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免费试读_失落小孩

发表时间:2019-04-13 00:02:01 作者:失落小孩 来源:qidian.com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山河沙》免费试读_琉璃净火》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免费试读_失落小孩。

第一章 小杨

在中国南方有一个贫穷的村子,整个村子都很贫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大多人都是农民,只有很少数人出去闯荡,大多人都安于现状,觉得种田才可以维持生活,或许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想要出去,可是因为对新环境,对外界的畏惧而止步不前。少数人有眼光,觉得出去闯荡才是正道,有的人在青年时期就出去闯荡了,而有的因为父母的阻拦,子女的拖累,尽管有那颗心还是不得不留在家乡。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出去闯荡的人大都变成了成功人士,而留在家乡的种了半辈子庄稼最后只能维持温饱。

看到出去的人成功了自然会有人效仿,可是后来再出去的人本就不够“聪明”,第一桶金又被无数之前闯荡的人拿走了,成功的人寥寥无几,于是之前出去的大都成为了包工头,之后出去的成了农民工,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去的,成了地道农民,事实证明,一部分开始想出去,被父母子女拖累的,后来也没有想要出去,大概是他们确实够“聪明”。在家里也不再种庄稼,而是种起了各种农作物,成了“土财主”。在那个年代,机会很多,是大多有钱人和没钱人轮换的时期,是一个变革的时期,成功的人很多,只要敢闯荡基本都在十几二十年后生活得不差。

小杨的父母就是在那样的年代生下了他,因为有小孩拖累而无法出去,之后小杨慢慢长大,就把小杨托付给了父母,而他们出去闯荡,做了农民工,他父亲是一个喜欢耍小聪明的人,在农村,把这类人称作“滑头”,做农民工赚不到多少钱,而做包工头又没有希望,就变成了在两地来回跑,什么都想做,最后成就有限。

小杨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又是家里长子,老人宠爱就落到了他的身上,一个人从小缺乏管教而一味去溺爱,长大一些就会越来越无法无天,但他的父亲是一个很凶的人,本事不大脾气大,虽然回家的时间少,可是只要在家,小杨做错了事情,无论对错都会打一顿,心情不顺畅的时候也常常打骂,小杨在父母和爷爷奶奶两种极端的对待下性格也慢慢转变,变得有些外强中干。

小杨在没上学之前是村里的小霸王,在同龄人面前装大爷,一般人别人也不敢反驳,毕竟老是找人打架的坏孩子是谁都怕的,而且还喜欢动手,下手也黑,一爪子下去的伤口对小孩子来说可不好受,好多同龄人都被他抓过,倘若力气比他大的人把他制服了,他还会咬人,死命的咬,比他大一些的人也害怕他,只有在同是“大少爷”的人面前才怂,毕竟都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心大,下手也黑,而他内心有点脆弱,给他实实在在的痛就会想到自己的父亲,自然就服了。

上学之后,他也是一个野孩子,经常逃课去抓鸟,那个时代古惑仔这部电影特别出名,培养了一大批“混”的人,不管是社会上还是学校里都有,小杨自然也不例外,因为高超的抓鸟技术和凶狠的表象收了一些小弟,天天跟在他身后做跟屁虫,以求他能施舍一些鸟给自己,被欺负了可以让他保护自己。

不得不说,小孩子越无法无天对脑子的开发越有用,不会被条条框框限制,往往能突破固有格局出现新想法,无法无天的人会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加聪明,小杨在小学时候虽然是坏孩子,可是成绩也优越。这种人无法得到老师的喜爱,当然也不会憎恨。

手底下的小弟就不行了,只会跟着老大喊好,狐假虎威,被欺负了会自豪的说我跟着谁混,学习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深得老师的讨厌。

倘若经济条件本就不太好,教育还出了问题,孩子会有很大的可能慢慢走向偷盗的道路,小杨就是这样,家里虽然不算穷,基本的生活保障能给他,可是人的内心欲望是没有止境的,特别如果一个人太过放纵,有了基础的东西,就会想要更好的东西,除非真的富到可以让孩子随心所欲,没有需要偷才能完成自己欲望的东西,他才不会去偷东西。

小杨从小就喜欢偷盗,特别是喜欢偷亲戚家的钱,然后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他又因为内心脆弱经不起折磨,偷完一被逼问就全部老实交代,而亲戚呢,虽然知道了,可是都是特别亲的亲戚,人家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骂一下,然后告诉他的父母。他父亲会打一顿,可这有什么用呢,无论对错都打,时间一长都被打习惯了。

那时候农村的交通工具生活条件好一点的是摩托车,差点的就只能走路了,小杨家生活条件算是中等的,而他的父亲有时会出去外地干活,就买了一辆摩托车。

小孩都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抵制力也不强,小杨自然也不例外,看到大人骑摩托车也想学习,比较小的时候他父母说他太小了,不让骑,他自是不肯的,他父母在他的吵闹下给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对两轮车的欲望,不过显然摩托车更让他向往,毕竟电影里的那些主角大都骑着摩托车,警察开着去追人,“古惑仔”开着去抽刀砍人。

六年级的时候,小杨的二手自行车被骑烂了,而且也长大了一些,会时常把他父亲的摩托车偷偷推出来学习驾驶摩托,因为有骑自行车的底子在,骑摩托也不在话下的,脚落不着地,他就把摩托车推到石头旁边,踩着石头起步。

偷骑的次数多了会被他父亲发现,他父亲也没打他,觉得学会骑摩托车也挺好的,当然,他还小,父母总是不放心的,会骂一顿,让他不要再骑,还小,不安全之类的。

那一代人,电影的影响还是挺大的,电影里的主角大都几乎嘴里叼着烟,而且现实生活中大人也是烟不离手,小杨想要做一个合格的“男人”自然也要学一学抽烟的,小孩子想要抽烟,不管父母再怎么样都不可能允许的,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父母不允许还不能偷偷的抽么,被发现了就说只抽了一次,想要试试看。

对那个年代的男孩来说,武侠也是内心的向往,每个男孩都梦想有各种神功,能有强大的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纵横江湖,随心所欲,小杨每看完一本武侠片都会去砍树来削武器,刀枪棍棒,削完就学着电影里的人“练功”,没有内功心法没关系,可以练剑法,刀法之类不需要内功的,练得差不多之后一帮小孩会开武林大会,竞选武林盟主。一群小孩围坐在一起,首先一个人上去接受挑战,直到最后只站着一个人,其他人不再挑战为止,每次武林大会都是小杨是盟主,毕竟从电影里哪能学到什么武术,还不是看谁下手重,导致了有好多小孩因为“功力不够”被打伤哭着回家。

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小杨读完了小学,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他考了比较优异的成绩,中学发了三百块钱的奖励,在那时,农村里三百块虽不说是大钱可是也不算少到哪里去了,毕竟小学考第一名才五块钱。事情传回,尽管邻居对他的观感不好,但出了这个事还是不得不夸赞一下,以前是坏孩子,现在成绩好还得了三百块奖励,大家都觉得估计是要出人头地了,得拉近关系。

小杨成绩好,以后一定能考上大学,当上大官之类的夸赞的话,不要钱的往他身上放,小杨从小到初中第一次这么光辉,那段时间他的父母也跟着长了脸,笑脸不断,逢人就提他孩子奖励了三百块钱,然后笑眯眯的听着别人对孩子的称赞。

初中是一个人性格转变的关键时期,几乎所有的人在初中性格都会一定程度上定型,以前是坏孩子的可以变成好孩子,以前是好孩子的可以变成坏孩子,再之后,想改过来就比较难了。

小杨刚上初中的时候老师也不了解他,只知道成绩好,特别看中他,开始还好,可是慢慢就不行了。

大多人如果一直在重复做一件事,对新鲜的,“利己”的,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的,刺激的事情一般没有多大的抗拒力,而且初中的学生都是经历过小学的,自然也就什么样的人都有,初一那年,小杨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只是偶尔和他们逃课,后来就干脆十天半个月不去学校了,偷他父亲摩托车的钥匙骑着出去和朋友风流,带小姑娘出去飙车。

内心欲望和身边人的感染下他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把妹,摩托车的油,都需要钱,家里本来就算不上富裕,给不了他这些多余的闲钱,而他又想做这些事,没办法,只能去偷,只是偷的对象变了,毕竟亲戚家可偷不到这么多钱,小卖部是不错的选择,在一个夜晚,他和同伙趁着一家小卖部主人不在把小卖部屋顶的石棉瓦撬开,偷了小卖部里三千块钱和很多零食,还有一些首饰,偷完后终于有钱了,小杨一辈子没拿过这么多“属于自己的钱”,生活开始大手大脚,着实风流了一段时间。

可是三千块毕竟不是小数目,小卖部发现被盗后报了警,不过警察没查出什么,大概是警察想的方向错了,三千块,还能想到把房顶撬开,无论怎么看都不像初中生偷的,如果是社会上的人偷的,那就更难查了,大晚上的也没有目击者,也没有监控。至于指纹,小杨一早就想到了,作案的时候带了副手套,警察也只能看之后盗贼还活不活跃,如果再活跃也许能查得出来。

最后还是被发现了,至于发现的原因确实够狗血,小杨把一个银镯子送给了一个女的,以讨取女孩的欢心,然后女孩去小卖部买东西的时候被老板看到了,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家的银镯子,一追查就追查到了小杨身上,小杨也没想到镯子的辨识度竟然这么高,还好的是最后也没有进派出所,而是在学校老师的调节下私下解决了。

这件事确实足够大,大到把小杨吓得不敢再偷东西,在那之后,小杨依旧鬼混,可是再见到想要的东西都不敢再去偷。

小杨的成绩因为心没在学习上飞速下滑,而且出了偷盗的事,在学校名声实在是臭了,最后读了一年多就读不下去了,而他的心又向往外面,没办法就只能不上学了,老师去找他和他的父母分别做了好多次思想工作,都不管用。后来为了躲避老师他干脆连家都不回了,去找他父母他父母也说没办法,劝不回来。

辍学后小杨和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混了一年,对父母宣称自己在外面工作,实则每天“潇洒”,没钱了找父母要点救助金,要的次数多了父母就怀疑他,一打听就知道了他的现状,结果自然是被一顿批斗,但更多的是无奈,叛逆期的坏孩子很难管教,动不动就要砍谁,自以为世界缺我不可,谁若“逆了我的心意”,那就是坏的,都要被我砍死,大话连篇。小杨还好,父亲经常打他,再叛逆还是会有恐惧,管教起来容易一些。

被管教后小杨总算去打工了,算是正式踏入了社会这个学校里。刚进入的时候小杨发现“社会”与自己所想的区别很大,进入社会的人并没有那么帅,并不能随心所欲,最惨的是刚开始的一年,小杨既无出世的能耐,也无入世的精明。周转于人情世故间,笨拙又生疏。应付着一地的鸡毛蒜皮和偶尔的不怀好意。他不甘的挣扎抗争,却总是杯水车薪。慢慢的开始认识到了情谊的浅薄,功利的可爱。虽依然天真,但是也虚伪。虽依然不甘,但是也妥协。迎面而来重重的一巴掌,只能咧嘴笑笑,不言一语(《鸿鹄志》热评)。慢慢的磨合下小杨终于适应了现实的环境,两年时间里换了很多个工作,工资只能够自己吃的,没有一点存款。

小杨是一个聪明的人,而且内心深处还有那么一丝不甘,明白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得有一门手艺,足够吃好饭的手艺。

深思熟虑后他选择了汽修这门手艺,因为他有一个亲戚在汽修厂里工作,就把他介绍进了汽修厂工作做学徒,刚进去的时候也没有技术,一个月才八百块钱的工资,还特别辛苦,汽车坏的时间是无法确定的,好多时候半夜还要起来加班,他就在旁边帮师傅递扳手、吊变速箱、推轮子,变速箱的重量有好几百斤,那年小杨十七岁。

修理过程中师傅也不讲解修的原理,就给他讲了需要注意的事,车厢升起来的时候要拿木头垫着,拆后轮的时候有千斤顶顶着也要拿一块木头再顶一道,给车胎打气的时候先看看轮胎的老旧程度,打气的时候人要离得远一些,吊变速箱的时候千万不能放手,这些事出了一点小问题都会被师傅骂的狗血淋头,或许已经不能称之为骂,而是侮辱。

小杨以为开始进入社会的两年已经够辛苦,没想到做了汽修学徒后更辛苦,每到快坚持不下来的时候小杨就会让自己想想以后的生活,必须要咬牙坚持。师傅不给讲解他就看着,自己琢磨原理,时间过久些的时候师傅慢慢让他操作一些简单的工作,拧螺丝,卸轮子,给汽车换刹车片,第一次操作的时候小杨很激动,觉得原理都知道了,操作就不难了,可是一上手才知道并不容易,小小的拧螺丝都是一门技术活,小杨开始时候拧完一个螺丝师傅已经把其它螺丝全拧好了,换刹车片的时候卸轮子用风炮打螺丝,好几次直接把手指粗的螺丝打断了,敲废刹车片的时候手磨起泡,效率还是不如师傅的四分之一。

不过只要踏踏实实干了,技术总能学到,也能练好,小杨在师傅的辱骂中慢慢变得老练,学习了一年半就基本能独立完成除发动机以外的所有汽车维修。

小杨再呆了半年时间觉得已经差不多了,发动机的维修他没有学,一是他的师傅也不会修,二是发动机坏得少,而附近又专门有修发动机的名人,僧多肉少这种事最好还是不要出现。

十八岁的时候,出师的小杨离开了那个“折磨”他两年的修理厂,回到了家给自己的父母说自己要开一个修理铺,开始他的父母不同意,毕竟自己做老板,还是有些异想天开了,而且家里条件也不怎么好,拿一大笔钱来做这种事风险太大。

在这个事上小杨就一根筋,怎么劝都劝不动,相反的,他还劝父母,这个行业我了解过,肯定会赚钱的,最后还是没能完全劝动父母,无奈之下只能给父母说自己去银行贷八万,让父母资助五万,他父母才同意了让他开修理铺。

银行贷款需要担保人,一般人是不愿意做这个担保人的,求了好多人在说出自己的方案时别人都觉得不可行,有修车技术去厂里呆着慢慢熬,工资总会慢慢提高的,做这么高风险的事干什么,万一赔本了贷款怎么办,而且当时小杨才十八岁,在大人眼里还年轻,做事估计不靠谱。

他母亲无奈只能去求自己的哥哥,也就是小杨的舅舅,是一个做家具的手艺人,小杨舅舅听后虽然也觉得小杨太年轻,可是求自己的是妹妹,而且自己的经历也和小杨差不多,都是学技术,开铺子的。不得不说,成功人士的眼光还是比较长远,毒辣的,就同意了做担保人。

在凑齐十三万后小杨的铺子开始动工了,地点是小杨早就想好的,前几年刚修了一条市内公路,车流量比较大,小杨把地点选在了公路旁边,和土地的主人软磨硬泡后租了一小块地十年,一年租金两千四,用空心砖盖了个简易的材料摆放处,修理的地方是用钢架焊的一个大棚,买了几台二手的修理设备。一封鞭炮点燃修理铺算是开始正式营业了。

开始的时候尽管小杨尽力宣传,可是几乎没有客户,只有一些以前在修理厂给他修过车的司机会来照顾生意,惨淡到一个月下来连饭钱都赚不回来,母亲也常常去铺子里看他,说是看他其实是去看他的生意怎么样,可是结果看到这么惨淡心凉了一截,每次都问小杨没有生意怎么办,万一赔本贷了那么多钱怎么还,小杨自己心里也无奈,但只得安慰母亲开始的时候都这样,以后会慢慢变好。

做生意这行,客户资源是最为重要的,有了一定客户才能盈利,小杨选的位置比较好,在公路旁边,司机在路上车时常会出现小毛病,而车上又拉着货物,不值得再开到厂里去修,看到小杨的修理铺就在路边就会进来寻求帮助。每到这个时刻小杨都会客气的招待对方,先递上一根烟,再让司机来坐着,泡上一壶茶,让司机喝着,自己赶紧去帮别人解决车上的小问题,修完回来乘着司机还在喝茶与司机闲聊,如果修理的问题确实足够小,就不收司机的钱,只让司机多帮宣传宣传。

小杨积累的客户资源慢慢的增多,开了三个月后,修理铺终于算是正式盈利,虽然还很少,可做生意一般一旦进入盈利就会出现滚雪球似的增长,开了八个后,小杨的月盈利过万了,似乎过万是个饱和期,增长的速度不如之前那么快,可总还有增长不是。

一年后小杨赚到了一定的钱把借的贷款还上了,他的父母看他的生意步入正轨也变得不再焦虑,用两口子存了半辈子的钱重建了房子,算是给儿子以后结婚用的新房。

第二年,小杨的生意越来越好,自己忙有些吃力就招了两个学徒来帮自己。有的司机在远的地方车坏了,彻底开不了打电话过来就只能去救急,以前都是开着一辆摩托车拉着一大堆工具去,碰到难走的路时常翻车,特别不方便,小杨就分期买了一辆皮卡车,救急的时候方便了很多。

至于人生大事结婚,小杨是不急的,初中时候就常常撩妹,现在生活也算是步入正轨了,还怕娶不到老婆么?

写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是有反思的,小杨小的时候那么坏?长大了算是活的比较成功,可这样的人算不算好人呢?后面又一想,管他的,虽然以前是坏孩子,可长大后他也没干犯法的事,踏踏实实干事。

有时候还会想是不是那些早早辍学的人才能成功,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某某某不读书创业,几年成为百万富翁,可是写完这个的时候我发现了,并不是的,越早出去吃的苦越多,或许他们有的人会很有钱,可是那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还在拿着微薄的工资度日,成功的人确实足够聪明,而且也能吃苦,只能说他们心没在学习上。

开始步入社会的时候我们都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可时间一久,大多人都被现实磨平了所有棱角,目标在慢慢降低,觉得当下也挺好的,得过且过。

当然,倘若真的觉得当下也挺好,那恭喜,你的人生算是成功了,也不用百分百觉得,百分之七十就够了,倘若还不满足,觉得生活满是无奈,那就该奋勇直前,多吃苦。勤奋,稳得住的人,就算不聪明也是可以成功的。

失落小孩说

说下更新,写这类故事真的很费脑,毕竟不能天马行空的想象。只能尽量一个星期两个故事。

第二章 老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十年,广东是改革开放的重点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一大批外地人背井离乡去到广东寻求发展。

老杨生于南方,在那个时代,南方经济不发达,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很少,而老杨又有一颗闯出去的心,在读完高中后未能如愿考上大学,只能无奈的从南方去往遥远的广州打工,去的时候老杨内心满怀期望,当然,也有焦虑,毕竟第一次去离家那么远的地方。

去之前免不了母亲的一阵唠叨,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注意为人处世,千万不要和人闹矛盾,不要做坏事。这些话老杨听得耳朵都起茧了。知道了知道了,老杨不耐烦的回答着母亲。

收拾好行李后小杨拿着家里凑的三百块钱出门了,老杨第一次拿这么多钱,为了防止被偷母亲把钱缝在了贴身的衣服里,那时候穷人要出去只能坐车去省城,然后再坐火车去往广东,光坐车都要好几天,车上人杂,自然就什么样的人都有,小偷小摸也特别猖獗,有天晚上老杨在火车上睡觉的时候模糊中感觉有人在扯自己衣服,睁开眼一看果然看到一个四十来岁的大叔在翻自己的衣服兜,大眼瞪小眼,老杨和大叔都被吓到了。

“你干嘛?”老杨紧张的问那个大叔,说完去摸了摸钱袋子,发现钱还在松了一口气。

大叔明显很紧张,害怕老杨声张,支支吾吾的说看你没盖被子怕你冷到给你盖被子,老杨也知道大叔是来偷钱的,但一个人在外也不敢太过声张,而且母亲也常常叮嘱自己不要和人闹别扭,就给大叔说不需要,以后别来碰我。至于语气,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的,大叔觉得理亏,也不管老杨语气如何,只想赶紧离开。好好好,说着就走开了。

出了这个事,小杨彻底害怕了,每次睡觉都要用手捂着钱睡,白天的时候还要不定时去摸一摸钱还在不在。在经历转车,坐车的折磨后老杨平安去到了广州,出火车站后老杨就暂且忘记了火车上的不快,被眼前的景象惊吓到了,高楼大厦,人来人往,本以为省城算豪华了,来到广州后才知道还有更好的“天堂。”

老杨以为来到了天堂,壮志成城,心想着在这么发达的地方,凭借自己的知识一定可以闯出一番事业,可是找工作的时候老杨瞬间感觉回到了地狱,尽管改革开放后传统技术工有一定削弱,可较为低端行业需要传统技术,较为高端行业需要专业知识,老杨不是大学毕业生,只是高中毕业,并没有专业知识,传统技术更是一窍不通,应聘了好多公司都不要老杨,至于体力活老杨是不屑去做的,毕竟自己好歹是高中生不是。

老杨在广州找了半个月的工作,还是没有头绪,找工作过程中老杨也想过要不随便找个工作算了,先维持生活再说,可是内心仅存的那一丝丝骄傲还是没允许自己去做“低贱”的工作,又过了十来天,老杨彻底走投无路了,自己带的钱没了,而工作还是遥遥无期老杨想家了,不停的责怪自己没事找抽跑出来做什么,自己好歹高中毕业,在家乡足够自己找一份比较好的工作了。现在钱没了,回家也成了奢望,而且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别说回家连肚子都填不饱了,走投无路的老杨被磨光了骄傲,去一个小印刷厂应聘,给老板说什么工作都可以,没有要求,老板问他会不会运转机器,会不会调色,老杨从来没接触过这些自然是不会的,老板听完他的回答后不想要他,什么都不会要来干嘛,我有这闲钱不如找个会的,老杨看老板又不要他顿时着急了。

“我不会可以学的,至于工资也没有要求,开始可以不给我工资,只要供吃供住就可以了。”老杨不停的乞求老板让他留下来,老板看他可怜而且几乎是免费的苦力就让他留下来做了个小工,保证包吃包住,工资自然还是要意思一下的,只是低得可怜。

就这样,老杨算是在广东生活下来了,每天早上七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开始一个月的时候老杨跟着一个老师傅学习各种操作,帮忙搬纸,老杨虽然心高气傲,但是做事的时候特别认真,工作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小伙子不错,”老师傅显然也特别喜欢老杨,一个月后老师傅慢慢让老杨自己操作机器,当然是在自己在旁边指导的情况下,老杨也在练习中慢慢熟练,最后可以单独操作流程,三个月后,老杨在老师傅的帮助下,成功让老板把自己从学徒变成了正式工。

成为正式工后老杨比之前轻松了许多,心情自然也好了,毕竟工资提高了,虽然离自己内心所想的工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更重要的是自己可以给家里带钱了,老杨成为正式工后第一次给家里写信,算是报平安,并且带回了自己省吃俭用留下来的两百块钱。

转眼就到了过年的时间,出门在外的游子都有着归家的心,过年团聚是中华几千年的传统,老杨也是,出来快一年了,特别思念母亲,想要回家,可是看了看自己没混出成绩,当初离家的时候可是信誓旦旦的说要闯出一番事业的,现在回去多落魄啊。

老杨就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在这边过的很好,不用担心,但是过年的时候需要加班,今年就不回来了,让母亲在家也要注意身体,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不要节省钱,并附上自己省下的一千多块钱,而老杨的母亲在收到信后虽然不舍,可看老杨拿回来一千多块钱还是高兴的,毕竟在农村,一千多可不是小数目了,好多人家一年到头除去各类开销的纯收入也才一千块左右,以为老杨在那边过的很好。母亲给老杨回信让他不用担心家里,在那边要照顾好自己之类的。

第二年老杨因为勤快老板慢慢给他加了工资,老杨的生活状况提高了,往家里寄的钱多了一些,平时也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到了过年的时候老杨向老板请了一个月年假,两年没回家了,老杨也管不了有没有闯出成就来,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回到村里的时候老杨看到母亲在村口等自己,思念了许久终于回到了家,老杨没有所想的那么伤感,只觉得平平淡淡,开始回来感觉和农村有那么一丝脱节,从喧嚣的地方到了穷乡僻壤,回到了从前苦闷的日子。

到了家里母亲也不管老杨有没有吃饭了,拿出刚买回的猪肉,给老杨做了一顿“大餐”。结果老杨吃的不怎么习惯,前两年老杨吃的都是厂里的大锅饭,做饭的人还是讲究的,回家了母亲做的饭就不怎么讲究了,把肉用水煮一遍,切片和青菜一起炒,剩下的切块放酸笋一起煮,肥肉特别多,也没啥调味料,就盐,味精,小米辣。母亲问老杨味道怎么样老杨只能违心的说好吃,比在那边那些厨师做的好吃多了,由于肉太腻老杨吃了一点就说饱了,母亲还想让老杨多吃点老杨说回来时候就在城里吃过了,还不饿。

过后几天亲戚知道老杨回来了会来串门聊天,至于聊天话题不是那边生活怎么样就是老杨的终身大事。

“在那边过得怎么样?”

“那边房子是不是比城里还要高?”

“去那么久了,有没有小姑娘了?我们家柱子都结婚了,啥时候准备结婚啊?”

母亲最担心的是老杨的终身大事,至于生活,每年能往家里带挺多钱,母亲觉得老杨在那边过的应该不会太差,而且村里和老杨同龄的都结婚了,有的孩子都四五岁了,在家那几天母亲老是会给老杨说要不找王婆给你物色一个算了,老杨每次都会说自己年龄还小,要以事业为重,母亲就会骂他,你看谁谁谁家,孩子都多大了,你还小?我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孙子。老杨无奈,只能赶紧转移话题或找各种借口拖延时间,并保证下次回去会留意女的。

一个月时间过的很快,老杨又踏上了外出的道路,人真的很奇怪,离开的时候总是容易伤感,不舍,想着早点回来,可以回去的时候又没有那么伤感了,大概是外面太辛苦,精神上总要有一个寄托。

回到广州老杨似乎开窍了,或者真的是母亲催的太紧,在广州工作了两年后终于邂逅了自己后半生的伴侣小沐,小沐是一个中专毕业生,学的会计专业,毕业后到了广州一个报社做会计,小沐工作的报社与老杨工作的印刷厂有合作,两人自然就会有交流,并且慢慢的生出了情愫,之后两人坠入了爱河,老杨也从厂里搬了出去,两人一起租了个一室一厅的房子住,出去后生活的开销更大了,老杨发现没法往家里寄钱了,每个月两人的工资只是正好够用,没办法,老杨只能给母亲写信,说谈了个女朋友,生活的开销大了许多,没法往家里寄钱了,母亲收到信后直接忽略了不能寄钱回家这些话,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谈女朋友上,激动得不得了,马上给老杨回信说应该的应该的,两个人生活确实会用得多,当然,也问出了最在意的问题,什么时候带回来见见,没什么问题就结婚。老杨收到信后看完给小沐看了,小沐满脸尴尬,对着老杨就是一脚。

“谁要和你结婚。”

…………

过年的时候老杨和小沐商量了一下准备带小沐回家给自己母亲看看,当然,说的时候不能这么说,只能说和我回家过年呗,去见见咱母亲。老杨踏上了外出后第二次回家的归途,只不过由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

到了家里后母亲虽然提前就知道老杨要带女朋友回家,可是看到自己儿子真的带了女朋友回来还是激动了一番,特意去买了几斤肉,换了件以前舍不得穿的“新衣服”,

小沐的家庭条件也不算特别好,至少傲娇不会出现在她身上,而且也读过好多年书,出去也工作了两年,人际交往上老杨都甘拜下风,尽管在乡下确实住的不怎么习惯,可该有的礼貌还是有的,而且回来的时候还给老杨的父母都买了一套衣服,带了许多家乡特产。

那个时代,在经济较落后的地方带女朋友回来还是不常见的,一般都是媒婆介绍,回家的时候引来了亲戚的围观,对围观的亲戚,小沐也特别有礼貌,能说会道,亲戚也对老杨带回来的女朋友赞不绝口。致使老杨的母亲看未来儿媳越看越顺眼,有时还偷偷给老杨说快点把小沐娶回来。老杨说还得再工作一两年,先找娶媳妇的钱,你们把我供长大,许多负担都得我自己去面对了。

回广州工作了两年后老杨准备结婚了,老杨和小沐存了两年钱,置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算是正式在结为夫妻了,那年老杨二十三岁,婚后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回到老杨的家乡去打拼,一是在广州压力太大,而老杨的父母又给不了经济上的支持,想白手起家太困难了,二是老杨的父母年纪也大了,回去也方便照顾。

老杨和小沐都辞去了干了好多年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回来后生活的节奏慢了许多,而且回家后两人自然不愿意再去打工的,两人合计后决定在家乡的县城里摆地摊,卖一卖衣服,开始时候两人生意特别惨淡,还幸亏小沐口才不错,不停吆喝,才会有一些生意,每天起早贪黑,生活过得比以前还清苦,两人好多时候都在想要不回广州打工算了,最为雪上加霜的是小沐怀孕了,或许本该开心,但生活条件太差的话这就是负担。

两人又不能不工作,毕竟没房没车,没土地,不工作的话生活就过不下去了,除非回到乡下去种田,初期小沐还能挺着大肚子去吆喝,后面肚子越来越大只能把母亲从乡下请过来照顾小沐,经历那么多事后老杨的口才也慢慢锻炼了起来,可以一个人去摆地摊,孩子出生后把母亲高兴坏了,是个男孩,如愿以偿的抱上了孙子,不过在城里母亲也适应不过来,而且租的房子也太小,母亲在孩子断奶后又回到了乡下,而小沐回到了地摊旁。至于孩子,两人拿了个纸箱子,摆地摊的时候就把孩子放在后面纸箱里。

结婚后四年,两人迎来了重大的转折点,当时政府为了鼓励人创业,实行了一个无息贷款政策,二十万的贷款,只要在老死前能还清就可以,老杨在纠结过后,去贷了这个款,租了一片地,再买了一台二手的两色印刷机,以自己的手艺开了一个小型印刷厂,创业初期,客户是最大的问题,两人每天跑去宣传,还好的是因为那时候这个行业在落后地区还比较新,两人也占了一份先机,而且钱是向政府借的,宣传上政府也会帮忙,生意变好的很快。

三年后夫妻两用前期赚的钱买了一台两色机,一台四色机,场地也变得更大,生意变得火爆,请了工人。两人生活走向了正轨,变成了老板。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夫妻两回忆过去,觉得记忆最为深刻的是摆地摊的时候,生活非常清苦,以前打工时候不用有家庭负担,赚多少钱都觉得没什么,自己照顾自己就好,结婚后不同了,需要兼顾三个家,那段时间赚的钱本来就不多,还要每天起早贪黑,特别辛苦。

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感觉老杨的运气比较好,有那么好的政策,可是仔细想想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首先是老杨出去闯荡,对眼界的开阔特别有帮助,其次是小沐的帮助,两人祸福相依,缺了谁都不行的,最后就是胆量了,在九几年的时候二十万不是小数目,好多人都不敢借的,而且老杨家庭条件也不好。

加油,努力,献给在努力的所有人,路尽头的风景或许不那么美好,可是如果不想着去看看,不觉得遗憾么?

编后语:关于《《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免费试读_失落小孩》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岁月在杯韵在茶》——二柏居士》,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嘸 語 吻
嘸 語 吻 山东省青岛市 发表于:2019-04-13 00:17:24
《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免费试读_失落小孩《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免费试读_失落小孩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花花
花花 中国 发表于:2019-04-13 00:15:07
立春啦~!笑小鱼为亲冲上一杯午后咖啡,周一码字愉快哈!
寻向
寻向 吉林省 发表于:2019-04-13 00:12:46
送杯咖啡暖暖手
An-
An- 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2019-04-13 00:07:22
小鱼为亲冲一杯迟到的早咖啡!周一啦,亲是不是也开始忙碌了呢?rn 话说昨晚小鱼过了半夜12点才被朋友送回家,实在太累,只能先回到被窝的怀抱了。虽然送得晚了点,但咖啡还是一样香浓哦~!!!(* __ *) 嘻嘻……
sunshine
sunshine 陕西省西安市 发表于:2019-04-13 00:04:49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