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0-02-28 16:25:04 作者: 来源: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技嘉990X-D3P主板配8350 打造AMD游戏机》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IDE是什么。

    (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外部接口,主要接和光驱。采用16位数据并行传送方式,体积小,数据传输快。一个只能接两个外部设备。  

    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本意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  

  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  早期的IDE接口有两种传输模式,一个是PIO(ProgrammingI/O)模式,另一个是DMA(DirectMemoryAccess)。虽然DMA模式系统资源占用少,但需要额外的驱动程序或设置,因此被接受的程度比较低。  

  后来在对速度要求愈来愈高的情况下,DMA模式由于执行效率较好,操作系统开始直接支持,而且厂商更推出了愈来愈快的DMA模式传输速度标准。而从英特尔的430TX芯片组开始,就提供了对UltraDMA33的支持,提供了最大33MB/sec的的数据传输率,以后又很快发展到了66,ATA100以及迈拓提出的ATA133标准,分别提供66MB/sec,100MB/sec以及133MB/sec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值得注意的是,迈拓提出的ATA133标准并没能获得业界的广泛支持,硬盘厂商中只有迈拓自己才采用ATA133标准,而日立(IBM),希捷和西部数据则都采用ATA100标准,芯片组厂商中也只有VIA,SIS,ALi以及nViidia对次标准提供支持,芯片组厂商中英特尔则只支持ATA100标准。  

    各种IDE标准都能很好的向下兼容,例如ATA133兼容ATA66/100和UltraDMA33,而ATA100也兼容UltraDMA33/66。要特别注意的是,对ATA66以及以上的IDE接口传输标准而言,必须使用专门的80芯IDE排线,其与普通的40芯IDE排线相比,增加了40条地线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ATA、DMA、Ultra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  

  目前硬件接口已经向转移,IDE接口迟早会退出舞台。  IDE接口优点:价格低廉、兼容性强、性价比高  IDE接口缺点:数据传输速度慢、线缆长度过短、连接设备少。  

编后语:关于《IDE是什么》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技嘉GA-H61M-D2P-B3是否无BUG主板》,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