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荒野大镖客2克里普斯贸易公司如何赚钱》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吴文辉的宿命:刀剑与资本,自由与控制。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作者/赵磊 编辑/魏佳
来源:燃财经(ID:rancaijing)
从传闻到官宣,仅仅半天时间,阅文集团的人事地震就尘埃落定,没有外界猜测中惊险波折的权斗和出走剧情,交接十分顺利,吴文辉和他共同奋战多年的兄弟们“荣退”,把阅文管理权彻底交给腾讯。
在内部信中,吴文辉说:“对我和创始团队而言,从起点中文网开始到今天,我们已经完成了商业模式创建和优质资源整合的阶段性光荣使命。”在创立起点中文网18年后,这位中国网络文学奠基者选择退居幕后,去实现“找个海边安静看书”的人生理想。
当晚,吴文辉发了一条朋友圈。“待风平浪静,我于湖海之畔,扫席以谢诸君,只是彼时相待时,有茶,无剑。”也许十八年来无数刀光剑影已经让他身心伤疲,字里行间没有意气风发,也没有落魄失意,只想寻求一片宁静。
2013年,当吴文辉被迫从盛大辞职,离开自己一手创立的起点中文网时,他在微博写道:“一个时代结束了”。带着沮丧和不甘,他与一同出走的起点核心团队二次创业,成立创世中文网,起点和创世,争斗之意明显。
七年后,当外界传言吴文辉要带着团队“二次出走”的时候,最终消息却是集体荣退,这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举目四望,互联网早已不是当年的环境,流量集中爆发,免费阅读甚嚣尘上,吴文辉所坚持的付费阅读是门天花板明显的“小生意”,不再有巨头愿意让他走这条老路。
一路走来,吴文辉扛着“付费阅读”的大旗,和起点创始团队用18年的时间奠定并一直维护着付费阅读这一网络文学行业的基础商业规则,包括阅文在内的所有网络文学企业的作家培育体系、读者消费模式和版权衍生运作,都建立在付费阅读这块基石上,缔造出网络文学的内容生态。
但也正是因为自始至终坚定不移地维护付费体系,吴文辉先后与收购起点的盛大和收购创世的腾讯产生了矛盾,为曾经的出走和今天的荣退埋下了伏笔。可以说,吴文辉的命运与付费阅读的规则紧密相连,付费能持续并不断壮大,他就是屹立不倒的“网络文学之父”,付费一旦动摇,他也必将远离权力中心。
“终算为中国网络文学于中国和世界文化之中争得了一席之地,终算为当年所蔑为微末的草根作家争得足以自豪面对妻儿的稿费,每思如此,虽身心伤疲,只觉心满意足。”吴文辉给自己过去十八年的努力做了番评述,言语之中好似没什么遗憾。但先后委身盛大和腾讯,在与资本共舞中壮大自己,也将命运的决定权一手交了出去。
吴文辉和起点管理层的遭遇,是中国内容产业阶段性问题的集中呈现,也是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关于自由和控制的博弈典型。
求生
2014年4月,吴文辉离开盛大一年后,罕见接受了一次经济观察报的采访,当被问及这一年干嘛去了,他只答了两个字,“看书”。
看书,是吴文辉化解焦虑、放空自己的主要方式,这个爱好从小就有,每到暑假他就跑到租书店里一排一排地看,一本都不漏下,这面墙看完就去看另一面,所有书看完了就去另一家租书店看。他只在假期看小说,因为上课时的学习压力巨大,假期看小说能让他重整行装,走好下一步。
后来他考上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看书的爱好也一直保留下来,毕业后,吴文辉成为一名程序员,白天跟机器打交道,晚上下班后就钻到小说的世界里。彼时,许多人在网上搞创作,写出名了就会有港台的出版商把他们签走,导致小说更新中断,更惨的是,受互联网泡沫破裂影响,许多小说网站陆续关闭,能看的书越来越少。
西陆的BBS成为网文爱好者的避难地,2001年11月,一个叫“玄幻文学协会”的组织在西陆成立,发起者是国内第一代本土玄幻文学作家宝剑锋(林庭锋),他因此结识了几个好友,其中就有吴文辉。
2002年,这些人商议要不要做个网站,于是“玄幻文学协会”改名“起点中文网”,这个网站有六个创始人,分别是吴文辉(黑暗之心)、侯庆辰(意者)、林庭锋(宝剑锋)、商学松(藏剑江南)、罗立(黑暗左手)、郑红波(5号蚂蚁),吴文辉和商学松负责技术,其他四人以网文作者身份拉人。
从一开始,起点中文网就是个读者和作者的绑定体,吴文辉爱看,其他创始人爱写,但随着作者和读者越来越多,起点也面临着运营压力,经历了借用的服务器跑路、网站消失等打击后,吴文辉认识到,要保住起点,光靠兴趣不行,必须自己能养活自己。
有三条路摆在眼前:广告、版权代理和收费。吴文辉环顾四周,靠广告存活的门户网站还在亏钱,版权代理是把网站里的小说版权卖给港台出版商,赚个差价,但不可能所有书都能卖出去,这两条路不好走,付费反而可以试试,虽然当时的互联网大环境崇尚免费。
起点找的方法是,不一次性买全本,那样经不住盗版,而是采用按章付费,看一章花一章的钱,作者有连载下去的动力,读者也愿意为了提前看而花钱,这正是吴文辉这个懂互联网的资深书迷的判断,结合当时的环境,最终定下一毛钱看一章、千字两分钱的“最低价”,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按章付费模式的建立,彻底将网络文学由兴趣爱好变成一门能养活职业网络作家的生意,让他们可以安心产出作品,这个制度也让起点能在一众网站中更吸引作家,好的作家来了,读者也跟着过来,一个正向循环建立起来。
付费阅读的核心是保护作家群体的利益,让这些不被正统文学和主流社会承认的“草根”作家凭借自己的努力也能拿到稿费,养活自己和家人。后来成为阅文管理层的几位高管最初的身份也是草根作家,始终支持吴文辉他们的也是饮水思源的作家群体。
因此,起点中文网乃至后来的阅文集团可以看成是一个以作家群体为核心的内容生态。围绕作家群体,起点建立起作家福利制度、白金大神品牌和版权管理机制,在订阅基础上补充了月票、打赏等模式,核心逻辑就是让厉害的作者能赚到更多的钱,不断激励作者群体,使他们全情投入到创作中,源源不断生产内容,吸引更多读者。
2004年,蜗居在武汉的无业游民“血红”收到了他在起点写网文的第一笔稿酬,50块钱,激动地拉着两个同学去网吧打了一夜的CS,他看到了凭借爱好养活自己的曙光,半年后,他收到的稿费就过万了,而那份给“血红”发50元稿费的邮局汇款单至今还保存在林庭锋手里。
起点中文网的建立,是一个把热爱做成事业的故事,然而处在互联网的草莽时代,用户付费意识淡薄、盗版猖獗、支付手段落后等现实条件的限制,都让靠付费体系勉强糊口的起点时时处在危机之中。
明眼人都知道,单靠网络文学,永远只是一门小生意,既不能提高单章价格,又无法杜绝盗版,愿意付费的永远只是人群中的一小部分人,直到十七年后的2019年,阅文集团的用户付费率也只有可怜的4.5%,想要存活下来并壮大发展,必须跑马圈地,抢占市场,提高用户基数。
但扩张需要的钱,小而美的起点根本拿不出来,需要外部资本的介入。
出走
2004年情人节,起点中文网的几个创始人挤在上海一家宾馆客房,要商讨出一个决定起点命运的融资结果,一边是当时有名的港股上市公司TOM集团,给2000万人民币,但要求创始团队完全退出管理,另一边是靠游戏发家的首富陈天桥,给200万美元,承诺保留创始团队的独立运营权,并表态提供资源支持起点扩张。
6个月后,交易落锤,起点收归盛大,成为盛大全资子公司,吴文辉带着创始团队集体加入盛大,继续负责起点的运营,出任盛大文学总裁。
至于为什么起点团队没有拿风投的钱而是委身盛大,一种较为可信的猜测是,当时并没有人看好起点的未来,侧重财务投资的风投机构比较慎重,而陈天桥看上的也是网络文学与游戏的战略协同作用,同时网文也是未来打造“线上迪士尼”时一个不可缺少的板块,战投方出手必然控股。
并入盛大为起点解了燃眉之急,比如收款付款不再是落后的邮局汇款,盛大布满全国的充值体系帮了大忙。吴文辉曾回忆,刚加入盛大的那两年起点发展速度之快让他们惊讶万分,最高的时候,起点的用户数占全网网民的24%,其他对手望尘莫及,一些优秀作品不断冒出来,如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起点的小说始终霸占百度排行榜。
财大气粗的盛大并不满足,2008年开始短短三年,盛大先后收购榕树下、红袖添香网、晋江原创网、小说阅读网,颇有一统江湖之势,要将包括起点中文网在内的几家网站整合成盛大文学,但在陈天桥看来,吴文辉并不是一个擅长整合资源的人,他从新浪挖来了侯小强,任命其为盛大文学CEO。
关于为什么不是吴文辉当选,一种说法是,吴文辉太过在意起点的发展,把盛大收购的其他子公司当成竞争对手。总之,一种尴尬微妙的局面出现了,吴文辉对外是盛大文学总裁,但其实对内只负责起点的运营,而侯小强虽然在名义上统领旗下所有网站,但起点内部并不太认他这个CEO,最关键的一点是,起点是盛大文学旗下最大的网站,市场占有率比其他几家的总和还要高。
当年的一份报道显示,2012年,盛大文学营收10.8亿,起点营收3.6亿,盛大文学全年盈利略超1亿,起点盈利约7000万,起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吴文辉和起点核心团队把起点看得太重要,这是人之常情,并且当年收购时陈天桥曾应允给予大力支持,但在收购一众文学网站后,盛大对起点的支持越来越少,意欲整合起点的优势资源助推其他网站,而侯小强也与吴文辉的想法不一致,多次在高管会上发生争执。
侯小强的背后是盛大和陈天桥的意志,指望侯小强整合,让各个网站专注内容生产,把品牌、渠道、营销、版权等收归集团统一调配,这正是吴文辉和起点核心团队最反对的一点,起点拥有前端内容生产及后端版权运作和渠道分销的完整体系,一旦割裂会造成整体运营的脱节。
但是话语权始终掌握在盛大手里,起点犹如困兽,眼睁睁看着移动阅读、版权等重要能力被收归集团,成了一个只会生产文字的内容机器,几乎没有了自身发展前景,吴文辉和起点创始团队痛在心里,多年来为了起点良好发展而对抗集团统一意志所做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
人在屋檐下,心中郁郁不得志,吴文辉萌生退意,既然盛大给不了起点想要的用户、流量和推广费用,那就自己干。
2012年,起点创始团队寻得一家PE机构的支持,向陈天桥提出了管理层收购,打算买下起点独立运营,但考虑到起点在盛大文学的核心地位,陈天桥并不愿意放手,他开价8亿美元,买起点和买盛大文学都是8亿,并自称全世界都找不到买家,这让吴文辉他们难以接受。
于是,一场带有逼宫性质的集体辞职被当成了最后一搏的手段,盛大同意独立最好,不同意起点核心团队集体离职也会让盛大文学付出严重的代价。只可惜,因做两手准备,接触了百度方面,逼宫的计划提前露出端倪,吴文辉不得不加快步伐,陈天桥和侯小强也做好了应对。
2013年3月1日,起点作家会议上,吴文辉、商学松等创始管理团队与核心编辑团队和一些大神作家通气,商量是否脱离起点另立新站。这场会议加速了出走的步伐,3月6日,商学松以及起点核心团队20多人提交辞呈,正式摊牌,本打算用离职期的30天时间斡旋,没想到当天下午盛大文学官方就发出通告,接受创始团队的辞职申请,并有条不紊地派驻新团队接管起点,公布新的管理机制和人事安排。
盛大打了吴文辉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将起点创始团队逼入绝路,不走也得走了,20多天后,吴文辉也不再纠结,正式提交辞呈,绝大多数起点员工和诸多作家都选择追随吴文辉,他也选择带领追随他的战友们和支持他的作家们另起炉灶,开创自己理想中的事业。
复仇
吴文辉和商学松们在2004年满心欢喜加入盛大时,可能没有料到会有这么一天,终究要把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交给别人。已经创业十年的他们,还能继续拼一把,但已经没多少试错的空间,下一次必须更加谨慎。
几家巨头都向起点团队抛出橄榄枝,吴文辉不动声色,他先带领团队做了创世中文网,暗示要与起点分庭抗礼。2013年5月,90%的起点大神作家、白金作家合约临近到期,吴文辉半路截胡了不少人,引起盛大的不满,联合老对手纵横中文网绞杀创世。
吴文辉曾在和小米接触时,对于雷军抛出的能否弯道超车的问题并不乐观,他清楚知道起点的门槛有多高,简直是一座铁桶江山,于是回答道:“内容没有捷径可走,新站起初一两年也得慢慢积累资源,再说其他。”
正当外界认为创世中文网前路堪忧时,腾讯浮出水面,腾讯内部知情人士称腾讯投资了创世中文网创业团队,8月份,吴文辉出任腾讯文学总裁。吴文辉在包括百度、网易、新浪、小米、360等一众巨头中选择了腾讯,原因是如此的相似:腾讯愿意给起点团队足够的自由度。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足够的用户和流量,可选的只剩下腾讯。
江湖夜雨十年灯,十年前怎么选的,十年后还是怎么选,他们选择追逐独立和梦想。
腾讯不差钱的搅局和盛大渐生的退意,改变了网络文学行业的格局,2014年底,腾讯宣布以40亿到50亿的整体价格收购盛大文学,兜兜转转,起点再次回到吴文辉的执掌中,2015年初,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宣布合并,正式成立阅文集团,统一管理和运营原本属于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潇湘书院、红袖添香、小说阅读网、云起书院、QQ阅读、中智博文、华文天下等知名网文品牌,吴文辉担任阅文集团CEO。
外界以“王子复仇记”来形容吴文辉的胜利。但这真的是他胜利了吗?
腾讯看上吴文辉团队的原因,也和当年陈天桥看上起点的原因差不多,从2010年起,腾讯就嗅到了IP改编的巨大潜力,之后,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提出“泛娱乐战略”构想,很轻松就做出了全国最大的动漫平台腾讯动漫,网络文学市场则更是一个大机会,随着“内容+连接”战略的整体规划,腾讯太需要整合网络文学行业,并将其作为泛娱乐联动的源头宝库了。
腾讯看上的是网文吗?根本不是,腾讯有着更大的野心,但吴文辉还是那个把网络文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吴文辉。历史惊人地相似,谁也没有料到,5年后,吴文辉和起点创始团队会再次出局,虽然体面,但也没有了东山再起的可能。
代价
吴文辉和创始团队“集体辞职”的消息传出当天,仅仅两个小时,阅文集团的股价就上涨了近6%,次日更是大涨14%,足以说明资本市场对原先管理层的不看好。
自阅文集团上市以来,股价一路向下,投资者信心不足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网络文学市场见顶,付费率迟迟无法提升,后来甚至有所降低,而版权开发的增速远远无法支撑阅文的当下,换句话说,版权业务发展不够快。
腾讯等不起阅文,这是腾讯急着全面接管阅文的直接原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以吴文辉为首的阅文集团管理层对付费阅读的执着,他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坚信付费阅读业务会随着付费率和人均消费额的提升而长足发展,反而对版权业务抱着十分有限的预期。
在外界的猜测中,免费阅读的崛起给阅文带来的冲击,以及阅文管理层的缓慢应对,一定程度上激化了腾讯和阅文的矛盾,但事实上,革自己的命是世间最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吴文辉这样性格强势且执着的人,难上加难。付费是自己所创,也关乎给中国草根作家一口饭吃这样的朴素理想和自己一生的热爱追求,关系着广大熟识信任的作家群体对自己的信赖和支持,改旗易帜几无可能。
在离职消息传出后,众多网文作家在社交媒体上祝福创始团队,一方面是饮水思源,另一方面,如果阅文彻底转向免费,多年来繁荣的作家生态将轰然倒塌,平台的话语权将凌驾于作家之上,资源进一步向头部集中,会不会诞生更多的IP不一定,但中尾部作者群将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
付费对作家群体和内容生态是好,但对打通不同平台、合理转化流量是莫大阻碍,再加上付费业务的表现惨淡,腾讯已经无法再让吴文辉继续讲他十八年如一日的付费故事了。
此外,和当年盛大的矛盾一样,原先的阅文管理层想在阅文主导下进行版权运作,还提出“IP共营合伙人制度”,这对于想做同样事情的腾讯来说不仅发挥不出腾讯在全内容产业链上广泛布局的优势,还意味着内部竞争和资源浪费。
很简单,腾讯是站在整个腾讯旗下泛文娱战略的角度想问题,而吴文辉更多只是站在阅文的角度想问题,在曾经的盛大文学内部搞不了诸侯割据,也照样不可能在今天的腾讯内容线上搞独立王国。
吴文辉离开后,阅文接下来的变革也很明显,吴文辉在给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中提到,阅文集团已经拥有完善的创作生态和优质的内容储备,未来却亟需基于IP带领行业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生态和更符合未来趋势的新商业规则,通过更彻底的管理转变,推动阅文在业务创新、技术突破、IP构建、生态构建等方面迈上新台阶。
所谓“新商业规则”,和公开信中提到的“付费阅读这样影响深远的基础商业规则”形成了鲜明的新旧对立,未来展望中对网络文学只字不提,程武则进一步表示,要推动阅文从“最大的行业正版数字阅读平台和文学IP培育平台”向“更强的文学内容生态”升级,具体做法是强化网络文学与网络动漫、影视、游戏、电竞等腾讯数字内容业务的联动,更广泛地跟行业开放合作,进一步激发网络文学生态和优质IP的潜在能量。
程武执掌阅文的核心目标将变成以最大速度孵化IP并达成IP价值的转移实现,这对于爱读书的吴文辉来说,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理想让这些热爱网文的年轻人一步步走到今天,但理想也让他们付出了不顺应资本和商业的代价,荣退对于这些抱有执念的人来说,也许是一个现实意义上的好结局,但愿吴文辉能早日看淡过往的骄傲和遗憾,与兄弟们饮酒读书,江湖再见。
网络文学的一个时代,到这里就结束了。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参考资料:
《吴文辉:老虎是要吃肉的》,经济观察网,杨阳,2014.4.11;
《网文之王:起点中文网的17年修仙记》,浅黑科技,谢幺,2019.8.19;
《起点团队吴文辉出走始末:经典“盛大式问题”》,21世纪商业评论,2013.4.17;
编后语:关于《吴文辉的宿命:刀剑与资本,自由与控制》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盈利的新东方、亏损的好未来,市值为何差了11个独角兽?》,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