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中智行发声明:公司、王劲与文远知行达成全面和解》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李志刚:千亿巨头将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诞生。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李志刚
来源/新经济100人
中国的工业互联网行业,一定会有百亿美金乃至千亿美金公司诞生。
2012年7月,我写过一篇文章“富士康向西”,描述了这样的工厂作业环境:
胡萍的工作是把数据线放进包装盒里,5秒内完成一次动作,每天重复5000次,一共做2.5万秒,约7个小时。工人每工作两小时,就能休息10分钟。这一切都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在足球场那般大的车间里,十二条生产线以刻板的速度移动,端坐于流水线旁的工人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拿起、放下、拿起、放下的机械单调的动作。
同样在201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首次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热度不断升高,烯牛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分别为1.42万亿元、2.13万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将达3.1万亿元。
国家支持政策频出,创业企业崭露头角。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产业步入快车道,崛起势头初显,这种传统的工厂作业方式,也终将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崛起而成为历史。
1 崛起:技术的成熟,市场的驱动
深追工业互联网行业崛起背后的驱动因素,我认为主要有四点:
第一点,移动互联网技术和芯片技术的成熟。
PC时代,受限于设备位置和网络覆盖,工业互联网难以全面开展。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给了工厂一个全面网络化的场景,物联网的发展,使设备运转的实时状况得以获取。芯片+移动互联网形成的技术基础设施,是工业场景下数据的获取、监测、传输、分析的前提条件。
第二点,供给端产能开始过剩。
2011年,我在温州待过两个月,重点考察工业企业。当时大多数企业都会做出口贸易,引进一套机械设备,接到外贸订单后,组织原材料和工人,通过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再批发出去,这就是绝大多数工业企业的生产流程。
80至90年代,我国工业还是卖方市场,工厂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90年代末期到2000年,中国工业经历了蓬勃发展和激烈竞争后,各种家电、服装、设备基本上都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市场关系,订单逐渐开始不稳定。
对内产能过剩,对外销路不畅。近10年来,中国的工业品出口增速相比20年前高歌猛进时期也出现下滑。
供给端过剩,导致粗放式的工业生产方式向精细化的工业生产方式转变。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由过去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模式,走向未来规模小反应快的订单模式。这个转变的历程,离不开工业互联网化的升级。
第三点,需求端消费习惯出现改变。
2010年前,60后、70后、甚至80后,都愿意接受品牌。即便满大街都是耐克,所有人都穿同款,大家也不会介意,反而觉得是一种潮流。
但是90、95后是更加个性化,更加自我,更加私密化的一代人。他们不喜欢满大街都是耐克,甚至希望拥有天下独一无二的服装和商品。他们追求个性化,又看重性价比,这事实上是反工业化的,因此对上游的生产方、品牌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to B还是to C,这种消费习惯的改变,都倒逼上游工厂向小规模、快速反应的生产过渡。而快速反应的工厂,在处理订单、设计、生产流程等一系列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互联网化来进行升级。
第四点,人口结构和特征发生变化。
2010年以前,珠三角、长三角的工厂招聘都是简单粗暴的,贴一个广告,第二天会有一大群人在门口排队。但是2010年后,中国人口红利逐渐结束,劳动开始短缺,2017年劳动力年龄人口总共减少了578万。
与此同时,90后、95后、00后开始步入社会,他们崇尚自由,不喜欢受到拘束和管制。文章开篇提到的胡萍的工作,如今的年轻人不愿意再干了。
劳动力减少的同时,新一代劳动力的特征在发生变化。这人口层面上的双重利空因素,也会倒逼工厂寻求机械代替人工的解决方案,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升级和变革。
这四个驱动因素,是工业互联网必然崛起大的背景。
然而,崛起的进程也一定会伴随着来自不同方面的阻碍。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传统工厂老板的观念。
习惯了粗放式经营的传统工厂老板,对于设备、人工、订单的精细化管理概念薄弱,如果不及时地适应变化、更新观念,可能会出现行业的洗牌,一批智能化新工厂将会诞生。
从概念提出至今,整个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变革已经在悄然发生着,要说什么时候能够全面爆发,我认为,越是这些传统工厂老板运营艰难的时候,越接近这个行业爆发的临界点。
2 机遇:降本增效,定制化生产
哪里有痛点,哪里就有机遇。
当下在生产端,传统工厂最痛的痛点就是没有订单或者订单不规律的问题。
订单的不规律,导致了人工效率的急速下滑。卖方市场时代,大订单接连不断,工厂可以储备一万个工人随时生产。但是近年来,订单从过去的规模化向小规模定制化变革,每笔订单可能只需要1000人生产,但为了保证偶尔的大订单产能,另外的9000人也不能砍掉,人员冗余问题日渐凸显。
不仅是人工,宏观环境的变动对生产端的影响也体现在工业设备的利用率上。过去的粗放式经营时代,工业设备的效率极其低下,设备利用率30%是常态。然而,80%以上设备的运转率,才应当是工厂运行的最佳状态。
人工效率、设备利用率的亟待提升,倒逼着习惯了粗放式经营的工厂老板们,对订单、人工、设备进行全面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级和协同管理,这是工业互联网在生产端的机会。
针对生产端的作业流程,瞄准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信息化的企业应运而生。他们通过监控设备运行状况、优化作业流程、促进产业链协同,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这类企业通常分为通用型平台和垂直型平台,对于初创企业来说,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如何选择并不矛盾。如果企业持续发展,垂直平台一定会切入周边的品类,通用平台也会在擅长的领域不断深耕。
未来降本增效类工业互联网行业的终局,可能是细分赛道形成相互交叉又无法兼并的小巨头。
目前来讲,这部分市场空间还不到1000亿。服务商从数据服务费切入,通过对设备、工业流程等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帮助工厂节约成本,增加收入。针对这类服务,工厂的付费意愿是有限的。
但未来,服务商可以凭借行业资源以及对企业数据的掌握,切入工厂的管理,设备的检测、管理、维护,甚至设备的供应链管理,供需订单的管理等等。这类企业后续价值会更大,市场空间也会更大。
中国是一个工业制造业大国,2019年中国GDP总量99万亿,工业占了38万亿。假设整个工业领域有几十个大品类,每个品类最低也会有几千亿的市场规模,那么针对一个特定品类做降本增效,如果能够做到10%的市场占有率,也将成为一个百亿规模的企业。
生产端有痛点,传统的工业渠道、零售端,无论是to B还是to C,也面临着最大的难题——库存。
以服装产业举例,从工厂的生产到服装店的零售,通常需要加价近10倍,为什么?假设一件服装出厂价50元,工厂自己会赚20-30元。但渠道商因为一件衣服如果今天卖不掉,明天可能需要打折出售,所以只有加价才能摊平打折出售产生的成本,渠道才愿意拿货。
终端追求新颖、个性化的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不断向工业渠道商、零售商的库存施加压力,倒逼着他们以更高效的手段去适应下游消费、管理库存,这是工业互联网在渠道和零售端的机会。
针对库存管理痛点,下游决定上游的商业模式开始出现,近年来比较火的C2M模式就是其中一种。伴随着这种商业模式,做供应链整合、订单匹配的企业,在各个细分领域跃跃欲试。
这种模式在工业细分领域的应用,我认为最早会从服装行业开始,但未来一切跟C端相关的工业品,比如电器、3C、鞋等等,一定都会慢慢因为定制化的终端需求,而向小批量、柔性生产的方向去过渡。
C2M早已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这些年一直没能成功的原因,我认为是时机没有成熟。
一方面是用户对个性化商品的需求还不够迫切,订单密度不足;另一方面是早几年工厂老板的生意还不错,大订单尚且消化不完,没有人愿意去接小订单。
在上游和下游都不成熟的阶段进入,显然是做不成功的。但未来,这种类C2M的方向,一定会是工业互联网的一个小趋势。
在生产环节和交易环节之外,还有一个广泛被讨论的话题——工业场景下,机器人对人的替代。
这种替代,我认为会从可重复性强、数量广、空间便于机器人施展的地方先开始,这些工种最终一定是机器尽可能去替代的;相反,那些细致的、带有情感型的、与美感相关的工作,人的参与将依旧不可替代。
最终,大概60%-70%的传统工业岗位会被机器取代,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失去了劳动岗位。随着机器设备数量的增加,机器、电脑的状态需要频繁的检测、维护、分析,一个新的工种——机器维护,将会随着行业的进步而诞生和发展壮大。
3 创业:行业经验,销售能力
工业是极易规模化、标准化,甚至可以全球化的行业,这个领域一定会形成巨头。未来十到二十年,工业互联网领域一定会诞生一个全球性的,至少是千亿美金市值的公司。与此同时,伴随着每个细分赛道的升级,也将产生一二十家百亿美金的小巨头,最终形成一超多强的产业格局。
想要抓住工业互联网崛起趋势的创业者,我认为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素质:
对行业深刻的理解和经验。无论是‘工业’还是‘互联网’,都是有门槛的。CEO需要基于自己对于行业的理解,结合自己掌握的技术,洞察行业特征,抓住工厂痛点,提出解决方案。
超凡的销售能力。如前文所说,工业互联网发展最大的障碍在于传统工厂老板的观念革新。因此CEO必须是公司最大的销售,在to B的业务形态中,去说服工厂老板买单,并帮助他们意识到服务的价值。
中国制造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现在全世界都已离不开中国制造。中国的工业正在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从本地化走向远程化,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见证者。在这场时代的转换中,还有大量的创业机会值得挖掘。(封面图来源:海洛创意)
(作者简介:李志刚,新经济100人创始人兼CEO、山海成长营创办人,著有《创京东》和《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在美团、拼多多、今日头条A轮时就发现、判断并帮助他们成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编后语:关于《李志刚:千亿巨头将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诞生》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二次灭绝》PC版Beta测试即将开始已开放资格申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