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夏尔天逸将于2020ChinaJoyBTOB展区精彩亮相!》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杨元庆:大力发展智慧经济 推动中国制造实现产业跃迁。
原标题:杨元庆:大力发展智慧经济,推动中国制造实现“产业跃迁”
随着近期中国率先恢复社会经济正常秩序,全球其他国家和城市有序解封,打赢全球防疫战,渐露希望之光。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但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却将不同以往。突发的疫情像一场压力测试,打破了全球化原本的运行轨道,对全球产业链、国际地缘政治都产生了复杂深刻的影响。面对变化之中的世界,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必须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认为,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当通过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为驱动的智慧经济,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产业跃迁”,重新“卡位”全球价值链,在后疫情时代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何谓“产业跃迁”?“跃迁”原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处于不同的能级轨道上。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低能级轨道的电子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才能转移到高能级轨道上,这被称为“电子跃迁”。在新的轨道上,一切将重新排序。产业变革的范式也是同理:传统产业体系在创新技术的赋能之下,吸收新能量,或将跃升到一个新的、更加先进的轨道上运行。新范式下的一切将重新排序。原先的领跑者未必依旧领先,抢先“跃迁”者有机会重新卡位,这就是“产业跃迁”。
根据清华大学朱恒源教授的研究,在历次产业革命中,每个国家和行业所走过的路径不尽相同。无论中国还是日韩,都经历过从模仿欧美,到探索自主创新的产业升级过程。历史经验显示,“渐次升级”往往囿于原有不均衡的产业基础水平,集中力量发展高精尖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又只能顾及少数行业。立足于中国制造的优势,在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机遇下,整体“跃迁”是我们实现本轮产业升级的最佳路径。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在全球供应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中国生产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产品,产量在全球市场占比就已超过80%。过去,中国制造业曾长期依赖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等要素成本优势,主要以代工加工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存在短板。
第四次产业革命为中国制造实现“产业跃迁”提供了新的跳板。在人类工业文明的历史上,第二次产业革命跟本次最为相似。电力的发明,不仅催生了各种电气产品,而且赋能各行各业,最终改变了整个经济生态,实现了“产业跃迁”。美国也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成长为全球工业巨头。在引领本次产业革命的物联网(端)、边缘计算(边)、云计算(云)、5G(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等智能科技领域,中国跟全球其他国家基本处于相同起跑线上,有些方面还具有比较优势。这就为中国制造业补齐短板、突破创新、打响自有品牌提供了新的起跳板。一旦这个全新的端-边-云-网-智的技术架构跟中国体量庞大的制造业相结合,新的智能制造产业将释放出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效率红利,成为中国制造的新优势。
要想实现中国制造的“产业跃迁”,关键在于吸收足够的“能量”。“能量”从哪里来?我认为,智慧经济就是跃迁的赋能者。以端-边-云-网-智为基础的数据智能,赋能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变革,使企业的决策结果更精准、业务流程更高效,重塑商业模式,促进创新增长,释放效率红利,这就是“智慧经济”。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智慧经济,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推动中国制造实现整体“产业跃迁”。
大力发展智慧经济,首先要加快以人工智能、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发展。数据智能赋能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变革,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来发挥作用。“新基建”既是先进的智能科技,又是赋能智慧经济的基础设施。一头连着巨大的投资需求,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企业市场,将对经济发展起到“双重功效”。短期内,在抗击疫情方面,无论是病毒基因测序还是疫苗研发,智能科技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在经济方面,化解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依赖于“新基建”支撑起的“在线经济”形态;长期内,“新基建”赋能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将为中国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数字动力,带来深刻的产业变革。
大力发展智慧经济,还要积极推动智能科技跟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相结合,加快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步伐。
创新技术发明以后,往往需要大规模市场需求的培养和孵化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化,实现社会普及,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移动支付技术最先发明于美国,但却成熟于中国市场就是一个例证。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庞大、层次最丰富的消费市场,将为智能科技的产业化提供最丰厚的培育土壤。但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是自动出现的,是供需两侧同时发力的结果。因此,在推动发展“新基建”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完善政策保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补贴中小企业等方式,加快技术产业化的步伐,鼓励创新者和应用者创造性地挖掘智能科技的应用潜能,探索共赢的商业模式,实现技术普及,从而加快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变革的节奏,实现“产业跃迁”。
从这个角度说,这场突发的疫情成为中国制造“产业跃迁”的加速器。疫情打破了正常的社会运行方式,为智能科技的运用带来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无论是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办公还是智能制造,智能科技迸发出化危为机的惊人能量,也让全社会认识到,加快推动中国制造的智能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后疫情时代,我们应将这种特殊时期培养起来的市场需求、消费习惯、政策保障和技术创新能力延续下去。
疫情危机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重新洗牌,也倒逼中国制造必须加快“产业跃迁”。中国“世界工厂”的优势和地位无可取代,但价值链迁移是市场配置资源之下的自然规律。立足自身,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全球化不确定性增强,我们必须加速智能制造转型,推动核心技术创新,建立自主品牌,尽早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增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危机孕育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西安考察时所说,“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在“一边抗击疫情、一边发展经济”的新常态下,我们应当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无论全球化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制造应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通过大力推动中国智能技术的突破创新,促进智慧经济的全面发展,尽早完成产业跃迁,不负“世界工厂”的大国担当,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杨元庆为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编后语:关于《杨元庆:大力发展智慧经济 推动中国制造实现产业跃迁》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腾讯2020年第一季度净利270.79亿元 同比增长29%》,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