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什么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介绍

发表时间:2020-04-19 06:01:08 作者: 来源: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三星Galaxy Z Flip系统更新 “三脚架”模式越发人性化》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什么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介绍。

  有的小伙伴为了更好的记住一些单词已经尝试了很多记忆方法,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了,有的人还不清楚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什么,这是一个关于人的记忆与遗忘的规律介绍,感兴趣的筒子先来看看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介绍吧~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个在心理学史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对记忆进行严格数量化的测定,二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886年他出版了《论记忆》一书。从此,记忆成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保持和遗忘是一对冤家对头。你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能够回忆起来,就是保持住了,如果回忆不起来或回忆错了,就是遗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一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早。 人们对无意义的音节的遗忘速度快于对散文的遗忘,而对散文的遗忘速度又快于有韵律诗。 在学习过程中,对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地背诵后仍然继续学习,叫做过度学习。  

  适当的过度学习可以使学习的材料保持得更好。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限度的过度学习比刚能背诵的效果好,但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其保持效果不再增加。如学习四遍后恰能背诵,则再学习两遍效果最好,但再学习效果则适得其反,对人的身心造成危害。 一般记住后,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  

    所以,看了以上的介绍后,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规律来进行你的记忆练习,马上去尝试一下吧~。  

编后语:关于《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什么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介绍》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 怎么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书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单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