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去年合亏13亿的快递柜双雄合并了丰巢独揽69%市占率“垄断”收费是终局?》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风起共享电单车,小玩家离场进行时。
原标题:风起共享电单车,小玩家离场进行时
共享单车的战事尚未熄火,共享电单车又成了刀兵相向的新战场。
哈啰出行和滴滴旗下的青桔单车先后传出了巨额融资的消息,现金流充实之际纷纷将棋子落在了共享电单车。另一家共享单车巨头美团单车,将采购超过200万辆共享电单车的计划不胫而走,也再次将共享电单车推向了舆论中心。
作为与共享单车模式相似的“兄弟赛道”,共享电单车可谓命途多舛,直到2019年电动车“新国标”开始执行,共享电单车才逐步驶出政策的灰色地带,也为滴滴、美团、哈啰出行的“三国杀”埋下了伏笔。
只是当巨头们整装进入,留给共享电单车行业的,到底了资本簇拥下的新风口,还是市场加速淘汰中小玩家的前奏?
共享单车是不是一门好生意,ofo的悲壮结局、哈啰出行和美团单车的盈利迷局,早已给出了直接的答案。那么当共享单车升级为共享电单车,出行半径从最后三公里延伸至10公里,命运是否存在转圜的机会呢?
全球电动车网曾对共享电单车的成本进行过核算:共享电单车的成本在3000元左右,计费方式普遍为每15分钟2元上下,在实际运营结果中,平均每辆车的日均使用时长为60分钟,如果运营顺利的话,只需要8个月就可回本,在普通情况下也能在10-12个月的时间周期内收回成本。
宁波市公路运输中心的一组数据对这样的核算模型进行了验证:宁波街头现有近28万辆共享单车或电单车,截至到2019年年底,共享单车的日均周转量约3.5万次,周转率为13.29%;共享电单车的日均周转量达到5.6万次,周转率为340%。做一个对比的话,平均每辆共享单车差不多一周才能被骑到1次,而共享电单车每天被骑到的次数为3次。
按照两组数据给出的商业模式,共享电单车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好生意,哪怕单辆车的运营寿命只有三年,也可以在三年时间内收到两倍的回报。然而这样的计算方式无疑过于理想,在现实中还存在其他的计算项。
要知道,共享单车理想的商业模式比电单车还要诱人,三四个注册用户的押金就能抵消单车的硬性成本,几乎不存在不盈利的理由,但庞大的运营和调度成本最终打断了共享单车的盈利计划,共享电单车盈利的症结也集中于此。
参考某业内人士的说法:“共享电单车的车辆调度,1000台车通常需要配备5名员工,同时还需要运维将电池集中运送到仓库进行充电,一般1000台车会配备8-10个人。”也就是说,共享电单车的调度运营成本远高于共享单车,假设每位运营员工的日薪在150元,已经占据了共享电单车过半的使用费。
再考虑到运输投放、电池折旧以及车辆被偷的风险成本,共享电单车的盈利模型还要再打一些折扣,结合雨雪天气、夏季高温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即便共享电单车的单价更高、覆盖范围更大,短期内盈利都是一种奢望。至少ofo们已经验证,相较于高企的运营成本,单纯依靠用户的租赁费用几乎没有盈利的可能。
与之对应的一幕,现阶段的共享电单车多半有情怀加持,讲故事、画大饼、谈蓝海几乎成了一种常态,选择性忽略了“好生意”华丽外衣下的虱子。
吊诡的是,无论是美团、滴滴,还是站在哈啰出行身后的阿里,无不趟过共享单车的浑水,可为何照旧对共享电单车趋之若鹜?排除掉害怕掉队的观点,可以找到两个核心的关键词,一个是技术,另一个是规模。
先从技术来说,早已是整个共享电单车行业的共识,毕竟技术是扫除一切现实问题的关键,或者说是打动资本市场的第一要素。
以我所熟悉的宁波市场为例,一家名为小遛共享的新兴品牌最近花了不小的力气宣传自家的90度规范停车和亚米级精准定位技术,暂且不论诸如电子栅栏之类的技术在共享单车时代就已流行,小遛共享的所谓“新技术”解决的只是停车的规范性问题,远未触及共享电单车的核心技术。
原因也不难理解,共享电单车的技术核心无外乎电池和“换电”。前者也曾是困扰电动车的瓶颈所在,共享电单车玩家在这一领域鲜有涉足,想要提升产品的续航能力,就需要购买容量更大的锂电池,成本也会相应堆高。后者则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也关乎着规模和成本的控制。
以前面提到的宁波公路运输中心披露的数据为例,共享电单车的周转率之所以远高于共享单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共享电单车的投放机制,仅在高校、繁华商圈等少数地点投放,用户也被迫在固定的区域换车。结果就是,共享电单车的目标受众被限制,换来的是车辆在小范围内的高周转。
究其根本,现阶段的共享电单车深度依赖人力更换电池,然后集中到统一的站点进行充电,也就决定了共享电单车的投放不能离设置的充电站太远,并且牢牢限制车辆的骑行范围。于是共享电单车虽然诞生的时间点和共享单车相差无几,过去几年中却异常低调,市场分布也以小而美的玩家为主。
或许中小玩家仍然受困于电池技术和市场规模,美团、滴滴等巨头眼中则是另一番景象。
比如据传美团订购的车型锂电池续航能力在60公里左右,较于市场上一些小品牌的车辆有着不小的续航提升,如果车辆每天被骑3次,单次骑行3公里左右,换电一次即可保障一周左右的正常运营,在成本控制上更有优势;哈啰出行在2019年就与宁德时代、蚂蚁金服成立了合资公司,探索标准化的换电柜、换电车等产品。
简而言之,共享电单车的成本和准入门槛是不争的事实,可在巨头眼中与共享单车的竞争逻辑并无太大差异,终究还是拼规模、拼运营、拼成本。
需要紧张的,恰恰是那些小而美并打算规模化扩张的“中小玩家”,本以为巨头的入场将共享单车推向了风口,随之而来的将是资本市场的青睐,事实上却可能将中小玩家们一举推到生死边缘。
一个直接的影响,滴滴、美团、哈啰出行的入场将进一步教育用户,也将分走中小玩家在二三线城市艰难积累起来的市场,特别是在巨头们粮草充足的背景下,新一轮的价格战将是大概率事件。
等待小遛共享等小玩家的将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一味地防守,注定会被巨头们蚕食市场份额,最终向曾经无数共享单车品牌一样消失在浪潮中;如果以攻为守,倘若在使用率和规模上无法跑赢巨头,在市场上投放的共享电单车越多,资金链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以至于出现崩塌的局面。
战争的不公平之处在于,共享电单车的营收是中小玩家的生命线,可对来势汹汹的巨头恐怕只是一道“前菜”。正如滴滴的目标在于弥补四轮车外的出行生态,增加一个新的流量入口,以达战略防御之效;美团向来奉行“高频打低频”的逻辑,收购摩拜到入局共享电单车莫不是如此;身为阿里系一员的哈啰出行,悄然在哈啰出行App中加入了生活服务和金融服务的入口……本身就是一场降维打击。
另一个既定的事实是,中国存量的电瓶车规模已经超过了3.5亿辆,每年新增的电瓶车销量在4000万辆左右,其中的很大一部分用户为三四线城市的中年群体,以及一二线城市中的年轻人。
之所以提及这样一组数据,用意是想圈定共享电单车的核心用户群,生活中四线以上城市的年轻人才是共享电单车的主流用户,而围绕这群用户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代表动作正是滴滴已经为青桔单车找到刘昊然作为代言人,进一步强化在年轻用户群体中存在感的野心不言而喻。
相关联的就是业内流行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说法,有如2016年底才进场的哈啰单车,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在摩拜和ofo鏖战的夹缝中活了下来,然后在蚂蚁金服重仓后逐步实现逆袭。当下的局面正是,诸如小遛共享、觅马出行、小品出行等占领了一两个城市的玩家不可胜数,但“农村包围城市”或许正在被巨头们关闭。
可以笃定,有了共享单车的前车之鉴,共享电单车的战争势必会夹杂着残酷二字,即便不会引发近乎疯狂的“烧钱大战”,也将有大批的中小玩家成为巨头们跑马圈地的牺牲品,成为共享电单车大众化的代价。
回到用户的视角来看,巨头的进入绝不是一个坏消息。
不少投诉平台上早已充斥着共享电单车的投诉,稍微知名一些的品牌,都能搜到几十条有关乱收费、退押金的投诉。行业光鲜亮丽的另一面却是用户的“纠结”,一面享受着共享电单车短暂的便利,一面担忧平台倒闭押金难退。
巨头的进入,与其与生俱来的品牌信任和资本实力,必然会引发用户的用脚投票,这是一开始就注定的结局。游戏网
编后语:关于《风起共享电单车,小玩家离场进行时》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腰部网红的影响力矩阵宿命:账号一摞,机会不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