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依寺札记》: 杨三爷

发表时间:2019-04-26 08:34:00 作者:水户南流 来源:qidian.com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超神学院之噬灭日蚀》免费试读_唱歌的鹦鹉》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芦依寺札记》: 杨三爷。

第一章 杨三爷

故事还得从几十年前说起,当时正值七七事变,抗日的浪潮已然势不可挡,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这粮草成了燃眉之急。

政客们坚信,只要云南不失守,四川这个战略大后方就高枕无忧。

杨家镇虽作为四川产粮大镇,但是陆路闭塞,四面环山,只傍一水,交通极为不便,全镇与外界的交流仅靠这一湾江水。

粮食厂本来是要搬到镇上的,结果设备又大又沉难以搬进镇里,只能选址下游一处傍水平原建厂。这样一来粮食在上游,工厂在下游。多亏这江面还算宽阔,行船还算方便,两天一夜就能走个来回。

船工这个行当在杨家镇极其吃香,老人都说年轻人入了行,拜了船老大,保你十年吃喝不愁。

我爷爷就是这条水上生命线上的船老大之一。他在家里排行老三,虽不是独子,但老大老二前些日子出川抗日了,太爷爷念着家里香火,生生摁下了他最小的儿子。起初还要横刀立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爷爷,看见太爷爷卖了寿材拼拼凑凑买来的大船,心一软,留下来做起了船老大这门营生。

在当时,爷爷在这镇上也算年轻有为。干活利索,重义气,船工们又多是他镇上一起干活的伙计,大都信得过他,又知他是杨家老三,于是大家都叫他杨三爷。

日本人进关前,四川就已经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船工们感念走江湖不易,于是成立了个名曰“袍哥会”的行会,本旨在弟兄之间好有个照应,锄强扶弱,入会皆是袍泽弟兄,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没想到这小小的袍哥会,在日后竟然会掀起这么大的血雨腥风,连数十年后的我也有所牵连。

爷爷入行那时候恰逢袍哥会推选新会长,爷爷在年轻一辈里最有号召力,几番讲演下来,船工和船老大都服他的胆气,于是顺其自然地推举他做了这“袍哥会”的大哥。爷爷也不客气,当即杀了头家里的年猪,斩了只雄鸡,祭了下河神,鸡血就着用江水酿的芦杆烧和兄弟们拜了把子。

这芦杆烧可是镇上的特产,制酒时必加入几斤芦苇杆子,取其草木香气,酒精度数适中,入喉有些许烧灼之感,于是这酒也因此得名。

人逢喜事精神爽,船工们吃酒到了后半夜,兴致也不曾减退。

“静一静,都静一静了啊。给大伙说点事儿,你们且听我慢慢道来。”一个满脸麻子的年轻汉子站了起来对众人嚷嚷道。

这麻子平时就是大伙里机灵嘴快的那一路人,这家伙什么都侃,侃天侃地侃空气,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也能给你说的头头是道,他脸是不怎么好看,但是光凭一张嘴就不知道骗了镇里多少姑娘的芳心。船工闲下来的时候,总有人缠着他给分析分析自己的运程,算算姻缘。他居然也能把鬼谷天师,奇门遁甲这些东西说得有模有样,说的人云里雾里,又觉有几分道理,真不知这么多学问他是从哪里偷来的,就算是爷爷也只知这麻子是早年湖南闹旱灾,外地逃荒来的四川。

“话说咱们这杨家镇可不一般,我们这儿,往前十年可是没啥子人家的,别提啥子镇子了”麻子神秘一笑,突然打住了一下,笑眯眯的望着众人,见众人神情灼灼,麻子来劲了,借着酒劲接着道,“咱们这镇子,是十几年前省督大人定下来的地儿,不然谁会翻几座大山在这一点不接陆路的地儿硬生生造个镇子出来,咱们这省督大人硬是眼光独到,选了个好地方种粮食。外面的枪炮是厉害,但是打不破咱们镇边上的大山。军爷们自皇上没了后就各自为营,有条枪就能占着山头,三五几日就进村收债,这和土匪有啥子区别,多亏咱们这地儿好,他们进不来,就算是走水路,也得给省衙门打报告,不然他们可对付不了省督大人江两岸这十几万条枪。这不,镇上这两天刚来了几个征兵的军爷,来咱们镇上也规规矩矩的,我估摸着吧,这几位军爷不像是单单来招我们打鬼子的主儿……”

船上多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家中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哪里有这麻子眼神毒辣。他们顶多知道日本人打进了关,顶多听说过镇上确实也有几个新来的军爷在征兵。仔细想想,好像镇衙门前些日子入伍一个就给三个大洋十斤白面呢,听说杨家老大和老二好像去了,剩下个刚跑船没几天的杨三爷在这跟咱们唠嗑儿呢。仔细想想,这几位军爷确实有点奇怪,和以前来的军爷不太一样。

“麻子,你到底想说什么,老子最烦讲话讲半截的人。”杨三爷心直口快,听不得弯弯绕,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三爷果然明人不说暗话,三爷,您知道前几天不是镇子上新来的军爷在四处收芦杆烧吗?您知道他们收来干啥子的吗?”

“你要么继续讲下去,再这么卖关子的话,要么就他妈闭嘴,时候也不早了,该睡了。”

“哟,瞧三爷您那急性子,前日我正好想去吴二娘那儿买酒吃,路过瞥见两个军爷吃饭,那饭桌用水画了几个字‘卯时江边芦依寺’。”

“芦依寺?”

“咱们今晚正好在兴头上,要不叫点人手到江边守上一守,看看这帮军爷到底是什么妖魔鬼怪。”

我四岁那时候,爷爷身体还算康健,那时候在老宅里他经常和我说“粒儿,你记住,少不入川,入川也不可轻易动土,如果动土时第一铲子下去土渣颜色显白,一定要扣头三响,白土处立即种上一株芦苇,绝不可再碰。”

当时的我并不在意这些话,一方面因为我是我爹的独子,从小在家里横惯了,另一方面家里自我爹那代下海经商赚了钱后早就已经和农活说掰掰了。只不过每次爷爷聊起这茬儿,他面色总是古怪异常,时而脸上像死了兄弟一样难看,时而又眼眶含泪,泣不成声。

那时候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当家作主,家家户户都有田地。

八几年那时候,整个国家又拉开了新的序幕,干个体的,办厂子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老一辈的人直到现在都说就是摆个地摊儿卖两个臭鸡蛋,没准两三年都能娶上一房娇妻。

我爹是七八年恢复高考的头一年考上大学的,那时候的大学教育还是精英教育,全国考上的人都没几个人。物以稀为贵,人才也是这样的道理。

于是那时候的大学生工作单位包分配,进体制,进机关都是手到拈来的事情。我爹也许是当时受了时代的感召,又或许是血气方刚,不愿安逸。毕业后他就找爷爷借了点钱,只身一人跑到上海,白手起家办起了一家旅行社。

当时旅行社还是个新鲜话题,那时候粮票都还没彻底被取代,物质生活的匮乏让人们思想局限,那时候觉得有个机关单位铁饭碗,再不济就进厂子做个一线工人,这些都是光宗耀祖的事儿,干个体都是奇淫技巧,不是正道。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亲戚们对我爸这一举措无不扼腕叹息。

江浙地区开放的早,自古又是富庶之地,这的人敢想敢干。国家开放了,江浙来上海长见识的多,借着旅游找找新营生的更多。

客源不错,我爹这生意也就不错,最初就做做南京路,外滩,黄浦江这些外地游客必来的一些景点包线,后来做大了甚至和几个留学机构搞起了出国合作,一时风光的很。刚开始是他老人家带着几个伙计亲自蹬着黄包车,拉着客人边走边讲解沿路风光,时不时还整两句英文糊弄下游客。他们靠着胆色和大学生下海的经历,和沿途几家商户搭上了,商户们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我爹和伙计把游客带到店里,商家们先是让女招待们给游客送上一点儿洋落儿瞧瞧,这些洋落儿在内地可是很难见到,比如什么万宝路香烟,什么外壳上印着金发洋妞的Zippo打火机,甚至还有罕见的喝下去爽口,但是会打嗝的一种黑色饮品。后来就越做越大,别人都叫他杨总了。

那时候可没有现在的海关体系,这些货都是悄悄随海轮进来的,关口税什么的自然是没有,所以价格都还算合适,带回内地倒卖还能赚上一笔。

生意人的眼光自然毒辣,肯定不会错过任何商机,临走前都会在商店里买的大包小包的带回去发洋财,甚至还有几个要了旅行社的联系方式,方便长期合作。

挣了钱,我爹把我和我妈接到了上海,我爷爷和我奶奶仍住在老宅里,爷爷说他年岁大了,不方便去,还得给我奶奶做饭。

水户南流说

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意在磨练笔墨,如果您喜欢,可以点个收藏,支持一下我的创作

第二章 胖子

我是在上海长大的,五谷都摸不清是哪五谷,更别说下地儿了,所以每次下乡,我爷爷和我聊挖泥巴的事儿,对我这种小开来说简直就是笑话。

家里人很少提起我奶奶,我奶奶是个小脚女人,她身体不太好,她面色显得苍白,很少说话,平日里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知道在干些什么,我不太敢接近她。

小时候我好奇她在房间里干什么,我想着透着锁孔,视线就能看进去了。

有一日,我趁着老宅没什么人,悄悄摸到奶奶房门面前,四周打量一下,确定没了人,踮起脚尖开始尝试看看房间里有些什么。

透过锁孔,我瞧见这房间里很是昏暗,没什么光,在锁孔里我只能勉强看到些吊顶。为了视线能往下看一点,我扒着门栓,踮起脚尖儿,把视线尽量压低一些。

这个房间本来是有窗的,但是却被衣柜生生挡住了,可怜的几缕光线渗过衣柜和窗沿的缝隙,斑驳的透在地板上。幸亏这几缕光我才看清整个房间的大致布局。这房间布置很简单,一个衣柜,一张床,床上被子被拧成了一绺,好像缠着什么东西,这构造肯定是故意做的,不知是为了什么。

光照还是不太够,角落里好像有什么东西,被一层毛皮盖住,不像是活物,我没法看清。

我想踮起脚尖,再看看还有什么东西,突然感觉背后有双眼睛在看我,我正想回头,背脊里传来一阵凉意,回头就看见一张苍老的人脸冷冰冰的看着我。

“你爷爷没告诉过你,这房间不准进,也不准看吗?”奶奶的眼神没有一丝人气,像被惹怒的母狮子。

这个老人走路居然一点声音都没有,根本不像大人说的是个小脚妇人。

“我,我的玩具卡片掉进去了,我想看看在哪。”我支支吾吾,编了个自己都不信的理由,眼巴巴的望着她,乞求她原谅。

“好奇心不是个好东西,快走吧。”

我想那是我对我奶奶唯一的记忆了,后来再见到她,已经是躺在灵堂,眼睛紧闭,阴阳两世了。

时代总是变得那么快,自从千禧年起,新闻频频爆出旅行社强制游客购物,导游打骂不购物的游客,我爸的生意开始变坏了。

从前的新玩意儿变成旧的,旧玩意儿变成烂的,时代在变,人也在变,这生意也该变变了,不然也得烂掉。

那几年古玩市场还不错,于是我爸做起了古玩生意,他之前旅行团做下来人脉很广,这古玩生意做起来也快。他和考古队交流挺多,听说有的斗爷也找过他倒腾些玩意儿。

我从小皮惯了,不像是什么读书的料子,是个课堂上坐不住的主儿,我爹妈天天打骂也不见长进。幸好我脑子不算愚笨,考上了个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因为想着我爹搞古玩的,就稀里糊涂填了考古。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也有了不少新朋友。比如,我那寝室里有一个江西的胖子,这家伙也是闲不住的主儿,性子对我口味,于是我们俩一拍即合,一直计划毕业后干一票大的。

“杨粒,我说啊,咱们是整考古的,跟着那些老头下去顶多打打下手,清理清理墓里的那些破铜烂铁,稀里糊涂的就是几十年没了,这有什么意思,老子想整探险才来学考古的,不然学这玩意儿干嘛。我听说有个王老板正在招人去塔克拉玛干,听说在今年七月份开拔,那时候正好咱们毕业了,你觉得咋样?这不正是咱们发热的大好时机,过了这村儿,可就没这店儿了啊。”

这胖子家里有人在南京军区,他爷爷以前是国民党一个师的师长,这个师在解放军横渡长江前起义了,他爷爷从中接应过部队过江,后来老部队编入了解放军,他爷爷也做了个军区参谋,不然按他那蹩脚的成绩,没点儿关系怎么可能进大学。

“我还得想想,我爷爷这几年身体不好了,经不起折腾,我这事儿得我爸同意,但是我爸这么大岁数了也还是听我爷爷的,要是他知道我准备干这茬儿,按他的性子,非从镇上医院插着管子来卸了我的腿。”我还有些犹豫,望着这个满身肥膘的死胖子。

“反正现在也没啥事儿,你看要不咱们去趟四川,看看你爷爷,给他做做思想工作,年轻人嘛,就该四处闯闯,毕业就稀里糊涂去上班过一辈子,这也忒傻逼了。对哦,老子还没去过四川呢,都说川妹子泼辣水灵,老子还想亲自见识一下呢。走走走,你老人家也别考虑了,咱们这就出发,说走就走!”

杨三爷也是一号人物,做事雷厉风行。杨三爷被麻子说的动了心,再加上想起两个哥哥走后,杨老爷子就宠着他一个了,就是得罪了军爷出了事儿也不怕。这一来没了人压着他,二来今日又刚巧做了这行会大哥,借着芦柑烧的酒劲准备今夜去江边探上一探。

杨三爷亲自挑了三五个机灵点的伙计,差了麻子准备好蓑衣,蒙面巾,火折子这些物事,带着物事就领着队伍就往苇子岭奔去。

那晚月亮有些泛红,薄雾缠绕,没半点生气,深夜气温骤降,周围安静的吓人,让人瘆得慌。

到了地儿,队里也没人敢哼声,众人等着三爷和麻子的下一步指示。等了一刻钟后,也不知是谁被冷的打了个喷嚏。

“娘的,今晚真是冷的邪乎,咦?这月亮不太对劲儿。”麻子打死了只蚊子,满手是血,胡乱往衣服上一抹,朝芦苇荡里骂骂咧咧的啐了口唾沫,说完扭头看了一眼杨三爷,见杨三爷表情漠然,死死盯着江边,就像老猎人在守候着猎物。

这苇子岭常年没人打理,芦苇长的龇牙咧嘴,横七竖八。就是猫只大象在里边,也能藏的个严严实实的,何况是几个人呢。这岭子还正巧邻近江边,眼神好的人能把江两岸尽收眼底,这确实算是个上好的藏身地点。

“怎么个不对劲?”杨三爷抬头看了一眼月亮,看向麻子,显然是听见了麻子的牢骚。

“三爷,您瞧,这北边天狼星移位,北斗星暗淡无光,准不是什么好事。这天狼星自古司掌战祸,星变必见血光。今天这日子是初八,本该是上弦月,我之前也曾看过月亮,这怎么几个时辰不到就成血红的满月了?而且啊..这....”麻子眼珠一转,细细思索了一下,吐了句话,这话恰好被盯着他的杨三爷听了一半。

“哼,麻子,你平时的威风哪里去了,被个月亮吓得婆婆妈妈,你平时泡娘们儿可没这么墨迹。”杨三爷不屑一哼,打断了麻子的话,冷冷道。

“是是是,三爷我多虑了,还是您胆气过人,唉,您瞧瞧,远处那谁来了。”麻子脸上有点挂不住,赶紧转移了一下话题,用手指了指江边,示意众人朝他指的方向看看。

“终于来了,你们几个嘴巴给老子闭严实点,被军爷抓起来蹲了号子,老子可不救你们出来。”杨三爷吓唬了一下几个平时咋咋呼呼的伙计,示意众人安静一些。

离苇子岭三百步的江边上,黑夜里三个人影被江上的血月光芒映的亮了起来,中间那个人有点面生,好像是个女子,学生打扮,不像是镇上的人,走路一瘸一拐,被两个军爷架在中间。这女子被蛮力折腾也不哭闹,脑袋耷拉着,像是没半点力气了。

“妈的,弄这小妞进这镇子真不容易,老子搬装她的口袋时候还被这娘们儿咬了一口,疼得老子差点喊出来,老子手上现在还有个牙印,老子打了她一顿现在还装晕,现在咱们没她不也进来了?要不扔这水里得了。”胖军爷对同伙抱怨了一声。

“没她不行,这女人自有用处。没她可进不去这芦依寺。”同伙是个中等身材的中年人,一脸络腮胡子,剃了个光头,脑袋上还有个戒疤,看样子以前出过家。

“你们这行的都这么邪乎的吗,进这种鬼地方还要带个女人,不怕晦气吗?怕不是下去好有人陪你快活快活?”胖军爷一脸不悦,嘲笑起身旁的光头来。

“这是你们省督请我来的,对我来说,那这下面这东西不要也罢,你要是不愿意下去,回去继续当你的征兵官爷吧。”光头不耐烦了,冷哼一声。

“哼,军令如山,要不是上头有命令让老子跟着你,今日我就忍了。行了,我也懒得和你费口舌了。时候也差不多了,佛爷有什么能耐就先请吧,胖爷我可走不动了。”

光头瞥了胖子一眼,单手拎起女子的领子,在江边一堆乱石里一阵拨弄,竟翻出了一块古朴金属板,在血红色的月光的映衬下,这块金属板竟然发出青铜般的光泽,板子上好像刻着些纹路,杨三爷隔着些距离,看不太清,但是之前两人的对话倒是听的清楚。

“三爷?救人吗,三爷?”麻子在杨三爷耳语一句,戳了戳看的入神的杨三爷。

“再等等,等他们进去,我们再跟上去,他们有枪,不要贸然行动,不然咱们也得搭进去。而且下面可能有什么宝贝,老子还想长长眼。”杨三爷沉吟道。

编后语:关于《《芦依寺札记》: 杨三爷》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冒险王笔记》免费试读_Andy豪仔》,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
- 四川省成都市 发表于:2019-04-26 09:00:56
《芦依寺札记》:《芦依寺札记》: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加油哈~~
NOYES网友
NOYES网友 重庆市 发表于:2019-04-26 08:58:46
木木西西携《公子无双》回访,,,,,希望能与友友************,,,(* __ *) 嘻嘻……【爱你】
爺一贯如此
爺一贯如此 山东省青岛市 发表于:2019-04-26 08:52:26
特别感谢,亲的支持!这边下了几天雨,今天终于放晴了,小央心情不错,把这份心情也送给你,希望亲的码字生涯快乐顺利!
VenusVenus゜
VenusVenus゜ 安徽省淮北市 发表于:2019-04-26 08:50:25
文里的句子“咋……”,特别亲切,和家乡话一样。我也希望我这个老实女,能和她一样发家致富呢。共同努力吧。。。。
◆╰︶ ̄不多情"
◆╰︶ ̄不多情" 山东省青岛市 发表于:2019-04-26 08:43:22
作者写得太棒了,值得我去学习一番,文已收,还望作者回收和指导一下鄙人的《丽人辞》,在这先行谢过了,谢谢!!!!!
涛涛。
涛涛。 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2019-04-26 08:41:19
送杯咖啡我的一片心意,祝你安康幸福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