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王者初恋现代版》——初恋毁三观》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我走过的那些年代》:我的乡村生活二。
我的乡村生活二
在我的记忆之中,村里有三个人经常不参加集体劳动。(这里所指下地干农活)一个是我的四爷。他应该算是一名兽医吧,反正村里所有的骡马牛驴等牲畜都归他管。不论是得了病什么的,还是要分配出去干活,只有四爷说了算。四爷还有一项特殊的工作,那就是给骡马等牲畜修理马掌。每天使用完的骡马等牲畜回到圈里,四爷都要仔细认真地为其检查一番,发现有问题的,必然会马上进行处理,并且会安排休息,第二天不准出工。尤其对于马掌的检查,四爷格外操心,因为干苦力的牲畜非常费马掌,马掌如有损坏,就会伤害到马蹄,严重的话甚至会淘汰一匹马——马如果变成跛脚,今后就什么活也干不了了,只能宰了吃肉。而三爷是村里唯一的压马人。所谓的压马人,就是现在所说的驯马师。也就是将生骡子生马调教成任人使唤能干活的乖巧马。这项活计里包含着相当大的危险性,生骡子生马可不会那么轻易地任人使唤摆布,骑乘它更是难上加难,稍有不慎被从马背上摔下来,轻者伤肉断骨,重者丢了性命,所以很少有人会选择这项工作。而三爷确实是个很了不起的驯马师,村里能使唤的骡马都是由三爷调教出来的。还有一位就是我爷爷了。他是生产队里唯一的羊倌,只放养队里所有的羊,也不用拿着锄头顶着日头去田地里除草。
二
爷爷从什么时候开始给生产队里放羊,我并不清楚。我只是觉得爷爷非常喜爱放羊,每当金色温暖的阳光铺满绿色的大地,爷爷笑呵呵地拿了放羊铲,打开羊圈的木制大门,咩咩叫唤的羊群如开闸的洪水一样涌出了养圈,朝着绿油油的草地飘去了。
我很佩服爷爷放羊的本领。把全队近二百只调皮捣蛋的羊吆喝出去,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还要防止羊儿啃食沿途的庄稼,那就要显示出一个人有没有真的本领了。
但爷爷做到了。爷爷出色的本领是游刃有余地使用放羊铲。爷爷使用放羊铲的娴熟,可以说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他用放羊铲抛出的土疙瘩或者泥块,说打你鼻子,绝不会砸在你眼睛上。(放羊铲有一根长木柄,前端装有略带弧形的小铁铲,可以铲胶泥或土疙瘩)爷爷凭借手里的放羊铲悠闲自在每天放着羊,羊儿没有吃到地里庄稼的半片叶子。
爷爷的脸上总是挂着阳光一样,无忧无虑的笑容。而我正值顽皮贪玩的年龄,只要填饱肚子,和伙伴们在田野空旷的天地里尽情玩耍,像一群无拘无束快乐无比的鸟儿。
可我心里也有所期盼——盼望那些怀孕的母羊早些产羔。不仅因为我喜爱那些欢奔乱跳、摸样喜人的可爱羊羔;而我更渴望吃到那香喷喷的煮黄豆。生产队里有规定:只有在下羔期间,才给爷爷发放黄豆,用来喂养母羊和羊羔。我呢,可以借此沾点羊羔的光,解解嘴馋。
夕阳落下去了,乡村的炊烟弥漫在村舍和田野里。暮色渐浓,炊烟散去,夜色笼罩了乡村。夜空繁星点点,像乡村点亮的油灯。
唯有我和爷爷居住的小屋,依旧是炊烟袅袅,那是爷爷开始煮黄豆了。
我跟爷爷并没有如社员们那样居住在东面的村舍里。生产队里为了让爷爷方便照顾羊群,尤其是春冬季抓羊羔的时候,羊群不管黑夜还是白天都离不开人,所以被生产队安置在紧挨羊圈的一间耳房里。
生产队里以饲养绵羊为主。绵羊的产羊羔期一般分为春季和冬季。每到产羔时,也是爷爷最忙最累最需要操心的时候。因为不仅怀孕的母羊多,而且下羔期又不确定,所以爷爷必须每时每刻把心思放在羊儿身上,我一样去帮爷爷看护刚出世的小羊羔。
每天出去放羊的时候,爷爷总要走到西房的屋檐下,从木制的搭钩上取下搭兜搭在肩上,然后顺手拿了放羊铲,吆喝着羊群踏着晨辉出去了。爷爷能非常准确计算出母羊的下羔期,带上搭兜,防止母羊把羊羔下在野地里。羊羔被下在了野地里,爷爷就将刚出生弱不禁风的小羊羔放在搭兜里,不辞辛劳背回来。尤其在冬季如若不能及时把小羊羔身上的羊水弄干净,不能及时给小羊羔保暖,小羊羔就有可能被寒冷冻坏冻死。搭兜是用保暖柔软的毛毡缝制的,可以算是羊羔非常舒适的保暖箱。这样羊羔的成活率比较高。我每天眼巴巴盼望着爷爷回来,看到活奔乱跳的小羊羔,雀跃般的高兴!不仅如此,爷爷顾不得一天的劳累,放下搭兜开始给羊羔找羊妈妈喂奶。爷爷的记忆力十分的棒,他能准确记得哪只羊羔是哪只母羊下的。非常糟糕的是有些母羊并不认自己的孩子,爷爷只能耐心地抓住母羊喂羊羔吃奶,直到母羊自觉主动认领小羊羔,并且细心喂养照顾。
这还并不算什么。在产羔期爷爷没白天没黑夜照料着羊群。有时候,爷爷干脆就整夜睡在羊圈里,生怕刚出生的羊羔被大羊压死或踩死。那段日子里爷爷全部的心思扑在小羊身上,根本无暇照顾我。而我必须帮助爷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活泼健壮的小羊羔,我和爷爷知足的笑容灿烂在脸上。
灶膛里火烧得很旺,呼呼作响。玉米葵花杆在炉膛里噼噼啪啪地爆响着,大铁锅上升腾起雾似的白气。爷爷总是坐在灶前的矮脚凳上,“咣当当”边拉扯着风箱,边和我谈些有趣的事情。炉膛里闯出来的火光,闪烁在爷爷充满幸福笑容的脸上。桔红色火焰的光影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跳跃,坚毅乐观还有微笑永远雕刻在他的脸上,慈祥温和的目光里溢满了知足。我钻在暖和的被窝里。用圆实的双手托着下巴,眼巴巴耐心等待爷爷掀锅盖的时刻,心里藏着说不出的兴奋和喜悦。屋里雾气腾腾,满身油渍的小煤油灯的光,仿佛从遥远的地方照过来似的。我尤若置身在朦胧的梦境,或在真实的童话里。
爷爷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又是位特殊的农民——因为爷爷扛过枪打过仗。
爷爷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农民家庭,在旧社会里,虽然一年四季不停地忙活,但是仍旧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是家乡的粗康野菜喂养大了他。在脸朝地背朝天的日子里,爷爷从没有想过去当兵,命运往往会开荒诞的玩笑。说起爷爷当兵的事儿,还真有点传奇、搞笑和讽刺的味道。
那是一年的秋末,忙完田里的农活闲了下来,爷爷只得去城里找活干挣现钱。
进城那天正赶上***军队抓壮丁充军,我爷爷正在东游西逛地找活计的时候,突然街上来了一队手拿枪的军队,大伙一瞧鸟雀散一般,慌不择路四处逃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爷爷,蒙头蒙脑地被一群握枪的士兵连推带搡赶进一处宽敞院落里,也不管你愿不愿意,只管发衣发枪,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抓去当上了兵。其实,爷爷在***军队里只待了不足一天的时间。上午进城被稀里糊涂抓了去,强行硬逼发衣服发枪,这枪还在手里没有揣热乎呢,更不知如何放呢,下午竟成了共产党军队的俘虏,从那以后就踏踏实实跟着共产党打天下了。
我的农村生活三
小屋里弥漫着煮黄豆散发出来的清香,令我垂涎欲滴,爷爷瞧着我嘴馋的样子,乐呵呵地说“看把小猫馋的”。
我总感觉水煮黄豆特别特别的香。嚼在嘴里,满嘴的黄豆的清香,令你回味无穷,诱惑着你忍不住不停地往嘴里送,直到肚皮撑得不能下咽,方才罢手。
黄豆终于煮熟了。爷爷盛了满满一碗给我。我急不可待地用手抓起来就往嘴里送。“慢着点——慢着点吃,少不了你的”看我津津有味欢吃的样子,爷爷笑呵呵又坐回矮脚凳里去,如照顾小孩似的,无微不至喂那些“咩咩”因肚子饿叫唤地羊羔。
其实,这些羊羔真是怪可怜。由于母羊体质弱,因此产奶较少,所以喂不饱它们。为了能养活小羊羔,只得用黄豆代替奶水加料喂饱它们;还有就是那些已长得稍大一点的羊羔,母羊的奶水自然已经是不够羊羔吃了,因此必须加料喂养;另外,还有那些体质弱产奶水较少的母羊,需要额外加料滋补身体,确保羊羔的成活率。一般只有这三类羊享有特权,可以吃到香喷喷的黄豆。
“好吃吗?”爷爷边喂羊羔,边用慈祥疼爱的目光瞧着我。
“可真香啊!爷爷你也吃一口、、、、、、”我抓了黄豆满怀欣喜地递在爷爷嘴边。
“好,好、、、、、还是我孙子亲、、、、、、你吃吧,你自己吃——爷爷还要喂小羊羔哩。”羊羔在爷爷的怀里乖巧欢心地吃着黄豆,“炳南,等你长大了,你想干啥呀?”
“我也跟爷爷放羊。”我不假思索非常自豪地说。
“果然是我孙子,志向真不小嘛!”爷爷爽朗开怀地笑着,“当个放羊倌,赛过当县长呢。”
我天真烂漫地嘿嘿傻笑着,爷爷的话虽然我听不懂,只觉得非常亲切有意思。
我那时候年纪太小,不懂的啥是政治运动。只是经常看见社员们除了去地里参加劳动,其余的时间要数开会最多了。
除了冬天开会围着火炉坐在屋里,剩余的季节开会几乎聚集在生产队里的那棵粗壮、亭亭如盖的老槐树的树荫里。身躯伟岸,面如重枣的李队长高高站在厚实沉重的石磨盘上,手里举着土喇叭对着黑压压的人群,不知疲倦地喊着话。社员们全部沉默不语耐心地听他讲,有的干脆一锅子一锅子抽着烟,至于李队长说了些什么可惜我是听不懂!不管李队长讲的如何,人们的思想觉悟是不是有了提高,反正喊出的口号不仅相当响亮,而且非常顺口悦耳。什么抓革命促生产,搞好阶级斗争;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赶英超美、、、、、、等等之类。更有夸张如放卫星的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样的宣传深得人心,也深入人心。阶级斗争和革命色彩十分浓烈,大家也是热血沸腾斗志昂扬,革命红色歌曲四处飘扬。
我对这些并没有太深的记忆。留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要算“大炼钢铁”,还有给生产队交积肥了。
我依稀记得在生产队的大院里,用胶泥土夯起两三座高高的炼钢炉,上面架着一口壁很厚的大铁锅,灶坑里燃烧着黑黑乎乎很稀罕的煤炭。家家户户争先恐后把家里凡是铁制的器具,如铁锅、铁腕、铁盆,包括铁铲铁勺之类的统统从家里拿出来,毫不犹豫扔到大铁锅里冶炼——眨眼间这些东西熔化成了滚烫的铁水。后来,有的人家里甚至连颗铁钉都无法找到,就连烧开水都是用陶罐代替。我们这些屁事不懂的小屁孩一样参与其中,到处疯跑着寻找废铜烂铁,活像一群四处觅食的野狗!
给生产队积肥,家家户户都被分派有任务。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劳力和人口的多少,所分配的积肥量各有不同。积肥量是用斤数多少来计算的,把每天交回去的牲畜的粪便用铁称称了,统计了斤数,把每天所累记的斤数相加所得的总和,只要是达到所规定的数目就算完成。所谓的积肥,就是四处捡拾收集牛马骡羊等牲畜拉在野地的粪便。每个人去生产队领一个柳条编织的箩筐,还有一柄三股粪叉,四处去搜寻牲畜粪便。(箩筐是由社员们在农闲的冬季自己动手编织的)这项任务应该说基本上是由我们这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们完成的。大人们只有在农闲的时候出去捡几回,而孩子们每天在玩耍之后,必须要交回一箩筐粪便。
我是村里唯一不用绞尽脑汁交牲畜粪便的人,因为爷爷的羊圈里有的是。可我并没有因此找借口偷懒,每天照样跟他们出去到处拾捡牲畜粪便。虽然村里骡马牛成群,但由于拾粪的人太多,所以做起来并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儿。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耐心地眼巴巴盯着牲畜们的屁股,殷切盼望着从那里流出我们所期望的东西。
有时候,吃过晚饭,爷爷会把我送到三爷那里去。我不知道爷爷出去做什麽,总是很晚才拖着疲倦的身子来接我。有时候不来,我就睡在三爷家。
我喜欢三爷。因为三爷在我心里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十分有本事的人!村里人众口经常夸三爷,说三爷是顶有本事的人,什么都会做,也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三爷。
三爷像爷爷一样疼我。每次去的时候,三爷一定会为我准备香喷喷的油煎饼,还有脆甜的枣花纸包裹的果糖,醇香的茶水是早熬好搁在矮脚桌上。在昏暗的煤油灯光里,我笑嘻嘻欢心坐在炕上的矮脚方桌前,如小猪一样欢吃着。三爷一脸和蔼开心笑容,正站在屋里的空地上梳着羊皮。三爷不善言语,一边手脚麻利地忙着手里的活,一边用慈祥的微笑和我交流。“炳南你吃,把桌上的东西全吃了”三爷总是这样劝我。我知道三爷非常疼爱我,因为三爷跟爷爷是铁杆拜把兄弟,在他眼里把我当成了他的亲孙子。
三爷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村里唯一敢走南闯北的人。但在村里很孤单,只有和爷爷在一起的时候,才有唠不完的嗑。如果我熟睡在三爷家里,他们哥俩常常会闲聊到鸡鸣天亮。三爷经常要走出村去,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三爷说是去很远的地方。三爷每次牵了生骡生马出了村口,我就开始翘首盼望三爷能早日回来。因为三爷每次回来都不会忘记给我捎回好吃的东西。因为这件事,我在小伙伴们面前不但很有面子,而且相当自豪!
我喜欢三爷不仅因为能给我捎回许多好吃的东西,而且他还有一双十分灵巧的手。在三月春风吹绿田野的时候,三爷会亲手为我扎出各式各样漂亮的风筝——有蝴蝶,老鹰,长龙,蜈蚣、、、、、、我最喜欢孙悟空了,三爷乐呵呵仰首遥望着我放飞到蓝汪汪的天空里;夏天蝶舞蜂忙,也是捕捉鸟雀的季节。三爷生有一双非常灵巧神奇的手,竟然能用细如发丝的马尾巴编织出网套,可以捕捉到活蹦乱跳的鸟雀;高粱秆也会在三爷的手里变出小巧玲珑、形态各异的小玩意,如有漂亮的小房子,精致的鸟笼,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我非常喜爱的汽车和手枪玩具~在寒风里骨碌碌旋转的风车,也是三爷的杰作,所有这些充满着三爷无穷的想象和我无尽的快乐。
三爷不但疼爱我,而且一样喜欢翠绿的花草树木和活蹦乱跳的小动物。
三爷是十分讲究,很爱干净的人。不但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一尘不染,而且院落也是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任何物什都要摆放的有规有矩,绝不乱堆乱放,乱乱麻麻。在三爷的屋前房后各生长着一株巨大的垂柳。我不知道这两株垂柳已经存活了多少年月,粗壮的树干十分罕见。每到春夏千万条绿绦,随风摇曳。仿佛一潭碧波在和风里荡漾。亭亭如盖的树冠,简直就是各类鸟雀的天堂。鸟儿们在茂密的绿荫里自由自在,婉转悠然赛着歌喉。三爷极其喜爱这些鸟雀,每到落日黄昏,亲手沏上一壶茶,坐在窗前的土炕上眯着双眼,倾听鸟儿们的合奏独唱。三爷绝不允许别人捕杀鸟类——就算在“除四害”的时期,也是如此。(在除四害之初,麻雀也被列为四害之一)。因此,村里人没有人敢去三爷的柳树上打鸟。
每当我仰着头眯着眼睛,瞅着树梢间绿叶里,啾啾欢歌的可爱鸟雀时。三爷总会背着手乐呵呵踱过来,“喜欢小鸟吗?”
“喜欢。”我收回目光,一脸天真。
“喜欢就好!”三爷抚摸着我的头微笑着,“小鸟可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
“是朋友?”我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三爷
“你不信吗?”三爷抚摸着胡子爽朗地笑着,“你说,咱们吃的白面饼子打哪儿来的呀?”
“庄稼地长出来的呗。”我自豪地说。
“庄稼收成的好坏,一靠农民伯伯挥汗如雨的辛勤劳动;二靠风调雨顺青蛙小鸟等益虫地保护。”三爷语重声长地说,“小鸟每年要为我们吃掉好多破坏庄家的害虫,你说,它们是不是咱们的朋友?”
“应该是吧。”我似懂非懂地说。
但我还是非常喜爱小鸟那漂亮的羽毛,也十分渴望抚摸它柔软艳丽的羽毛。
三爷因为疼爱我,有时会用马尾巴丝织成的网套,为我捕捉到一两只可爱的鸟雀,并关进用高粱秆制作的精致的鸟笼里。胆战心惊的小鸟,圆睁着恐惧惊骇的眼睛,如热锅上的蚂蚁在鸟笼里,上窜下跳寻着出路。我满心欢喜地找来小米和水喂它,可它不但不吃不喝,还惊恐地用爪子打翻了米水。鸟类是非常渴望自由的,失去自由,它们情愿选择死亡。我听三爷这么讲。所以我让小鸟陪我玩耍一会儿,就恋恋不舍地打开鸟笼,放飞它去自由的天空里去。
爷爷和三爷有时候也会争得面红耳赤,那多半是因为我。
贪玩和调皮,是男孩子的天性。东河水浇灌完田地水落下去的时候,低洼处残留的积水很多,浑浊的水里漫游着数不清的鱼儿。每到此时,我和伙伴们会沿河寻去,用我们手里提着的柳筐,满怀希望打捞那些活蹦乱跳的鱼儿。村里的孩子出去玩耍时,不是单纯地去玩,每人手里还要拎个柳筐,碰见牛马等牲畜的粪便,随时要拣到筐里,给生产队里积肥。所以我们每天都带着箩筐。那天,我们好不开心快活,因为我们捞到了不少的鱼,所以不知不觉,走出离村子很远的路。玩得太尽兴竟忘了回家的时间,直到爷爷满脸含怒、汗水淋淋地找到我们。
爷爷怒气难消,因受责骂,我也因受委屈痛哭的泪流满面。
“以后不许你去河边玩,也不许你和他们疯跑、、、、、、”爷爷指着鼻子训责我。
“好啦好啦,炳南不就是出去多玩了一会儿吗?至于发那么大火嘛。”三爷在旁边替我帮腔。
“还不是你整天娇惯纵容着他,你看看、、、、、、你自己看、、、、、、他现在都变成啥样子了?都不是你吗?、、、、、、”爷爷又把怒气撒在了三爷身上。
“你说你这人,都这把岁数了,咋还跟急猴似的说急眼就急眼呢?像疯狗一样乱咬人”三爷既好笑又气恼地说,”你自己说说,炳南究竟有什么错?~”
爷爷心里虽然窝了一肚子的火,但是却又没处发泄,只得蹲在一旁不再吭气,掏出烟管闷头抽起烟来。
三爷也不搭理他,独自不声不响地忙着自己手里的活。我知道自己做错了,又惹的俩位爷爷拌嘴不高兴,用眼瞅瞅三爷,又瞧瞧爷爷,心里真不知道咋样办才好。
“我知你心疼孩子,可你不能成天把他绑在裤腰上,孩子迟早要长大离开我们,你不可能亲手照顾他一辈子。现在不让出去磨炼磨练,那他将来还不是个废人,你说呢?”三爷边干活边用缓和的语气对爷爷讲。
爷爷仍旧皱着眉头,但没有再吭声。没过多久,脸上的表情渐渐地由阴转晴,微笑像花瓣一样缓缓绽开。
编后语:关于《《我走过的那些年代》:我的乡村生活二》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银魂之阳》——白傻01》,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