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八爷》:一:引子

发表时间:2019-04-03 14:13:00 作者:八字多一撇 来源:qidian.com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给神仙打工》免费试读_伴随我一生》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灰八爷》:一:引子。

一:引子

曾几何时,一股盗墓风刮的是人心惶惶,对于地下唾手可得的财富,让很多人蠢蠢欲动,欲罢不能。以前的盗墓贼都忌讳这个贼字,都有个隐晦的称呼:北方叫灰八爷、土耗子;南方叫掘地虫、土夫子,中原叫坐地虎、走地仙等等,这些都是盗墓贼的别称。

盗墓者初步可分化为官盗和民盗,只看名字就知道两者有很大的不同。民盗因为犯法,所以没有多少出名的人,但官盗可以明火执仗的为所欲为,出名的人可是不少。首先是民国大军阀孙殿英,他可是盗墓界的大明星,他率领自己的清东陵”七日旅游团“在各种帝王墓里刻上“到此一游”,利用定点爆破炸了乾隆墓,轰开了慈禧陵,把所有值钱的东西统统打包带走,甚至把慈禧老佛爷的尸首扯得个稀巴烂。当时有小道消息说,慈禧的尸体美艳动人,当兵的禁不起诱惑,把内裤都给她扒了下来,气得溥仪在东北把杯子都摔了,顿足捶胸,痛哭流涕,誓与孙殿英不共戴天。

还有就是不得不说的盗墓界的领头羊,臭名昭著的官盗大贼曹操。因为要打仗,所以要有一个可靠、稳定的经济来源,他最初创业艰辛,有钱有势的大太监干爷爷除了虚名什么也没给他留下。他既没有江东孙权祖上几代留下的深厚基业,也没有大耳贼刘备牵强而可疑的皇家血统,他只有两手攥空拳找出路的决心和勇气,还有做大事不拘小节的人生信念。

他为了扩充军队想到了一个风险不高利润却很大的创业资源——盗祖先的墓。而且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把盗墓业正规化、体系化、流程化,还专门组织了两只支快速反应部队: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

《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记载:“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同样出自《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的记载,曹操当时设置了两个职位专门负责掘墓: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在汉朝,中郎将在军中是个并不低的职位,仅次于将军,是宿卫皇宫的将领,也就是我们普通所知的禁卫军。汉朝时担任这些职务比较重要的人物包括西汉权臣霍光的女婿范明友、新朝创立者王莽的族内兄弟王舜等人,甚至曹丕也曾担任过五官中郎将。

摸金校尉相当于盗墓办公室主任,与发丘中郎将平分秋色,后世的盗墓贼觉得这个名字更拉风,就纷纷盗用至今,都称自己是摸金校尉的后代,而很少人提起发丘中郎将。

盗墓这个行业如果追根溯源,应该是伍子胥为了给他爹报仇雪恨逃到吴国,带兵回来攻破楚国都城,把楚平王从墓里拖出来鞭尸三百泄愤,不过好像没听说偷什么东西。

相似的还有多尔衮死后,顺治恨他给自己父亲戴绿帽子,还曾对自己幼小的心灵造成各种虐害,下诏宣布多尔衮的十四项大罪,削去多尔衮的爵位并抄没家产,还将多尔衮的尸体挖出来鞭尸。当时的外国传教士这样记载: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

解放前民间的盗墓贼通常是两三个人合作,很少有人单干,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测量、挖洞、清土、运宝、填坑,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人根本就干不成。有些不讲究的盗墓贼拿完东西就走,任凭坟墓露个大窟窿,曝尸荒野,这在行业内部也是很让人瞧不起的。

盗墓团伙人不宜太多,一是人多嘴杂容易走漏消息,二是人多了分配不均容易引起内讧,出乱子。但盗墓有风险,组团需谨慎。如果是两个人团队,必须是父子或亲兄弟,外人是绝对不会合伙。这主要是防止人见财忘义,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杀了吃独食。过去就算父子兄弟去盗墓,一个人下到墓里,一个人在外望风,出来的时候也是先递手不递东西,担心洞外的人拿了东西把洞里的人活埋了。如果有可能,尽量不要父子同去,因为盗墓是个高危职业,抓住了那是要掉脑袋的,如果父子两个人都被抓住了岂不是要断子绝孙。如果必须要父子组团,盗墓的时候一定是父亲在洞外,儿子在洞里,因为父亲不会为了钱财要儿子的命,儿子却有可能为了钱财把亲爹的余生定格在墓穴里,不过这也时有例外。

旧社会盗墓的工具比较简单,但是花样繁多,不过最基本的有铁锹、镐头、铲子、斧头、火把、蜡烛,使用这些工具都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只要有膀子力气就行,真想到王侯将相甚至帝王的大墓,需要在地上探测墓穴基本情况的时候,还需要有另一样东西,那就是民国时期李鸭子发明的洛阳铲。其实这个洛阳铲应该早就有雏形,这个李鸭子就像瓦特一样是关键的改良者而不是创造者。虽然洛阳铲看起来挺磕碜,可用起来顺手,彻底解决了盗墓者在地表探墓取样的难题。

洛阳铲一铲子打下去,落地可进入三四寸深,轻轻往上一提,半圆形铲口里的地下土壤就原模原样的带到地面上来,如此循环往复,一般最多可垂直探测到地下二十米的土壤情况。

打上来的生土一般是黄色,土质纯正,相比较而言是很细腻的。五色土是标志附近有墓葬的土壤,混杂各种颜色,土质不纯,且很混。形成原因是不同地层的土壤被人先挖出,堆在一起混放,回填墓中时而形成的。

提取到地下土壤标本后,盗墓贼就会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观察与分析,通过这坨土的结构、颜色、密度,推测出墓葬年代;通过土壤中铁、铜、金、木、陶瓷等物质,还可将地下的陪葬品与明器推断出大概,而且对墓室的性质、布局、墓门的位置有个大概的了解。

这个孔是不能打歪的,不管是较浅还是较深的钻孔,最后都会用手电筒的光线对着钻孔向下照一下。若能通透的照到底端,说明孔打的很成功,而若途中出现光线偏差,说明打孔失败,需要重新打钻,直至最终通透为止。

臭名昭著的洛阳铲简单实用,后来被考古学家们洗白,最终成为考古界的专用工具,这是李鸭子始料未及的,也算是盗墓界对考古界做出的杰出贡献。

当然,现在的盗墓工具更智能化、现代化了,什么军用罗盘仪、金属探测仪、电锯、雷管、炸药等等应有尽有。

为了找到墓葬,辨别宝藏,有经验的盗墓贼要掌握四字基本功,那就是望、闻、问、切。这个几个字是中医诊病的基本功,但是对盗墓同样适用。

望就是看风水,也要看附近的草木乃至土壤。只不过,看风水多被提及,看土壤植被很少有人谈起。风水俱佳地,往往有坟墓。否则容易看走眼,致使白忙一场。

闻就是嗅气味,闻一闻疑似坟墓及其附近的泥土。不同朝代与时期的坟墓,所散发出的味道是不一样的。闻这一招需长期进行针对系统训练才有可能具有。鼻子闻的功夫一旦到极致,像一些盗墓高手,轻松一嗅就可断出古墓乃至东西的真伪或年代。

问就是踩点,作为外来者,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摸索出当地有关古墓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与当地上年纪的人进行闲聊,从而旁敲侧击的问出有用的信息。在闲谈中,若能用上当地的方言,不用自己的家乡话乃至普通话,会降低不少当地人的警惕性。

切的意思是,像医生给病人把脉一样,通过细致、准确、冷静的分析,通过土层判断墓中棺椁的位置,摸取死者身上的宝物,从头到脚都摸一遍,连菊花都不放过,再通过抚摸宝物的方式对宝物定出精确的估价。

除了望闻问切还有种更牛逼的手段,那就是听雷声辨墓地。简单来说,就是打雷的时候,听到脚下的土地隐隐有声音相应和,就可以判断出这里有深藏的古墓。

对于一般墓顶比较薄的墓,盗墓贼直接从墓顶挖一个井盖大小的竖洞,直通墓穴,从洞口爬下去拿到宝物闪人。但对于墓顶比较厚的墓,这招就不灵了,从墓顶打洞的难度系数太大,而墓的后墙一般比较薄弱,所以打竖洞时会延着墓后墙打,然后再把墓后墙凿开进去墓穴。很多摸金菜鸟异想天开,不走寻常路,一看墓顶太厚,干脆绕个大圈子,先打竖洞,再打横洞,绕到墓穴的下方,再从下往上打竖洞,从墓底进入墓穴,这样做最大的弊端就是危险,而且是非常的危险。如果是单人作业,竖洞不好打,就会以一定的角度斜着向下挖,一直挖到墓的后墙根位置,然后把后墙凿穿,进入墓穴中。

不管是什么行业,都有门道,干得久了都会总结出一套宝贵的经验,行行出状元,所以干一行爱一行的刻苦专研精神很重要。

盗墓贼都是善于伪装的高手,如果是小型墓,花几个小时或者一个晚上就可以搞定;如果是大中型墓,耗时比较久,就要在墓地周围布置伪装掩人耳目。比如在墓底周围种上玉米高粱,在庄稼地里挖洞;或者在墓地上盖个房子,屋子里挖洞;在墓地边修一座假坟,在假坟中挖洞,通入墓穴。

也许很多人会奇怪,盗墓挖出来的泥土放在哪?不会让人瞧见吗?一流的盗墓贼根本就不会让你看到任何土的存在,不然他早就进班房了,哪有时间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成为这行突出的技术骨干。

在防盗墓方面,古人也是绞尽脑汁,比如设置机关陷阱、积砂水银,依山而建、加防加固,再比如弄个毒咒、布个谣言,但在盗墓贼眼里这些都是小儿科,根本就对他们构不成威胁。

我家里无人盗墓,祖上和这行业也没有关系,之所以懂盗墓行业里技术性的东西都要从一封信说起。这封信的内容也与盗墓无关,而是与我父母的意外失踪有关。而我父母的意外失踪也与盗墓无关,只是与一座陵墓有关。信上说我只有进入一处辽代皇帝的陵墓里,才能明白我父母的失踪原因。我急于想知道父母的失踪与这座神秘的陵墓有什么联系,就不计后果的进入陵墓。而我走入那座陵墓唯一的技术支持,是一本爷爷留下的关于陵墓分布地理的书籍《匮霞秘术》,这本书是大名鼎鼎官盗鼻祖,资格比曹操还老的黄韬留下的,靠着它我就异想天开的开始了那些年盗墓贼的经历。

我盗墓贼的经历要从我的爷爷说起。

二:洞中女尸

我爷爷从小喜欢打猎,十二岁就背枪跟大人钻长白山脉的原始老林,带着狗追踪野兽的踪迹。他说猎枪比他人都高,端起来都吃力,可他就是咬牙硬挺了下来。

东北庄稼只种一季,大半年都是农闲,到了冬天,屋子外天寒地冻,家家户户都断了赚钱的营生,窝在炕头猫冬,只有打猎是例外。下过第一场雪,猎人就带狗上山,要是那年运气好,山神爷保佑,三个月打猎赚的钱比种一年黑土地都可观。

我爷爷家里地少人多,而且还是山坡上的石头地,粮食年年不够吃,如果不是他当初打猎,很可能熬不到第二年春天,全家就要出去讨饭。爷爷说他是屯子里枪打得最快最准人,打的猎物也最多。他这辈子打过的动物,大到狗熊野猪,小到山鸡兔子,只要瞄上就很少能逃出他的枪口。

他说打猎最凶险的就是碰上孤猪,有次差点把命都搭上,回家后在炕上躺了半个月,每次回忆起来都说,那次他真的是捡回来一条命。

东北林区有“一猪二熊三老虎”的说法,打过猎的都深有体会,山上的野兽最凶悍的不是熊,也不是老虎,是受了伤的孤猪。孤猪指的是山林中独来独往的野公猪,只有交配的季节才勉强合群。这类野公猪一般都个头庞大,性情凶猛,极好攻击人和动物。就算老虎见了它都不去招惹,猎人看见它更是远远的就绕开走。

一个猎人能独自捕杀孤猪是最大的荣耀。

特别是爷爷遇到的这头孤猪,大约有五六岁,体长在一米六以上。它的头与家养的短圆型猪头不一样,而是像马头那么长,嘴巴凸出半尺多,两边各露出一颗两三寸长的锋利的獠牙,嘴里鼓着的涎液,不断冒出泡沫挂在獠牙上,这种泡沫不管沾到人身上还是狗身上,都会发生溃疡,经久不愈。

这头孤猪,两只小眼睛红红的放着凶光,脊背上的鬃毛像钢针一样竖起,两只粗壮的前腿下的蹄甲不断刨着地,身体后倾,不停地哼叫着,做出冲锋的姿态。

爷爷知道要坏事,受了伤的孤猪连豹子都能咬死,就算是一块石头它也能用獠牙冲过来戳两个窟窿,更别说人是血肉之体了。想跑来不及了,人就是长了四条腿也跑不过它,爬树也不可能,只要爷爷一转身,手还没摸到树,那头野猪就能冲过来把他挑在獠牙上。

五六只猎狗围着野猪不停游走,虚张声势的向它吠叫,谁也不敢冲上前去咬它第一口,都在互相推诿观望。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这头野猪冲锋的时候,头狗有胆子冲上去,其余的狗就会跟着一拥而上,困住它,让它放慢点速度,让爷爷找到机会刺它一矛。

爷爷背的是老式火铳,装火药打铁砂,放一次老半天才能打第二枪,近距离威力很大,超过二十米连只狗也打不死。刚才他冲野猪打了一枪,根本就伤不到皮糙肉厚的野猪,它身上蹭满了松脂泥土,像披着一层硬铠甲,铁砂打在身上只是更激怒它,连点血也看不着。

发狂的野猪咆哮着朝爷爷冲来,在距离不到五六米的时候,头狗怒吼着突然扑上去咬住野猪的后腿撕扯,其余的狗也一窝蜂涌上去扑咬。爷爷趁野猪有些慌乱,举起长矛刺向野猪心脏,可惜,刺偏了,野猪一矬身,矛头斜斜的从它的身上擦过,豁开一道鲜血淋漓的伤口。

爷爷一看刺空了,急忙把长矛投向野猪,野猪一惊,看了两眼戳在它眼前的矛杆,愣了会,掉头甩开死咬住它不撒嘴的头狗,把它摔了个跟头,冲散面前畏缩的狗群向山下跑去。

爷爷不甘心丢这么大的猎物,拔起长矛跟着猎狗追到烟筒砬子下的水泡子。水泡子里的水很深,据说水里有一人多长酷肖人形的大白鱼,还有潜伏在水底时刻等着拖人下水的大水獭,很多人在这里都莫名其妙的失踪。

屯子里的老人说,水底有个泉眼直通大山里龙脉,深不可测,还说水底有数不清的宝贝,至于水底下是什么宝贝,却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只说有人曾经在夜里经过附近山顶时,看到水里烁烁放光,像是有人打开了装满金银珠宝的箱子,而且还有人在岸边拾到珠钗头凤之类的黄金饰品。

老人还说,这个水泡子里有水鬼,没事不要下水,就连岸边都不要去,它们专门守在这里保护水底的宝藏,谁靠近了都可能有去无回。

这只野猪被追急了,慌不择路下水逃命,它仰起头鼻孔朝天,四只蹄子拼命在水下扑腾着向前游,身后冲出一串带血的的浪花。

爷爷看野猪越游越远,顾不上老人的警告,急忙把岸上搁浅的木筏推下水,带上最凶猛的头狗跳上去追。这个烟筒砬子太爷爷也来过几次,这个木筏子始终停在这里,也不知是谁的,构造简单却十分精巧。拼接木筏的几块大木板不是钉在一起的,而是凿出凹槽和凸槽相互咬合在一起,上面还装饰着精美的花纹。

水泡子对面是个露出水面的半圆形的山洞,洞口岩壁布满墨绿色的青苔,长满野蒿和绿茅草,洞顶上,一大片绿茵茵的青藤直垂下来,遮掩着洞门,洞里阴暗深邃看不到底,像只撑开大嘴的巨兽默默吞噬周边的一切。

野猪游进山洞不见了,爷爷划着木筏追过去,水面平静得连一丝波纹都没有,清澈见底,不要说大白鱼、大水獭这样的活物,就连虫子小鱼也看不到一只,静悄悄的,只能听见木桨划水的声音。

洞里是个人工开凿的巨大石室,宽阔的水面向左前方延伸,黑洞洞的看不到尽头。宏伟壮观的拱顶,被水侵蚀得光滑如镜。因为水位的关系,洞顶显得很矮,青灰色石壁滴着水,带着修凿过的痕迹,刻着简单优美的线条,年深日久看不清刻得是什么。幽蓝的水面寒气逼人,风中带着腥气扑面而来。借着洞外射进来的光可以看到,浸在水里的石壁上,沿着水面凿了一圈浅坑,水底布满巨大的圆形石柱,黏腻腻的挂满青苔。

野猪倒在右侧对岸的石阶上,侧翻身体露出大肚子,看起来像是快不行了。爷爷使劲划动木浆,在水中划出一个个圆圈,向着野猪的方向全力驶去。这个水泡子不算很大,划个十几分钟就能到对岸,可爷爷划了半个多钟头,额头上已微微见汗,可木筏还没划到对岸,好像始终在水底石柱的上方转悠。

平静的水面泛着四散的涟漪,像是有股水流从下向上涌动,不细看根本就看不出来。爷爷知道水里有古怪,放开桨,蹲下来观察,狗夹着尾巴靠在爷爷身边低声呜咽,爷爷用手摸着狗头安慰它,感觉木筏在水面上自动打转。抬起头,四周石壁上的线条像电影胶片似的在眼前缓慢移动,那些单调的线条在眼前渐渐连成一幅连环画,画的是什么没看懂,只觉的有个宽眉阔额的男人,趾高气昂站在高处,俯视大地苍生,接受天下人的敬仰和朝拜。

爷爷正看得出神,忽然听到“哗啦”一声水响,有一具女尸直挺挺的从水底钻上来,倒在水面上,头发全部披散开,穿着繁琐的古装,随着水波上下浮动。洞口射进来的光很有限,但还是可以看清那具女尸在阴暗的水面一上一下的沉浮着,慢慢向木筏靠近。爷爷拔出刀盯着女尸,后悔自己冒冒失失的闯进这个山洞,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话说的一点也没错。

那具女尸漂过来距离木筏只有几米远,爷爷身边的狗不安的站起来,盯着移动的女尸低声嘶吼,叫得有气无力,听着倒更像是哀鸣。它究竟怎么了?平时它见了野猪豹子都不怵,今天怎么怂成这鸟儿样。

爷爷看了眼吓堆尿的猎狗,隐隐感到不安。女尸越靠越近,眼看就要碰到木筏了,除了惨白没有血色,看不出有任何恐怖的地方,就像一个美丽的女人躺在水里安然入睡。他举起手中的刀向女尸的脚砍去,可谁知女尸白生生的脚竟向外一偏,整个身子僵直的打了个横,在木筏前转了个弯,挨着木筏擦了过去。

猎狗冲着女尸连声咆哮,其中夹杂着几声呜咽。

爷爷在袖子上擦了擦被水打湿的刀,眼睛盯着女尸在水面移动的轨迹,虽然水面很平静,但还是能感觉到有暗流涌动。女尸的腿脚已经绕开木筏,而她的头还在木筏前侧,并随着水波有节奏的沉浮荡漾。

女尸的面容清秀,丝毫没有人死后肿胀腐败的迹象,如果不是脸白得像纸一样。绝对算得上大美人。

女尸在木筏前既不向前,也不后退,在原地随着水纹上下沉浮,停住不动了,周围波光粼粼拍打着木筏,发出轻微水声。太爷爷仔细看,原来是女尸宽大的袍袖挂在木筏上,露出一节白藕般的手臂。他用刀尖把袍袖挑开,发现它夹在木筏的木板之间,怎么也挑不出来,就举起手中的刀猛砍,溅起的水花弄得爷爷脸上身上湿漉漉的。

没过多久,女尸就向洞里漂去,离木筏越来越远。爷爷向洞里水面观望,黑黢黢的望不到头,也不知她将要漂向哪里。爷爷觉得这山洞太邪门了,野猪也不要了,只想尽快离开这里,可是任凭他怎么用力划动木浆,木筏就像生了根,只转圈不动地方。

就在爷爷一筹莫展的时候,发现刚才漂过去的女尸,又从另一个方向脚对着他漂过来。只不过这次女尸并没有和木筏撞在一起,而是很快从离着两三米的地方漂过去。

爷爷看着女尸悠然自得地从眼前漂过,不由的怒从心头起,觉得这女尸分明就在戏耍自己。好,既然不让走,那就跟你斗到底。他看这女尸泡在水里这么久,还是活生生的,肯定有问题,但他还是决定跟她去看看到底在搞什么鬼。

爷爷站起来握着木桨向女尸方向划动,出乎意料的是木筏真的动起来,而且很轻松,像是有某种力量暗中吸引着木筏过去。他很快就追上了那具古怪的女尸,它在前边晃晃荡荡像是在给他带路。爷爷用力扳动木浆,眼看就要追上那具女尸,可谁知它的速度突然加快,木筏周围也响起淙淙的流水声,一眨眼的功夫就消失在耸出水面的石柱群中。

石柱群在水中顶天立地,陡然而起,光滑的表面雕着狰狞的盘龙蜿蜒向上,双目怒凸,鳞甲片片竖起,四只利爪强有力的抱住石柱,摇头摆尾,神态栩栩如生。这里每根石柱上都盘着相同的巨龙,像是蓄势待发,时刻准备着腾空而去。

太爷爷望着石柱目瞪口呆,他没想到烟筒砬子下的山洞里,竟然还有这么壮观的景象。这座人工开凿的石洞似乎把整座山都挖空了,单是这几十根石柱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这么浩大的工程不倾举国之力,很难想象会完成。

是谁有这么大的气魄?

爷爷看着眼前耸立的石柱,觉得女尸的消失应该和这些石柱有关。这些石柱和他在洞口水底下看到的应该一样,只是当时他以为都是天然形成的,虽然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却并没有震撼的感觉。现在他才知道,这些数不清的石柱都是人工雕琢打磨出来。

爷爷想靠近看得更清楚些。尽管水流十分平静,但到了石柱附近却形成明显的水流,像漩涡一样,尽管流速并不快,但却形成了一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力量。木筏接近石柱的时候速度突然变快,像是有股突然产生的吸力把他吸进去,不受控制的撞向石柱。

编后语:关于《《灰八爷》:一:引子》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御天焚神》免费试读_星月白1》,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永远的香巴拉
永远的香巴拉 上海市 发表于:2019-04-03 14:26:25
《灰八爷》:一:引子《灰八爷》:一:引子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倾城来支持亲~~~抱文回家慢慢欣赏~~~很高兴认识亲,祝亲码字愉快,表忘记回访,常来常往哦!
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 北京市 发表于:2019-04-03 14:24:08
文文已收,盼回收rn rn 《命逆乾坤》http://www.huanxia.com/book486557.html
❀LOVE颖
❀LOVE颖 陕西省 发表于:2019-04-03 14:20:56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美梦成真
美梦成真 安徽省六安市 发表于:2019-04-03 14:18:43
家茵来报道了,下午好!!
NOYES网友
NOYES网友 山东省济南市 发表于:2019-04-03 14:15:57
此文行云流水,文笔优美。我来捧场囖、、o(∩_∩)o 哈哈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