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九霄惊》:序章》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日月盛世》: 天高任鸟飞。
第一章 天高任鸟飞
嘉靖二十七年十一月的宁夏平原,气温已经低到了零下十多度,一路上过来,很多河道都结上了厚厚的冰层,车马通过也不用担心跌入水中,这倒让朱载垕的行程加快了不少。
今年对于大明朝来说,算是一个多事之年,随着夏言和严嵩的斗争加剧,将远在西北的曾铣也卷入了这场斗争中。作为穿越者,朱载垕虽然历史学的一般,但是知道曾铣是个有本事的将领,以后就算不能为自己所用,但也是国之栋梁,所以,本来一直置身世外的朱载垕最后还是站出来为曾铣和夏言做了辩护。
因为朱载垕因为是穿越而来心智成熟的缘故,一直很受嘉靖的宠爱。但是这种表现却威胁到了太子地位,夏言等朝中很多大臣都不待见朱载垕。朱载垕能出来为夏言辩护,还是让天下百姓一阵惊讶。
这次强行出头,嘉靖很是生气的,拿着鞋追朱载垕好几百米。朱载垕一边跑一边辩护,嘉靖最终没有追得上。至于说追打朱载垕,这十多年来,嘉靖就没有少追打过,每次朱载垕惹得嘉靖不高兴,就亲自动手打,别人打他还害怕打重了。往往追上个百十米,打给几下就算了,不过随着朱载垕年纪变大,追不上了,但是还是喜欢亲自追打,两个人的关系跟平常人家的父子一样。
嘉靖小时候父子之间的感情很好,但是到了宫中之后,却各种的压抑不顺心,他是时常怀念小时候父慈子孝的那时候,不过毕竟是皇帝,大家都怕他,他也找不到那种亲情的感觉。一直到了朱载垕出生,从小就敢往他身上撒尿,他不抱着就会哭闹不止,稍微长大点,就敢乱翻他东西,给他茶杯子撒尿,从小就在他跟前,看着一点点长大,嘉靖这才找到了一种亲情的温暖。
朱载垕表现的不墨守常规,比如说背着嘉靖参加了一次科举,竟然考上了秀才。但是嘉靖跟人说的语气中间,一直批评朱载垕瞎胡闹,但是逢人就说的样子,就知道嘉靖有多高兴了,毕竟儿子是有真本事的。对比其他的两个更像是臣子而不是儿子的皇子,朱载垕就成了嘉靖所有的亲情来源。朱载垕要是感冒发烧,嘉靖能放下所有的事情,在跟前寸步不离,一直到完全好起来,才会放心离开。其他两个儿子只有逢年过节一起吃饭,但是朱载垕却天天陪着一起吃饭,三岁以前,朱载垕是被嘉靖抱在怀里喂饭,三岁以后,每次朱载垕觉得那个味道好吃,就给嘉靖多夹两筷子。
父子感情深厚,这也是朱载垕敢为夏言发声的底气。最终嘉靖答应了朱载垕的要求,让朱载垕来调查此案。朱载垕利用自己的身份,深入西北取证,证明了曾铣是被仇鸾栽赃陷害的。最终的处理结果,陆炳被嘉靖批评了,不让他和严嵩走得太近,给陆炳吓出了一身白毛汗,老老实实的承认了栽赃夏言是严世藩的主意。这就让嘉靖对于严世藩这个独眼龙讨厌尤甚,批评了严嵩,要好好管教儿子。夏言还是被继续回家,嘉靖实在是讨厌夏言。曾铣留在了朱载垕的身边。
至于说太子朱载壡其实也同情夏言的遭遇,毕竟要不是夏言力挺,说不定嘉靖早都把他的太子位置给撸了。但是这次因为知道夏言一定会倒霉,害怕罪及自身,事情是一言不发。偏偏当朱载垕发声了,为了自己的太子位,屁股一下子就坐到了严嵩的一边。嘉靖对于一直对朱载垕是很宠爱,对于其他的两个在自己面前战战兢兢的儿子,却不是怎么喜欢,一度起过废掉太子,重立朱载垕的心思,不过被夏言劝阻了。过去夏言因为阻止了太子的废立,获得了天下一片赞扬,但是今天沦为牢狱,却只有朱载垕站出来说话,太子朱载壡曾经被夏言力保,所以没有被废,最后的表现,让天下一片寒心。借此,朱载垕倒是刷出了贤明的声音,天下的百姓也期待这个做事公正的皇子未来能继承大宝。
当然,这次的事情也把严嵩一党彻底的得罪了,在严世藩这个独眼龙的布置下,一场针对朱载垕的阴谋就来了。严世藩的独眼龙外号,还是朱载垕给起的呢,因为起外号这事,两个人的关系实在是说不上多好,但是因为朱载垕受宠,严世藩自己只能当作哑巴亏吃。这次已经到了政治斗争的角度,故而和严嵩合谋一番,就指使言官弹劾朱载垕。说:皇上有自己的想法,作为亲王本应该安分守己,可是朱载垕却老想着皇上你按照他的意思办事。况且亲王就该就藩,朱载垕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心思成熟,一直对于太子的位置觊觎不已,不停的做大自己的影响力,想把太子比下去,长此以往,国家必生动乱,请为了天下太平,你让亲王就藩,熄灭了这种心思。
严嵩的言论,虽然激怒了嘉靖,但是朱载壡这次被人蹿腾起来了,亲自上表说:自己当了太子,却感觉到不是个合格的太子,所以请求皇帝废了自己的太子位置,把朱载垕立为太子,自己愿意去边境做一个闲散的王爷,不再有这么大的压力。这纯粹就是逼宫,嘉靖真的开始商量废除太子了,几十年不上朝的人开始上朝了,就是商量废除太子,但是严嵩党已经把持了朝堂,就算是嘉靖搬出廷杖,也没有想到阻力如此大。当然,也有夏言一系的支持废除太子,毕竟太子之前所作所为让人失望。不过带头了夏言都回家了,真正说话的也就是大猫小猫三两只不成气候。
朱载垕虽然一直觉得政治比较合格,深谙政治斗而不破的精髓,但是没想到严嵩敢豁出去了这么做,这么做的下场,就相当于严嵩彻底放弃了自己的前途。毕竟他靠着嘉靖的宠信上位的,失去了嘉靖的信任,他什么都不是了。想了很久也没有想明白,严世藩这是脑袋抽筋了还是怎么了?
其实,朱载垕和严世藩都不知道,自己的这次被人算计了,而背后出手的人正是夏言。老头一回家了,但是越想越气不顺,尤其是对于太子的做法,心寒不已,我以前怎么保护你的,你这次是怎么对待我的,不说帮忙了,结果还给落井下石了,要不是朱载垕这次出来说话,我的小命都没有了。严世藩开始算计朱载垕,本来打算一点点来的,结果遇到了夏言,这老头比严世藩政治斗争经验还丰富,立刻抓住了机会,准备一石二鸟,收拾了太子和严嵩党羽。
毕竟照顾了太子这么多年,太子身边几乎都是夏言的人,他太知道太子懦弱下面,积累的怨气有多重了。干脆上了点眼药,告诉太子,抓住机会,配合首辅,一下子把朱载垕置于死地。毕竟还是小孩子,情商不高,以前全靠这么幕僚帮自己出主意,哪里想到这些曾经让自己化险为夷的人会害自己,故而跟着就是一份奏表,目的是想把朱载垕彻底收拾了,结果没想到中了夏言一石二鸟之计,不但把自己置于陷地,也把严嵩置于了危险之地。严世藩这会儿恨不得一刀砍死太子,真的遇到了猪队友。
眼看刚平静下来的朝堂风云再起,朱载垕立刻下定决心,实施早就准备好的计划了。那就是出去发展,等着实力强大了,再来入住中枢,毕竟嘉靖还有十八年时间好活呢,自己一直待在身边,也不是个事情,现在干脆借坡下驴,自己主动走人。于是亲自找到了嘉靖,说了自己外出就藩的想法。
嘉靖虽然不舍自己最亲近的儿子离开自己身边,但是听完了朱载垕的想法,也觉得朱载垕就藩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最终十月份一纸诏书,就将朱载垕从裕王改封为夏王,就藩于河套平原。封地包括了宁夏卫、宁夏中卫、宁夏后卫、榆林卫和延安,绥德等几个地方,大概就是今天的宁夏平原加上陕北。这里原来是庆王的封地,庆王被分封到了庆阳府,说起来历代如果封庆王就应该往庆阳,可是明太祖那会儿估计地理和历史不太好,不知怎么给封到这里了。
同时从内府调拨五十万两银子,并且要求国库支持五十万两白银来给朱载垕建设王府,藩王就藩,国家给钱假设王府,这一直是定例。朱载垕毕竟是嘉靖最亲的儿子,自然是待遇按照最好的给。
钱是被朱载垕笑纳了,但是建设王府就算了。朱载垕觉得以前的庆王府毕竟是个王府,自己住进去,地方够了,况且,自己一直不喜欢身边有太多的人照顾,身边伺候的人一直就那几个。
不舍得朱载垕就藩,但是既然诏书下了,嘉靖还是决定好好的补偿一下朱载垕,将宁夏,延绥巡抚,总兵撤掉,给朱载垕加封了宁夏总督一职,总领宁夏延绥的两处军政大权。同时让留守右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这三卫一万余人作为朱载垕的王府仪卫司一起驻守到宁夏去。明朝的军队和京官的工资,都划分到十三司来供养,留守右卫本来是陕西司来供养的,这一次朱载垕直接带到了陕西,府军左右卫本来是云南司的,不过被朱载垕带走之后,属于陕西司来供养了,不过原本陕西司供养的京营划到了云南司的下面。
因为以后这些军人很可能常驻西北了,所以,军队原本的驻地被收回了,军人的很多家眷也决定随军一起往西北走,算是让朱载垕见识到了这个时代的特色。本来一万多人的军队,结果加上家属,人数总计超过了十万人。为了速度快一点,朱载垕留下了自己的几个伴读来负责这些军属的搬迁工作,其他人先随着自己出发。
朱载垕这算是从成祖之后,第一位拥有了实际权力的亲王了。严嵩虽然上表反对,给朱载垕这么大的权利,但是前面被夏言摆了一道,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得到嘉靖的信任,反而惹的嘉靖一肚子的火气,要不是还没有找到接班的,早就把严嵩的首辅给废了,严嵩的反对,只惹得嘉靖一顿训斥,然后就老老实实的了。
第二章 不拘一格是人才
按照规定,王府有王府长史司,设正五品左、右长史各一人,正九品典簿一人,总管王府的一切。但是朱载垕的王府长史司目前只是虚设,毕竟朱载垕是实权王爷,并不是那种被圈养起来的王爷。
长史虽然没有权利来管理朱载垕,但是王府的其他官员还是可以管理的。至于说替王爷讨封赏,请婚,写折子这种事情,倒是没有必要了。朱载垕真的敢让长史替自己写家书,估计多写几封,嘉靖就要把他召回京城了。
目前来说,外出就藩,三天两头就得亲自写一份家书,内容无非是所见所闻,偶尔写上几个笑话。还会写一些自己的思想上的看法,两个人互相讨论一下。最苦的就是信差了,每一份都是三百里加急,送一趟信也是累个半死。还好的是,每次过去都能见到皇帝,嘉靖会亲自的询问,朱载垕路上的情况,吃的如何,喝的如何,冷不冷?完了还会打赏一下信差,要是会说话的,说不定还能混个小官,目前已经有人混了个小旗的,也算是一步登天了。要是送别的信,就算是军国大事,估计很难见到皇帝一面。
左右长史分别是高拱和陈以勤,这两个算是朱载垕的老师,同时也兼任着奉祠所和纪善所的工作。这年相处下来,两个人已经算是彻底的朱载垕一党了,前途系于朱载垕一身,朱载垕倒霉,他们本事再大也的倒霉,朱载垕成了皇帝,现在的官在小,也能迅速的入阁,自然外出就藩,也是欣然跟随。
典薄叫做海瑞,在这个时代就是个三十多岁,还屡试不第,不能养家的秀才,没人看得起。但是朱载垕知道海瑞未来的成就,尤其是敢说话,不怕得罪人的性格正是自己需要的,今年就专门派人把海瑞从海南叫到了自己的身边。虽然对于以后需要放弃科举感到遗憾,但是自己也感觉到科举的道路有多艰难了,一家人嗷嗷待哺,自己也不能真的一心只读圣贤书,现在既然能在一个王爷身边谋一份差事,自然是点头同意了。
来了就赶上夏言的事情,朱载垕忙的四脚朝天,没工夫搭理他。高拱不知道海瑞的本事,只当是个穷秀才,就给海瑞安排了一份算账的工作,每个月工钱是王府最低档次的,只有五两银子,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海瑞的心理预期了。每个月除了自己买书花销的,剩下的还在京城租了一套小房子,一家人老婆孩子还有老母亲在一起,竟然能天天吃得起肉了。本来以为小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准备肉少吃点攒一点钱,买上个小院子就在京城落户了,结果夏王外出就藩了。换工作的话,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加上这时候,朱载垕从王府官员拟定名单里面看到了,然后叫在一起吃了个饭,聊了会天,关心了一下最近的生活,对于这段时间的冷遇道了一个歉,海瑞一下子就觉得王爷待自己恩重如山了,决定留下来好好报恩,于是一家人带上又开始一路向西流。
审理所,正六品的审理正叫做张居正,同时兼任典仪所正。本来张居正对于严嵩的那一套理论比较有兴趣,但是当见到朱载垕不计个人得失,为夏言说话的时候,张居正竟然被朱载垕的气度所折服。这才是他心中大明朝真正的国君应该有的样子,太子的懦弱,让他有点看不起,这种人怎么能承担起大明的万里江山?所以自己亲自找到朱载垕希望加入王府,既然如此,朱载垕有什么理由拒绝!审理所的正七品的审理副叫做杨继盛,是张居正推荐给朱载垕的同年,对于杨继盛朱载垕了解不多,但是能被张居正所推荐,况且还是进士出身,自然是同意了。
记善所有两名记善,王惟恕本来是新科进士,分到了刑部担任主事,结果朱载垕临走的时候,嘉靖就把王惟恕打发了过来。王惟恕常年读书不太运动,身板单薄,一路上朱载垕就在打趣,说道:“路上风大,小心把你吹走了!”闲下来了,也会建议王惟恕多运动,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良医所的正八品良医正是朱载垕从几角旮旯找到的李时珍,本来嘉靖原本打算给朱载垕多配几个的,不过良医正被李时珍占了之后,其他人都不愿意来了。品级相同,谁愿意屈居一个小年轻的手下,关键一看你的长相,就是个没有经验的。最后十几个没有品级的医生。当然,这些也是朱载垕精挑细选的,祝由科的一个没要。科室也没有按照这个时代的十三科划分,而是采用了后世的内科,外科,妇科,口腔科,耳鼻喉,儿科等划分。之所以加上口腔就是因为朱载垕可是知道,牙疼起来有多难受,这种病看起来真的不是什么大病,但是让人难受绝对是排在前面的。
明朝的御医大概分为医官,医生,医士三个等级。医官在太医院(嘉靖十五年改名圣济殿)数量不算很多,朱载垕一个也没有带。医生没有品级,朱载垕直接带走了四分之一,医士就是学徒,这些都算是新手,朱载垕也懒得带,一个没要。走的时候,太医院的典籍,凡是有双份的,都带走一份,没有的让太医院整理出来,以后回来了或者派人来带走。走的时候,医书就拉了十多车。
典膳所的典膳正叫做杨文新,一般朱载垕把他叫做老杨,是个顶级大厨,深知朱载垕的味觉和爱好,每一餐并不会在乎丰盛与否,往往也就是三五道菜。但是更在乎的是味觉精致体验,所以很多菜肴都会用心做到最好,甚至会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食材,保证每一道菜都是最顶尖美味。大师级的厨艺,朱载垕自然给开出了佣工最高的工资,每年一百二十两的年薪。对于老杨来说,工资的高低他并不在乎,他在意的就是朱载垕对于他的手艺的认同。朱载垕就藩,他也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御厨的地位,带着一家人,跟着朱载垕来到了这里。
典副是被朱载垕称呼为冯阿姨的老宫女,进宫都三十年了,从小照顾朱载垕的生活起居。虽然不识字,但是针线手艺很好,而且无师自通的就会设计衣服,朱载垕的羽绒服就是朱载垕画出草图后,冯阿姨从设计到制作一个人包办的,手艺就算是朱载垕这种见识广的人,都觉得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并且日常中间的衣物清洗保养更换,都是冯阿姨一个人在操办。
典宝所的典正王璐已经十七岁了,五六岁的时候,就进宫做了一个宫女,朱载垕刚出生她就在伺候朱载垕,这么多年下来,朱载垕一直把她当作一个姐姐和助手,教会了她识文断字,也告诉了她很多新奇的知识,比如说如何经济学,管理学,甚至包括人权,法律什么的,让她有了一种和这个时代所有女性都不相同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成了朱载垕最为倚重的助手。
典副是和王璐有着相同经历的一个叫做冯袭的女孩,冯袭本来没有名字,只知道自己姓冯,家里人饿得活不下去把她卖到了宫里,袭字是朱载垕取得,名字很恶趣味的来自于红楼梦的袭人,比起王璐的文静,冯袭就活泼了好多,他跟喜欢那些动手的东西,比如说朱载垕说动物植物如何选育的,他就开始动手培养优良植物,想着有一天能让天下人都不在挨饿。
工正所的工正陈元山会修一手好的花艺,最后因为朱载垕在京城私底下买的宅子需要人照顾,所以就被介绍了过来,当了一个外宅的管家,消洒修剪,生活用度的采购都是这位一手在包办,几年时间,也是没有出过任何岔子!这次要走,问了一句,就跟上了。
典仪所的典正叫做程大位,今年十六岁,算是朱载垕的伴读一名。朱载垕四岁开始读书,让嘉靖给自己找了五十多个伴读,这些伴读年龄要求十岁以上,都是各地有名的天才。学习的内容除了经典的四书五经,还包括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军事理论等等,每年考试不合格的,都会被辞退,然后再找各地的天才少年过来。至于说辞退的,很多都是那种名不副实或者官员把自己纨绔子弟送过来镀金的,这些人整天混日子,最终都被朱载垕清理出去了,自己是为未来而打造班底,而不是闹着玩的,一群纨绔子弟能有什么用处?这中间,程大位的四书五经在同班中间一直是个中下游的水平,但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却在班里面一直是最拔尖的那个。
当然,随着朱载垕过来的不光是有文官,工人,伴读等,还有武将。曾铣被朱载垕脱罪之后,就没有得到任命。嘉靖这人好面子,是那种错了死不承认的人,虽然曾铣没有罪了,他也不想让曾铣官复原职,甚至不再讨论这个话题了。曾铣无奈,只好跟着朱载垕来到了宁夏,况且朱载垕一个小孩子,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曾铣也觉得自己在这边有人脉,过来帮助朱载垕立足,也是个人之常情,于是带着一个叫做王环的随从就跟了过来。王环是沧州的回族,久历沙场,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曾铣蒙怨,王环放弃了自己军中的一切职务,投到曾铣的家中,保护了曾铣家人不受欺负,曾铣这次带出来,也是想着让王环跟着自己有个前途。
同时来的,还有一位历史名人,叫做戚继光。这年二十岁的戚继光已经带兵四年,结果不是很成功,或者说有点是失败,最后干起了屯田的活儿。当朝廷传旨,让跟着朱载垕到西北上班的时候,戚继光其实是不愿意的,登州虽然这不好那不好,自己的理想也得不到施展,但是总比苦寒的西北好得多吧?军中前途未卜,自己已经打定主意参加明年的武举人考试了,等着考完了,也许前途能更好一点。但是一个军人,怎么可能违抗圣旨,只好乖乖的扛起行李,一路上走到了西北。
还有一位叫做马芳,这个人也是历史上威名赫赫,在边境上让蒙古军队几次无功而返或者吃了败仗,名气甚至压过了戚继光和李成梁。之所以没升上去,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不是文人出身。反观戚继光是勋贵出生,中过武举人,李成梁也算是勋贵,而且还有个正儿八经的秀才功名,马芳则完全是奴隶出身。在重文轻武的年代里面,他能做到总兵官,已经是流了一身的血换来的。
当然,李成梁朱载垕也打算带在身边的,不过才虚岁二十三的李成梁,刚刚考上秀才没几年,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读书的料,还不想放弃科举带兵去。朱载垕也不好勉人所难,只能是放弃了。不过留了一个牌子,李成梁如果想通了,就来西北找自己。
编后语:关于《《日月盛世》: 天高任鸟飞》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我到此世当妖神》:坠入大荒》,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