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马斯克:等不到传统车企的电动汽车,于是我们自己做》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土豆今天15岁了,可它像个“活死人”。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个比YouTube成立还早的中国第一家视频网站没落至此?
作者/沈丹阳 编辑/石灿
来源: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2020年4月15日,土豆(土豆网与土豆视频的统称)成立十五年了。
手机里早已没有这款App,花了几分钟重新下载好,打开时竟有些许忐忑。Logo还是那个熟悉的橙色笑脸,嘴部是一朵代表着喜怒哀乐的四叶草,寓意着“创作者生产内容,就是一个将灵感化作吻的过程”。
讽刺的是,曾聚集了中国最多优质内容创作者的平台,此时已人去楼空。
一片荒芜。
土豆视频的产品首页象征性地保留了13个频道,系统推荐频道的短视频多以低俗美女、猎奇新闻、虚假养生为主;动漫、影视、综娱等主频道的二级分类内容已无法显示;转到搜索界面,今日热播榜完整地复制了优酷的热搜榜,而土豆视频的热门搜索则多是一两年前的“旧闻”。
如若不是追剧页面中置顶的几部时下热剧,为这个平台添了半分生机,它就如同死了一样。
靠着优酷的内容来“吊命”,土豆像个“活死人”。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个比YouTube成立还早的中国第一家视频网站没落至此?
风风光光那些年
2005年4月15日,凌晨。
王微与开发工程师一起瞪着电脑屏幕,犹豫着要不要对外发布土豆网。
那时土豆团队一共5人,世界上还没有YouTube,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在消化泡沫年间产生的余量,初露头角的淘宝网仍不被世人所看好,风险投资的力量都扑在传统产业中。
“发布吗?” 工程师揣揣不安地问,眼前的网站看起来确实有些简陋,且存在很多漏洞。
“发布吧,我已经付了800块钱的新闻通稿费了,不能退款。”
就这样,中国第一家在线视频网站成立,一个月之后YouTube正式上线,一年后优酷问世,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此时还不见踪影。
在王微的构想里,土豆网是一个由用户主导,以分享原创内容为主的UGC平台。
他曾在一张半湿的餐巾纸上,写下土豆网的slogan:“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还记得那会所有视频网站都标榜自己是‘中国最大的…’、‘中国第一的….’,只有土豆网说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微博网友武啦啦发文回忆道。
土豆网的确做到了。
初始时期土豆网每天上传的视频仅有5个。半年后,站内拥有超过3万个视频与音频内容(60%为视频,40%为音频),网站的日访问量有4万多。一年后,土豆网每天上传的内容数量达到4000多个,每日的视频播放量近300万次。
2006年互联网视频内容开始风靡全球。谷歌公司以16.5亿美元收购了YouTube网站,这一举动激励了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开始重回互联网行业。
“由一开始的涓涓细流,迅速演变成了滔滔江水。我们第一轮融资6个月之后,土豆的估值翻了20倍,用户数量差不多以每月5到10倍的速度增长。” 土豆网创始人王微,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公开演讲中说道。
同一时期,很多日后叱咤互联网行业的大佬,纷纷跳出原公司,转向视频行业:从网易离职的周娟打造了56网;从搜狐离职的李善友创办了酷6;投行出身的刘岩成立了六间房;张朝阳决议建立搜狐视频;令人唏嘘感叹的乐视网也于这一时期“出道”。
虽然视频赛道中竞争者不断增加,王微的土豆网仍以领跑者的姿态,一骑绝尘。这个UGC平台在实现所有普通人“导演梦”的同时,打造出了互联网时代最初的内容盛世。
“大家好,我是竹内顺子,火影忍者疾风传请上土豆来看吧。” 鸣人的配音演员竹内顺子致辞土豆网友。这是一代人热血青春的回忆。
“那个有名的电影《无极》的恶搞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很多人就是从土豆网上看到的…….” 影视剧和动漫的同人剪辑在土豆网火得一塌糊涂,早期的国产古风cp视频更是圈粉无数。
在良好的时机下,土豆网很快积累起先期品牌与用户优势。最早的同人剪刀视频、鬼畜视频、广播剧、动漫二次元内容,及游戏博主都来源于此,更聚集了以老湿、叫兽易小星、三千白狐、六世轮回为代表的一众视频内容创作者。
“最早做单机游戏视频攻略与独立游戏评测的,也在土豆网上。” 游戏圈老用户发言道。
“那时我所有的台综、偶像剧、日剧都是在这里找资源看的。” 盘丝仙仙是网友公认的土豆网资源第一大户。
“早年追星全靠土豆…..下载mp4格式然后放到好记星里面,反复观看。” 追过Super Junior、花美男的土豆网友都记得“七页禾”与“神风畴”。
土豆网内容生态的丰富程度与多元化,绝不输于时下大火的B站。
而近几年流行起来的Vlog,也早在土豆网就有雏形,很多用户会上传家庭生活视频和动感相册,并在评论区与网友互动。土豆网更为内容创作者与普通用户提供了双向便捷通道:用户可以根据爱好自行创建视频列表,方便随时回看与分享;创作者则有自己的原创频道来管理作品。
这一先进于时代的视频分类管理体系,至今仍被很多内容平台延用。
2008年,土豆网在浙江德清莫干山,创办了第一届土豆映像节。王微曾表示设立映像节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培植中国的视频文化,发现优秀的作品及创作者。次年,当时还有头发且擅长制作kuso恶搞视频的“叫兽易小星”,荣获土豆映像节的最佳播客奖。2010年的土豆映像节上,知名创作者“性感玉米”更是凭借《网瘾战争》获得了这一年的金土豆奖。
明里,土豆网一时风光无两。
暗里,却危机四伏。
2008年互联网内容监管政策收紧,所有视频网站均需获得广电总局发放的“视听服务牌照”才能“持证上岗”。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均顺利拿到牌照,但在最初几批牌照发放网站中,并没有网络视频龙头土豆网的身影。
据互联网专业人士刘兴亮分析,暂缺牌照将对视频网站的用户、资本、广告主、合作伙伴等层面产生影响,而竞争对手先于土豆网拿到牌照,加剧了其内外部压力。
好在经过9个月的艰辛跋涉后,土豆网最终拿到了牌照。
可刚走出牌照问题的泥沼,土豆网便被版权问题当头一棒,打得措手不及。2009年初,激动网联合80多家版权方组成了“反盗版联盟”,对土豆网等视频网站的侵权问题进行起诉。
这次集体诉讼事件,真实地反映了视频网站行业的生存状态。
国内早期的视频平台都想模仿YouTube的发展轨迹,利用互联网爆发的人口红利来收割流量,但此时的国内UGC内容虽有少量头部佳作,整体来看却远远无法支撑起上亿用户带来的市场需求。在繁荣景象的背后,大量用户自行充当“内容搬运工”,上传盗版影视剧及动漫视频。
“版权问题说到底是资金问题,除非视频网站能够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如部分推行收费视频,否则在无法实现盈利的情况下,要视频网站主动购买版权实际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匡文波曾解释道。
此时,包括YouTube在内的全球视频网站都还没有实现盈利。
一方面,视频网站的盈利模式仍处于原始时期,商业渠道少且单一。对于中国网民来说,付费视频和会员制的概念仍是“天方夜谭”;另一方面,视频网站需要的技术维护费用、带宽租用费等较普通网站要高出许多,几乎可占据运营成本的三分之一。
加上2008年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资本市场再次步入低谷。
缺钱,变成了土豆网等在线视频生死攸关的问题。
优酷土豆“在一起”
为了融资,王微决定带领土豆网上市。
“IPO对土豆网来说是保持竞争力的必须之举,这样才能有钱用于获取更多的内容和带宽上,也能在重新部署战略的问题上拥有更多选择。” 王微曾对媒体说,土豆谋求上市没别的,就是为了钱。
然而土豆的上市之路并不顺畅。
2010年,视频网站赛道的竞争已进入白炽化阶段。玩家们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砸钱买版权、争夺广告商、产品快速迭代等策略花样百出,市场上基本形成了“土豆VS优酷”两家独大的格局。按照土豆一直以来的发展速度,本有望率先赴美上市,一旦成功就会有大笔资金流入,土豆登上视频霸主之位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就在王微全力冲刺IPO之际,他却被一场官司拖住了脚步。
王微的前妻在土豆网向美国证券委员会递交申请的第二天,提起诉讼要求分割38%的股权。原来,土豆网之前为了获取国内视频业务的牌照,在两人婚姻存续期间成立了“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因此,土豆网上市计划被搁置。这年冬天,优酷率先在纽交所上市,市值30亿美元。
8个月后,王微与前妻达成和解,土豆再次准备上市。但受到欧债危机与华尔街爆发的中概股信任危机影响,同期准备上市的迅雷和盛大文学都推迟了计划。
“当时市场被动性很高,凌晨4点我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备案办公室召开了电话会议,很多人告诉我应该把IPO时间推迟到那一年的晚些时候,等待市场复苏。但我说,在那时就必须完成。” 王微说,那是疯狂的一周,也是土豆网最值得纪念的时刻。
土豆最终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却仅为7.1亿美元。
与优酷相差四倍多的市值,没能让土豆迎来预期中的高光时刻。甚至没能喘口气歇一歇,它就又被卷入了更为焦灼的“版权大战”之中。
其实视频网站行业的版权大战酝酿已久,除了优酷与土豆之外,搜狐视频与背靠百度的爱奇艺也在积极氪金,抢占市场份额。相关数据显示,土豆在版权购买上的支出,仅2010年就达到了3490万元,而搜狐视频更以3000万元的天价,拿下《新还珠格格》一部剧集的版权。
“版权分销行业未能建立起合理的价格机制和监管体系,加上视频网站相互抬价产生的恶性竞争,导致影视剧的版权价格不断走高,两年间翻了10倍。” 56网市场销售副总裁李浩,曾在时代周报专访中说道。
作为视频网站行业的老大和老二,土豆与优酷并没有联合起来一致对抗新兴的人民币玩家。相反,两者拔剑相见,互相起诉对方有侵犯自己内容版权的行为,在法庭上求偿上亿。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各视频玩家早已从初期追逐YouTube模式,转向模仿Netflix模式:用版权价格筑起高高的竞争壁垒,在诉讼中期待对手倒下并一蹶不振。
在线视频“大乱斗”中,土豆倒下了。
2012年3月12日,优酷CEO古永锵正式宣布,优酷和土豆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
优酷合并了土豆。
这一消息如炸弹般爆裂开,引起争论无数。人们无法相信,两个月前还在法庭上互相厮杀的“冤家”,这么快就握手言和,携手走向美好未来。
互联网媒体也炸开了锅。记者们对此感到疑惑,虽然自2009年以来优酷土豆合并的风声没断过,但毕竟捕风捉影,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在某个公开场合中,王微还曾亲口就合并事宜回答媒体,“两个大男人,怎么可能结婚呢”。
凡是甚嚣尘上的传闻,都不无端倪。优酷和土豆真的“在一起”了。
虽然两家视频网站都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但合并了土豆的优酷,市场份额从21.8%一举提升到了35.5%,远远甩开了之前位列第三的搜狐视频,优酷和土豆过去一年的广告收入总和更是高达近13亿人民币,是市面上其他8家竞争者的总和。
“看好新公司,版权成本下降,议价话语权提升。中国互联网很多领域都是剩者为王,集中度决定产业利润率。” 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曾发微博评价优酷土豆的合并事件。
“一家上市公司收购另一家上市公司,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 爱奇艺的CEO龚宇在得知消息后,如此说道。
网友们更是纷纷嗑起“优酷土豆CP”。
在广大网友的剧情设定中,优酷又称“优酷君”,是一位身高187cm,AB型血双子座的总裁人设,平时以优雅绅士形象示人,是为商业奇才。而土豆又称“土豆子”,是一位身高169cm,A型血白羊座的高中生形象人设,平时比较懒散闲逸,一旦对某样东西产生兴趣就会投入十二分的热情。
以优酷君与土豆子为原型的“CP文学”,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流传开来。
“土豆你不清晰!缓冲冲半天,一卡卡万年!次次上传失败,每次下载都停在99.9%!” 一副漫画中,土豆子遭到了用户的集体吐槽。
“我宠的。怎么,有意见?” 一旁的优酷霸气回应,CP感十足。
在网友高涨热情的影响下,优酷与土豆的官博也下场带起了节奏,让一众吃瓜网友高声尖叫。
这年的土豆映像节在优酷和土豆的合办下,再度刷新了历史纪录,会上土豆网发布了千万元规模的“土豆映像基金”,并推出“播客分成计划”。筷子兄弟则以微电影《老男孩》斩获青年榜样奖,古永锵和王微一同现身,为其颁奖。
唯一遗憾的是,王微在两个月后宣布正式退出,发微博称“下一个有趣的梦里再见”。
土豆“嫁给”优酷后,告别了它的创始人。
2013年2月,杨伟东成为土豆总裁,并宣布打造其成为“中国年轻人最喜爱的视频网站”。这位在古永锵力邀下加入优酷的管理人,为土豆制定了“4+1战略”:在视频内容方面更加专注于动漫、音乐、韩娱、时尚四个领域,同时继续推进土豆基因中自带的原创内容,成立创作者“自频道”。
同时,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集团)宣布进入“集团BU(Business Unit)化”运营阶段,提出“优酷更优酷,土豆更土豆”的发展战略。
“优酷土豆一度是希望两个平台针对不同人群重点运营,那时候从用户画像也能很直观感受到,土豆有更强的娱乐属性,而优酷有更强的媒体属性。” 土豆网早期用户,微博博主“墨墨”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由于种种原因,优酷的媒体之路告败,从而转向泛娱乐内容赛道。
自此,土豆与优酷的内容开始趋同。
“往后土豆的内容逐渐被优酷吞并。比如卖给土豆的独家版权,到期后只能卖给优酷,但是会在双平台同时播放。”据墨墨观察,此时爱奇艺与乐视网已经开始在自制剧上投入大量成本,大有弯道超车之势。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土豆开始走下神坛。
阿里大文娱的野心,带不动
时间匆匆过去两年。
没有了文艺青年王微充满诗意的“自由散养氛围”,土豆在互联网老将古永锵的管理下变得一板一眼。虽不曾出过大错,有趣的“灵魂”却也逐渐消亡。
2015年,在线视频行业历经多次战火洗礼后,格局再次发生改变:百度不断增持、直至控股爱奇艺,并收购了PPS;腾讯旗下的腾讯视频披荆斩棘,开始引起行业内外的瞩目;搜狐视频虽并购了56网,但后者已是一具空壳,前者此时也已显出疲态。
根据这一年第一季度网络视频的市场广告收入份额来看,优酷土豆占据21.7%、爱奇艺占据19.59%、腾讯视频占据14.11%,搜狐视频占据12.60%。
优酷土豆的市场优势,已然不再显著。
前三位玩家中,爱奇艺与腾讯视频的背后,是互联网巨头BAT中的百度与腾讯。此时在线视频行业的主要盈利方式仍是广告收入,根据这年优酷土豆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净收入为16.1亿元,而广告净收入为12.8亿元,占比近8成。
如此单一的商业收入模式,加上内容采购、技术带宽、以及运营营销等成本不断增加,优酷土豆乃至整个在线视频行业都在连年亏损。
优酷土豆是行业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且背后一直有阿里巴巴为其投资,并不缺少资金通道。但在这场持续性的“烧钱大战”中,与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的“亲爸”相比,优酷土豆的“干爹”总归略逊一筹。
面对愈演愈烈的“爱优腾”三国杀,古永锵向马云发出了求救信号。
2015年10月16日,阿里巴巴宣布收购优酷土豆的全部流通股份。从此,在线视频行业的厮杀,演变成另一场BAT巨头的较量。一年后,与大多数被收购企业的创始人一样,古永锵也离开了优酷土豆。在新成立的阿里大文娱板块中,杨伟东接任优酷土豆的所有业务。
对优酷土豆来说,加入阿里集团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阿里旗下的阿里影业,以及其入股的光线传媒与华谊兄弟,成为了优酷土豆丰富且低成本的版权库,为其打造自制内容与孵化IP提供了极大助力;而阿里集团雄厚的资金,也为优酷土豆购买网络带宽提供了保障,在线视频的清晰度与缓冲速度都得到了大幅提高,用户体验随之改善。
而对于阿里集团来说,优酷土豆的加盟使其在数字娱乐领域实现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闭环。从影视制片领域的阿里影业,到放映领域里的粤科软件,再到电视播放渠道的天猫魔盒,优酷土豆的加入把最后一块网络播放渠道的拼图补充完整。
阿里集团自此掌握了全国最大的在线视频平台。优酷土豆多年累积的用户量与用户内容消费习惯,都反哺到了阿里影业的内容制作与宣发中,甚至对淘宝电商在优酷土豆平台上的精准广告投放,也起到了巨大的正向作用。
只是精明如阿里,早就发现了优酷土豆两者的高度相似性。
如果说优酷当初合并土豆,是为了通过“1+1>2”的方式来巩固自身在视频行业的地位,那么巨头阿里显然不需要两个功能和定位都很类似的产品。阿里不会轻易放弃“国内第一在线视频平台”的宝座,但是优酷和土豆之间,在长视频领域只能留一个。
猎豹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视频App活跃渗透率”显示,前三名视频产品分别是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酷。土豆已跌出前十,反倒是B站初次入围,位列第八。
阿里不假思索地选择了优酷。但它在土豆身上投注了更大的野心。
2017年3月,几乎已被互联网世界遗忘的土豆,再次闯入公众的视野。橘色的笑脸logo铺天盖地般出现在地铁站广告牌和机场大屏幕上,只是那句熟悉的slogan“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变成了“只要时刻有趣着”。
在阿里的操纵下,土豆“旧瓶装新酒”。
很快,阿里集团召开了大型发布会,宣布土豆将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新土豆将以PUGC内容为主,由PC端转战移动端,长视频内容将大幅减少,电视剧和电影仍然可以在产品内搜索到,但不会主动进行推送,土豆App的首页将搞笑、综娱、音乐等短视频内容放在了更显眼的位置。
发布会上,土豆新任总裁何小鹏还公布了“大鱼计划”,即阿里将投入20亿现金鼓励平台创作者产出有价值、有内容、有趣味、有深度的短视频作品。而在阿里文娱体系中,原UC订阅号、优酷自频道账号、与土豆账号都将统一升级为“大鱼号”,各平台的用户系统彻底被打通。
甚至,何小鹏还为土豆画了一个宏大的出海蓝图,“5月将在亚洲至少两个国家同时推出短视频平台tudoo,让中国的视频走出去,让海外的好视频走进来,交换不同国家的好内容,让内容流动起来。”
在何小鹏的畅想中,阿里旗下月活过4亿的UC浏览器、1亿月活的UC新闻,以及印度地区最大的第三方应用分发商店9Apps,将为土豆的出海计划保驾护航,提供成熟的视频分发渠道。
互联网业内将卷土重来的土豆,称之为“转基因土豆”。
转战短视频领域后,土豆直面的竞争对手变成了头条、快手、秒拍等移动端内容分发产品。自2016年短视频爆发以来,互联网的内容竞争风口逐渐由图文、长视频,转向火热的短视频。快手的CEO宿华曾公开表示“短视频是新时代的文本”,头条更在2016年9月投入10亿元扶持短视频创作者。
在新土豆诞生之前,阿里并非没有入局短视频赛道,只不过将其分散在了旗下各个产品上,淘宝二楼就曾是短视频内容电商的初期实验田。新土豆的出现彰显出阿里集团希望通过短视频,来勾连内容电商、广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偌大野心。
然而,“面目全非”的新土豆带不动阿里的野心,阿里也没有将其视为“自己人”。
大鱼计划实施后,阿里体系内包括优酷、UC、淘宝、豌豆荚等平台的创作者账号都统一为大鱼号。问题出现了,很多老土豆用户在经历了优酷土豆账号互相打通后,又要重新经历账号被统一迁往大鱼号的过程,他们对平台的归属感荡然无存。
“老土豆用户的基地没有了。而大鱼号更像是利用土豆,给UC等阿里系产品导入创作者资源。” 墨墨说,很多老土豆用户愤怒地出走。虽然新土豆尝试做的文创与内容电商在几年后火遍全国,但在过早的时间尝试正确的事情,结果仍不尽如人意。
同为早期土豆用户的“月夜”认为,大鱼号在为影视营销号等盈利机构,提供多种流量分发途径,帮助这个群体快速变现。它的初衷和本质就没有考虑过土豆平台早期那群,以兴趣为基础的影视剧动漫同人、鬼畜视频、饭制剧等内容创作者。
“很多平台现在眼红B站的互动(文化)和同人生态,但在产品最初,我们这种不赚钱义务产出的创作者却不受重视。”
阿里看到了土豆血液中丰富的“UGC因子”,将其与最需要UGC生产力的短视频绑定。这个战略方向本该天衣无缝,但略显贪婪的大鱼号却什么都想要,既承载了UC等资讯平台的图文内容,又混杂了优酷平台上的长视频影视剧,同时也要连接新土豆的短视频内容。
“大而全”,变成了没有侧重点。
“后来它更像是一个UGC版的内容开放平台,你来我这供货,我给你分成。干巴巴的,没有任何社交关系。” 月夜提到,新土豆完全没有自己的调性。
何小鹏也在新土豆诞生的几个月后,从阿里离职自行创业,土豆再次易主。
自那后,关于土豆的消息越来越少。
这一场“死灰复燃”,更像是彻底湮灭前的“回光返照”。
在土豆漫长而坎坷的成长史中,原生家庭给了它一个幸福而轻松的童年,却也因创始人的个人问题错失发展良机;少年成名后,土豆几经合并、高层管理人更换频繁,优酷与阿里都曾成就过它,却也终因自己的利益放弃了它。
作为产品,土豆的生命已走到尽头;作为品牌,它还承载着那个美好时光里,一部分人的青春记忆与创作情怀。
“有些对土豆很有感情的人曾提案,希望成立专门的团队重新运营土豆,直接对标B站,做年轻人的视频内容社区。” 墨墨在一篇微博发文中如此记录道。
“做不到了。” 产品经理直接宣判死刑。
“我们可以把创作者一个个请回来,他们很多人对土豆还有感情的。” 部分人坚持着。
“土豆早没了。”
“这个平台还在的,我们也有版权资源….”
“土豆早就是优酷的镜像站了。”
“……”
土豆已“死”,微不足道,悄无声息。
参考资料:
[1].《王微简短回忆:如何创立土豆、最重要时刻以及出售过程》. 2013年3月
[2].《阿里做了新土豆,你真的以为只是短视频那么简单?》.36氪.2017年4月1日
[3].《阿里收购优酷土豆 你应该知道的三个真相》.网易科技.2015年10月17日
[4].《土豆网曲折上市 视频打响版权购买大战》.时代周报.2011年8月11日
[5].《从如日中天到销声匿迹,土豆网之死只因一场离婚》.关哥.2019年12月1日
[6].《王微:愤怒,是我创业初始的驱动力》.虎嗅.2013年5月17日
[7].《王微与古永锵 - 诗人与银行家的对决》.GQ.2012年8月
[8].《土豆网版权问题成致命弱点 80多版权方集体起诉》.人民网.2009年2月3日
[9].《“中国YouTube”终成空,为何爱奇艺还要一意孤行》.壹娱观察.2020年3月12日
[10].《性格土豆——王微: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腾讯财经.2011年10月10日
编后语:关于《土豆今天15岁了,可它像个“活死人”》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再遭做空,跟谁学回应称保留法律追诉权利》,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