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晨语分享每日一条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被全民网暴的比尔·盖茨,仍在用力拯救世界。
作者 马路天使
如果不经常冲浪,你可能永远不知道比尔·盖茨在美国被喷成什么样了。
早在今年1月21日,美国出现第一例新冠感染者之后,一些人便在网络上声称:这场公共卫生危机的源头不是动物,而是比尔·盖茨。
他们坚信,此次疫情爆发,都是比尔·盖茨一手策划的。
在美国,只要随便搜索一下“比尔·盖茨”,几乎有一半以上的信息都是负面的。
有人为他挖好了坟墓。
有人对他竖起了中指:“请阻止这个恶魔的谋杀人类计划。”
还有漫画家画了6宫格漫画讽刺比尔·盖茨是如何“一步步控制美国”的。
为什么比尔·盖茨会跟谋杀人类有关?比尔·盖茨真的想“控制美国”?
如此种种,比尔·盖茨本人从未回应。
比尔·盖茨很忙,从微软一步步退出之后,他忙着厕所革命,忙着创新核能源,忙着推广疫苗,忙着消灭小儿麻痹症......
对比尔·盖茨来说,时间宝贵,只能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恶魔”其人比尔·盖茨
“如果在未来几十年内,有什么东西能够杀死超过上千万人,那很可能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而不是战争......我们还没有准备好预防下一场大疫情的发生。”
2015年,比尔·盖茨站在TED的讲台上呼吁全世界提防全球性传染病。
这段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的演讲,最终在5年后成了“神预言”。2020年,疫情在全球超过30个国家扩散,很遗憾的是这一次人们还是没有提前准备好。
然而,有美国人却认为这段“神预言”就是比尔·盖茨“人口清除计划”的实锤:
“5年前,比尔·盖茨是怎么做到神预言的?”
“这一切都是恶魔‘人口清除计划’的一部分!”
有人开始散布比尔·盖茨是病毒学家的谣言。
什么时候,比尔·盖茨跟“人口清除计划”扯上关系了?也许这应该追溯到比尔·盖茨更早的一段演讲。
2010年,同样是在TED上,比尔·盖茨说道:
“现在世界上有68亿人口,不久后就可能会突破90亿大关,这人口太多了,而良好的医疗保障、疫苗,则会让人口增长形势放缓,最终会比预计人口少10%到15%。”
这段话被截屏发到网上之后,比尔·盖茨迅速被扣上了“人口清除”的帽子,人们惊呼:比尔·盖茨想用疫苗杀死全世界15%的人口!
这段话与5年后比尔·盖茨的“神预言”联系起来,事情似乎就更加清晰了——“原来,这次疫情就是比尔·盖茨‘人口清除计划’的一部分,而比尔·盖茨强制注射的疫苗生效了,人们开始得传染病死去!”
这些阴谋论,似乎十分符合人们想象中的比尔·盖茨——一个科学怪人形象。
智商极高:从初中开始就是个编程天才;
工作狂:工作起来经常不分昼夜,忙于工作长时间不洗澡;
冷血无情:在创业伙伴保罗·艾伦病重之后,还商量着如何“劝退”;
垄断狂魔:利用商业手段使得微软长时间霸占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一则传言往往由事实的零件拼凑,靠“盲人摸象”般的想象润色。
类似的零件还有很多,但几乎经不起推敲。
比如美国媒体“24小时新闻”曾经跟风报道“比尔·盖茨企图在非洲儿童身上做疫苗实验”,后来却急忙出来澄清:对不起,这是假新闻;
但没人在意了。
比如比尔·盖茨亲自强制第三世界儿童服用疫苗,后来被证实:这是一张被恶搞的假图;
看起来恶魔效果极佳。
再比如,比尔·盖茨都不愿意让自己孩子接种疫苗,凭什么要让别人接种?但后来人们找到了盖茨夫人的原话:“在接种疫苗的时候,如果不了解清楚疫苗的适用性,我是不会让我的孩子接种的。”
而就算是最初那段有“人口清除计划”嫌疑的演讲,也是网友一厢情愿的断章取义。
明白人都清楚,那段所谓“减少人口”的演讲,有一个特殊的前提:在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儿童存活率很低,所以当地人不得不采取多生的策略来保证儿童们长大成人。
于是,比尔·盖茨才提出了这个解决方案:
通过良好的医疗保障和疫苗来提高孩子的存活率,这样生育率自然就下来了。
然而,那些坚信比尔·盖茨是恶魔的人,并不想了解这点。
天才的傲慢
1998 年,在比利时,比尔·盖茨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与众不同的奶油蛋糕。
当时,比尔·盖茨正与同行的人聊得眉飞色舞,突然,一名男子拿着奶油蛋糕大步冲向他。
几秒钟后,这块蛋糕糊在了比尔·盖茨的脸上。
这一幕还被记者拍下来了。
事后,这位粗鲁的砸蛋糕者毫无悔意:“对比尔·盖茨的攻击是对权力等级的反对。”
当年,比尔·盖茨正陷于一场反垄断官司,被告方微软的罪名是——用垄断地位控制互联网入口,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本人,则被称作“垄断主义的魔头”。
彼时,微软确实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公司。
1997年,苹果公司不得不在 Mac 上预装微软的IE浏览器,以获得比尔·盖茨的资金支持;
而当时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则也说道,“你永远、永远也不想和微软竞争。如果他们想和你竞争,你得赶快跑开,做点别的事”。
1975年,从哈佛大学退学之后,编程小天才比尔·盖茨和同伴保罗·艾伦在租来的简陋公寓里成立了微软公司,开始没日没夜地编程。
正如乔布斯所言:“在那个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软件的年代,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已经在为Windows的诞生做准备了。”
1983 年,Windows 1.0 操作系统诞生,比尔·盖茨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操作界面,用鼠标、窗口、图标来引导操作。
有了这个系统,不懂编程的普通人也可以驾驭电脑。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Windows 几乎凭借其先驱性的功能垄断了9成以上的电脑桌面市场,而利用其“基础设施”般的市场占有率,微软轻而易举地通过在系统预装自己的软件持续扩张。
当然,这部分被预装的软件,并不令人讨厌,相反地,它们十分受消费者欢迎。比如当年,简便易操作的 Microsoft Works 办公软件一出现,就引起了企业们争相订购。
一时间,在科技行业没有第二家公司可以与微软匹敌。
微软的收入,也从 1991 年 18 亿美元,上升至 2000 年的 230 亿美元,净利润从 4.63 亿美元上升至 94 亿美元。
2001年初,微软的市值达到了 6000 亿美元的巅峰,占纳斯达克11% 的市值,而苹果市值最高的时候,也不到整个纳斯达克的 3%。
但也正因为如此,从1994 年开始,微软开始多次因为垄断被告上法庭。
起诉方认为微软用某些商业手段垄断了科技行业,比尔·盖茨则始终认为这是他们努力创新、用实力赢来的结果,“我日夜都在工作、思考,这是我确保微软能保持领先的方式”。
在比尔·盖茨的两个姐姐眼里,这个弟弟从小就展露出不可一世的好胜心,在童年的家庭运动会上,比尔·盖茨甚至会为了拿得冠军,挑战超出自己年龄范围的任务。
在微软,这种强烈的好胜心显然也在继续发挥作用——他从不停下来,一定要跑赢对手。
直到1998年,气不过的比尔·盖茨决定把全部精力用来处理官司。
于是就有了当年这场著名的反垄断庭审现场:
法官问:从微软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来看,微软还怎么证明没有垄断?
比尔·盖茨没有正面回答,却时而吊儿郎当地大笑,时而自顾自在法庭上喝起了饮料——似乎是不屑与智力平庸的法官争辩。
2001年,这场旷日持久的反垄断案历经近10年后,最终以和解收场。
因为法官们听取了经济学家的意见:“强行拆分微软只会让消费者蒙受更多损失,因为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金钱在买别的软件上。”
如今,65岁的比尔·盖茨回忆起这件事,第一次“承认错误”,“我仍旧不认为微软用不道德的手段垄断行业,但主要问题也许是我当初的傲慢态度,惹恼了其他所有人”。
二十多年过去,时间并没有改变比尔·盖茨的好胜心,只是他变得更柔和了。
加速改变世界
1997年,纽约时报作者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发表了一篇名为《在第三世界,水依然可致人死亡的》的报道。
报道写道:在一些无力建造污水处理系统的贫穷国家,居民往往会随意将排泄物直接倾倒进饮用水源里,这使得“每年有300万对父母要埋葬死于痢疾的孩子”。
尽管触目惊心,但这篇讲述遥远国度苦难的文章,还是很快被遗忘了。
当时,比尔·盖茨也看到了这篇文章,文章里描述的情况却让他和妻子感到不安。
在世界公共卫生已经步入现代化的时代,痢疾完全可以避免,怎么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因为这个疾病死去?太不可思议了。
19岁就开始创业,一心扑在微软事业中的比尔·盖茨,突然想起了已经过世的母亲——那个热心于公益事务的独立女性,告诫过他不要太过沉溺于企业竞争,“外面的世界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关心”。
翻看资料后,比尔·盖茨了解到在非洲一些国家,不仅没有下水道,连像样的厕所都没有,人们就直接饮用和排泄物混在一起的水。
可是铺设管道和供水系统工程量太大,动不动就要花几百亿美元。
即便能负担起建设成本,他们还要考虑在水源缺乏的国家,怎么提供那么多保持卫生的水源?
所以他的方案是,必须建造一种不需要水、电就能化解排泄物的新式厕所。
当时,有些人怀疑这根本行不通。
但在比尔·盖茨看来,没什么事情是行不通的:“在我创业之初,大家觉得计算机只能是大公司和政府才能买得起的大型机,但当时我们并不这样认为……。”
历经18 个月,这个神奇的粪便循环式厕所出现了:
它先将排泄物的水分蒸发掉,再燃烧剩下的固体制造更多蒸汽,而这些蒸汽又成为了这台处理器的动力。最终,不需要外接电源和水源,它还能产出纯净的水。
当着大家的面,比尔·盖茨亲自喝下了这杯用粪便做成的纯净水,笑得无比开心。
虽然,目前粪便循环系统已经在塞内加尔共和国的首都达喀尔成功运行,但想要让这一项目在全世界欠发达国家得到普及,仍需要有厂家不断加入来降低生产成本。
比尔·盖茨推断,这个至少可能在2030年才能完成,但在这之前还要投入多少金钱和精力,没人说得清楚。
更何况,比尔·盖茨手头还有多个前无古人的庞大项目在同时进行。
从1998年开始,盖茨比基金会就将很大精力投入到欠发达地区小儿麻痹症疫苗的推广工作中。
虽然世界上在1955年就已经有了小儿麻痹症疫苗,可是在欠发达国家根本没法实现。/盖茨基金会
2008年,比尔·盖茨团队甚至利用高清卫星图像和计算机算法,为小儿麻痹症重灾区尼日利亚绘制了一张科学的疫苗接种地图,保证每个偏远片区的孩子都能得到医疗照顾。
就这样,小儿麻痹症全球新增病例从1985年的35万人锐减到了不到一百人。
除此之外,为了降低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尔·盖茨还在2006年成立了泰拉能源公司。
在目睹了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环境问题之后,他想创造一种新型的核能源——没有风险,而且核反应堆燃烧后的副产品还能够回收利用。
一般人都知道,核反应堆这种臭名昭著的能源方式,“最好不要碰”。
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事故至今仍令人恐惧,2011 年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则让很多人开始抵制核能源。
但一贯乐观的比尔·盖茨相信:那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好。
直到前年,这种新的核反应堆设备果真被研发出来了,虽然至今都找不到合作推广的方式。
从2008年开始,逐渐退出微软的比尔·盖茨,并没有过上人们想象中“首富”应该过的神仙生活,反而更加忙碌了:
慈善基金会工作、厕所革命、推广疫苗、建设新核能设备......比尔·盖茨的每一项工作,看起来都有如擎天神肩上的重担,不仅耗资巨大,还非常烧脑,况且如今也不断遭到非议和诋毁。
那个让比尔·盖茨停不下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比尔·盖茨想了想,笑说:“我不想我的大脑停止工作。”
无尽的征途
如果换一种方法来看,比尔·盖茨离预想的“成功”其实还很远。
小儿麻痹症,人数虽然已经锐减,可离他的目标“零发病率”还有一段距离,他预计投入的60亿美元也不知道够不够;
厕所革命,还没办法完全推广,需要再降低成本;
核能项目,落地困难重重,好不容易谈成的合作又因为国际问题搁浅了。
在《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纪录片的最后,导演还是忍不住问比尔·盖茨:
“你有没有一个时刻觉得,太难了,不干了?”
比尔·盖茨突然被逗笑:“有的时候会这么想,但大部分时候,我还是觉得要更努力。”
事后,导演说:“比尔·盖茨想要改变世界,永不放弃,又拥有如此硬核的大脑。但你也忍不住会想,这些优点是不是也是缺点?他想做的是不是太多了?他是不是陷得太深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就藏在比尔·盖茨小学的一本日记本里。
他用稚嫩的笔迹写道:人的生命就像一场正在燃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从这场火灾中,竭尽全力抢救点东西出来。
面对人生这场“火灾”,比尔·盖茨只想加速再加速,用财富和大脑改造世界——至于那是不是阴谋?就让别人说去吧。
纪录片最后,无人机航拍视角下,崎岖的山路永无尽头地蜿蜒向前,比尔·盖茨独自若有所思地走着......
这是属于比尔·盖茨的,未完的征途。
编后语:关于《被全民网暴的比尔·盖茨,仍在用力拯救世界》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晨语分享每日一条简短正能量语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