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星云披风》免费试读_骰相》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红花峰》免费试读_刘石1943。
一、
这里是皖南临江丘陵,红花峰是此处最高峰,峰上长满枫树,秋霜降临,枫叶染成一片赤红,红花峰即由此得名。红花峰四周却是四季常青毛竹林。红花峰向四周延伸出无数山脉,如无数巨大绿色长带,从绿色海洋中切割出无数大冲和小冲。其中向北两条大冲、东冲和西冲,距离山下平原最近,是红花峰向北通往山外的两条要道。各冲临近山脚两边,是山民居住地,他们祖辈生活靠给山主扛毛竹,送往几十里外的县城,换取可怜的几个脚力钱,维持一家艰难日月。
树木越长越高大,年代越久,价值越大,树木生长慢,一般几十年成材。毛竹是多年生禾本科木质常绿植物,年年生新竹,大小当年定型。老竹须年年间伐,否则,会自行枯死,同时影响长新竹,减少新竹年产量。毛竹是国家重要建筑材料,也是国家轻工业重要原料:发桠未长叶新竹可制宣纸、毛巾等毛织品;成竹可制地板、竹筷、牙膏等生活用品和儿童玩具、室内装饰等工艺品。这里大山中,自古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毛竹资源。
解放后的五十年代,这里山民都分得山和田地,他们开始扛自己家山上毛竹,生活有了提高,但这里交通仍然闭塞,运往县城的毛竹,除了少数有独轮车人家,用独轮车推毛竹,主要还是凭山民们的双肩扛。东冲杏花庄宁传方,十岁同娘一起往三十里外的县城扛毛竹。每天天亮吃饱喝足,带上干粮从家动身,扛起一颗二十斤左右毛竹,留几身汗,喝几饱沟水或田水,进到县城,常能卖到两千纸币,刚购买二斤大米。连一百块钱一个米粉糕也舍不得买,嚼着干粮,高高兴兴地跟着娘,踏上回家路。
娘生病了,他一人跟着庄上人往城里扛毛竹。路上,很快掉了队。到了途中山谷拐角,他的毛竹两头架在前后两山嘴上。他个太矮,把脚踮得再高,毛竹也绕不过山嘴。以前路过这里,都是娘帮他扛过拐角今天,他望洋兴叹了。后来,他急中生智,爬上山,抱着前头竹老,一步一步向前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越过拐角。他扛到县城,庄上人都卖完毛竹回家了。这天,他同样大的毛竹,只卖了一千八百块钱。他知道,货栈老板欺他人小,蒙了他。
从县城回家,他一口气走了二十里,来到一座小山包前,离家近了,他心里感到轻松,也坦然起来。他不紧不慢地往上爬,山上竹林很密,但山下住有两户人家,又是常走的路,他不觉得孤独。太阳已下山,山下还亮堂堂,越往山上,竹林越密,山路越暗。转过一块大青石,他一眼看见一只大家伙,看去是一只大黄狗,站在迎面路中间,面朝山下,低头满地嗅,挡住他上山路。它抬头发现他朝山上走来,却站立不动。他挥动手中木打杵,想吓走它。它没躲让,站立原地,朝着远空长嗥一声。一会,青石后面跳出一只灰色家伙,伸着长舌,尾巴拖地。他认出是狼!立时吓慌神,口发不出声,腿迈不开步,只能本能地,机械地往山下退。那只黄色家伙胆壮了,见他手中还握着木棍,以为又要打它,扑上前,咬住他一只脚。这时,他已清醒,感觉狼在咬他。求生本能,叫他发出大声呼救:
“......狼......救,救人啊......”
大山里常遇到狼咬人,吃人。山下两户人家已习惯,听到山上人喊叫,就拿起各式家伙上山赶狼。狼都在天黑下山,这么早就有人碰到狼,还是少见。山里人善良,听到人呼救,两户人家男女老少八九人,慌忙提着锄头、铁锹奔上山,从狼口里夺下男孩。
传方娘在家,太阳落山时,见进城回来人中没有儿子,她急了:沿途山路,偏僻孤单,儿子年小,要受惊吓。她只得带病上路去接儿子。她认定儿子饿倒在哪里,一路走,一路四周观看,却人影没见到。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过路人,告诉她:“前面山包上,有一个男孩被狼咬了。”心想:狼夜里才下山寻食,天这么早,儿子就撞见狼?她心中还是忐忑不安,来到对面山包下人家,被狼咬的果然是自己儿子。
娘把儿子背回家,在床上躺了两个月。儿子的脚被狼咬成重伤;受的惊吓更严重,躺在床上头几天,一直昏迷不醒,常常梦中惊叫:
“狼,狼......狼咬去了我一只脚......”
娘告诉他:他的脚没有被狼咬去。但他不信,直到娘拉着他手,摸到他的两只脚,才又安心地睡去。
传方伤痊愈,娘一狠心,送他上了学。小学毕业,他考进省农机学校。庄上人都为他感到喜幸——庄上第一个走出大山。母亲更感到欣慰:自己在大山里扛了半辈子毛竹;儿子此后不用在大山里扛毛竹了。
传方来到省城,看到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客车乘人,卡车载货;街道上没有人挑担,更没有人扛毛竹,行人昂首阔步,自由自在地朝前迈。他惊喜,也让他产生奢望:家乡有朝一日用卡车载毛竹,娘就不用抗毛竹,有多美好!
学校开学上课,老师告诉同学们:学校教学目的,为实现农村机械化培养人才,农村学生以后要为自己落后的家乡服务。一下说动传方的心,他意识到自己选对了学校,走对了路。他学习特别用功,两年理论学习,一年工厂实习,都取得优异成绩,三年学习期满毕业,他被分配到省城一家机械厂工作。第一个月领到工资,他写信问娘:最缺什么?他想给娘买件她最缺物品作纪念。娘开玩笑说:“我什么都缺,最缺的是钱。”他便把头月工资一半寄给娘。
进入一九五九年,市场上粮食开始紧张,工人口粮逐渐减少。起初每月寄一半工资给娘,后来要补贴口粮不足,每月寄三分之一。到了一九六〇年,从娘的来信中知道,农村粮食更紧张。他每月坚持寄钱,还勒紧腰带,从自己不足的口粮里,挤出几斤粮票寄给娘。
一九六一年初夏一日,娘忽然来信向他报喜,说农村实行“责任田,包产到户”各户还分配自留地,自种自吃,有力气就不饿肚,叫他不要往家寄粮票。
他高兴农村转变得这样快,他三年没有回家,想回大山里看看。他从省城乘车到县城,从县城下车,走进大冲,踏上坑坑洼洼熟悉的山路,沿途梯田里绿油油的豆麦,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见到娘,虽然黑瘦得差点认不出来,但很有精神样子。
吃午饭时候,娘从自留地里摘来一篮青菜,准备给儿子打稠一点青菜糊。娘一边忙,一边不停地说:“现在好了,不吃食堂,都在家自烧自吃了。”
话刚落音,门外走进一个人,端着一只大海碗,一边向堂屋饭桌走去,一边说:
“我娘叫我送给传方哥吃。”
走到饭桌前,放下碗,头也没抬,转身往屋外走去。走到门口,抬头回眸一笑,两颊一双迷人的酒窝,一下提醒他:这不就是隔壁叶琼!记得她比自己小四岁,算来十八了。真是女大十八变,三年前还是个黄毛丫头,转眼,出落成一个婷婷玉立的大姑娘。
看到桌上一海碗野蕈和米粉汤圆,娘惊诧了:
“这是多么大人情,如今年头,这汤圆比往年乡下人见到人参燕窝还稀罕!”
娘一边叫儿子快吃,一边接着说:“刚才从自留地里回来,遇见隔壁你叶婶,说见到你了,不停地夸赞你,夸你长帅了,白净得像个书生!”
叶婶是叶琼娘,他记事起,母女两就相依为命过日子。
娘又唠叨起来,他没入耳,叶琼那两颊诱人的酒窝,却深深印入他的脑海。
农村生活改善了,他对娘的牵挂少了。回到省城,他很快安心工作。此后,娘来一封信,他回一封信。娘开始信,还是说农村政策好了,社员生产积极性高了,责任田增产了,有大米煮饭吃了。后来,社员扛毛竹进城有补贴金,城里自由市场能买到藕、山芋、菱角,还能买到黑市米。想奢侈点的,也能买到鱼和肉。一次,他给娘信中强调:娘老了,要多保重身体,重事不要做。娘随后回信,像抓住儿子话把子,先说自己真老了,接着直截了当说希望儿子能在自己身边,时常照应自己。他给娘回信,向娘许愿:等自己技术学好了些,工资多了些,把娘接到省城,自己就能时常守在娘身边。
这年下半年,叶琼初中毕业回乡。大山里小伙子中,叶琼娘认为惟有隔壁这位与女儿相匹配。以前,传方娘给儿子写信,都是请生产队老会计代笔。叶琼娘知道女儿也爱慕这个小伙子,女儿回乡后,她便叫女儿替换老会计,帮传方娘给儿子写信。传方娘也喜爱叶琼,三人心里清楚:一个省城里,一个大山里,这对姻缘难成全。三人不约而同,都希望传方回乡归农。后来给传方的信,都是叶琼根据传方娘意思,自己编出理由,要他回乡。一封又一封的信,却老是打不动对方。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叶琼娘急了,她叫女儿直接给小伙子写信。她相信,女儿信会更富魅力。女儿当面扭扭捏捏,扬言:不写!后来,还是写了。
这是又一年初夏,传方接到家里来信,拆开封,抽出信笺,是叶琼给他的信。
传方哥:
我初中毕业,响应国家号召回乡。人民公社按劳分配,庄上现在谁家劳力多,谁家就不饿饭,因为上山下田都能挣工分粮。宁婶一人在家,和我家一样,都没有男劳力,工分少,挣的工分粮少,要不是自留地蔬菜补充,恐怕还要饿肚子。传方哥,宁婶希望你回乡,我也希望你回家。你就回来吧!
妹叶琼
满纸的学生腔,却含蓄地透露出了自己的爱情。
我娘希望我回乡,你为什么也希望我回乡?你家无男劳力,我回乡与你家何干?
传方这样一发问,那两颊诱人的酒窝却清晰起来,心跳随之加快,胸内涌起一股股热流。自此,只要他闭上眼,脑海里就闪现出那两颊诱人的酒窝。他像来省城上学头一个月一样,有空就到校园外,朝家乡方向展望,那时想从那里寻觅出娘的身影。现在他朝家乡方向展望,寻觅的不只是娘,还有位更让他思念的她。每当他朝家乡方向展望,脑海中那两颊一双诱人的酒窝,便由隐约到明晰,倏然幻化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终于一日,他向厂领导递交了报告,要求下放回乡。
回到家,娘喜出望外,他故作嗔怪:“我好不容易走出大山,进到省城,为什么又叫我回来?”
娘实话实说:“我想你回来,写一封又一封信,都没叫回来你......”娘留下后半截话,她心里清楚:不久前,叶琼向她要儿子地址,知道她要给儿子写信,是那封信才叫回儿子。
听口气,娘知道他回乡的真正原因,他立刻红了脸,无言以对。
娘似乎感到失落,叹口气,心里说:“如今,娘没有爱情伟大了!”
二、
传方的亲事,宁叶两家人早考虑成熟。当年下半年,山上田里活稍闲,媒人捅破窗户纸,宁家办酒谢过亲朋好友,两人走进新房。
闹洞房时,有人要为难新郎,叫新郎介绍恋爱经验,新郎说:“我们自由恋爱,她愿嫁我,我愿娶她,就走到一起了。”
新娘瞪了新郎一眼,责怪他没良心:她替他娘写信,花了那么多心思,说了那么多真情话,想叫他回乡,开始,他理都不理。到头来,还把人家苦口婆心,一片真情,说得轻猫淡写。
大家把矛头指向新娘,叫新娘介绍恋爱经验,新娘心不在焉,随口答:“是的,我们自由恋爱的,人家愿意娶我,我愿嫁人家,就走到一起了。”
有人听出蹊跷,指着新娘质问:“他说你愿嫁他,你说他愿娶你。到底谁主动,谁先开口?”
新郎答:“我们俩都没开口,托媒人开的口。”
有人起哄大叫:“新郎主动的!他不先回乡,两人怎么能走到一起?”
站在一旁,一直默默无言的柳四海插上口:“照你们说,好像传方走了桃花运。我认为传方做了蚀本生意:好端端的一个省城里工人不当,回到大山里,讨个大山里姑娘,永远是大山里人了。要是我,新娘就是个天仙,我也不做这个傻瓜!”
柳四海勤劳又聪明,却没上过学。叶琼在城里读书时,他就追求她,向她求过婚,她当面拒绝,嫌他没读过书,斗大字不认识一稻萝。他的一番话把全场人说愣,新娘心里说:“人家想做傻瓜没做到,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婚后,小两口十分恩爱,参加生产队劳动,上工出门成对,收工进门成双。男女两家自留地,二人承包:种菜,一人整地,一人下种;摘菜,一人摘,一人提篮。两家老人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传方回乡不久,干山上田里活不习惯,晚上回到家,感到腿酸腰胀胳膊疼。饭后睡上床,妻子给他捶胳膊,揉腰,抹大腿。两人都沉浸在爱情幸福中。
半年不到,叶琼怀孕,对着妻子日渐大起来的肚子,他想到马上就是四口之家。四年以来,他一直干山上田里一般活,一般活工分低,报酬少。他要担负起家庭担子,妻子怀身大肚,不能干重活,他一人拿起打杵去扛毛竹。与当年和娘扛毛竹一样,每天天亮从家动身,下午太阳落山回到家。强劳力扛二百斤,队里记两个工分,还有六毛钱补贴金。他只扛一百斤,队里记一个工分,补贴金也只有强劳力的一半。他干一般活,队里记一个工分,没有补贴金。他每天为了三毛钱,坚持往城里扛毛竹。三天后,两肩红肿起来,晚上躺在床上,妻子一边给他按摩红肿的肩膀,一边像安慰丈夫,又像指教丈夫:“人家是科班底子,从小扛毛竹;你半路出家,比不得人家。担子上肩不要硬撑,肩膀疼了就歇乏,硬撑伤身体!”其实,他担子上肩,肩膀就疼,进城的三十里路,每步都是在疼痛中挨过来的。
秋天时候,叶琼生了个女儿,她给女儿取名叫秋云。她喜爱秋天白云,秋高气爽,看到蓝天白云,就心旷神怡。有了爱情的结晶,两人都感到高兴,感到幸福;两老人更是喜欢,都为两家得来的第三代,笑得合不拢嘴。两老人整天忙得脚不沾地,一为让家里的母女过得受用,二为让在外的传方一心一意地扛毛竹。
传方扛毛竹常常天黑后到家,娘心里清楚:儿子准是累的实在受不了了。一天儿子回来得特别迟,娘不知道如何安慰他,顺口问:“这么晚了,一人走山路也不怕?”
儿子也顺口答:“现在我不怕狼了,就怕那根打杵!”他想起小时候那次遇到狼。打杵是扛毛竹用的,怕打杵,就是怕扛毛竹。
有独轮车人家,用独轮车推毛竹,一趟推五百斤,队里记五个工分,补贴金一块五毛钱。有钱人家越有钱,那些有独轮车户,推毛竹补贴金得多了,便更上一层楼,从城里买来板车拉毛竹,一趟能拉八百斤,一辆车抵上四个强劳力,传方眼便馋。他看到“月子”中妻子,和妻子怀中嗷嗷待哺的女儿,想到自己生活的担子重了,不但要挣钱,还要比以前挣更多钱。他无路可走,带上家里所有积蓄,来到公社铁矿山板车队,用极便宜价格,买到一辆当废品处理的旧板车,回家作重新装配。别人车装八百斤,他有自知之明,人和车都不如人家,只敢装三百斤。他仍然感到高兴:工分和补贴金比扛毛竹都多三倍,还比扛毛竹轻松得多。妻子听到丈夫的介绍,佩服丈夫肯动脑筋想办法。她在家坚持不住了,早早给女儿断奶,帮丈夫拉板车。传方拉板车学得经验:下坡,背靠车厢板,随车轮下滚,脚步迈匀,放稳,不费力,又安全。以前,他拉车下坡,不是迈快,就是迈慢。迈快,带动车轮下滚快;迈慢,下滚车轮对人产生推力。两者都会产生危险。他命大,没有发生过事故。上坡费力,以前,别人都有老婆或半大小子从车后推。他一人遇到上坡,都是费尽力气爬上坡顶,歇过好一会,才能喘过气来。妻子做了他帮手,路上遇到上坡,妻子在车后推,两人轻松爬到坡顶。两人从拉三百斤,到四百斤,后来拉五百斤,每天和别人同时间到家,还不感到累。一家人日子过得又甜蜜起来。
不久,传方看到那些富户又朝富裕迈进一步,原来帮忙拉车的老婆或半大小子,一个个被换上毛驴。节省了劳力,还比原先拉得更多,一趟能拉一千斤。一日,两人从城里回来,路上闲聊,说到拉车得补贴金,妻子说:
“等攒多钱,给你做套像样衣服,你出外和人家打交道,可以像个堂正的家主了。”
丈夫说:“等攒多钱,给你做套时新衣服,你出门穿得鲜亮,也是我做家主的光彩。”
后来,路上看到人家毛驴,两人又决定:等攒多钱,买头毛驴,拉更多毛竹,得更多补贴金。到那时,给全家都做一套新衣服。
丈夫最后补充:“到那时,把秋云外婆接过来,我们一块生活,让两老一起享清福!”
人算不如天算,不久,叶琼娘生病,没上半年去世。又半年,叶琼又怀孕。传方娘盼孙子,希望得个小子,担心儿媳妇推车受累,伤害了腹中胎儿。传方又开始一人拉车,想到上坡,身体向前倾侧,头低得要触地,两腿向后撑得直打战的感觉,又只敢拉三百斤。但想到现在连身四口,马上要连身五口,就是拉四百斤也嫌少。每次装车时,总想多装。路上遇到上坡,便后悔装得太多,自己累得太厉害。到城里过称,又嫌自己装的太少,人家带驴的拉一千斤,一人抵自己三人多。晚上回到家,他习惯向妻子汇报,说人家拉了多少,自己拉了多少。言下之意:自己拉得太少。妻子从未嫌他拉得少,一再强调:“不要多拉,多拉了伤身体。你是家庭的顶梁柱,一家人的主心骨。对你最大希望,就是日日平安回家!”
他指着她的肚子说:“我拉车累了,过一夜就好了。你肚子一日日地大,时刻不离身,才够你受的。那小东西才是一家人的希望,你要多保重!”
妻子安慰丈夫:“这是二胎,我习惯了。不像怀秋云,那样不适应,那样难受......就是这小东西,特别顽皮......你,你来摸这里......说他,他真的不守本分起来了......”他手按在她肚皮上,明显感到阵阵搏动。
接着,她向他透露机密:“我感觉......是个小子!”又叮嘱:“别跟娘说。”她想到时给婆婆个惊喜。
丈夫一阵沉默,接着一声叹息。妻子不解:“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丈夫又叹息一声:“他来得太早!”随后解释:“现在来,要和老子一样,用板车拉毛竹!”
“迟几年,就不用板车拉毛竹了?”
“我立过志,为了大山里早日实现机械化......”他不愿往下说,怕妻子疑心碍了他前途,伤了妻子的心。
“大山里运输实现机械化就那么容易?解放十六年了,你从肩扛毛竹,到现在板车拉毛竹,就这么个变化。再过十六年,也实现不了机械化。实现机械化不是哪一个人,或哪几个人干得了的事;也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干得了的事;怕要等待秋云和我们未出世的儿子一代任务。为他们一代做准备,为个们一代打好物质基础。他们一代能实现大山里运输机械化,就很不错了。”妻子头头是道,一番大道理说得他心服口服。他叹服妻子也有这样高瞻远瞩思想。
和妻子谈话,让他明白了人生方向,明确了奋斗目标-一一切为了秋云和未来儿子,首先为他们俩打好物质基础。当下,应把奋斗目标落实到每日劳动中。一天,他起得特别早,在头天装好的车上又加一根毛竹,估计四百斤,是他一人拉车最多的一次。他自知是笨鸟,但不敢先飞。以前,每天从家动身最迟,怕自己路上走得慢,碍了人家路。遇到上坡,休息一会,积蓄力气,然后一鼓作气冲上坡。这天,他特别兴奋,感觉渾身充满力量,从家动身最早,走在最前头,遇到小坡,直接冲上坡。来到中途大坡前,他忽然感到乏力,前段路程走得过急,过猛,力气出过量,他不敢盲目冒险,轻举妄动往上冲。有驴的都是马不停蹄,勇往直前上坡走了。他等来一位没驴的,两人搭帮爬上坡。这一耽搁,让他由前锋成了后尾。他想迎头赶上,下坡时忘了规范,开始脚步就迈得很快,车轮下滚也快起来。他想放慢脚步,但车轮对他产生很大推力,脚步慢不下来。他知道,车轮越滚越快,一经产生加速度,板车无法控制,后果不堪设想。他赶紧用肩扛车把,车轮压力陡然减轻,车轮下滚稍慢。肩一松,车轮下滚又快起来。如此几番扛车把不见效果,他心慌了,脚步乱了。坡上人看得清楚,却帮不上忙,一起大声提醒他:
“抵住,脚步迈稳,抵住!”
这时,他控制住车把,由车轮下滚。车轮越滚越快,他跟着跑起来。坡下右边是一口山塘,车路向左拐弯。坡上人见车渐渐接近山塘,又一起提醒他:
“向左拐,右边有塘,向左拐......”
忽然,“嘭!”一声爆响,右轮立刻减速。他心里一惊:右轮内胎爆破!右轮转速慢,左轮仍旧飞速下滚。此时,他身不由己,毛竹随着左轮滚动,挟持着人向右急拐,径直冲向山塘。坡上人一阵惊呼:
“啊,啊......”
呼声未落,人车已冲进山塘。
传方连喝几口塘水,睁开眼,四周一片银色世界。他是个秤砣,不会水。幸好,他两手还紧抓着车把,两手一用力,身子往上一蹿,浮出水面。他就势攀上车把一边毛竹爬上岸,躺在那里一动不能动,耳边嘈杂人声渐渐远去。
当他苏醒过来,已睡在自家床上。娘告诉他:庄上人把他送回家,说他拉车掉入塘中,自己浮出水面。要不,岸上人以为他被压在毛竹下,把毛竹拖上岸才去找他。到那时,他准在水中毙命了。
他身上没有外伤,只是全身疼痛难当。他受的惊吓太大,神经受到刺激太深,精神一直恍恍惚惚,清醒一阵,又迷糊过去。
他又一次苏醒时,却睡在厢房娘的床上。娘又告诉他,叶琼临产,怕影响他休息,给他换了床。他听到堂屋里急促的脚步声,听不到大房间里人声。不知过了多久,大房间里传来婴儿尖哭声。一会,接生婆走进他睡的厢房,对他说:“恭喜老板家添了个小公子!”
他心想:妻子说准了。满心的喜悦,叫他安心地又睡去。
睡梦中,他突然听到娘的号啕和女儿的哭叫。他忘记遍身疼痛,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冲进大房间,接生婆急忙向他报告:“产妇流血过多......”
未等对方说完,他抢答:“赶紧送城里医院!”
接生婆摊开两手,意思:产妇已没了气息。
他头脑立刻天旋地转起来,身体悬空倒地,又晕厥过去。
编后语:关于《《红花峰》免费试读_刘石1943》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冰城四少》免费试读_下三天》,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