无可能。
因此,中小充电桩企业要想活下来,必须得寻求充电业务以外的盈利方式。
比如,以充电桩为入口的广告、保险、金融、售车、交通工具租赁及汽车工业大数据等。
按发改委公布的2020年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估算,如果每台充电桩可获得200元/年广告收入,到2020年分散式充电桩的广告市场规模也将达10亿元。
桩体广告是运营商最容易实现的盈利模式,通过在充电桩上安装液晶屏或广告灯箱,实现广告收入,但这需要充电桩达到一定数量,而且有足够的用户资源。
此外,充电桩保险服务模式也是一种盈利路径,通过与保险业的合作,充电桩运营商通过赠送充电桩保险的方式,为客户保障充电安全。
国家电网就在“保险服务模式”上最先尝到了甜头,后来他们又对“售车模式”进行了尝试,推出的“国网商城”,就包含销售电动汽车业务。
特来电则开发了“特来车APP”,实现售车、租车、分时租赁等产业延展。
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充电桩运营商也在对“充电服务”的盈利模式进行改善,比如,向数字化转型。
从充电桩盈利模型分析,可以做到提高利用率、提高充电收入,降低单位功率投资成本,达到改善充电桩的盈利情况。
未来,充电桩还有望与通信、云计算、智能电网、车联网等技术融合,可以利用大数据优化充电桩位置布局、合理安排充电时间,直接提升盈利能力。
所以说,充电桩行业到底能不能赚钱?答案是肯定的。
尽管目前绝大多数桩企仍在亏损,但是规模效应带来的利好,将会让充电桩运营商们亏损逐步缩小。
2019年我国车桩比是3.5:1,虽然较2015年的7.84:1已经有大幅的提升,但仍远低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的1∶1的指标,充电桩还有很大的建设空间。
一个月前,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就讲过,2020年全年将完成投资约100亿元,新增公共桩20万个、私人桩超40万个、公共充电站4.8万座。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孙光奇也明确了,将研究优化充电设施建设的奖补政策,进一步调动地方积极性,尽快改变车多桩少的局面。
大先生查了一下,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山东等30多个省市出台了充电设施建设补贴政策,补贴最高达设施投资的30%、最高补贴金额500万元。
特来电已经开始盈利,星星充电也逐步实现扭亏为盈,加上“新基建”的背景,投资者对充电桩行业的热情会不会重新点燃?
就目前来看,国家电网27亿、南方电网四年251亿、特来电在今年投入不少于10亿、星星充电也将发布3年30亿元的投资计划,四大巨头已知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带头大哥”已经行动了,不知这次后面的小弟还会不会跟。
— END —
加大先生微信:Sky7007
备注公司-职业更易通过游戏网
编后语:关于《谁说充电桩运营不赚钱?》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东阿新零售、东阿牡蛎肽涉嫌传销号称躺赚880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