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南玄北幻》:序章》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晚明高中生》:命运莅临凡间,霹雳来自天外。
第一章命运莅临凡间,霹雳来自天外
古人尝说:夫人者,父精母血,精魂之所化也,故人未生而贵贱早分,及胎熟蒂落而入其宗族,贫贱定矣。又尝有浑噩而错投其胎者,乃命运之多桀焉,故需饿其体,劳其筋,乏其身而后归焉。余,空劳其身,偶有富贵若昙花一现,终将穷途而至末路,何也,皆命运使然耳。
李继坤说:信之,则思之。不信,请一笑而过。
对于古人这段话李继坤深信不疑,按照李继坤的理解,这就是人的命天注定。
看看明末的绿帽王李自成同志,这家伙的悲催人生实乃命中注定,无论多少人帮他,无论他如何疯狂如何造反,他的富贵命也只是那一现昙花,李继坤觉得,这就是命!
经过综合分析仔细考量以及多方对比,李继坤认为自己和李自成绝对不一样!本少也是因浑噩而错投其胎者,所以上天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但最后肯定会回归到富贵命运的大器晚成者,所以这小子一直在期盼着一个机会,一个像马云那样的机会,一个能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李继坤,身高一米八一,有点小帅,2002年阴历十一月十四日出生,民族汉。
做为新时代的一名高中生,李继坤的生活是苦逼加悲催的。卷积如山,难题如海,但无论如何,在父母期盼的眼神下,李继坤只能咬牙去拼,去搏。
挑灯夜战,补习班,提高班,一对一班,各种班…….能去的李继坤都去了,只是天不遂人愿,李大少爷累死万亿脑细胞,成绩依然没提高。
放下手中笔,李继坤喟然一声长叹:命运之神在开本少的玩笑,本少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
偶尔打开手机,放飞心中的烦恼,随着作者去体验一把穿越的激情。做为一个明粉,李继坤对大明帝国的灭亡充满了遗憾,所以他经常会看一些有关明穿的小说,用意淫来麻痹自己那心中的痛。看那小说中的主角一个个博学多才,金戈铁马拯救民族之危亡,科技树上开新枝传我汉家文明于寰宇,那生活该是何等畅快。
但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会重来来,历史也不讲如果二字,所有的明粉只能在意淫中去哀吊我汉人最后的皇朝,他们只能去小说中体验那拼将十万头颅血,还我大明日月天的豪情!
书中那些主角上马治军下马管民,他们一个个是何等的威风霸气,何等的豪情万丈,再看看少爷我,苦读圣贤十几年,一无是处在此身,哎……少爷我今后何去何从?
某人打开招聘网页皱眉浏览,一个图书管理员,居然要求研究生毕业,最后上岗者竟是个物理系硕士;一个小区物业公司招内勤,要求本科毕业,最后上岗者是一位学了五年中医的家伙。
李继坤苦笑着摇摇头,不得不赞一声我大华夏威武!我大华夏的教育事业果然高大上,从古之八股到今之高考每时每刻都在为我华夏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真乃数千年未有之荣光者也,若有朝一日少爷我说的算,一定要将这狗屁的制度改一改。
心情烦躁,扔掉手机,爬到楼顶吹吹风,雾霾的夜空月色晦暗,繁星难觅,李继坤的心情越显压抑。
贵贱贫富乃天定,本少的命运转折点到底在哪?高考在即,估计本少最多考个两三百分,大概差不多能混进华夏大学隔壁的夏华学院,不过听说下滑学院里也有不少著名的专家教授,哎….下滑就下滑吧,这年头有个学上就不错了。
正当此时,天外一道闪电,穿过雾霾肆虐的天空,照亮了夜的静谧,直击人间某处。
吾命休矣!闹了十六个寒暑,原来本少不是投错了胎,本少就特么的不该投胎!
生命的精华在流逝,一丝哀怨的阴魂飘荡而出,这个阴魂手指苍天破口大骂:
“贼老天,本少日你祖宗!本少是到人间来享福的,不是来挨雷劈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无情需待有缘人。臭小子,你以为老子闲的蛋疼来劈你?你本华夏命运之神,四百多年前你度凡人劫时在人间迷失了本性,做做木匠活儿倒还罢了,你特么的玩什么水啊?最特么可恨的是玩完水你丫还不吃药,害的我华夏子民在这四百多年来受尽外邦欺辱,如今老头子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你他娘的还不快滚回去赎罪,居然还有脸来骂老子?我特么的劈不死你!
耀眼的闪电不断劈落,李继坤所在小区宛若人间地狱。
李大少爷灵魂出窍,正准备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却不想远处传来一道光,一道温暖的光!
李继坤的一丝真灵拥抱着那温暖的光,希望她会像母亲一样把他带向安全的远方。
时空层叠,期间乱流杂乱无章,某个被雷劈过的灵魂毫无意识的在时空中四处流浪,最后不知飘向了何方。
苍茫的天上传来一个飘渺的声音:哎呦喂,他奶奶的,老子到底要约哪个小妞好呢?第一时空风骚的闵泯好呢还是第七时空温柔的蝴蝴好呢?哎呀不好!命运那小子哪去啦?坏啦,老子一不小心把命运之神扔错了地方!阿弥陀佛无量天尊,罪过罪过,也许你小子命该如此,不过这一次老夫很看好你哦,你慢慢耍子,老夫先去约个美眉泡泡小妞,等再过个几百年老子再来看你哈。
北方的三月,寒风潇潇,黑烟随风舞。大明帝国辽东辽阳城西门,箭楼余火未息,大明帝国国防部副部长,辽东经略袁应泰的英魂尚未远去,可城头却已变换了大王旗,那正黄的龙旗迎着北风胡咧咧作响,它在向城内外所有的汉人昭示着-----建州女真部落头人努尔哈赤再下一城。
朝阳初升,晴空如洗,大明帝国的辽阳血雾漫天,刺鼻的腥气充斥着辽阳城内每一个角落,这座原本拥有百万军民的辽东重镇此时宛若人间地域。
城内的后金兵四处乱窜,留法不留头!你老婆女儿和银子家产都是我的!服不服?不服老子砍死你!奶奶的,你的服字说的太慢,老子现在就砍死你!
城内某处,李老爷家鸡飞狗跳,下人仆婢整备行装一片忙碌。一个四十多岁的举人老爷独自一人倒背双手,他站在杂乱的院中迷茫的望着苍天:辽沈已失,我大明的辽东完了!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现如今兵凶战危,江山易色,满城腥膻,老奴要我李家满门剃发从军?哼!华人变为夷,苟活不如死!
当是时,一声清脆的童音打断了李老爷的沉思。
“老爷老爷,三少爷醒了!三少爷醒了!”
“老三醒了?哈哈哈哈哈,老三文武全才又足智多谋,我儿昏迷数日,如今醒来洽逢其时,真乃天不绝我李家也!”
李家三少爷李继坤,是辽阳人,是极有胆、极有膂力的人,少习兵书懂武艺,一杆丈八亮银枪使的出神入化。这小子仗着武力值高,经常欺负那些士绅大户家的纨绔子弟,李继坤之名在整个辽东那是极其响亮。
李家其余几个兄弟除了读书之外也都有些本事,只不过几天前这个叫做李继坤的孩子莫名晕倒,不知他命里犯了什么劫数,还好此时又莫名醒来。
某个挨雷劈的灵魂冒着李继坤的名,顶着李继坤的身,满脑袋浆糊,他稀里糊涂的听着父兄的高谈阔论,然后麻木的拿起一本黄历仔细检查自己的处境,嘴里嘟嘟囔囔的念叨着:
“天启元年,三月二十二,宜出行宜杀牲,忌嫁娶忌剪发。”
宜出行!忌剪发!正欲催促李继坤发言的老爹听后大喜,我儿之言果然和我想的一样!最后李父计议道:
“左右是死,不如杀出门去,杀不出,再死未迟!难道我父子六人,逃不出一个?”
哥几个发一声喊:“全凭爹爹吩咐,拼将性命不要,孩儿们也要护爹爹出城。”
李家父子招呼仆役佃户集合然后带上家伙出了门,李继坤傻傻的拿着一杆沉重的铁质长枪,背上背着贴身丫鬟李小蛮递过来的褡裢,稀里糊涂的跟着父兄前行,他到此时还没弄明白自己的状况呢!
李家父子走近辽阳西门,李父带头拔刀便砍。那后金的一个头目措手不及,先被砍倒,其余部下,被李继坤哥几个砍得血肉横飞。
李继坤老爹招呼身后巷子里等候的家人仆婢村民佃户快出城,然后高喊一声:
“要归中国的,都随我来!”一时百姓聚上七九百,牵牛拉马手推小车,乱哄哄夺门而出。
奴兵知道消息,三十几人急忙骑马赶来。事起仓促,这些建奴未及挂箭,只拿了些刀枪,他们见那些尼堪足有七九百人,期间又有两三百横眉冷目的小年轻,便不大敢上前。赶了十余里,一边渐渐赶着一边等待同伴来援。只是同伴们大多忙着烧杀掳掠,寻找小美妞,这打打杀杀的一时半会儿哪得人来?
话说李继坤刚被雷劈过,适才又杀得几人,再加上还没弄清自己此时处境,心中正自恶心烦躁,所以这小子看着那些追兵就来气,这小子倔脾气一上来,心中便发狠,他边走边对众人说:
“爹,几位兄弟各位好汉,他马我步,料走不脱,不如杀他一阵,抢些马匹也好让大家死里逃生!”
众人中有不少都认识李继坤,知道这小子平时是个猛人,人送绰号欺男霸女李三郎是也,众人见李三郎发狠,便发一声喊:“三少是个能的,俺们全凭三少吩咐。”
李三少犀利的眼神扫了几眼那三十几个金兵,随口吩咐:“这一路上到处都是逃兵丢下的刀枪,大家拾些趁手能用的,一会我发一声喊,大家从两侧包抄,我父子兄弟带家丁从正面进袭,咱们拿这三十几个建奴的脑袋去河西领赏。”
众人喊一声好,开始七嘴八舌的请战。
“三少放心,小的带人抄东边。”
“三少,我们刘家和王家带人抄他们西边。”
“三少,俺们是袁经略的标营兵,俺们虽战败但血性还是有的,俺们迂回到他们背后去杀他个片甲不留。”
李继坤冷冷的扫了众人一眼,这些人中有家奴,有平时的狐朋狗友,有佃户农夫,有秀才有家丁以及一部分守城败军,不过此时大家为了逃命看起来人心还可用,他轻轻叹息一声:
“为求生路咱们以命搏命,先砍马腿再杀人,大家都小心些,前边有些小树可拌马腿正适合动手,大家开始准备。”
众人齐呼:“喏。”
第二章战奴骑脱困地 行路难宿鞍山
“杀!”
辽阳西门外,太子河渡口,去城十余里的小树林。
二三百号人聚起发难,小树林顷刻间变成战场。
李继坤手持丈八亮银枪带头冲阵,这小子左刺右挑,七进七出,一人独灭五寇。
李家旁亲,自小就跟着李继坤瞎混的跟屁虫,原铁岭卫血洒长空的守城游击李克泰之子李擀,李彪,他们手持铁棍紧紧护卫在李继坤身侧。
李家家奴,李百峰,李百战,李百渡,李继坤的铁杆狗腿子们,他们手持长枪亦伴着自家少爷杀进杀出。
此六人的悍勇激发了乡亲们埋在骨子里的血性,人们发一声喊,男女老幼齐上阵,刀砍棍砸,手撕嘴咬,誓灭建奴。
一场鏖战,三百对三十七,李氏族人以李继坤为首,带着辽阳的乡亲们大获全胜,全歼跟来之敌。
(史书记载:生员王氏父子七人,违剃发命,自知必死,带领数百乡民杀出辽阳西门,直奔辽西,数十建奴大骇,莫敢追。)
战后,李继坤抚胸喘气,暗自咂舌,奴贼凶猛,传言不虚,三百对三十七,我方阵亡十七人,伤四十三名员,谓之惨胜亦不为过。
战后检点,获完整马匹二十一骑,建奴头颅三十七颗,纹银八千五百七十两有奇,黄金朱玉若干,刀枪旗帜无算。李继坤一声令下,剥甲扒衣以供后日之需,另外安排人员将十七位战死的勇士乡民草草掩埋,立一木制碑牌藏于林间,以供后人寻找祭祀。
此地离辽阳仅十余里,烽火连天可见烟幕,李继坤不敢久置,令人迅速分割伤残死马,整备一番妇孺米粮,令好马驮之。
事毕,李三少迅速整队,吩咐家奴青壮照顾老弱,又派大哥带领一群家奴维持队伍纪律,然后招呼大家急速南行。
溪流肆意南向,芳草以露鹅黄,初春时节,各家本应在田间播种希望,在庙堂讨论农桑,此时却只能各自独伤。
李继坤带着一群饥饿的同乡,不敢停留埋锅,他们只能顶着午间温暖的阳光,喝着冷冽的溪水,不断南行,南行!
天空湛蓝,空气纯净清洁,关外膏肥的泥土还带着一股春的芳香,李继坤的思绪中没有诗只有远方。
毫无道理的借尸还魂,疑似穿越,更似一种时空层叠中的错乱。李继坤无法用任何一种理论来解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现象。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灵魂真的到了大明,如今的时间节点是公元1621年阴历三月二十二日。
大明,大汉民族最后的绝唱,无数汉人心中永远的伤。数华夏数千年历史,大明得国最正,翻遍数万本史书,末代之君有被俘的有被杀的,唯大明崇祯帝覆面自亡。
无论崇祯帝生前的做为是否得当,但他终究是我大汉民族宁死不屈的帝王。做为大汉民族的后裔,我们都应该永远铭记,因为我们的先祖都曾剃发请降。
大明国祚276年,共计传承十六帝。史书中这十六位帝王要么残忍暴虐要么昏聩无能,以致大明黑暗腐朽民不聊生,但,我们见过么?
大明的子民,武大能娶潘金莲,最关键的是他娶来之后还能养的起!我们能娶范冰冰么?我们能养的起么?
大明的子民,穷鬼徐霞客能踏遍天下万水千山,如今的我们能吗?
大明的泰山,每日朝拜求佛,观光敬天者,累以千万计,有人说现在去泰山的人更多,但古今这两个时空的交通状况如何?人民生活水平如何?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眼中的大明,国富民强,开放包容,水师天下无敌,是真正的天朝上国,这老家伙死前最大的心愿居然是要葬在大明。
欧洲传教士眼中的大明,江南随便一座城市,都堪比或超越了他们的都城。
这样一个强大富裕的文明,最后确被野蛮撕碎,把奴根深种,将自信击成齑粉,致使华夏数百年无法翻身。至今还在宣讲着什么东方的……东方的….东方的….东方的巴黎……可悲可叹。
想到此处,行进间的李继坤嘴角露出一丝邪笑,如今本少莫名来到大明,我汉家江山还会不会易色?我大明还会不会亡国?呵呵,只有天知道。
逃难的队伍在不停的前进,家丁青壮在扶老助弱。原来这就是乡情,这就是几百年积攒的乡情在患难与共中的真实体现。
李继坤暗暗颔首,心为之动。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和平年代,无数的现代人被关在钢筋水泥铸成的笼子里,他们早已丧失了那淳朴的邻里情。
值此战乱年代,大厦将倾之际,李继坤在思考着自己能为乡亲们做些什么,能为这个心中的大明做些什么。
造反?治国?用后现代的知识去引领大明的潮流?
李继坤想到了睿智如狐的诸葛孔明,这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把蜀国带向了灭亡。
李继坤又想到了霸气无双的西楚项羽,这么一位勇武的霸王最终也只能自刎乌江,令后人唏嘘不已。
那么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智不如诸葛,勇不及项羽,本少到底能为大明做些什么?我辽阳李家有何资本可以助我?
灵魂深处的记忆被打开,李家的一些详情在脑中闪现。
李家祖上因贪腐被朝廷革职定罪,洪武年间从江北扬州府发配辽东。但李家先祖曾经官拜从四品知府,李家一族向来识文断字,所以李家后人一直耕读传家。
李家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不断的发扬祖先贪腐的优良传统,积极勾结地方官吏与豪强,经常在灾年侵占民田与军屯,积累数世,家中田亩已高达两百多顷。虽比不得铁岭李家,开源郑家,广宁石家,锦西祖家,但如今也算辽阳一方有名有姓的富户。
至于目前家里有多少积蓄李继坤不清楚,这种财政大权一直掌握在父亲和远在扬州的叔叔手里,李继坤只知道李家在山东登州和江南扬州一带还有不少土地田产,以及一些商行药铺。
在海上李家还有十几条船,每年都会往返在辽东和江南之间,偶尔还会去倭国和南洋一带打打秋风,能商则商能匪也毫不手软,李家的船队实打实的可以算作商盗。
想到这些,李继坤的嘴角微微上翘,原来本少的命运节点在此。只是如今却只能对后世的父母说声抱歉了,不是孩儿不孝,实在是命运弄人,孩儿连一丝反抗的余地也无,望父母大人各自珍重,有机会孩儿以梦托之。
心情不错的李大少爷昂首前行,身后的队伍杂乱无章,偶遇路人,三五成群拖家带口亦在逃亡,随着人流的汇入,逃难的队伍渐行渐壮。
一群难民越沙河,过长甸,前方左右鞍山在望。
天渐暮,人马疲惫俞发难行。望前方,两山对峙古路茫茫,老弱妇孺话里带悲腔。
前方山侧有一墩台,看其规模应该是鞍山驿北方的四方台,此去鞍山驿不远矣。
望着越行越缓的难民,李继坤皱着眉爬到一处高坡,拼着命喊:
“父老乡亲们,我们刚才已经过了四方台,前面不远就是鞍山驿,我们到鞍山驿就打尖休息,煮些米粮吃些马肉,大家恢复一晚明天一早再出发。”
此言一出,众人好像受到了某种鼓舞,哭泣的孩子们闭了嘴,蔫头耷脑的队伍加快了脚步。
古鞍山驿,位于辽阳正南偏西,距辽阳城六十里。李继坤带着一众乡亲,自辽阳西门辗转而来,穿过五六十里的无人区终于在傍晚抵达鞍山驿。
鞍山驿是辽阳南出的第一个驿站,北接辽沈,南至海州旅顺口等地,东向延绵辗转可到鸭绿江朝鲜一带,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洪武二十年设驿站,万历年间铸城包砖,城周一里204步,城高三丈,墙宽两仗五尺,角楼雉堞俱全,其城紧邻杨柳河,城外引河水护城,其防卫体系极其稳固。
据《辽东志》记载:“鞍山驿,辽阳城西南六十里,洪武二十年设,定辽中卫带管。递运所,在鞍山站内,洪武二十年设,定辽前卫带管。”明末又设鞍山巡检司,负责管理地方治安和城防。熊廷弼第一次任辽东经略时曾到鞍山驿巡视,对鞍山驿的战略地位及其重视。
不过此时鞍山驿内却是人仰马翻一片吵杂。无论是本地土著还是那些远来的商户都在忙着收拾东西南逃,他们早已得到消息-----辽东最大的镇城辽阳已被后金攻占。
经略袁讳应泰大人以身殉国,巡按大人张铨被老奴生擒,各位总兵大将死的死逃的逃,我大明官军死伤无数尸横遍野,没死的也都逃的差不多了,前几天听说啊仆太带着护兵都追到了鞍山驿外的四方台。
值此城头变换大王旗之际,辽南却无能战之兵,无守城之卒,吾等乡民已成待宰羔羊,听说老奴正带着一众奴才在辽阳城里挖地三尺,剥衣找粮,此时我等不跑更待何时?
当此乱境,李继坤带着一群难民进了城。这群难民一千一百有奇,老弱妇孺占了大半,人均负重三四十斤,他们一个白天居然神奇的行进了六十里,拥有现代灵魂的李继坤不得不叹服这些古人逃命时所爆发的韧性。
李继坤一行找了几个逃跑商贩地主家的院子,安顿士马,埋锅造饭,安排警戒以防范那些乱兵悍匪的抢劫。
诸事已毕,李继坤召集父老乡贤聚众一晤,开始商议众人明日行程。
编后语:关于《《晚明高中生》:命运莅临凡间,霹雳来自天外》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神冕之战》:序章;起源之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