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神州租车“易主”落定?PE巨头华平投资豪掷超10亿》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一号员工”详述小米攻占印度背后:没人相信会成功。
原标题:“一号员工”详述小米攻占印度背后:亲历招聘困难,和雷军辩论数月,没有人相信会成功
来源:创业邦
作者:孔露娇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4月6日,雷军以此为题发文庆祝小米十周年。十年前,在中关村银谷大厦,十来个人喝了碗小米粥踏上了创业路。
雷军坦言,当时没有任何硬件研发和制造经验,只希望用互联网思维来改变中国制造业,让中国品牌在全球崛起。
十年后,雷军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小米成为中国制造和中国设计的名片,世界手机行业前六的企业有四家是中国公司。
为了实现中国品牌全球崛起,小米于2014年开始走上国际化道路,第一站是印度。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惨烈早已成红海。然而小米进入印度三年后,成为了印度销量最高的智能手机品牌,市场份额占比达23.5%。
2015年,小米在新德里举办了第一场海外大型发布会,雷军在发布会上的“Are you OK?”成为了经典。目前,印度已经成为小米在中国之外的第二大市场。
小米在印度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人。2014年小米印度成立,马努·库马尔·杰恩(Manu Kumar Jain)加入成为一号员工,负责小米印度业务并担任全球副总裁。在加入小米之前,他曾经是印度本土电商公司Jabong的联合创始人。
这位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拥有印度管理学院MBA的印度籍经理人,为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开拓起了关键作用。短短三年时间,小米就超越昔日霸主三星在印度脱颖而出。
印度,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和资本出海的圣地。过去5年中,印度初创企业获得了超过400亿美元融资,其中超过4成来自软银和中国投资者,包括阿里、腾讯、顺为资本等。
小米“征战印度”的历程,也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的一个缩影。
近日,小米印度负责人马努·库马尔·杰恩(Manu Kumar Jain)与GGV纪源资本进行了对话,分享了小米印度创立的过程、成功的秘诀以及面临的挑战。
以下为访谈原文,经创业邦编译整理。
下一批十亿用户来自印度
主持人:当时印度有许多快速成长的初创公司,你为什么选择了小米?是什么吸引你加入?
Manu Kumar Jain: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在2011-2012年的时候,我正在创办一个电商公司叫Jabong。当时我有点担心没有人会来网上买鞋子和衣服,但我的联合创始人说这是个好主意,我们一定会成功。几个月后,我们开始有了成千上万笔交易,但最让我惊讶的是,有60%以上的人在用手机购物。
我开始对手机感兴趣,我看到一个美国作者的博客,说小米是值得关注的一家公司,这是一家颠覆行业的中国创业公司,那时还没人听说过。我感到很兴奋,于是通过朋友认识了小米的创始人。
我们保持了一年的联系,期间我还在经营Jabong。当我离开Jabong时,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林斌联系我说:“你想在手机领域做点什么吗?我们想(在印度)开设一家小米公司,你要不要带领这个公司?”。我认为那是个难得的机会,于是就有了后面的事情。
主持人:Hans(童士豪)是小米的早期投资者,当小米进入印度时,你有什么看法?
童士豪:在2010年,我给小米做了一个模型,预测如何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发现,如果小米只做一家面向中国的企业,它将永远无法成为期待的样子,小米必须成为全球性企业。
从全球来看,下一批十亿用户将来自哪里?印度绝对是第一位。
实际上,没有中国品牌在印度做得很好,所以这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小米邀请Manu加入时我很高兴,在2014年,没有人能想到小米会在印度排名第一,在印度的手机销量可以与中国市场相媲美,所以Manu和他的团队居功至伟。
主持人:很多人不知道小米在印度有多成功,Manu,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印度消费者对小米手机有多疯狂吗?
Manu Kumar Jain:现在小米可能是印度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为什么这么说呢?从2014年5月到2017年5月,短短三年我们成为了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在过去的八个季度中,我们连续两年成为智能手机品牌的第一名。
除了手机之外,去年我们推出了小米智能电视,目前已经连续五个季度成为大型智能电视品牌,很快会成为印度智能电视的第一品牌。我们还是印度第一大可穿戴品牌,拥有超过40%的市场份额,同时还是印度第一大移动电源品牌,拥有超过35%的市场份额。
我们还在生产很多物联网产品,即使我们不做任何广告,印度消费者也很喜欢小米,会持续购买多款小米设备。
主持人:消费者是如何了解小米这个品牌的?
Manu Kumar Jain: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大多数用户甚至都不会念这个名字,他们不会小米的发音。很多用户会把小米叫成Zyo-mi,Zio-mi,Gio-mi,Gao-mi,但所有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Mi。这就是他们所认识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品牌形象。
大多数人通过三个途径认识我们,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来源,就是口口相传。购买我们设备的人成为了粉丝,他们告诉朋友和家人,这是值得购买的产品。其次是人们用小米产品做的视频,第三是社交媒体。我们积极在社交媒体投放内容,并鼓励所有员工都这样做,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好评和点赞就会产生购买的欲望。
童士豪:我打开领英时,第一个看到的就是Manu的帖子,你们在社交媒体上非常活跃。
主持人:是雷军告诉你要这样做的吗?他在中国的微博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影响力很大。
Manu Kumar Jain:是的。我在面试时候第一次见到雷军,他问我以前的公司Jabong花了多少钱进行市场营销,我给了他一个数字,然后他让我猜小米花了多少钱,我猜是5%。他说:“不不不,再想一想。”我说大概是3%,他说:“不,再想想。”我说可能是1%,然后他站起来,到白板上画了一个很大的零。他说:“这就是我们花的钱,因为我们使用社交媒体。”所以从第一天开始,他就积极鼓励我使用社交媒体。
童士豪:我记得在2011年,小米发起了第一个活动“手机控”,是为那些热爱手机、痴迷手机的人举办的,他们非常热衷于谈论使用手机的经历。
雷军拍下他50部手机的照片,在小米网站和微博晒出他拥有的手机,喜欢它们什么,不喜欢它们什么。在活动第一周,就有46万人分享了自己的手机,说出他们不喜欢这些手机的地方和对小米第一部手机的期望。
这次活动让日后小米手机的销售变得容易许多。发布会上大约有2000人出现,会后出售了约34万部手机。如果不走进用户内心并吸引最活跃的用户,让他们分享自己想法,小米就很难花这么少的钱获得这么高的社交关注度。
雷军在2010年跟我有一次谈话,他对改善智能手机有很多想法,但是无论他发多少电子邮件给iPhone或诺基亚,都没人会回应。他说想建立一个让活跃用户有发言权的公司。
Manu Kumar Jain:2019年初,哈佛商学院的一个团队专门联系我们,请我去美国演讲,就一个主题:我们如何零成本营销成为印度最大的品牌。
没人相信小米可以成功
主持人:如果对小米手机的三大成功因素进行排名,即价格、渠道、粉丝,哪个因素是第一要因?
Manu Kumar Jain:在印度市场,第一个绝对是产品。如果产品不够好,那么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无法成功。
童士豪:是什么让小米产品在印度消费者眼中如此吸引人?
Manu Kumar Jain:每次发布产品时,我们都要牢记三个关键事项。首先需要有最新和最佳的创新,其次需要有尽可能高的质量标准,第三,从定价的角度来看,我们创造了一个术语叫“诚实价格'',这意味着它可能不是最低价格,但我们只为自己保留了不到5%的利润率。
我们削减成本,保持很少的利润,然后将其让渡给用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诚实价格。纵观许多历史悠久的品牌,他们在创新和质量上都做得很好,但是定价却很糟糕。大约在6-8年前出现的一些品牌,他们的价格和规格都很好,但质量却很差。
我相信,我们是跨产品的品牌里,唯一可以同时做好产品、质量和价格这三件事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提供如此独特的价值。我想这是第一件事。如果没有质量上乘、价格适当的好产品,你就不会胜利,于是就有了以产品为中心的公司。
第二个使我们与众不同的是人才。小米印度大多数人都没有智能手机背景,他们来自谷歌、Facebook、eBay,Flipkart、Snapdeal等公司,拥有电子商务或互联网背景。但正因为大多数人从未做过这样的事情,所以他们愿意冒险,尝试从未尝试过的新事物。
我们刚刚在印度推出了一种新型的IoT设备,即智能净水器,负责制造这个产品的人没有净水行业经验,而是电子商务背景,他有一种与传统净水器制造者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大多数负责人都是30出头,我是公司年龄最大的人之一。
第三个成功的原因是,我们从来不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比如发布渠道,五年前94%的产品是在线下市场,线上市场只占6%。我们启动时,我拜访了许多CEO,还有我的导师以及经营过手机公司、技术公司的人,他们都说:“Manu,这是错误的策略。你正在追求一个很小的只有6%市场,而94%的市场在线下。销售智能手机的方式应该是在营销上投入大量资金,在线下销售,而你什么都没有做”。
我很担心,也许我们做错了,但是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我们从来都不做。
当市场在线下时,我们转线上了,如今我们在线上市场拥有近50%的市场份额。当所有人都追求功能电视时,我们追求智能电视,我们几乎占据了智能电视整体增长的85%。我们做了很多与众不同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门道,无论是分销渠道还是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营销,都是我们区别于印度其它其他品牌的地方。
童士豪:我记得在做产品设计时,雷军特别想做到不花钱营销。对苹果而言,营销大约占其销售额的20%。但雷军说百分之百不会这样做,这就是为什么小米手机价格便宜得多,因为他没有这些费用。
这就是为什么他可以将运营费用保持在销售额的5%-1%,2%投入研发3%投入运营,非常精简,但仍然可以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当时谷歌新推出Nexus并在网上进行手机销售,但最终失败,所以没人相信小米可以成功。
Manu Kumar Jain:在直销方面,我们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Mi.com。你可能会感到惊讶,就电子产品和智能手机销售而言,这个平台已成为印度第三大电子商务平台,排在Flipkart和亚马逊之后。
小米的第二个家
主持人:小米在印度市场的整体策略是什么,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Manu Kumar Jain:小米认为印度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在中国所做的一切都会在这里复制。我们有手机设计部,有研发部,有产品团队,有制造业。我们在中国进行的所有端到端运营,也在印度进行。
我们也在印度为本地用户设计很多产品,某些手机完全针对印度用户进行了重新设计。在中国我们推出了一款名为Redmi Note 7的手机,但在印度推出了另一款针对印度消费者的手机,像素更高,镜头也不一样,是和Redmi Note 7 Pro不同的规格。
2019年,我们推出了一款叫做“修胡器”的产品,这个产品在小米生态系统的其它任何地方都没有,因为世界上其它地区,包括中国人都习惯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但是在印度,由于一些板球运动员蓄胡子的新时尚,年轻人喜欢留胡子,所以我们就为印度用户设计并推出了这款产品。
在中国与印度,净水器产品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中国有水库,能源不是问题。但在印度,电力和水资源都很缺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个大水箱来装水。我们很多产品完全针对印度市场进行了重新设计,所以我们说印度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主持人:小米印度是否也像小米中国一样,投资其它产品而不是自己制造?
Manu Kumar Jain:是的,我们自己设计的产品包括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路由器和操作系统,除此之外的所有东西都是由我们的生态系统公司设计的。
我们生产小米修胡器的方式是,在印度制定产品规格,然后找到合适的生态系统公司,我们有超过200家小米投资的公司。我们只需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他们可以实现产品设计,然后双方合作在印度推出这个产品。
童士豪:你们在设想的产品中有哪些即将推出?有哪些你认为是印度独有的?
Manu Kumar Jain:我们在中国生产的某些产品对印度没有意义。例如无人机在印度是非法的,还有9号平衡车,印度的路况不允许开。我自己试过,在班加罗尔道路上无处可行驶。
我们的产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只需稍加修改就可以在印度推出的中国产品。我们大致可以在80%-90%的程度上使用同一款产品,但要有一些小修改,然后在印度推出。例如电视机,在硬件上我们必须进行一些修改,我们会改变亮度和音量,因为印度人一般白天看电视,而中国人大多数人晚上看电视,亮度等级必须不同。
第二类是对印度没有任何意义的中国产品。就像我举例说的无人机、平衡车或电饭煲。小型电饭锅中国人都喜欢,但大多数印度人真的不喜欢。
第三类是针对印度市场重新设计开发的产品。比如净水器和修胡器,完全是为印度市场设计的。我们正在修改更多这样的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中国笔记本电脑的平均价格为5000元人民币,对印度用户来说太高了。我们考虑在印度制造笔记本电脑,针对印度用户进行重新设计,以适应用户需求或者价格需求。
童士豪:你们在印度出售的产品,有多少是在当地制造的,有多少是从中国进口的?
Manu Kumar Jain:我们五年前开始进口,慢慢开始在印度组装,然后开始在本地制造大量零件。手机是我们在印度最大的业务,我们在印度销售的手机几乎100%是在印度制造的。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组件,包括PCP、摄像头模块、电池组、触摸屏等,要么本地化,要么从本地供应商那里采购,要么通过国际合作伙伴的本地公司制造。我们的智能电视80%都是印度制造的,还有20%仍是进口。移动电源100%在印度制造,只有在销售量大的时候才会进口。其它产品仍靠进口,但我们会找到办法来开始本地制造。
童士豪:小米在印度的受欢迎程度,是否也使台湾和中国的硬件合作伙伴更容易到这里发展?
Manu Kumar Jain:是的。五年前有一个问题,我们去找制造伙伴在印度设厂的话,他们会不愿意,因为这里没有合格的供应商,而当我们去寻找有资格的供应商时,又没有合格的制造商,就是“鸡和蛋”的问题。
五年前,我们说服富士康在印度建立了第一家工厂。
这对我们确实帮助很大,我们开始扩大产量,当时所有的产品都是在富士康生产的。现在我们许多伙伴合作和供应商有很大的动力来这里,因为他们有像富士康这样的大客户。富士康也很开心,因为他们有像我们这样的大客户。在过去的五年中,电子制造业的生态系统与当时相比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主持人:小米印度在软件或内容方面做得怎么样?
Manu Kumar Jain:问得好,因为这是我们的核心业务。大多数人只谈论小米手机,我们毫无疑问是智能手机公司,但我们不仅仅是智能手机公司,我们还是物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方面,我们已经在印度构建了大量的互联网产品,我们有Mi音乐、Mi视频、Mi Pay、Mi浏览器以及许多其它互联网服务。
这些服务的发行非常简单,Mi音乐拥有庞大的音乐内容库,它在印度对用户免费。Mi视频拥有超过70万小时的内容,在Mi电视和Mi手机上都可获取,在印度已经全部做到了。我们从12-15个内容提供商那里获取内容,然后做无缝显示。我们有专门的团队为印度用户设计这类互联网产品。
跨国管理:每天与雷军通话
主持人:在一家中国公司工作是什么感觉?你需要花多少时间在中国团队?
Manu Kumar Jain:在我加入小米之前,很多人告诉我不要加入中国公司。人们不了解真相。有的人听说中国公司永远不会给你权力,不会给你决策权,所有事情都必须回到总部去汇报。我很幸运,从未遇到过这些问题。我对过去五年的进展感到非常满意,我几乎每天都通过聊天软件与雷军交谈。
主持人:微信还是WhatsApp?
Manu Kumar Jain:不,我们有米聊。我和雷军几乎每天都在米聊上交谈,我们什么都讨论,关于小米全球正在发生的事情,印度正在发生的事情,印度的政治局势。
童士豪:你打英文,他打中文?
Manu Kumar Jain:不,我也打中文。我有一个团队为我翻译。我不会打错任何字,发送给团队,然后他们翻译成中文,然后再发送给雷军,反之亦然。雷军可以阅读和理解英语。
有时候如果我要发送紧急消息,我会直接用英语发送给他,他看到会用中文回复,然后我用谷歌翻译快速翻译成英文。只要我们没有重大策略变化,没有大幅度改变我们的业务计划,就可以进行本地决策。我从未见过雷军或其他任何人来干涉,所以我认为参与度非常高。
主持人:你曾说雷军是你见过的最有远见的人,与他一起工作五年之后,你有没有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Manu Kumar Jain:我要说两件事。第一,几乎所有与我合作过的领导人,要么非常了解产品,要么非常了解业务,但是在我与之共事的人当中,我想不出还有谁,既是一位优秀的技术和产品专家,又是一个出色的业务和运营人才。
一方面,他可以谈论如何建立数十亿美元业务,另一方面又可以非常微观,谈论流行手机的摄像头功能,然后花几个小时深入讨论所有内容。他讨论产品和业务的能力令人难以置信,我还没见过有谁能像雷军一样高效地处理这些事。
第二,他能够与很多人建立联系,尽管他英语说得不太好。事情到他那里,他会很郑重地召集印度的所有主要领导人和团队成员开会,一对一。他会花很多时间跟我讨论,有时我们的一对一会议可以持续6-8小时。
他能说,能讨论,能辩论,要说服他并不容易。有时候我们的辩论会持续四个小时,我们不得不说服其他人参加我们的辩论。他与所有人的关系确实很好,而且他回复很快,不会错过任何消息。即使是在我们凌晨1点而中国是凌晨3点30分的时候,我也会马上得到回复。
主持人:你们有过意见分歧或争论吗?
Manu Kumar Jain:我们意见分歧的第一件事,是五年前我们讨论在哪里设立印度总部。他说应该在德里,我说应该在班加罗尔。我们辩论了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我总算说服他应该设在班加罗尔。
班加罗尔是科技之都,所有合作伙伴包括Flipkart、亚马逊全都在这里,招聘人才很容易。我们当时正在考虑人员招聘和建立研发中心,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展开了很多辩论,因为并非所有在中国推出的产品都会在印度推出,我们曾经就某个产品的营销名称进行了将近四个小时的辩论,最后他说服了我。几个月前我们发布了一个新产品,我们又进行了数周的辩论,最后我说服了他。
我认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好,我们尊重彼此的观点,知道如果双方因为观点不同而辩论,并不代表我们否定彼此的观点,而是我们都在考虑公司的最大利益。他尊重这一点,所以他愿意与我进行长时间的辩论和讨论。要么他说服我,要么我说服他。
童士豪:与你在硅谷大公司的印度朋友相比,他们与总部的关系和你与雷军的关系有何不同?
Manu Kumar Jain:非常不同。硅谷的大公司,无论是印度主管还是亚太区主管,都很少每天与CEO或董事长交谈,他们通常每年开一次会进行年度审查。遇上问题的时候,他们无法直接接触董事会。
我刚才提到,我几乎每天都与雷军交谈,每次我去都会见到许多董事会成员,包括联合创始人,我们会深入讨论在印度的经营方式或发展状况,如何建立更强大的业务。
第二种是许多跨国公司的层级制度不同,印度是亚太的一部分,亚太是其他组织的一部分,又是某地区的一部分。近四五年来,小米的结构是水平的,只分中国和世界其它地方,大概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家只有中国和世界其它地方的跨国公司。
理解这种生态系统也很重要,因为它的动态很不同。对于硅谷公司和许多其它跨国公司来说,印度只是其中的接收者。无论产品是为哪个国家制造的,直接带到印度,然后想办法出售。在小米这里,我们带来为印度设计的产品,在印度生产的产品,这是巨大的差异。
童士豪:你们印度的团队中有多少产品设计人员,多少印度人?
Manu Kumar Jain:我们有四个不同的产品团队,手机、电视、物联网和操作系统。目前,每个团队都将有10-15或40-50个人在印度工作。
从零到一的挑战
主持人:经营小米印度有哪些挑战?
Manu Kumar Jain:我认为第一个挑战是五年前没有人知道小米。起初,我们的办公室只是一个小咖啡馆。每次我去找合伙人谈合作,他们会问我们的团队有多大。我说一个人,我是负责人,我也是整个团队。我们连正式办公室都没有,只是在咖啡店办公。
人们认为我是在诈骗,拿了他们的钱或签一份商业合同然后就逃走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无法想像的事情,谈着数一千万美元的业务,却没有办公室,没有团队,没有法人实体。
一开始招聘非常艰难,因为没人知道小米,很多同意加入小米的人在最后报道的那天就不来了,因为他们家人问小米是什么?他们没有听说过,为什么还要冒险呢?
我们的业务开拓得非常困难,本来我们的优势在线上,但两年前我们开始线下经营。我们经历了将近一年的苦苦挣扎,如今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线下品牌。线上我们是第一,线下我们是第二。
有些产品做得不好,老实说我觉得80%-90%的产品做得非常好,但是还有20%的产品做得不好。如何纠正方向?如何解决库存问题?在我们的业务中,库存问题可以令公司倒闭。从那时起我们就面临许多问题。当然从外面看,一切似乎都在顺利进行。
在我们面临的许多内部问题里面,我要说两件事,首先,我们已经能够迅速纠正并向前迈进。其次,董事会对我有信心而我也对我们的团队有信心。不怕犯错,但不能重复犯错。永远不会重复同样的错误,只犯新的错误。
童士豪:你认为还需要在印度推出什么新应用,可以利用你们在印度的渠道优势?
Manu Kumar Jain:我们目前正在试行一个借贷平台。我们相信借贷app在印度有巨大的机会,跟世界上任何其它地方一样,但尤其是在印度,因为大量的印度用户无法获得正规渠道的借贷或信用卡。所以我们相信印度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有很多初创公司正在做这项业务的一些零碎工作,有许多形式可以进行消费贷款、产品贷款、供应链贷款等很多不同形式的贷款。我们处于非常优势的位置,可以在所有不同领域进行贷款。目前我们仍在测试阶段,如果一切顺利,也许在接下来的6到12个月内,我们能够以更大的规模启动这个平台。
童士豪:这个做法会极大地改变这个市场。在中国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要对抗这两者来建立新业务非常困难,但印度市场门户大开。
主持人:你之前已经建立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这个经历对你在印度建立小米有何帮助?
Manu Kumar Jain:老实说,一开始我很紧张,因为我没有任何智能手机背景。我也问雷军,你为什么要请我?我是来自互联网背景,而不是智能手机背景。他的回答是,我要找的不是智能手机领域的人,因为我们不是一家智能手机公司。
实际上我们聘请的大多数人,也都是来自互联网背景。现在我明白了,互联网帮助我真正地了解整个电子商务领域。因为在头几年,我们只通过印度的电子商务进行销售。互联网帮助我了解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真正使用互联网作为平台来扩大业务规模。
印度有许多用户住在小城镇和村庄,他们没有实体店,为了去品牌店买东西他们不得不走上三四个小时。我的阿姨住在一个叫Salanpur的城市,是个小镇。她必须花四个小时去德里才能买到任何种类的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我们可以将产品运送到她家,而不必去德里。
主持人:外国品牌进入印度市场有哪些常见陷阱?
Manu Kumar Jain:我要说两件事。第一,外国品牌来到这里时,很难找到人才。大多数时候,人们倾向于寻找有多年相关经验的人,而不是值得尝试的人。如果一家快消品公司要进入印度,他们会聘请具有20年快消品经验的人,认为这是开展业务的合适人选。
第二,很多品牌没有意识到印度不是一个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印度是30个国家的组合,因为我们有30个省或州。每个州、每个省都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宗教,不同的食物,不同的服装,不同的语言,一切都不同。
在创建产品和开创业务时,必须记住,这就像在非洲或欧洲开创业务一样,因为非洲或欧洲有很多不同的国家,有很多不同的文化。不能用美国或中国的方式在印度做生意,因为这不是一回事。
从一开始做手机,我们就提供12种不同语言的版本。现在我们涵盖了几乎所有主要的印度语言,人们喜欢用自己的本地语言来消费内容。
对任何外来品牌,我的建议都是好好考虑如何聘用人员,聘用什么样的人员以及如何构建可以覆盖30个不同市场的产品。
*本场对话录制于2019年10月
编后语:关于《“一号员工”详述小米攻占印度背后:没人相信会成功》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和平精英甜心舞动作获取攻略 甜心舞动作怎么获取》,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