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华为海思跻身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前十 系大陆首家》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港股:改革者李小加。
来源:格隆汇
作者 | 沽民
今日午间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港交所现任执行总裁李小加先生将于明年10月合约到期后,不再续期。这意味着,这位执掌港交所10年之久的“掌门人”即将卸任。
作为一个在港股圈里沉浮多年的股民,一时间,我百感交集。李小加之于港交所,之于港股的功绩,虽不可为后无来者,但一定是前无古人的。
在李小加接掌港交所之前,港股还是一个带有浓郁殖民地气质的、傲慢的、落后的、盛名难副的市场。然而在他即将卸任的当下,港交所成为远东亚太第一的交易所、全球最大的IPO与集资中心、而香港也成为与纽约伦敦并立的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此刻,李小加离任在即,谨以此文纪念这10年来港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李小加为港交所、为港股注入的改革基因。
1
历史的车轮
在加入港交所之前,李小加曾经牵头中海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多家中国企业在香港以H股的形式上市。
1992年,时任联交所主席李业广向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上书”,提出“优质国企”来港上市的方案。这一建议获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的支持。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国有(集体所有),因此上市之前需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调整(即“H股”与“红筹股”),使之符合国际标准。
这次事件史称“李业广上书”。它不仅改变了港股与港交所的命运,也改变了李小加的命运,更为李小加执掌港交所,埋下了草蛇灰线。
就在内地企业以红筹股与H股架构赴港上市的历史大幕拉开之际,李小加正值于哥大法律系毕业,成功进入华尔街最大的Davis Polk&Wardwell律师事务所,负责证券及兼并与收购。
刚刚步入职场的李小加,就参与了中国财政部首次面向海外发债的案子,发债的主承销商正是大名鼎鼎的美林集团合作。李小加的表现,得到了美林集团的赏识。
不久后,受美林的邀请,李小加转如投行。
这一年是1994年。
李小加祖籍东北,1961年生于北京,后父母赴甘肃支边,遂在甘肃长大。后在中海油的石油钻井工人。
70年代的时候,同龄的小伙伴在工作闲暇时间背毛选,而来自北京城南的少年李小加,却在背英语字典。
命运机遇,终究是眷顾有准备的人,正是有了做工人期间打发闲暇时间背单词书的英语底子,在恢复高考之后,李小加顺利被厦门大学录取,主修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日报,成为一名英语记者。
80年代,春风吹起,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切都萌发着新的生机。
英语记者的工作,使得李小加能够“开眼看世界”,恰逢彼时中国出国留学热潮正在悄然起,于是李小加便积极地申请美国大学。几经辗转周折,李小加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为法律系博士,全额奖学金,另外还有一年15000美元的生活费。
“他真是我的恩师,在关键时刻给我机会,改变我的一生。要不我现在就在加州某地做移民律师,帮助中国餐馆的工人做绿卡申请了。”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李小加回首往事时,如是说。
在美林工作的九年里,李小加牵头完成了中海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多个国有企业,以及江西铜业、凤凰卫视等大型民营企业的IPO与债券融资项目。
显赫的业绩不仅使李小加在投行业内获得了声望与影响力,也为其后来的事业发展积累了坚实与深厚的人脉。
2003年,李小加决定加盟摩根大通,并担任其中国区主席兼法人总裁。他的加入使得摩根大通在中国市场异军突起。
据统计,在2006年的中国股票交易账簿管理人名单上,摩根大通的排名从11位跃升至第3,成功超越摩根士丹利和老东家美林证券。在中国IPO市场,让摩根大通从没有存在感到成为市场举足轻重的玩家,也只用了三年的时间。
加入摩根大通后的第七年,2009年6月,李小加被任命为港交所CEO,转年1月,李小加走马上任。
当年推出内地企业“H股”与“红筹股”上市的港交所,给了李小加在投行成就自身价值的机会;这一次,轮到李小加带领港交所前进,实现更大的事业版图。
仿佛投桃报李,又像是一次轮回。
的确,李小加需要比单独一家投行大得多的舞台,去接受更大的挑战,实现更高的追求;而港交所同样需要李小加,因为当此之时,只有李小加能够最好地整合资源,帮助港交所在既有的基础上实现突破。
就这样,从2010年起,在李小加的执掌之下,港交所的改革与创新在加速。
2
十年磨一剑
李小加执掌港交所的十年,港交所从一个区域性交易所脱胎,成为全球最大的IPO与融资中心。
2010年李小加出任港交所CEO,在短暂的蛰伏之后,从2012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重大的制度改革与创新落地。
(1)收购LME,推出基于LME的金属小型期货,并在深圳前海成立前海商品交易所。
这几个战略动作组合,将此前割裂的中国商品期货市场与全球商品期货市场,史无前例地连接了起来。
(2)建立互联互通(2014年沪港通与2016年深港通),深远地改变了A股与港股的市场生态。
尽管2014年11月沪港通刚刚开通的时候一度出现成交清淡,然而随着后来深港通的开通以及税收政策的逐步落实,“互联互通”开始被中港两地的股民与机构“玩转”。
先是2017年港股大牛市之中南下资金的“买买买”。到了2018年,随着A股纳入MSCI指数,外资借道“北向通”持有A股,已经蔚然成风。
南下资金增加了港股市场的流通性,也提升了一部分股票乃至板块的估值;而北上资金成为A股的稳定持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A股长期以来“散户市”的面貌。
2017年A股的白马蓝筹大牛市,以及当年关于A股投资风格大转变,价值投资时代的来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北上资金的加入造成的。而2018年随着MSCI、FT Russels等指数将A股纳入,北上资金对A股的买买买更是加紧进行。2018平均每日北上资金成交额都超过200亿人民币。
(3)同股不同权等上市新规(2018年),吸引了一大批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一下子为这个因循保守的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提到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李小加总是充满惋惜。尽管他说丢掉一家公司对于港交所也许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因此而错过整整一代科技创新型公司以及新经济公司,那就是重大损失。
不接纳“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以及“尚无盈利史”的公司上市,成为了阻挡在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但这两点来自港英时期陈腐老旧的规则,早已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最新变化。
2018年4月,港交所宣布了新的《上市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以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为港股市场迅速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小米、美团、映客等新经济公司上市,掀起港股市场IPO的小高潮。
2018年7月12日,修葺一新的港交所上市仪式大厅里,屏幕下方摆了四面金色大锣——这一天,8家公司同时香港上市,八位负责人,每两人同敲一面锣。
这一波上市潮,将毫无疑问为港股市场积累下许多有潜力的公司,也将为更多公司赴港上市、来港二次上市、甚至“退美回港”做出示范。
“互联互通”与“同股不同权”这两项改革,无疑是李小加任内最大的成就,也是港股历史值得彪炳的制度创新。
除了股市方面的改革,最近10年之间,港交所在大宗商品与人民国际化等方面,也都做出了实质性的突破,收购LME、发行人民币衍生工具、建立离岸人民币利率定价系统、以及与内地债券市场启动互联互通。
李小加来到港交所之前,港股市场受制于僵化死板的港英体制,虽然名气很大,但极度保守落后、交易规则繁琐复杂,整个金融体系效率低下。
李小加执掌港交所这10年,港交所正在从一个单纯只有股票和少量股指期货的股票交易所,向着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金融资产交易与定价中心发展。
3
遗恨失吞“吴”
2019年9月11日,港交所公布对伦敦股票交易所提出了收购要约。两天后,伦交所就发表公告声拒绝,用语坚定,称没有进一步接触的必要。
伦交所拒信的主要拒绝理由,主要是“2+1”。其中的“2”,分别是对于收购方式不满意,以及对收购Refinitiv的坚持。而那个“+1”,更多的是关乎香港背后的中国政府的态度。
首先,港交所的收购方式是现金+换股,但是就是“换股”这一点上,伦交所的股东不能接受。伦交所在她的拒信中坦言港交所的股票“不吸引”。
事实上,尽管港交所的股价波动较大,经常暴涨暴跌,几个月内翻倍再腰斩的情况动辄出现,但是在港股市场是当之无愧的大蓝筹,派息稳定,有很多长期持有者。并且长期涨幅要超过伦交所。
伦交所的股东大多是稳定的机构持仓者,所以他们不喜欢港交所的波动性,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伦交所称,董事会认为收购Refinitiv对于伦交所未来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方面的领先地位至关重要;相反,港交所在地理上高度集中、以及对成交量严重依赖,所以伦交所认为与港交所合并不符合其战略目标。
当然,伦交所的拒绝理由中,还包括了对于监管障碍的考虑。但这些在我看来属于附加性的,如果双方真的有意向合作,可以共同探讨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使交易符合监管。
除了这两点明确的理由之外,伦交所还相当隐晦地表达了对于港交所地位的担忧。伦交所说,我们认可中国的市场规模与商机,但是我们把上交所作为合作的首选。(见下图)
尽管伦交所的一切说法都显得立论煌煌,言之凿凿,并且无可辩驳;但透过她的用词,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精致利己的平庸,以及故作姿态的傲慢。
精明如伦交所,站在目前的香港局势,在“一国两制”的大框架下,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港交所是中国的港交所;那么港交所来收购,一定要经过中国当局的认可,伦交所才敢进一步考虑这个问题。
说到根源,就是香港这个市场,毕竟太小了。伦交所犯不着为了港交所去得罪它背后的大国——中国。说到与中国的合作,伦交所表示,更倾向于上海。事实上沪伦通在2019年也已经有了第一单合作的业务——华泰证券GDR。
因此,此次收购最终难以实现的制约因素,对于李小加而言,是香港这个舞台的局限性。而以他的才华,的确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了。
这个舞台会是哪里?用不了多久,也许到明年10月,就要揭晓了。
4
数风流人物
纵观过去十年港交所的发展,李小加最大的贡献,可以说是为这个脱胎于港英制度下的交易所注入了“中国基因”以及“创新基因”。
在去年出版的新书《互联互通的金融大时代——小加随笔》中,李小加谈到了香港在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关系中的定位,已经从过去几十年的帮助外资引进中国,转变为帮助中国居民的实现财富配置,以及帮助中国资金实现海外配置。
这既是香港的定位,也是港交所的历史机遇。而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和远见上,才能为港交所带来持续性的创新和改革。
交易大堂告别使用。2017年10月27日,拥有31年历史的港交所交易大堂正式关闭,这标志着承载一代证券人记忆的“红马甲”彻底成为历史。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兴起以及电子化交易的广泛普及,场内交易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2018年交易大堂用作展览馆重新开放。图片来源:香港交易所。
一个能够从石油工人做到全球数一数二的投行的高管,再转型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金融交易所的掌舵者,其自身的际遇与成就,已经足够解释港交所发生的这一切了:
洞悉大势,与时俱进,勇于尝试,不设限。
正如李小加自己说:
“变化,大概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趋势。与时俱进,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稍有疏忽,我们就可能被这个时代边缘化。对于香港金融市场来说,尤其如此。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得太快。”
编后语:关于《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港股:改革者李小加》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微软确认将于7月公布《光环:无限》首个实机试玩演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