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周黑鸭还好么?》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领导者VS创新者:国际视角下解读DCEP和Libra的崛起。
原标题:领导者VS创新者:国际视角下解读DCEP和Libra的崛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月14日晚,两张在社群中流传的截图显示,中国农业银行正在对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钱包进行内部测试。该迹象或表明,全球第一个由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即将迅速落地。
截图显示,中国农业银行此次测试的功能包括收付款、转账、电子钱包查询和管理。数字货币电子钱包可能与普通银行账户直接关联。此外,使用数字货币之前需要进行兑换,用户将通过银行账户付款,并将数字货币直接兑换到钱包中。
随后,4月16日有消息传出,央行数字货币将作为交通费补贴的形式,在5月发放给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直属企业员工。此消息得到了苏州相城区某政府部门人士的证实,他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应用确有落地,此前已经收到文件,具体是金融监管局在负责。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
媒体报道的央行数字货币内测照片
关于CBDC的猜想不断。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近日提出了一种自底向上的“兑换”视角:业务由底层客户发起,客户申请兑换CBDC并将其托管至代理运营机构。代理运营机构记录客户托管CBDC的明细账本,为每个托管客户单独建立明细账。代理运营机构收到客户兑换并托管CBDC请求后,在收取现金或扣减客户存款的同时,将等额CBDC记录在该客户明细账下,然后向中央银行缴回现金或扣减存款准备金,并以批量方式混同托管至中央银行。
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这种全新的CBDC方案,可同时实现“管控中心化,运营分布式”的目标。(链得得注:央行数字货币在市场中存在“DCEP”和“CBDC”两种说法)
4月16日晚,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2.0版,宣布放弃公链计划,除了提供锚定一篮子法币的币种外,还将提供锚定单一法币的稳定币。整个白皮书中都传递出一种讯息,即放弃之前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在稳健的合规框架中推出Libra。
此外,白皮书中还写道,“随着央行数字货币的前景正在逐渐成为现实,协会希望将Libra支付系统进行升级以支持这些公共部门的创新,这也是Libra旨在实现的设计原则。”
链得得“不得了对话”第十六期邀请到(香港)数码动力有限公司创始人及香港区块链协会共同主席方宏进、 Sino Global Capital 首席执行官 Matthew Graham、MDT量数创始人及Measurable AI创始人黄何三位嘉宾来共同探讨央行数字货币的新发现和全球主权数字货币的新路径。
对话嘉宾:
方宏进 |(香港)数码动力有限公司创始人、香港区块链协会共同主席
Matthew Graham | Sino Global Capital CEO
黄何 | MDT量数创始人、 Measurable AI创始人
主持人:
仇杨涛 | 链得得执行副主编
精华摘要:
方宏进 |(香港)数码动力有限公司创始人
1.Libra白皮书2.0版本中的一些“妥协”,首先传统金融界未必会买账;其次,这个妥协本身就失去了原来那种革命性的意义,流于一般的稳定币,价值也就没有这么大了。
2.央行设计数字人民币时希望它像普通纸币一样,不具有明显的标记,任何人都可以匿名收存与使用;但另一方面,央行又希望能够监控到钱的用途和流向,实际上最后纠结的根源就是钱包。
3.央行数字人民币谈不上是在跟民营企业抢移动支付,但确实有一定的可能性会冲击商业银行存款。
黄何 | MDT量数创始人
1.Libra白皮书2.0中提到,将新增锚定单一货币的稳定币,这与很多地区的实际消费和转账场景更为接近,更方便Libra在不同地区先后落地。
2.央行数字货币跟 Libra 最大的区别是,发行DCEP实际上是增加 M2,而 Libra 是储备一揽子或者是锚定一种最新的主流货币来发行,并不增加货币的发行量。
3.香港政府过去几年一直希望推Fintech,但Fintech是一个非常敏感且需要监管配合的领域。
Matthew Graham | Sino Global Capital CEO
1.华尔街的银行对区块链技术上演“冰与火之歌”:一方面,这些银行害怕这项技术;另一方面,它们所做的一些创新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要塞”而发起的“后卫战”。
2.在美国,许多尝试Fintech项目的科技公司都面临诸多问题,金融领域显然与他们的创新DNA不匹配。
3.本周Libra协会的声明是对这次失败的一个承认,表明自己希望能在一个不那么野心勃勃的愿景下重新启动这个项目。
以下是链得得推出的“不得了”对话第十六期中,三位嘉宾的对话实录。由链得得编辑后发布:
仇杨涛 | 主持人:首先请方老师谈谈基于当前央行数字货币的种种猜想,你有没有一些新的观察?
方宏进 |(香港)数码动力有限公司创始人:央行数字人民币可能没有这么快会马上进入到我们的生活,现在也只是在央行内部测试,进展到了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间进行测试,还处于一个测试阶段,它还没达到实用阶段,所以说距离马上进入到我们的生活还有点远。
关于Libra的最新进展,这与我原来在链得得发的文章中所做的预估是一样的,Libra原来的特立独行非常吸引人,是革命性的,但是不可能被传统金融界所接受,所以它现在做出这些妥协。但是首先,传统金融界未必就会买账;其次,Libra做的这个妥协本身就失去了原来那种革命性的意义,流于一般的稳定币,其实它的价值就已经没有这么大了,这是我的两点想法。
仇杨涛 | 主持人:Libra在新版白皮书中做了四项关键修改:1、除了提供锚定一篮子法币的币种外,还将提供锚定单一法币的稳定币;2、通过强大的合规性框架提高Libra支付系统的安全性;3、在保持其主要经济特性的同时,放弃向无许可公有链系统的过渡计划;4、为Libra的资产储备建立强大的保护措施。黄总对Libra颇有一番研究,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黄何 | MDT量数创始人:Libra设计本身并不是面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是希望可以覆盖经济不发达的人口大国,比如越南、印尼、墨西哥、菲律宾、秘鲁等加起来有数十亿人口。这些地区人均拥有银行储蓄账户的比例非常低,但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并不比发达国家差。此外,这些国家的金融基础设施普遍不发达,甚至主权货币也不稳定,所以Libra一开始的设计是通过储备并锚定一揽子主流货币的方法来发行。这里我整理了一张图,大家可以看一下。
Libra白皮书2.0中提到,将新增锚定单一货币的稳定币,注意这里是新增,而不是取代之前的设计。锚定单一货币与很多地区的实际消费和转账场景更为接近,更方便Libra在不同地区先后落地,是一种妥协。
仇杨涛 |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Matthew分享一下对这两条消息的认识:一是农行内测数字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将落地,二是Libra修改白皮书,新增锚定单一货币的稳定币。
Matthew Graham | Sino Global Capital CEO:首先来看DCEP的最新进展,本周关于中国农业银行(ABC)内侧数字人民币的消息透露出许多有用的信息,毕竟这是我们首次看到DCEP钱包可能的雏形,至少在界面展示方面会是什么样子。据我所知,ABC试点具体在深圳、雄安、成都和苏州等地进行。
另外,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还有许多其他的试点也在进行中,毕竟DCEP并不是直接通过金融中介开展工作的,农行也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从流出的用户界面(UI)来看,DCEP钱包包含扫描、接收、转账等功能,与支付宝及微信支付有许多相似之处。这里我有几个有趣的观点:
1.DCEP越来越像是一种可编程的“智能货币(smart money)”,代币化但又不是真正的区块链;
2.DCEP的诸多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破除美元的霸权局面。目前除了依靠美元之外,用于全球转账的基础设施都普遍过时、缓慢且昂贵,而DCEP正在试着将货币变得更加智能和快速,并且是建立在更少依赖于美元的基础上。
仇杨涛 | 主持人:方老师,你如何理解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提到的自底向上的“兑换”视角?
方宏进 |(香港)数码动力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先,央行数字人民币测试目前是在一个正常的推进过程中,从内部完全封闭式的测试到开始跟一些社会大众有接触,并不是要突然要做一个大动作,所以大家不必对此有过多猜测。
第二点,这次农行钱包漏出可以说是一个失误,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安排,后边(农行)也澄清了,所以大家可以只把这当作一个参考。因为不同的国有商业银行都对钱包做了不同的设置,而且在钱包方面,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之前也多次说过,允许其他机构做各自的开发,所以大家也不必认为数字人民币一定就要以哪种钱包的形式来做接收和支付,这方面还是有一个很大的活动空间。
第三点,目前从央行的角度来看,它最大的担心就是监管问题,也就是数字货币发出去以后,到底是谁在用、怎么用。毕竟在这之前没有过实际的经验,所以央行希望一步一步在可控的范围内去推广。这里其实有一些矛盾性的东西:一方面,央行设计数字人民币的时候希望它像普通纸币一样,不具有明显的标记,任何人都可以匿名收存与使用;但是另一方面,央行又希望能够监控到钱的用途和流向。这样来看,实际上最后纠结的根源就到了钱包这里,到底是由国有商业银行开发实名制登记的数字钱包供大家使用,还是允许民营公司自己开发通过下载就可以匿名使用的钱包。这实际上是目前在推广数字人民币的时候一个比较大的难点,也是我觉得央行要一点一点进行测试的一个主要原因。
方宏进 |(香港)数码动力有限公司创始人:关于这个问题我再往更深层次补充下,如果央行发行数字人民币,普通人可以用匿名的数字钱包进行接收和转移,倘若这样的业务充分发展起来,就会存在一个前景,叫做商业银行的去媒化或脱媒化。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作用会被大大的削弱,实际上变成了央行和我们每个人直接发生借贷关系。我们拿着钱,央行作为一个保障实体,相互之间进行交换,这又是央行不愿意看到的一件事,因为央行希望充分发挥现有商业银行在中间层的作用。所以目前就要通过不断地测试来看到底怎么安排是最合适的,也就是既让国有商业银行、各商业银行发挥作用,又能保证持有数字人民币的个人可以和央行直接发生联系。
仇杨涛 | 主持人:我补充一下,因为目前商业银行主要以利息收入。如果照此设计,央行在考虑商业银行的地位,但是DCEP在做脱媒的事情。那这中间的利益如何做权衡?
方宏进 |(香港)数码动力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先要说明一点,央行数字人民币是不存在利息的。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的数字钱包里拿的数字人民币是没有人付利息给我们的,因为没有放贷的过程,也就不存在利息这回事。商业银行本来是把我们的钱存到自己行里,在放贷之后收取借款方的利息,并把其中一部分给我们。所以这就是现在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如果央行直接跟每一个用户发生了联系,就会存在去商业银行的风险。
这个说起来大家可能一下想象不出来,我是60年代生人,在我小的时候,商业银行和我们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因为中国人民银行就可以直接开户,我们可以直接从中国人民银行取钱去花,而工商银行只对企业,建设银行只对建设行业,和老百姓根本就没关系,所以这个数字人民币势必对现有的银行体系产生一个巨大的冲击,但央行做事比较小心,它不希望这个冲击存在某些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央行现在只能逐步推进,以期找到一个平衡点。
仇杨涛 | 主持人:Libra白皮书2.0中写道,“随着央行数字货币的前景正在逐渐成为现实,协会希望将Libra支付系统进行升级以支持这些公共部门的创新,这也是Libra旨在实现的设计原则。”黄总您觉得这是一种市场力量的“主动献殷勤”吗?我觉得这不会和“支付宝参与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相关研发”一个道理,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关系?是Libra寄希望用市场力量去撬动法定数字货币这块大石头吗?
黄何 | MDT量数创始人:首先央行数字货币跟 Libra 最大的区别是,发行 DCEP 实际上是增加 M2(广义货币供应量),是在印钞票,而 Libra 是储备一揽子或者是锚定一种最新的主流货币来发行,并不增加货币的发行量,当然如果 Libra 能延伸到信贷领域,那就另当别论。
Libra 如果成功推广应用,将使金融基础设施未完善的地区失去发展金融基础设施的机会,当地金融体系不再重要。另外,Libra 可取代第三世界国家央行(尤其是法定货币不稳定的国家)的角色,从而使当地法币失去竞争力并进一步导致政府丧失铸币权。正因如此,Libra在全球各国都受到史无前例的监管,第三世界国家更是害怕,所以Libra想按照自己的理念强推的话肯定不可能。
DCEP 在全球是趋势的话,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并没有技术和能力去搭建这个系统。而这也是Libra的一个机会,本来进不去那些国家,但是可以从技术上帮助他们。Libra这么做与其说是“主动献殷勤”,倒不如说是曲线救国,撬开大门。
仇杨涛 | 主持人:方老师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方宏进 |(香港)数码动力有限公司创始人:我个人认为Libra白皮书2.0版本丧失了很多革新性:
第一、Libra如果不是一个锚定多币种的稳定币,就失去了做世界通行的流通数字货币的可能性,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倒退,因为原本Libra带给大家很多的想象空间。
第二、Facebook本身有一个很大的bug,但大家都认为这是它的优势,那就是Facebook平台有二十几亿的用户。其实这些用户在使用Facebook时,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显示,如果再有钱包,就会有很大的可能性造成隐私泄露。
仇杨涛 | 主持人:Matthew,从国际市场环境来看,你对各国央行在推行的数字货币有哪些认识?它们的影响如何?你看到了哪些阻力?
Matthew Graham | Sino Global Capital CEO:首先我认为可以把美国作为一个对比点,在央行数字货币方面,美国很可能会继续作为一个追随者。这也是颠覆式创新的一个经典模式,美国一直严重依赖于其世界领先的金融部门,即华尔街,但这些根深蒂固的利益受到了来自区块链和加密技术的极大威胁,并且这些技术在美国政府间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所以从本质上看,这就是一个行业领导者与创新作斗争的典型案例。只不过这里不是与一家公司竞争(例如书店行业被亚马逊的创新击败),而是让这种现象在整个国家层面上演。
方宏进 |(香港)数码动力有限公司创始人:我同意Matthew的观点,美联储完全可以自己发行锚定美元的央行数字货币,根本不用靠Facebook的Libra。
Matthew Graham | Sino Global Capital CEO:说到Libra,毫无疑问,Facebook在美国和欧洲都声名狼藉,这也是Libra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但这又涉及到另外的话题了。
而关于美联储,坦率地讲,美国目前的领导层是十分倒退的。因为比起新技术,他们更愿意支持大型煤矿。
同样,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华尔街对美国政府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并且华尔街仍然将区块链技术视作对自己商业利益的巨大威胁。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华尔街的银行会对区块链技术上演“冰与火之歌”:一方面,这些银行害怕这项技术;另一方面,它们所做的一些创新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要塞”而发起的“后卫战”。所以,创新者又陷入两难的困境。由于华尔街是美国最强大的商业力量,因此这些银行在政府间的游说能力也不容小觑。
总结一下,在数字货币方面,我认为美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追随者的状态,但如果Biden在今年晚些时候的选举中获胜,说不定美国迎头追赶的几率会大幅增加,因为民主党实际上是一个支持科学与创新的进步党派。但即便如此,金融领域还是会继续发挥其强大的游说力量,相较于其他领域,金融领域更加害怕区块链技术。(有一点需要说明,这里我提到的“区块链”这个术语是将央行数字货币包括在内的,尽管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大多数央行数字货币使用的是分布式账技术而不是区块链技术。)
另外,欧洲或许对央行数字货币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并且可能会在中期采取行动。但是与中国和美国相比,欧洲要更为保守,进攻性没那么强,行动上也会慢一些。
仇杨涛 | 主持人:接下来请方老师对Matthew提一个问题。
方宏进 |(香港)数码动力有限公司创始人:我认为Facebook要发稳定币,最大的问题在于以往它对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做得非常不好,引起全世界的反感,你觉得Facebook应该如何与Libra切割,才能让大家对Libra放心?
Matthew Graham | Sino Global Capital CEO:这的确是Libra需要面临的主要难题。尽管Facebook是一个受欢迎的产品,但在欧洲和美国,许多人都不信任甚至是厌恶它。这主要是由几个因素造成的:第一,隐私问题;第二,Facebook在其公开声明中一贯维持不诚实的态度;第三,垄断行为;第四,人们认为Facebook肆无忌惮地让自己成为俄罗斯影响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一个载体。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Facebook成立了Libra协会,并邀请一些有影响力的公司加入其中。但在人们眼中,Libra依旧是Facebook的一个项目,在我看来,这个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
其次,Facebook经历的是“硅谷式”的技术创新,从这一点来看,Facebook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之一,但这在金融业是行不通的。因为在金融领域,你不能“快速行动,打破常规”,尤其在美国,金融业更是受到了严格的监管。
因此,许多尝试Fintech项目的科技公司都面临许多问题,金融领域显然与他们的创新DNA不匹配。在我看来,Facebook肯定也面临一些相似的问题。再进一步来说,数字货币是金融领域的一个颠覆性创新,因此更为敏感。这一系列因素让Facebook的Libra项目举步维艰,总结起来就是:
1)人们认为Facebook不值得信任;
2)在美国,科技公司很难向金融或Fintech公司转型,并且监管机构对其持怀疑态度;
3)数字货币本身就尤为敏感,因为它涉嫌夺取国家的权力。
在此环境下,更不要说与各大洲的众多监管机构和政府进行协调有多困难了。这也是为什么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Libra的最初版本肯定会失败。本周Libra协会的声明更是对这次失败的一个承认,表明自己希望能在一个不那么野心勃勃的愿景下重新启动这个项目,并特别指出,自己更愿意在现有的监管框架内工作,而不是成为一股破坏性的力量。
仇杨涛 | 主持人:接下来请黄总为我们讲讲从香港视角出发,当地的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做的一些创新实践,以及站在香港视角来看数字人民币的社会意义。
黄何 | MDT量数创始人:说实话我并没有在香港听到太多关于 DCEP 的讨论,虽然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但是人民币本身跟老百姓关系并不大。
可以说,DCEP 跟香港最大的关系是,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会带来机会。DCEP 如果实现像纸钞一样不记名,可匿名持有和转账,就间接的模糊了人民币在岸和离岸状态。当然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障碍并不是所谓的纸币形式还是电子货币形式,而是外汇管制制度。
还有就是,相比于新加坡政府,香港政府在区块链领域的政策出台上几乎没有太多作为,或者推出明确的监管措施,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懒政政府。但有趣的是,恰恰因为香港政府的懒政,不明令去禁止一些行为或者推出新的政策来进行合规性监管,让这个行业存在很多灰色地带,而这些灰色地带反而给创新带来一些机会。
不少重要的区块链公司,如Bitfinex、Tether、Circle 和 Bitmex 等都相继在香港落地。正因为香港没有监管,没有立法,没有指引,通常来说只要不面向香港用户提供相关服务,香港政府就不会太多限制你。
只是最近香港政府出手了,出台了一个STO资产交易所的牌照制度,要求相关公司需要向香港证监会申请1号和7号牌才可从事相关业务。1号牌和7号牌什么概念?以监管传统证券市场的标准来监管STO资产交易,且合规后只能向专业投资者提供服务,将散户挡在门外,从而大大提高门槛。创业型公司只能纷纷退下。
另外,香港政府过去几年一直希望推Fintech,但是Fintech是一个非常敏感且需要监管配合的领域。香港政府的懒政,既是好事也是坏事,这是一把双刃剑,就怕在不该出手的时候出手。
仇杨涛 | 主持人:有观点指出,“目前的央行数字货币与真正的区块链没毛关系,实质是一个以区块链的名义来抢民营支付生意的政府项目”,方老师您如何看?
方宏进 |(香港)数码动力有限公司创始人:第一,央行数字人民币是不是区块链技术,这要看怎么定义它。它肯定是使用了分布式分类账的一些手段,并且肯定是数字化的,但它肯定不是去中心化的,所以我们不好跟币圈的这些项目进行直接类比,看它到底是不是区块链。
第二,央行数字人民币谈不上是不是在跟民营抢移动支付,因为它可能对现有的移动支付不会构成这么大的冲击。更多的我觉得应该紧张的是这些商业银行,因为数字人民币确实对冲击商业银行存款带有一定的可能性。
仇杨涛 | 主持人:黄总怎么看?
黄何 | MDT量数创始人:DCEP、Libra 和微信支付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首先微信支付与支付宝并不是金融服务账户,而是聚合的支付接口,微信支付与支付宝只能为已经有银行账号的用户服务。微信支付之所以在中国能普及,得益于中国银行储蓄账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都非常高,以及又不像发达国家一样已经拥有完善成熟的信用卡生态。
Libra 和 DCEP 的使用和转账均可不依赖金融基础设施,即用户无需绑定银行账号即可持有或转账,央行还在纠结放开到哪个程度。(本文独家首发链得得App;来自于链得得“不得了”对话第16期;编辑/宋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游戏网
编后语:关于《领导者VS创新者:国际视角下解读DCEP和Libra的崛起》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如何简单低成本地打造人脸识别产品?百度新硬件带来答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