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机器狗去唐朝》:第1章 多啦

发表时间:2019-03-12 17:00:33 作者:南山堂 来源:qidian.com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人已在江湖》免费试读_路边唠嗑的》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带着机器狗去唐朝》:第1章 多啦。

第1章 多啦

在长安南郊,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穿过关中平原,河水清澈见底,静静的流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星光,她日夜流趟,渐渐消失在山的转弯处。

一艘小渔船停在河畔边上,随水波上下起伏,仿佛失去了控制。

对岸不远处,几个村民正在用各种动作打发时间:伸懒腰、摆弄草帽、哈欠连连。

这就是沣河边上,隶属于长安县的互助村。

农历六月初,正是一年最热的时候。

村民们虽然勤劳,但是也不敢顶着烈日下地,一不小心中暑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有道是: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的村头传来一阵阵吆喝声。

“快点,走快点,乘着张家那小子还没有断气,赶紧让他签字画押,把河边的那几十亩地抵押还债”,一个穿着亚麻布衣服的男子在催促着身后几个小厮说道。

“林管家,那个姓张的今天刚刚满三年孝期,以前张老爷和我们老爷关系还挺不错的样子,我们现在就去他们家讨债会不会……”。

“你知道个屁,以前老爷和姓张的来往,是看中他是前朝进士的份上,可是现在都已经是武德九年了,那姓张的也已经死了三年了,生前又整天沉迷于美酒,不愿意去大唐出仕,我们哪里还用得着太在意?”,林管家很有“逻辑”的给小厮分析着。

“那倒也是,不过这张老爷生前也够奇葩的,听说他可是大业年间的进士啊,年纪轻轻就是在那什么御史台占着好位置,偏偏要去劝说杨广不要征高丽啊”。

“是高句丽,不知道就不要在那里乱说”。

“对对对,是高句丽,还是林管家您有学识”。

“不敢当,我也就当初跟着老爷学了那么一点点,要是没有老爷,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张家欠我们林家几百贯钱,老爷落不下脸来追讨,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当然要尽心尽责”,林管家一边走着一边说道,也不管那不断往下流的汗水,快步的往前走去。

……

“来福叔,来福叔,少爷醒了”,一个丫鬟模样的小姑娘的声音从屋里传来。(在唐朝,称呼主家儿子一般用郎君、阿郎之类的,不用少爷、公子,不过考虑到读者们的习惯,本书还是用少爷、公子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叫法吧,包括后续出现的皇上、大人之类的,都将采取大家熟悉的称呼方式,而不是完全照搬历史)

一个长方形的两进院落,坐落在沣河边上两里处,算是互助村最豪华的建筑了。

这个院落由前堂、后寝、廊房、亭台和园林构成,排列有序,布局合理,其园林部分不失错落有致的“变化”之美,和关中的民居风格略微有点不同,带着点江南园林的感觉。

小丫鬟的声音就是从这个院落的后寝传来。

“头好疼”,被唤作“少爷”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缓缓的睁开眼睛。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美女映入眼帘,一双漆黑清澈的大眼睛,柔软饱满的红唇,娇俏玲珑的小鼻子秀气地生在她那美丽清纯、有点兴奋的娇靥上,再加上她那线条优美细滑的香腮,虽然不能说是人间绝色,但也绝对算得上是美少女了。

“我这是怎么啦?”,张华有点晕乎乎的问道。

张华只记得自己背着一堆食材,去好友李建锋的研究院旁边准备搞个烧烤,在李剑锋的热情邀请下,去到了他的实验室参观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机器狗”。

1987年出生,已经四十岁的张华刚刚过了不惑之年,不过对于好友实验室开发出来的“机器狗”还是很困惑的。

“老张,我跟你说,这狗狗你看上去和普通的藏獒没啥两样,但是它绝对是蕴含了当家世界最高端的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以及脑电波交流等等高科技,通过内置在狗狗大脑上的超级芯片,我们已经可以实现和狗狗的交流,并且狗狗本身具备较强的思考能力和情感能力,与其说它是一只狗,不如说是长的像狗的一个超人,是集合了2027年全球最尖端的技术为一体的……”,李建锋滔滔不绝的介绍道。

“真的假的,我怎么样才可以通过脑电波和狗狗沟通?”,张华半信半疑的说道。

“你等着,我帮你设定一下,让狗狗和你融为一体,在重置它的芯片之前,它将成为你的分身一样的存在,听从你的大脑指挥,你让它向东,绝对不向西”,李建锋一边说着一边开始忙碌起来。

“小李子,你在干啥,我怎么觉得头有点晕,房子在晃动呢”,张华脸色发白的说道。

就在这时,居然地震了,CD地处西南,虽然属于地震带,但是毕竟大的地震也是很少见的。

等到张华再次醒来的时候,睁开眼就看到一个秀丽的小萝莉满面惊喜的看着自己。

“少爷,你终于醒啦,要吓死我了”,小丫鬟又是高兴又是哭泣的说道。

“听来福叔家的潘忠说,你们昨天去老爷的墓地祭祀,回来比较晚了,遇上了狼,在搏斗过程中,你不小心绊倒了,后脑撞到了一块石头,晕倒了……”。

就在小丫鬟说话的过程中,张华的头脑也渐渐清晰了起来,结合大脑中两种记忆,张华明白了自己这肯定是碰上了无数人幻想之中的“穿越”了,并且是属于那种灵魂穿越过来的,而这一世,自己居然也叫张华。

“主人,你醒啦”,张华的大脑中突然传来一阵声音。

“啊?你是谁?”,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的张华吓了一大跳。

“我是李教授实验室的那只狗狗啊,你不会这么快就忘记我了吧”,就在张华大脑中再次响起声音的时候,张华注意到,在小丫鬟旁边居然还有一只狗狗,长的和李建锋实验室的几乎是一米一样。

“梅子,这只狗狗……”,张华终于想起来自己身边的这个丫鬟的名字。

“少爷,你是说旺财啊,前年你不是从一个番僧手中买下了旺财吗,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今年初的时候它失踪了,你当时还伤心了一阵呢。但是昨天它又突然出现了,潘忠说多亏有它,要不然在几只野狼的攻击下,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呢”,梅子盯着张华的脸说道。

“主人,旺财这个名字我不喜欢”,就在这时,张华大脑中又响起了声音。

张华望了一眼狗狗:“梅子,旺财这个名字太俗了,以后狗狗就叫做多啦吧”。

第2章 欠债

“少爷,少爷,不好啦”,就在张华和梅子在说着话的时候,老管家来福跑进来了。

“来福叔,怎么啦?”,张华在梅子的帮忙下,起身道。

管家全名潘来福,是张华父亲张损之的书童,自小就跟着张父,严格说来,已经不是简单的家仆,而是属于亦亲亦仆的角色。

“林坊村的林老爷家的管家又带着几个小厮过来要债了,说是这次一定要我们把钱全部还请,要是没有个说法,他们就不走了”,潘来福苦着脸说道。

“来福叔,我们家到底欠了林家多少钱?这几年,家里稍微值钱点的东西都当掉了,就连耕牛都被拉走抵债了,怎么感觉永远还不清的样子呢”,张华有点困惑的问。

之前的张华,可以说是个书呆子,这也是张父的影响造成的。

父亲张损之,是隋朝大业三年甲科进士状元及第,那时候他才十八岁,算得上是春风得意,属于杨广设立进士科之后的第一批状元。

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却也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世一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许多东西,都是受到了隋朝的影响,科举制度就是最明显的一个。

魏晋以来,均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任用人材,导致门阀世族垄断朝政。杨坚从北周手中抢过皇位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在开皇末年实行科举制,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尚书省吏部为委派,废除了传统的州郡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虽然隋朝的科举制度还没有后世那么完善,但其重大意义不容小觑,房玄龄、温彦博、张损之等人都是隋朝年级的进士,绝对是人中之龙的存在。

大业七年,也就是公元611年,隋炀帝杨广准备征高丽,张损之作为侍御史诸曹员外郎(大概相当于现在中纪委下面某个纪律监察室的副室长,副厅级),屡次上书反对,杨广一怒之下就把张损之的帽子给摘掉了,贬为御史台的基层官员。

张损之也硬气,直接递交辞呈,不干了。

当然,张损之也不甘心直接就回老家苏州,而是在长安郊区互助村置业安居了下来。

也就在这一年,张华出生了。

不幸的是,张母自从生了张华之后,身体一直很虚弱,勉强支撑了一年就撒手人寰了,这给张损之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再加上后面杨广第一次征高句丽失败,就更加的不愿意启用曾经劝诫自己不要征高句丽的相关人员了,张损之的仕途也基本就到此为止。

空有满腔才华,但是没有发挥的余地。再加上张母的去世,张损之开始酗酒。

酒这玩意,在隋朝的时候绝对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经常染指的。张损之虽然不是普通老百姓,但是就靠前几年的俸禄以及张母的嫁妆,张损之能够置业并买上几十亩水田就算是不错了,哪里养得起一个酒桶?

结果不用说了,大隋还没有被杨广给折腾没,张家就快被张损之给折腾垮了。

也就是张损之写的一手好字,又会作画,管家来福张罗着在长安西市开了家书画铺子,主要售卖张损之自己的作品,这样才勉强把这个家又给撑了几年。

隋朝亡了之后,张损之这个大隋的进士身份不好用了,字画生意也开始变差。虽然中间房玄龄和温彦博都有邀请张损之一起出来帮秦王做事,但是沉迷于丧妻之痛,又酗酒的张损之已经没有再在仕途拼搏的想法了。

于是,张损之把自己没有达成的愿望寄托在了儿子张华身上。

三岁习字,四岁开始作画,五岁开始读经义,张华开始了自己的苦逼学习生涯。

在唐初,读书是一个很费钱的事情。(张华穿越前,在大都市里养个娃读书也是很费钱的,各种英语班、钢琴班、舞蹈班,绝对不是普通老百姓消受得起的)。

不说那一本本书贵的要死,就是那些纸张和笔墨,也都不便宜。

一边要供应着张损之自己喝酒,一边又是儿子的学业在烧钱,就靠张家那书画铺子、几十亩水田和一片山林,是养不活两个主人和十几个丫鬟仆人的。

自从张损之第一次借钱买酒开始,张家的衰败就进入了加速期。

刚开始,只是几十文、几百文的借,慢慢的,就变为几贯几贯的借,主要都是向隔壁村子的地主林元武借。

林家看到张家有一处不错的宅子,又有三四十亩上好的水田和一片旱田,倒也是有求必应,每次都借钱给张父。刚开始还是无息的,慢慢的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等到三年前张损之病死之时,张家欠林家的账已经接近千贯了。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要知道,那会一斗米才几文钱,一贯钱就是一千文钱,可以买到两百来斗米了,足够一个五口之家一年食用了。

千贯?这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想象的数字。

一个正三品的京官(大概相当于今天国务院各部部长),每年的禄米、食料、绢等折算成钱也就一百贯左右。

这还是待遇很不错的唐朝的高官(不能跟宋朝比,大宋的官员待遇,那是历史最高的,干一个月估计都快抵得上在大唐干一年了),一般官员比这低多了。

这么多钱,在张损之去世之后,自然是还不上的。

这不,为了还钱,张家把所有值钱的物件都当掉了,就连奴仆也只剩下来福叔一家子以及梅子这个张华的贴身丫鬟,其他全部或自动或被动的离开了。

“少爷,这钱……哎,越还越多啊”,来福叔苦着脸说道:“将近千贯的本金,我们每月还的钱脸利息都不够呢,以前他们家是每个月来收一次钱,现在离上次还不到半月,肯定是他们听说你昨天晕倒了,怕出什么意外,又来催债了”。

“我们家的情况,林家应该很清楚了,值钱的东西我们都已经用来还款了,前前后后,连父亲收藏的一些字画都已经当出去了,陆陆续续的,这三年我们也还了五六百贯了吧?林家怎么还逼迫的这么紧,当初父亲借钱的时候可是说什么时候还都行的”,张华有点不忿的说道。

“少爷,我估摸着,他们应该是看上我们那几十亩水田和这宅子了”。

编后语:关于《《带着机器狗去唐朝》:第1章 多啦》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绝地求生之吃鸡无双》——逝风照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吖頭^卟哭
吖頭^卟哭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2019-03-12 17:21:49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第1章《带着机器狗去唐朝》:第1章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 莺姐好销魂·
| 莺姐好销魂· 海南省海口市 发表于:2019-03-12 17:18:57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Local tyrant
Local tyrant 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2019-03-12 17:15:42
可是我觉得好好看!!!!
毛豆
毛豆 福建省漳州市 发表于:2019-03-12 17:12:17
推荐,淘,宝刷单,【红包支付】。【不需要流动资金】时间自由支配,佣金单结,咨询企鹅【1 9 4 6 7 3 5 7 2 5】
NOYES网友
NOYES网友 四川省绵阳市 发表于:2019-03-12 17:08:48
听说看文需要长评,我就勉为其难的秀一下存在好了【偷笑】。。。文笔细腻情节引人,一看作者你就下了功夫实力雄厚。。。。老衲有意拐跑你,不知师太意下如何?【偷笑】【可怜】
花花世界梦一场。
花花世界梦一场。 北京市 发表于:2019-03-12 17:05:52
潜泳的猫咪 送给作者 188红袖币荷包n作者,你写的实在是太棒了!非常值得我犒劳你一下,希望作者继续创作更好的作品!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