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浙江宁波技术专家入企“会诊”打通企业堵点为产能加码》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新基建十大趋势。
原标题:新基建十大趋势
新基建是什么?谁来建?能带来什么?有何趋势?围绕这一国家重大部署,《瞭望东方周刊》联合有关机构进行了专题调研,推出《新基建,来了!》专题报道,共十篇,此为第五篇。
围绕重点领域,各地新基建风起云涌,观察者亦可一窥未来趋势。
2019年世界5G大会华为展台展示的Atlas800AI服务器
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旨在建立无缝连接计算机、电视、电话、卫星等设备的统一通信网络。继首批100万户家庭连接上网后,全美大部分家庭、社会机构和团体在5年内实现了远程办公、多媒体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电子数据交换功能;27年后的今天,世界上60%的人口(超过45亿人)都在使用互联网,全球互联网产业规模接近32万亿美元。
由此可见,一个大国的战略设计影响深远。
目前,各地新基建正风起云涌。为此,瞭望周刊社“中国幸福城市实验室”联合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展开联合调研,把脉新基建的未来十大趋势。
趋势一:新型智慧城市升级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服务于未来的国计民生,所以必须具有“超前性”。 新基建的头一驾马车就是“城镇化”——从沿海到内陆的超级城市群正在崛起。
中国城镇化率2019年是60%,预计2030年将达到75%。在此过程中,城市群扩张将带来区域产业集群分工、消费升级、地方财富与税收增加,进一步促进基础设施升级、产业升级、区域人口与就业增加,形成良性循环。但其中也蕴含着新数字鸿沟、老龄化、产业工人技能再造与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挑战。
上一代智慧城市以IT技术为支撑,新型智慧城市群则必须以人工智能、5G、机器人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为依托。(见图1)
趋势二:“新工业化”升级
新基建的第二驾马车是“新工业化”。
按照经济学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和熊彼特创新周期理论,纵观过去200年,每当经济低谷时,都会孕育新一代重大科技变革。工业承载了蒸汽机革命、电气化革命、信息革命,使蒸汽机、火车、汽车、计算机、手机等得以大规模量产。
由此,新工业化将是新基建“皇冠上的明珠”,将肩负起5G基站设备和工业互联网等项目的技术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赋能智慧工厂、智慧供应链,通过全民科技培训逐步实现产业从业人员的技能迁移,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消费需求。(见图2)
趋势三:“智能化”将分三步走
新基建的第三驾马车是“智能化”, 将按照“传感+”“物联+”“智能+”三步走。
“铁公机”等传统基础设施,正在被安装上“眼睛”“耳朵”与“大脑”。比如,能够感知路面行人与车辆的智能路灯,特高压电网与5G基站上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无人机,高级辅助驾驶的智能汽车,刷脸使用的新能源充电桩,无不说明新基建与“老基建”是一体两面,传统基建可通过感知、联网、智能反馈实现整体智能化转型升级。
趋势四:“数据红利”取代“人口红利”
据统计,过去8年的全球数据生成量中,中国数据规模年复合增速全球第一,高达41.9%,欧洲是35.1%,美国是31.9%。由此可见,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所依赖的数据红利将是中国得天独厚的商机。
与单纯依靠CPU的传统数据中心不同,海量行业数据唯有通过智能计算中心来实时处理、标注训练,才能转换为商业价值,“数据中心”升级为“数智中心”势在必行。
在新基建拉动下,汽车、制造、零售、农业、电网、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必将飞速发展,自适应的智能应用将取代人工驱动的在线应用,中国的数据红利将取代人口红利。
2018年11月10日,中新天津生态城“X 未来餐厅”,顾客通过自动驾驶机器人取菜(李然/摄)
趋势五:视觉物联网全面推广
思科公司研究报告指出,2022年80多亿部智能设备,产生的视频流量将占据互联网流量的79%。
英特尔预计,2028年90%的互联网流量是视频,不仅覆盖手机、家居机器人、AR眼镜等消费电子产生的C端用户视频数据,而且包括自动驾驶、智能生产线、物流无人机蜂群、新型智慧城市产生的B端产业视频数据。
由此可推断,密集分布在边缘的智能端将普遍嵌入具有小型神经网络功能的AI推理芯片,视觉物联网将成为智能产业的边缘基础设施,以端智能与云智能互补。
趋势六:“三浪叠加”孵化新商业形态
计算变革赋能网络变革,网络变革激活媒介变革,媒介变革引发新商业文明。
其中,芯片能力按照摩尔定律发展,计算能力大幅提升网络性能,更高带宽、更低时延的网络带来媒介终端的颠覆式升级,进而带来基于电报、电话、广播、电视、PC、手机、XR(扩展现实)等网络的新商业市场。
在“计算、网络、媒介”三浪叠加效应下,3G孕育了电商、搜索、社交商业模式(互联网+),4G诞生了长短视频商业模式(短视频+),5G则将孵化出崭新的商业形态(XR+),由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跃迁。(见图3)
趋势七:服务“老龄化社会”
进入老龄化社会,意味着传统意义上劳动年龄人口的短缺。在日本,老年人开旅游大巴已司空见惯;在我国,新基建则可望弥补老龄化社会在公共服务、商业运营方面的巨大人力缺口。
譬如,通过刷脸支付可节省检票与出纳人力,自动驾驶汽车送货载客可节约司机人手,护理型机器人可提供养老慢病治疗……当新基建服务于老龄化社会,就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项目。
趋势八:社会应急体系不断完善
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激发出健康码摸底、线上智能诊疗、非接触式公共服务等数字技术应用的创新模式。经此一役,社会应急体系将成为我国新基建的重要发力领域。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智能诊疗平台为例,可在一分钟内实现骨肿瘤治疗规划方案,再由医生确认决策,能节省大量时间,提高救治效率。
展望未来,社会应急体系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应对“黑天鹅”复杂挑战的必备保障。
趋势九:催生新型产业人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具有AI思维与动手能力的新型产业人才。
10年后,自动驾驶、机器人、AR/VR、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产品将随处可见,人工智能等技术将逐步成为新基建从业者的“标配”。 以人工智能人才为例,我国目前的供需比为1:10,尚缺少500万AI产业工程师。
为缩小新数字鸿沟,避免劳动力升级遇到阻碍,现在是我国推广普及AI技能培训的重要时机。(见图4)
趋势十:政产学研共享共创
新基建具有超前性、普惠性和众创性,应把核心技术、产业应用和投融资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
在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策环境、抓好项目建设、做好统筹协调,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并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
可以预判的是,通过大市场带动大基建,大基建拉动大投资,大投资加速大技术,我国必将形成政产学研共享共创的新基建生态共同体。(文丨田丰、《瞭望东方周刊》新基建课题组 田丰系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游戏网
编后语:关于《新基建十大趋势》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智能计算中心:新型“超级大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