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胡佑民的春天》:第1章 陋室柔情

发表时间:2019-04-23 21:07:32 作者:樟树青青 来源:qidian.com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仙道异徒》免费试读_旁门道人》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草根胡佑民的春天》:第1章 陋室柔情。

第1章 陋室柔情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腊月二十三,上午开会总结了一年的工作,安排放假事宜,发放工资奖金后,工厂下午就放假了。胡佑民发了一百五十元工资,还有一百元的奖金,按常规进厂半年以上才有奖金发,这笔意外之财让他高兴了好一阵。他今年八月份才来这里上班,没打算回去过年的,早就给家里写了信。

胡佑民收拾了一下行李,绑到单车上,准备去三爷爷家,刚准备锁门,田玉梅来了,穿着一件白色的长羽绒衣,围着一条淡紫色围巾,脸冻得有些红,使平时泼辣的她多了些抚媚,看得胡佑民有些出神。他一边将她让进仓库里,一边问她怎么还没走?田玉梅说买的是明天早上的车票,将手里的一个塑料包递给胡佑民,问她是什么也不说。

田玉梅过来整理胡佑民的军大衣,问他第一次在外面过年,习惯不?胡佑民笑着说:“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四海为家,有什么不习惯的?”“小屁孩一个,还大丈夫呢!”她白了他一眼。

“只有你和你爸爸回去吧?你姐和姐夫要年后才会去你家吧?”胡佑民岔开话题,田玉梅心不在焉在嗯了一声,伸出手抚摸他的脸,突然一把抱住他,将头埋在他怀里:“要好久看不到你了,我想你,你会想我不?”胡佑民手足无措地愣在那里,犹豫了一下,轻轻地将双手放在她肩上。安慰她说:“才放十多天假,一晃就过去了。”

“我一天都不想和你分开,想每天都能看到你!”田玉梅在他怀里喃喃地说。第一次和女孩子亲密地搂在一起,虽然屋里没有暖气,胡佑民却觉得身上有些燥热,心跳加快,喉咙发干。

田玉梅抬起头,泛着情-欲的双眼似要滴出水般,渐渐凑近他,她闭上眼睛,轻轻吻上胡佑民微凉的嘴唇,她的嘴巴好小,特别柔软,胡佑民的头嗡地一声响,浑身像过电一样,他一把搂住她,变被动为主动,开始探索那未知的神秘,生涩的动作,被激-情掩盖,他们意-乱-情-迷地相互索取。

这是他们的初吻,田玉梅开始有点害羞,随即热烈地迎合他。柔软绵嫩的触感让他舍不得松开。一只手搂住她的腰,另一只手则是悄悄的抚上了她的身体。肌肤柔嫩白皙没有一丝一毫的瑕疵,完美的如同一件艺术品,她发出一声闷哼,将身体紧紧地贴向他,像是希望他的暴风雨能够更加的激烈一点。

外面冰天雪地,屋内春-意盎然。离愁别绪,让他们迷失了自我,尝到了吻的美妙销-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胡佑民刚满十七岁,一米七六的个头,略显单瘦的身材,一张未脱稚气的国字脸,浓眉大眼,刚毅的面部线条,带着温和的微笑,高挺的鼻梁,性-感的嘴唇。虽然穿着军大服,戴着棉帽子,显得有些土气,但掩饰不住他的帅气和阳光。

他出生在湘南渔阳市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家里有父母和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高考落榜后,只身来到关东,投奔三爷爷,通过三爷爷战友的关系,介绍他来到东陵长兴电炉厂做事。

刚进来时,是做厂里的仓管员。原来的仓管员是厂长的小姨子田玉梅,他来后就调到办公室去上班了。

胡佑民在仓库里闲不住,干了一段时间后,主动要求去车间干活。厂长刘红阳安排他给车间主任老田当学徒。

一晃到了年底,胡佑民学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师傅老田对他很好,教了他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最大的收获当然是和田玉梅的恋爱,虽然现在还只是地下恋情。

送走依依不舍的田玉梅,胡佑民到商店买了一对西凤酒,一条石林烟,给师傅老田去拜了个年,然而才骑着单车向三爷爷家赶去。结冰了的路很不好骑,一不小心就会摔到地上滑出好远,十多里的路,胡佑民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三爷爷家。

将单车锁在楼道里,拿着行李和田玉梅给的那包东西上楼,三爷爷还没回来,三奶奶在做晚饭。胡佑民打了个招呼,就坐在沙发拆田玉梅给的包,里面是一套浅灰色西装,他走进卧室试穿,很合身,是根据他身材买的。

三奶奶还以为是他自己买的,夸他挺有眼光,会买东西,他不好意思地说是同事买的,她摸了摸布料:“不错,这一套得二、三百呢,谁对你这么好?男的女的?”胡佑民不想说实话,找个理由掩饰过去了。

想起田玉梅对自己种种的好,胡佑民有一些瘣疚,他从没为她做过什么,有时还特意躲着她,这时胡佑民就觉得自己没用,一点也不爷们。

三爷爷依然是准时回家,很有规律地吃饭、看电视、睡觉,军人的刻板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除夕前这段时间,胡佑民没有出门,天天呆在家里看书。三奶奶家的书很多,书房有,卧室有,客厅也有,除了书房的不让动,其他的随便看。

胡佑民挑了一本《西方近代经济发展史》、一本《现代企业管理案例分析》,近一个星期的时间他就读这两本书,反复地看,到最后也是似懂非懂。这让胡佑民有些沮丧,也激起了他想读大学的欲望。

那时候可以参加自考取得大学文凭,也可以报考成人高校,有脱产的,也有半工半读的。胡佑民把想去参加成人高考的想法给三爷爷说了,他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并说过完年就帮他去报名。

过年的那天,三爷爷的儿子一家三口来了。胡佑民第一次见到这个堂叔,三十多岁的样子,一米八几的身高,浓眉大眼,穿着军装,军衔是二毛二,一口标准的东北话,人也非常热情。他老婆也有一米七高,典型的北方美女。他们的女儿约七、八岁,身材单瘦,很有礼貌地喊他哥哥。

与他们一家的热情、大方相比,胡佑民显得有些拘谨、腼腆,可能是受他们的感染,他也很快和他们聊在一起了。堂叔听完他的情况后鼓励他好好干,干出点成绩来,说有很多没上大学的干得比大学生还好,事在人为,以后他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只要帮得到的,会尽力帮他。

吃团圆饭时,没有像家乡一样,先搞个祭祖仪式,而是大家围坐在一起,端起酒杯互致祝词,然后一起干杯。吃完饭堂叔一家回去了,可能是喝了酒的原因,三爷爷比平常和蔼了许多,给胡佑民讲起了他的战争故事。

都是朝鲜战场上的事,一次他们连队在一个小山坡上生火做饭,开饭的时候,他端着饭盒想爬到山顶上去吃,这个无意的举动救了他一命,还没到山顶,来了几架敌机,是生火的烟将敌机吸引过来了,一顿炸弹过后,又是一顿机枪扫射,他们连队基本上报销了,没受伤的只有他一个,有二十多个伤员,其他的都牺牲了。

第二故事是讲的一次阻击战,他们一个团在一个山头上阻击敌人,打了二十多天,补给上不来,马杀掉吃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最难受的是没水喝,到后来只能接自己的尿喝,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团硬是切断了敌人一个师的退路,并挡住了敌人的增援,配合友军全歼了这个师,他们那个团最后只剩下一百多人了。讲这些的时候,三爷爷的眼里有些落寞,有伤感,但他更多的是自豪。

初一堂姑一家来拜年,下午一起去南湖公园看冰灯展,冰雕里的电灯五光十色,让胡佑民觉得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灯展是不收门票的,公园里有很多人,很热闹,公园的大门都是用冰块砌成的。

这是一个冰的世界,公园里的景点全是用冰砌成的:拱桥,走廊,亭子,灯塔,还有一些造型,比如一帆风顺、啤酒瓶、凤凰、奔马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攒助的,上面攘嵌有公司的名字和广告宣传。

堂姑拿出相机不停地拍照,不时发出夸张的惊呼声,胡佑民随着人流前行,彩灯和冰雕相交辉映,仿佛置身神话世界。一家人玩得其乐融融,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胡佑民却有一种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

过了初次看到冰灯的兴奋劲,胡佑民开始想乡下的父母,想弟妹,他们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到这样的漂亮的冰灯?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连省城都没有去过!他还想到了田玉梅,这个让自己矛盾的东北女孩,越想心越乱。

初三胡佑民一个人去了步行街,他是想给田玉梅买点东西,她给自己买了那么贵的一套西装,得表示一下,不然自己都会看不起自己。

逛了好久,他最后买了一块西铁城的女式手表,花了九十八元,他很满意。想象亲手给她戴上的场景,不由得咧嘴傻笑,这时他有点昐望工厂明天就开工,这样就能看到她了,她这个时候在做什么呢?还是和自己一样思念着对方?

接下来的几天里,胡佑民窝在家里看书,他不再纠结能否读懂,他要增加自己的阅读量,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他如饥似渴地在书中翱翔,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管理、传记,逮到什么读什么。

这几天的时间让他知道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他的《经济学原理》,保罗.萨缪尔森和他的《经济学》,罗伯特.蒙代尔,艾伦.格林斯潘。

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战争在二战后己取代军事战争,成为一个国家掠夺其他国家财产的主要手段,前苏联就是倒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大棒下的。我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和一些西方国家五、六十年代差不多,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加速发展经济,极有可能步前苏联的后尘。

虽然建国后我国打赢了朝鲜战争、中印战争、中越战争,但从武器装备来说,都是以弱胜强,是悲壮的、被动的反击战,战胜后也只能迅速退回国内。

周边的小国,还没有我国的一个省大,敢任性地和中国叫板,敢占你的岛屿,这都是因为国力不强,腰板不硬,这是一种怎样的苦涩和无奈!

第2章 寒门学子

湘南渔阳市丰家铺镇的一个小山村里,一位四十多岁的农妇在禾场里晒着萝卜条,可显得有点心不在焉,后来索性坐在一根枯树干上发起呆来。

在堂屋里正在编竹框的中年汉子看到这一幕后走了过来,“想佑伢子哒?”他一边摆萝卜条一边问,

“嗯,个杂伢子咋还不来信哩?也不晓得他会不会回来?”农妇抹着眼泪说,

“信应该过几天会到滴,等信到哒才晓得。”中年汉子安慰道。

“个小就跑咯远,当初不让他克就好哒。”农妇在怨自己无能。

“个杂伢子心性大,拦不住滴。”中年汉子的神情也有些黯然。

农妇叫刘月香,是胡佑民的母亲,中年汉子叫胡建华,是胡佑民的父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胡建华有二个妹妹、二个弟弟,共五兄妹。刘月香有一个姐姐,四个弟弟,共六兄妹,都是贫穷家庭。

到了胡佑民这代就只三兄妹了,胡佑民出生于七四年,是老大,第二个是弟弟胡佑军,比他小三岁,在县城读高一,最小的是妹妹胡佑芬小他五岁,在镇上读初二。

如果不是计划生肓,胡佑民的兄妹也会很壮观,听说生妹妹时要罚款,那时家里穷,没钱也没有值钱的东西,最后不了了之。

童年在胡佑民的记忆里只有带弟妹和干活,上学后不用带弟妹了,可要干的活更多了,要打猪草、砍柴、放牛、晚上还要帮爹妈编竹框,在家是没时间读书学习的。

但胡佑民善于利用时间,放牛的时候,上学、放学回家的路上,就是他学习的时间,捧着连环画看、想数学题、想老师的讲课、背课文,所以胡佑民在班上的成绩是最好的。

那时候上初中是要考的,考不上的就不能上学了,胡佑民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丰家铺中学。丰家铺中学只有初中部,离家有五公里,胡佑民只能寄宿了。这下不用帮家里干农活了,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读书上了。

如饥似渴的胡佑民整天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可书读得越多,接触的知识面越多,胡佑民越觉得自己简陋、渺小。胡佑民不满足课本知识了,大量地阅读课外书,他到处找人借书,那时兴起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胡佑民读了几本,便对这种东西不感兴趣了。

大量的中外名著,让胡佑民获益不浅,作文水平自然是大幅提升,眼界也比同齡人高了许多,褪掉了乡下穷小子的粗俗,慢慢有了书生的气质。

脱颖而出的胡佑民让老师喜欢不己,也得到了许多女同学的爱慕。十三、四岁的胡佑民不懂得谈恋爱,虽然经常收到一些幼稚的情书,但他没有心思理会这些。穷苦的生活让他迫切地想改变自己的困境,而读书是他觉得唯一能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

初三一期的时候省里有一个“新苗杯”数、理、化竞赛,在校选拔赛上,胡佑民的化学、物理都是第一名,但去县里参赛只能选一科参加,胡佑民选了物理,参赛带队老师是化学老师,一路上对他颇有微词。

在县里得了个二等奖,这对从没有过奥赛培训的胡佑民来说是很难得的,在他们镇中学也是第一次取得这么好的名次。

中考,胡佑民考入了县城的渔阳市一中,这是一所省重点中学,听说每年都有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

开学时是父亲送他去的,开心自豪的父亲用一辆二八自行车驮着他的行李,让他坐班车去县城,在校门口会合。县城的繁华,进入高中的兴奋被交费的一幕给冲击得无影无踪。学费是一百八十元,杂费三十元,住宿费五十元,共二百六十元,别人交费大多是伍拾元一张,拾元一张的。

轮到父亲交费了,掏出的是一个塑料袋,里面全是伍毛的、一元的、伍元的纸币,拾元的很少,甚至还有一些贰毛和壹毛的,在窗口点了好久才交完费。

在这个过程中胡佑民如同被电击了一般,他没想到要交这么多钱,当时一个初中老师的工资是四十多元,这相当于吃国家粮的半年多工资,这对在地里创食、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是天文般的数字。

胡佑民不知父母攒这笔钱攒了多久,想到每学期都要交这么多钱,还要生活费,他的心更沉重了。直到父亲将他在寑室安顿好,胡佑民的心情还是低落的,好在粗心的父亲没看出什么,家里还有很多农活要忙,父亲匆匆忙忙地走了。

走的时候快中午了,胡佑民想和父亲去食堂吃饭,父亲拒绝了,胡佑民知道父亲舍不得在外面吃,他要骑自行车赶三十多里的路回家去吃。

胡佑民也没心情吃饭,坐在宿舍里发了会呆,便找出本书来看,可什么也看不进去,加上宿舍里闷热,他丢开书朝外走去。

来到操场上,这里人少一些,胡佑民走到一棵树下,微风拂面,感觉清爽了许多。

胡佑民想到了退学,但他知道是行不通的,父母不同意不说,自己回去也做不了什么,他是家里的希望,除了读好书,他别无选择,想通了这点,胡佑民的心情好些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冲出农门,一定不让父母失望!

高中的课本比初中难多了,老师的授课方法也不一样,开始那几天,胡佑民有点不适应,天生不服输的他,不断思考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勤奋的汗水,使他很快跟上了老师的思路和节奏,学起来轻松多了。

每个星期上六天课,只有星期天休息,第一个周日胡佑民没有回家。星期天去食堂吃饭的时候,胡佑民发现了一个问题:要多花一天的生活费。

现在胡佑民一天的生活费在一块钱左右,早餐吃二毛钱的米粉或馒头,中午吃二毛钱米饭三毛钱菜,晚餐吃二毛钱的米粉,有时食堂有西红柿蛋汤或紫菜蛋汤,五分钱一碗,他馋的时候便会去喝一碗。

初中时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周六放学回家,星期天下午回到学校。每次回校要带好几瓶干菜,有萝卜干、豆豉,干酸菜,剁辣椒等等,这就是一周的菜了,开学时都往学校交了米,所以饭是不用发花钱的。

胡佑民心疼这一天的生活费,也有点想家了,在第三个周日决定回家,周六放学时快五点了,他整理好书包,装了一玻璃瓶自来水,准备走路回家,可以省一块钱车费。

开始的时候走得蛮快,但走了十多里就慢下来了,天渐渐黑了,又累又饿的胡佑民咬着牙往家里赶。

今晚的月亮像个调皮的孩子,只是偶尔从云层中钻出来,又马上象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起来,路上行人很少,蛙鸣声声,间或的鸟叫声让胡佑民头皮有些发紧,他顾不上脚底磨出了血泡,只渴望早点回到家里。

胡佑民回家时快晚上九点了,弟妹在禾场的竹床上纳凉,母样在编竹框,父亲在剖竹篾,看到他回来,都有点诧异:“佑伢子,你回来哒?”

胡佑民扑进母亲怀里:“妈,我想你们哒!”

刘月香一把搂住儿子,泪一下就出来了:“妈也想你,呷晚饭冒?妈给你做饭去。”

胡佑民松开母亲,对父亲说:“爹,你也休息哈,莫太累哒!”

胡建华慈爱地看到儿子:“不累,在学校里还习惯啵?”

“习惯,学校里蛮好滴。”胡佑民坐到竹床上和父亲聊天。

很快刘月香端来一碗面条,可能是没有剩饭剩菜了,便给儿子煮了一碗面条,煎了一个鸡蛋,还在上面放了些葱花和剁辣椒,饿极了的胡佑民接过面条大口吃了起来。一抬头看到妹妹两眼盯着自己的碗里,忙将鸡蛋分成给弟弟和妹妹吃。

母亲怜爱地看着他:“他们都呷哒晚饭,是眼睛馋,你自己呷!”

胡佑民笑笑:“这么大一碗,我呷不完。”

习惯早起的胡佑民和父母一同起床了,晨练了半个多小时,洗嗽完后他拿了把柴刀去后山砍柴。胡佑民的家依山傍水,因为是丘陵地带,山只有五十多米高,屋前有一条简易公路,沿着河岸通向镇里H县城。河是一条二十多米宽的小河,是沅水的支流。

胡佑民很快砍好一担柴,挑回家时,妈妈己经做好了早餐,饭是南瓜饭,菜是一碗酸菜炒辣椒,一碗盐水蒸茄子,还有一碗辣椒炒鸡蛋,估计是因为他回来了特意加的菜。胡佑民忍着馋虫,将辣椒炒鸡蛋留给弟妹吃。

早餐后母亲和妹妹去打猪草,弟弟去放牛,胡佑民和父亲去后山上砍竹子,用来编竹框的。砍竹子也有讲究,那些好的,能发竹笋的要留着,父亲摸摸这根,看看那根,都舍不得下刀。

后在山顶砍了十多根,山顶的竹子常被人偷砍,每次发现被偷砍了竹子,父亲都要心疼好几天。帮父亲去掉竹枝,将竹子一根根地背回家,竹枝和竹尾也要拿回家,当柴烧。

编竹框是个技术活,而且很累人,也容易伤手,手指背长倒剌,一不小心就被竹篾割个口子。胡佑民也会编,而且速度很快,只是他不喜欢干这个,小时候是怕累,现在是觉得做这个不赚钱,一个人累死累活地干到晚上十多点,也只能赚二、三块钱。

可乡下没有别的挣钱门路,靠编竹框卖钱是家里的主要收入,父亲还经常去河里用网子网些小鱼,母亲将鱼剖净晒干,让父亲挑着框和干鱼一起去卖。

胡佑民三兄妹的学费就是这样来的。这些年还好,可以光明正大做这种小生意,父亲在去年买了一辆二八的永久自行车,可以用自行车驮着去比较远的地方,卖的价钱高一些。

早几年割资本主义尾巴,不许搞这些,父亲只能晚上偷偷地挑出去卖,在天亮前赶回来,要出第二天的集体工,不能扣工分,不然分的口粮少了,全家要挨饿。小的时候不觉得,长大以后才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每当回忆起这些便觉得特别心痛,不自觉地流泪。

编后语:关于《《草根胡佑民的春天》:第1章 陋室柔情》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大运仙缘》: 降生皇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鲁德泉钞
鲁德泉钞 北京市 发表于:2019-04-23 21:38:46
《草根胡佑民的春天》:第1章《草根胡佑民的春天》:第1章咖啡奉上!提提神,让您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顺祝文运亨通! 周末愉快!【爱你】【爱你】
时光无声
时光无声 海南省海口市 发表于:2019-04-23 21:32:37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楓”. 葉
楓”. 葉 四川省成都市 发表于:2019-04-23 21:25:37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謃綉メ飛躌
謃綉メ飛躌 上海市 发表于:2019-04-23 21:21:31
《翻天神掌》祝作者早成大神!咖啡一杯,为亲奉上!互赠咖啡,************,携手飞翔!
罔两
罔两 北京市 发表于:2019-04-23 21:18:24
佳作已收,记得关注偶的《烈妃天下》哦!
*阳光雨*
*阳光雨* 河南省漯河市 发表于:2019-04-23 21:15:21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