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正传》:

发表时间:2019-04-29 07:12:56 作者:岳玉豪 来源:qidian.com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御风九天》——万紫千殇》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曹操正传》:。

第一章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吉利——古人的名和字用法不同,平辈之间互相称呼时要叫对方的字,表示自己的礼貌和对人家的尊重,而名则是由本人自己称呼自己时使用,表示自己的谦虚。古人的名只有父母长辈可以直接叫——不过当得罪某个人的时候,仇敌不管辈分大小往往都喜欢行使长辈的权利,对其直呼其名。

按照史书的惯例,中国历史上凡是皇帝出世,或者对时代影响极大的人物出生,史书上大多都会记载一些怪异的现象发生。这些现象经过无数史学家的不断研究和开发,大致分为自然想象和非自然想象两种。

自然想象包括狂风、暴雨、闪电、雷鸣、天上星星闪动,或者大人物的母亲临盆前夜梦到龙凤等吉祥物——如果梦到妖魔鬼怪,那这个孩子恐怕就完了!

非自然想象大多出现在孩子出生的产房或是祖先的坟地中,在孩子降生时产房或祖坟会出现金龙赤蛇等神兽,或者发出万丈光芒。这些光芒以金光和红光最为吉利,是帝王的象征——如果发出黑光,那这一家子恐怕就完了!

当然,史书上只记载大人物的出生,没有妖魔鬼怪等不祥想象,用一些吉祥的征兆来告诉世人,这个人从一出生就和别人不一样——这种传奇色彩的出生,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封建王朝被推翻之后在中国就彻底断绝了。建国之后动物还被明文规定不允许成精,如果谁家孩子出生时再有神兽出现,不但违背常规还违反了法律——这种传奇色彩的出生中国的邻居朝鲜还在沿用,朝鲜金氏王朝第三代最高领导人***先生出生的时候,白头山上惊现红光万丈!

曹操出生在东汉末年公元155年,降生在沛国谯县一个官宦世家中。他在乱世之中挟天子令诸侯开创了魏国统一了中国北方,按道理他出生的时候史书上应该有异象发生衬托出他的不凡,但他出生的那一天史书上却风平浪静,既没有神兽现身也没有金光乍现,他母亲也没有梦到一条龙出现在天空,他没有别的大人物那样风光以平凡而有真实的来到这个世界——曹操在史书上以凡夫俗子的身份降生,不过这却让他母亲在史书上逃过了传奇人物母亲所遭遇的苦。

古代医学界对与女人怀孕产子没有一套稳定的措施,直到晚清时期西方医学界的“剖宫产”传入中国,女人的生命才有了保障。之前每个女人生孩子都相当于去地府走了一趟,遗憾的是很多女人都没有得到阎王的往返许可只是单程去了地府,死于难产!

在那个年代,越是有钱人家的女人怀孕产子的危险性就越大,因为营养越好孩子在母亲体内发育越大,曹操的家境富有他母亲也在这个危险行列里。曹母临盆前夜在史书上幸运的没被梦境摧残保留了精力,生曹操的时候也没有被突然出现的光芒震惊,突然跳出来的龙蛇吓到,顺利的生下曹操,完成了一个女人最崇高的使命。而曹操的父亲在产房门外焦急的等待,也幸运的避免了被雨水淋湿的悲剧。

曹操的家世十分曲折,他的祖父名叫曹腾,但他的父亲却复姓夏侯。

曹腾,字季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做了官,然而这却并不是一件光宗耀祖惹人羡慕的好事,因为他的官职是一名宦官——这个职位在后来的明朝有了一个更形象的称呼:太监。

曹腾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并不是为理想主义献身甘愿自宫,进宫帮助皇帝打理后宫,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汉朝皇室做一份贡献。也不是看破红尘被女人伤了心,男人看破红尘之后会选择削发为憎当和尚,没人会削断命根子去做太监。他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和大多数选择这个职业的人一样,是因为家境的贫寒,而且他家除了贫穷之外还经常受到邻居的欺负勒索。

曹腾小的时候家里养了一头猪,这头猪寄托着全家对过年时候的美好憧憬。那头猪从年初的幼崽开始喂养,等到过年的时候幼猪长大,把猪杀了留下一些肉自己吃,然后把其余的肉卖了换钱置办年货添置新衣。然而当邻居推开曹腾家大门时,他们一家的美好希望全部破灭。过年的憧憬也一眼看到,只是今天破衣烂衫食不果腹的重影。

邻居到访,曹腾本来以为他是来串门的,然而邻居却说他是来找东西的,他家养的猪跑丢了过来寻找。当邻居看到曹腾家猪圈里养的那头猪后,邻居惊喜的发现:找到了。

根据邻居的说法,曹腾家的猪不论身高、体长,以及猪头猪脑的长相都和他丢的那头猪一模一样——说白了就是:明抢!

望着邻居既无赖又强横的嘴脸,曹腾明白了邻居的真实意图,邻居来他家其实也不是来找东西的,而是来找事的!

当时由于生产能力低下,平民百姓属于素食者,做官的属于肉食者。庶人无故不食珍,平民百姓一年之中除了过年或者几个重要的日子能吃得上肉,平时只能吃素——从医学的角度来讲,政府的剥削让平民百姓巧妙的避免了胆固醇过高引发的三高病症。

邻居家的猪跑丢之后他非常伤心,那头猪也寄托着他对未来的美好心愿,然而伤心过后他并没有效仿古人亡羊补牢的故事加强猪圈的建设,而是学习流氓强盗强抢民女的作风来曹腾家抢猪。这样既能弥补他的经济损失,同时又能安慰他那颗被自己家猪伤过的心。

曹腾的父亲名叫曹节,是一位忠厚、老实、善良的人。是很多小说书籍中惯用的农民形象,在书中这种人可以交好运、得善报,而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往往出奇的一致——受欺负。

面对邻居的强横,老实善良的曹节选择沉默,全家人一句话没说眼睁睁得看着邻居把他们家的猪抢走——只有那头猪表示出了抗议,不停吼叫,可惜也改变不了它被强迫换了户主的事实。

面对这突然发生的横祸,曹腾一家既没钱没势又胆小怕事,唯一能做的只是求神拜佛,祈求上天的帮助。

当时距离汉明帝从古印度引进佛教已有数十年,佛教开始以“浮屠教”的名义在中国流行。对于佛教的众多佛陀形象,中国人却更青睐于向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许愿,只可惜菩萨只存在神话故事里,并没有活在现实生活中——不过就算菩萨真的存在,人世间也有很多悲惨的大事等着菩萨她老人家显灵处理,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向菩萨祷告,菩萨肯定忙不过来,像曹腾家这种只被抢走一只猪的小事情,菩萨恐怕也很难腾出时间顾及。

几天之后,曹腾家人的愿望突然实现了,邻居真的把猪给他们还了回来。这既非菩萨显灵,也不是邻居的良心发现,而是邻居家的那头猪改变了初衷。那头猪离家出走这几天,不知是想念主人,还是吃不饱肚子,和大多数离家出走的孩子一样没过几天就又回来了,而且还被附近很多村民看到。

邻居为了怕街坊说他欺负老实人,迫于舆论的压力只能把曹腾家的猪给送还回去,并为他的双眼不辩猪道歉。曹腾知道邻居眼神很好,他是心术不正,但曹腾的父亲却不敢当面指责邻居为自己说一句公道话,只是望着他家失而复得的猪露出了一丝微笑。

曹腾的家境本来就贫穷,又经常被邻居欺负勒索,家里的东西保存的再好什么时候会失去,完全在于邻居不小心遗失了什么。

曹腾的父亲一直想改变这种状况,但他对外不敢强硬,只能对内苦了自己的孩子。他经过内心的激烈斗争之后,断了儿子曹腾做男人的道路,给他谋了一个做宦官的出路。

而做为当事人的曹腾,在当时“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传统道德观念下,是没有权利选择拒绝的,只能同意。

曹腾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进宫中做了太监,遭遇十分凄惨,但是他的官运却让很多官员跟他比感觉到凄惨。曹腾继承了他父亲温顺的性格,进宫不久就被皇太后赏识,让他服侍当时还是太子的汉顺帝读书,汉顺帝经过被废的曲折之后成功做上皇帝,曹腾任小黄门,升中常待。汉顺帝驾崩之后,他又因拥立汉恒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升大长秋。而且在他死后他的官运也没断,被追封为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宦官皇帝。

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受过宫刑,对自己缺少的哪一部分十分向往,所以公然在里面记载大阴人,发泄心中的不满。曹腾对自己缺少的也十分向往,但他没有司马迁的文才和胆识,他选择建立一个家庭过一个正常人该有的生活。他和宫中一位姓吴的宫女结为“对食”夫妻,并收养了四个儿子,曹操的父亲是他收养的长子。

曹操的父亲名叫曹嵩,他的出身史学家经过多方查证得出六个字结论:莫能审其本末——而在这个神秘的身世背后隐藏着的真实,恐怕就是曹嵩的出身太过低微,低到史无考证,只能找出他原本复姓夏侯。

根据后来曹操和袁绍官渡之战时,建安才子陈琳为袁绍写的那篇著名讨贼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的说法,曹嵩小时候的职业在五百年后的唐朝形成一个帮派,这个帮派有“天下第一帮”之称,名为丐帮。

曹嵩被曹腾收养后,他的职业就从乞丐变成了朝廷命官,他的第一任官职就是二千石的司隶校尉,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虽然职业变了,但是本质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他是官员中普遍的贪污者,所以还是拿百姓的东西,只不过以前是可怜兮兮到处求人施舍,现在是打着汉朝政府的名义名正言顺的搜刮民脂民膏。

第二章

曹操的出身不算好,因为是宦官之后让他长大后遭受过很多嘲笑与歧视,但他也很幸运的出生在了一个衣食无忧的官宦家庭。此时正是东汉王朝统治的腐败黑暗时期,如果曹操出生在司隶或冀州一个普通百姓人家,那么他不但吃不上食物会被饿死,而且死后很可能成为别人的食物。

在曹操出生的那一年,史书记载:司隶、冀州饥,人相食。

曹操家的名声很差,但他家的财富却和名声成反比,他从小衣食无忧锦衣玉食。等曹操懂事之后按照官宦人家对孩子未来的规划自然是要读书识字的,为将来进入官场步入仕途做准备。

当时的教育以孔子的儒学为主,虽然当时中国有很多家思想文化,但是汉朝从汉武帝时起弃用道家思想改奉儒学。董仲舒还掀起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运动,从此儒学一家垄断了汉朝的教育市场。

读书虽然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但是中国几千年来读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以后谋个好出路。古代中国重农轻商,平民被分为四个等级,士、农、工、商,所以当时每一个读书人刻苦读书都是为了能做官走上仕途。元朝无名氏在写杂剧《庞涓夜走马陵道》时,用一句话很好的描述了这个现象: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曹嵩的童年饱受贫穷的折磨根本没有机会读书,如今做上官之后也没想着读几本书来充实自己,而是天天想着怎么搜刮点钱来充实自己的腰包。他给曹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然后他认为曹操会珍惜这个为数不多的读书机会刻苦学习,所以他每天安心的把时间用在他的敛财事业上,对于曹操从来不闻不问。

曹母丁夫人虽然是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曹嵩结成的夫妻,但在这一点上他们夫妻二人却非常默契,心有灵犀做法一致。俩人既没有文化言传身教熏陶下一代,对于曹操也缺少基本的关怀。

曹操肉体上继承了家里的财富衣食无忧,精神上却很可怜。成年后的曹操写了一首诗《善哉行》,诗中有一句话借用了两个典故来形容儿时的自己在家中的孤苦伶仃。

既无三徒教

不闻过庭语

三徒教又名孟母择邻,是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选择邻居的故事。

孟子小时候家住在墓地附近,每逢有人去世这里都会举行祭拜的仪式。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称,在对于死人的祭拜仪式上虽然各地都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一样的繁琐。去世者的后人亲属本来就十分痛苦,还要忍着伤痛完成仪式中的各种复杂程序,以免一不小心做错事后成为别人口中的笑柄,苦不堪言。

孟子一点没有感觉到仪式的苦反而觉得很酷,他觉得这种哭哭啼啼行礼的样子非常好玩,于是就和身边的小朋友把这种祭拜的仪式当做游戏来玩耍。

孟母看到之后很不高兴,因为照这样发展下去,孟子将来很可能成为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掌管白事的长老,而孟母则希望孟子能有更大的成就。

普通的母亲遇见这种问题做法只有两种,第一是打骂孩子一顿,第二是上一堂思想教育课,而出现最多的是把这两件事一起干。孟母既不打也不骂,她的教育方式也不是上一堂课而是选择搬家离开这里,远离这些该死的死人仪式,为儿子寻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孟母把家搬到了市集附近,孟子在这里很快就忘掉了那些祭拜的仪式,孟母的教育取得了成功。但孟子活力充沛不甘寂寞又学会了市集上商贩们之间的买卖营生,并把这些当做游戏和别的小孩玩。

孟母看到之后很失望,因为她不想让孟子长大之后做一名商贩,买进卖出赚差价过一生,这样的人生按照当时士农工商的划分未免太差劲。于是孟母决定继续搬家。

这一次孟母把家搬迁到一所当地政府建造的书院附近。孟子在这里很快就忘掉了集市上商贩之间的买卖营生,活力充沛的他又学会了书院里教学生的那些朝廷上的礼节。

孟母看到之后欣慰的笑了。这些礼节是为做官的人准备的,能让孟子从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耳濡目染,对于他日后出人头地会有很大帮助,所以孟母决定在此定居。

过庭语又名庭训,是孔子教育儿子孔鲤学习的故事。

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看到孔鲤趋庭而过——古代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晚辈见了长辈要趋行,步子要小迈、步伐要加快,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从体态上来看,趋行的样子相当猥琐,所表示的尊敬就是贬低自己衬托出长辈高大的形象,以免抢了长辈的风头。

“站住。”孔子叫住他,问:“学诗了吗?”

孔鲤摇头:“没有。”

孔子教育道:“不学诗何以言?”

孔鲤当即无言,于是退步回屋学诗。

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又看到孔鲤趋庭而过。

“站住。”孔子又叫住他,问:“学礼了吗?”

孔鲤摇头:“没有。”

孔子教育道:“不学礼何以立?”

于是,孔鲤退步回屋学礼。

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读书,父母要不断教育和约束才能让孩子收心学习。曹操是大多数不喜欢读书的孩子中的佼佼者,在家里又找不到精神寄托无人管教,所以他喜欢去外面和年龄相仿的孩子游玩。这一玩就彻底的荒废了学业,为自由主义献了身。

曹操对于游玩很有兴致和研究,而且他的胆子很大。十岁那年,曹操击退了一条水蛇,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大增。

沛国谯县是一座古城,程胜、吴广起义时最先占据的地方就是谯县。谯县境内有一条河名为涡河,河水自西北流向东南,曹操的家就座落在涡河岸边。

有一天,曹操和他的同伴受不了太阳神的热情被晒得汗水一直流,决定下河里找水神凉快一下。当他们在河里戏耍游玩正开心的时候,突然从水底钻出一条凶猛的水蛇,那条水蛇丝毫不畏惧曹操他们在数量上占据的优势,满含攻击性的口吐红信向这群孩子游来。那群孩子被这条凶猛的水蛇吓得退出了它的领域跑回到祖国的领土上,有一俩个个胆子稍微大点的孩子嘴上说着“别怕”,双腿却很诚实的向岸边移动。

曹操非但没有被吓跑,反而迎上了那条水蛇伸手去抓它,好像是想抓到之后当绳子或者腰带来玩。不过蛇这种生物身体非常光滑,他抓了几次,结果虽然抓到但没能握住从手中溜走。

那条水蛇被曹操的大胆彻底吓破了胆,于是怎么从水底游上来的又怎么游了下去。

曹操的生活基本上是以游玩为主,学习为辅。而在这为数不多的学习时间上他也不是一心钻研儒学,他读的书渐渐从孔子那里转移到了孙子的兵法上。

曹操的这些行为被他的一个叔叔看在眼里,他叔叔对此很不满。不过做叔叔的没有直接管教侄子的权利,于是他把曹操所做的事情统统告诉了他的父亲曹嵩——做父亲的不但有管教的权利,更有管教的义务。

曹嵩听曹操叔叔说完,才知道这些年来自己的儿子都做过什么事情。他一点也没有为他不关心孩子的失职感到难过,但对于曹操的所作所为却非常生气,他把曹操叫过来决定要给他好好上一堂思想教育课!

这场思想教育课的内容非常简单,曹嵩先把曹操臭骂一顿。理由是曹操生在福中不知福,有书读不肯好好读书既然跑出去和一帮野孩子玩,辜负了他老人家的栽培。然后曹嵩他老人家从自己本身开始分析,他的官职是花钱买来的,这买的官既浪费钱财而且还被大家瞧不起——不过从他做官这些年来只知道敛财的作为来讲,就算是凭着真才实学做的官,依然会得到大家的鄙视。

曹嵩教育曹操要好好读书,长大后不用花钱买官就能凭着学问做上官,这样既节省了钱财又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可谓是一箭双雕。

对于这个“双雕”计划,曹操并不想刻苦读书去实现,而是想着到野外弯弓搭箭去实践,看看是不是真能一箭射双雕。他被骂之后收敛了几天,然后就像猫一样不会挨了一次打就戒掉偷腥的恶习,继续跑出去鬼混。

曹操的叔叔看到曹操经过思想教育之后,思想还是没被教育过来又跑出去玩,非常生气。而且他这个人有一个很不好的癖好,喜欢背后打人小报告,为此他不仅经常遭受良心的谴责还被大家所嫌弃。如今他本着对曹操好的心态打小报告,既不会被人唾弃良心上又过得去,所以他见曹嵩一次就告曹操一状。这让曹操的日子彻底过不下去了,因为他每告一状曹嵩就会把他叫过来臭骂一顿。

曹操经过数次教训之后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遗憾的是这个道理并不是刻苦读书研究学问,而是他想好了一条计策来对付他叔叔。他所参悟出的道理就是如果他叔叔不在背后告他的黑状,他就可以又能像以前一样为所欲为。

这条计策是《孙子兵法.始计篇》中的离间计,利用人的多疑之心兵不血刃达到目的——不过所谓的离间计,必须要有“间”可离,假如敌人密不可分找不到“间”离,那这个计策就用不了。

曹嵩和曹操的叔叔俩人兄弟情深亲同手足,别人根本用不了这条计策——但曹操不是别人,他是曹嵩的亲儿子,他用自己当“间”,来离间他的父亲和叔叔。

编后语:关于《《曹操正传》:》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太平洋中的城市》免费试读_牧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虚灵火
虚灵火 北京市 发表于:2019-04-29 07:42:42
《曹操正传》:《曹操正传》: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双休乐开怀,灵感翩然来!
永远不变的变
永远不变的变 上海市 发表于:2019-04-29 07:37:41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梧桐雨
梧桐雨 北京市 发表于:2019-04-29 07:31:38
要化妆吗。。。rn rn 有人在吗,出来唠嗑一下, rn rn 今晚化妆去吧, rn rn 可我的是平头,要怎么化妆呢,就先给你化妆吧, rn rn 去把狗身上的毛剪下来,做个假发带带, rn rn 把胡子剃掉,哦没胡子也,好吧,就这样也很完美了, rn rn 是怎么个美女了呢,哦,卷发美女。。。 rn rn 哈哈哈。。。
rice
rice 北京市 发表于:2019-04-29 07:28:19
很有看头。rn 【爱你】【爱你】
Sunny
Sunny 四川省成都市 发表于:2019-04-29 07:21:55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小红啊,你能不抽了么?为嘛最近送啥都不显示啊
一座空城的記憶
一座空城的記憶 新疆乌鲁木齐市 发表于:2019-04-29 07:16:51
咖啡香浓,rn 友谊真诚!rn 醒脑提神,rn 文思泉涌!rn 【爱你】【爱你】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