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强大研发能力托底的华为鸿蒙系统,已从胜利走向伟大胜利

发表时间:2020-04-25 06:02:25 作者:编辑部 来源:游戏王国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印特玛特直播带货赛道开启4小时超4700万销售额彰显实力》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凭借强大研发能力托底的华为鸿蒙系统,已从胜利走向伟大胜利。

原标题:凭借强大研发能力托底的华为鸿蒙系统,已从胜利走向伟大胜利

文/周锡冰

期待啊,期待啊,期待啊,……在中国用户的期盼中,华为鸿蒙系统再次聚焦在媒体的关注中,2020年3月25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亚洲商业编辑Neil Western的采访时被问及“在无法使用谷歌安卓系统的情况下,华为推出了自研操作系统和应用生态系统。这方面华为已经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前景如何?”的问题时,任正非理性地回答了来自媒体的质疑,以及华为操作系统与苹果和谷歌的差距。

任正非说道:“我们的操作系统已经开源、开放,HMS将随着P40走入市场。当然,与老牌的苹果、谷歌相比,我们还是有差距的,但也有一些特色,所以我们还是决心要走入市场。我们做这件事情是被迫的,因为没有安全感,如果还用别人的东西,下次再被别人断供怎么办?是断供把我们逼上梁山的,我们必须努力去把耽误的功课补好,否则无法立足在这片土地上。”

在任正非看来,虽然有差距,但面临美国单方面的“断供”,华为为了生存,一方面与谷歌等美国企业沟通,同时也不得不反击,开始推出自研操作系统。

昨日,在知乎上,一个网友问及“为什么不做成品,还要转换一下两个系统同时用”,我的答案是,“现在的关键还是在于华为以1+1战略在进行,一下子替换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尤其是不想把谷歌推到敌我矛盾的对立面上,起码在道义上,是美国政府逼迫华为推出自己的系统,这样的考量还是有的。”

回望华为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国际化路径征程,先是为了活下去,开始自己的根据地拓展,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战略“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逐渐形成自己的睡莲战略,华为凭借“以客户为中心”战略赢得亚洲、非洲、美洲市场的认可,其后,华为开始对欧洲市场“攻城夺池”,经过一番接触和总结,最终以“土地换和平”共享价值链的国际化策略赢得欧洲友商的理解和支持。

在拓展美国市场时,华为同样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和“土地换和平”共享价值链的国际化策略,但是“我本将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美国企业投入巨额公关费用游说华盛顿,要求以“安全”为由阻止华为在美国市场的拓展、并购,甚至开展正常的业务。

为了让华为“休克”,美国政府动用国家机器于2018年12月1日委托加拿大抓捕了华为CFO、创始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让华盛顿吃惊的人,华为的业绩也就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华为销售收入达到7212亿元人民币。

没有达到目的的华府不可能就此罢休。2019年5月16日,华府打压升级——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BIS)将华为及其分布在全球26个国家(地区)的68家子公司纳入实体清单,禁止华为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企业获得元器件和相关技术。

四天后,谷歌执行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的“实体清单”政策,暂停授权给华为相关的安卓和其他服务,华为只能通过开源版本继续开发安卓系统。Android虽然是开源的,但是在手机设备生产厂家在使用谷歌移动服务(GMS)时,必须得到谷歌授权。目前,谷歌移动服务(GMS)主要涵盖GoogleMap、Gmail、YouTube等应用以及应用商店GooglePlay。当用户在使用谷歌移动服务(GMS)时,就必须得到谷歌的同意与授权,而且不得随意修改,否则就无法接收Gmail。此外,用户通过GooglePlay下载相关的App、购买和下载手机游戏等。

遭遇谷歌的“断供”,华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把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推到前台。对于备受争议的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我个人认为大概率能够成功,理由有如下几点:

第一,华为是一家专业化的公司,在攻击某一个城墙口时,可以集中有限的炮火进行饱和攻击,实现自己的战略破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任正非坦言:“我们成长起来后,坚持只做一件事,在一个方面做大。华为只有几十人的时候就对着一个‘城墙口’进攻,几百人、几万人的时候也是对着这个“城墙口”进攻,现在十几万人还是对着这个‘城墙口’冲锋。密集炮火,饱和攻击。每年1000多亿元的‘弹药量’炮轰这个‘城墙口’,研发近600亿元,市场服务500亿元到600亿元,最终在大数据传送上我们领先了世界。引领世界后,我们倡导建立世界大秩序,建立一个开放、共赢的架构,有利于世界成千上万家企业一同建设信息社会。”

第二,重金投入研发,抢占技术制高点。华为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根据2019年财报显示,2019年,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9.6万名,约占公司总人数的49%。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131,659百万元,约占全年收入的15.3%。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600,000百万元。高投入提升了华为自身的技术优势,由此建立了行业壁垒。根据2019年财报显示,华为是全 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85,000多件。 30,000多件中国有效授权专利,50,000多件中国以外国家有效授权专利,40,000多件欧美有效授权专利, 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

第三,创始人任正非的战略判断。在撰写《华为国际化》一书时,我就发现一段很有趣的故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此刻的华为也在积极地拓展海外市场,任正非向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如何规避自身的短板。经过交流,任正非直言,美国才是华为国际化路上的最大绊脚石。由此,开始了两手准备。其后,华为在美国遭遇思科的围堵,华为虽然积极地化解了思科的堵截,但是却让思科开始以“安全为由”游说美国政府,使得华为在美国的拓展举步维艰。其后,华为成立方舟实验室。任正非说道:“我们现在做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 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同样的,我们在做高端芯片的时候,我并没有反对你们买美国的高端芯片。我认为你们要尽可能地用他们的高端芯片,好好地理解它。只有他们不卖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的东西稍微差一点,也要凑合能用上去。我们不能有狭隘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害死我们。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赚钱,是要拿下上甘岭。拿不下上甘岭,拿下华尔街也行。我们不要狭隘,我们做操作系统,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样的道理。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而不是断了我们的粮食。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任正非的意图很明确,就是实现1+1的供应链体系,保证华为不会因为外部供应链的断裂而陷入危机。

第三,鸿蒙系统是物联网操作系统。任正非以及华为高管都在介绍,鸿蒙系统不是为手机操作系统开发的,这是因为在5G或者6G时代,高速的带宽和低延时将改变人类对互联网的体验,万物互联成为现实。由于物联网没有标杆意义的操作系统,华为的切入,不仅是机遇,还可以把自家的操作系统打造成为与谷歌、三星等系统与之匹敌的操作系统。然而,美国接连打压——抓捕孟晚舟、实体清单,以及后续可能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让鸿蒙操作系统提前肩负华为终端操作系统的重任。当然,鸿蒙系统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罗马并非一日建成,还需时日。任正非也坦言,生态系统的建设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按照当初的预估,华为在2022-2023年才能全部完成,目前相对来讲是较为艰难的日子。

第四,生态系统的构建。虽然生态系统目前来讲,这是华为的短板,但是华为已经着手布局,联合中国、印度、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企业一起完成。与此同时,华为还拿出10亿美元的费用来支撑鸿蒙生态系统的打造和构建。

第五,华为上亿的终端产品。根据华为发布的信息显示,华为2018年手机销量2.08亿台,2019年手机全球总出货量2.4亿台,加上手环等其他终端产品,华为自身设备就可以支撑鸿蒙系统。

第六,作为中国引以为傲的标杆企业,中国人也在用行动支持华为,也就是说,即使海外市场受阻,作为中国本土市场,也能够支撑华为在鸿蒙操作系统上的使用,即使体验差一些,海量的中国人也会支持华为鸿蒙系统,也包括笔者,当初我购买华为mate10就是因为一个媒体记者总是在批评该产品,我购买后使用至今未出现她所言的问题,而且,我认为mate10的体验感较之之前的华为产品有很大的提升。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华为有着出色的产品,可以保证在中国本土市场的拓展和维持。当然,我也看到一些杠精和攻击华为的族群,甚至有些压根就没使用过华为的产品,一旦有负面信息,这个族群就会兴风作浪。

鉴于此,我认为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成功可能性很大,从这个角度来看,凭借强大研发能力托底的华为鸿蒙系统,已经走向伟大胜利。游戏网

编后语:关于《凭借强大研发能力托底的华为鸿蒙系统,已从胜利走向伟大胜利》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微软判定:Word编辑英文句号后“两个空格”为拼写异常》,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