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辞》免费试读_曲元

发表时间:2019-03-12 13:51:27 作者:曲元 来源:qidian.com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穹天荒》免费试读_烨霓》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卜辞》免费试读_曲元。

第一章 将军令

极乐宫真佛殿,上尊如来佛,等身盘坐在上,侧卧一青狮。下首左位或坐或立三尊菩萨泥胎,右首一坐一立二菩萨。

日落西山,入戌时,左位当首一盘膝而坐菩萨,泥胎忽泛红光,倏忽而开双眼,竟是飘身而起,泥胎化肉身,苏青色长布袍加身,怡怡然出得门去。

菩萨出佛殿,踏虚而上虚空,负手信步越极乐宫,过武阳城,向东直去。径离北皇朝,东入元皇朝,降临大都城,落于城南一深宅大院,穿身进了一中堂。堂中正首高悬一等人高画像,面目含混,着藏青色长袍,腰系黑边白底大带,腹前一左一右,头尾衔接两尾肥硕圆润双鱼。画像腰际两侧各置一灯台,烛火摇曳不熄。

菩萨张手挥袖来回一扇,两烛火火光皱缩,复又乍起,更甚前刻,青烟自烛火而起,悠悠直上,冲了画像面目而去,竟是入了画像双眼,画像无风而颤,似是活了过来,面容隐现,双鱼鲜活,眉目开合,画想之人迈步进堂来。

“原来是文殊菩萨造访。”画像之人进堂开口,腹上双鱼摆尾跃出,落地化作两蒲团。

“坐下说。”

“此番前来,望太阴真君施以援手。”文殊菩萨落在蒲团上。

“不知文殊菩萨所言何事?”

“我佛门当世初代佛子冒进,行功出了差错。”

“玄清入一品有些时日了吧,看来玄清是想破一品入金刚,当世三教拔头筹。”

“年少不知深浅,太阴真君见笑了。”

“年少志远,有徒如是,佛门之幸、佛门之幸。”

“还望太阴真君施以援手。”

“不知要多少?”

“三县。”

“待我筹谋一番,文殊菩萨静候佳音便是。”

“有劳。”

文殊菩萨飘身而起,闪身离去,不多时,真佛殿文殊菩萨归位。

太阴真君静坐片刻,双鱼跃起复归长袍腰腹,走进画中,画像面目渐渐模糊,烛火摇曳,殷家大宅依旧在夜色中沉寂。

四月十七。

上谷郡的版图上,一只腹阔尾长的小肥鱼横陈在其上,翘尾而立,醒目异常,横跨上谷郡大小九县,错落百二十邑。这只“小肥鱼”的上唇尖儿便得名“鱼上唇邑”,只是叫起来未免有些拗口呆板,邑上的祖祖辈辈乡里乡亲还是习惯了亲切的喊一声“上唇尖儿”。

过了“上唇尖儿”,北邑口淌着一条小河,弯弯曲曲隔开了北皇朝和楚皇朝,“上唇尖儿”的乡亲自古以来唤作“鱼儿须”,传了开去,成了小河的名字。

“鱼儿须”水质清冽,虽比不得邑上的井水香甜,但涮洗衣物确实是方便的紧,省的一挑子一桃子的挑水,是以“上唇尖儿”的庄稼汉衣物常常干净的泛着白,涮洗的过了分。

有了这条“鱼儿须”,你且看吧,天光一亮,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陆陆续续在“鱼儿须”边排开了,热热闹闹的洗漱起来,走了这个来了那个,邑上一些杂七杂八的琐碎事,三言两语,七嘴八舌的趁着这点儿功夫,理个干净,道个明白。

到了日薄西山之时,一个个庄稼汉三两成群,七七八八散列在河边,先是掬几口水喝,接着脱下外衣涮洗一番,荡浑了“鱼儿须”,水再清时,开始狠狠的掬水洗脸搓脖子,清冽的河水洗去一身的疲惫,最后才是洗脚,一个看一个,顺序乱不得,以免喝了上面淌下的洗脚水。

夜里,“鱼儿须”归了邑上的女人,收拾停当,坠在自家蹦跳的儿女身后,一路呼左唤右,说说笑笑兜了换下的衣物,冲了“鱼儿须”而去。在前蹦跳的孩子,无论是男是女,是大是小,都一手提一水袋,个高儿的水袋大一些,男孩的比女孩的大点儿。

“鱼儿须”浅流的一段儿,河边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分列着平整的青石板,每月十五的夜里,月下的青石板亮的晃眼。女人们各自寻了自家不知传了几代的青石板,有条不凌的涮洗衣物,高低不一,有男有女的孩子,赤条条的在水里嬉闹。“鱼儿须”的孩子,无论男女,过了七八岁还不识得水性,便要冠个“笨”字了,伴随一生的“笨”字。伶俐的小家伙,有个四五岁,就能见天儿的往家里带两尾鱼回去。

“鱼儿须”的另一头就是楚皇朝了,河岸上密密麻麻的长着郁郁葱葱的林子,至于林子后面有什么,就远远的超出了“上唇尖儿”的想象。

伴随着一阵咻咻的声响,对面的河岸上,密林中,穿出一只只箭矢,“鱼儿须”清冽的河水泛起了红色。密林中随着利箭穿出一匹匹高头大马,马上是一个个披甲的士兵,铁甲在身,长刀在腰,弓箭在背,长弓在手,比这“鱼儿须”的河水还要冷冽。长长的马腿淌水而过,马腿下“鱼儿须”散落着高低不齐、男女不一的孩子,一个个女人扑倒在青石板上,鲜血涌出,滑落平整亮丽的青石板,染红了衣物,汇进“鱼儿须”,刺鼻的腥气引得“鱼儿须”的小鱼翻腾跃起。河岸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水袋,这本应是从另一条小路回邑上的时候,用来装香甜的井水的。

较“鱼儿须”还要冷冽的铁甲,踏过“鱼儿须”,跃上岸来,还弓在背,抽刀在手,三匹马一小队,四散着闯进“上唇尖儿”的一条条巷弄。初时还可闻得鸡鸣犬吠,而后,马匹汇聚,“上唇尖儿”陷入沉沉的死寂。冷冽的铁甲自“上唇尖儿”南邑口窜出,扑向了另一个邑口。

拒虎营,军帐林立,错落有致,披甲持枪的一列列甲兵举着火把穿梭其间,三五座军帐之间支一大火盆,燃着熊熊的火。

一只健硕的雄鹰盘旋着落在一顶不起眼的军帐前,低鸣一声。帐内转出一藏青长袍的道士,自雄鹰羽下摸出一张帛书,轻拍几下鹰翼。雄鹰雀跃两下,展翅飞起,越过一顶顶军帐,复归高远而深沉的黑夜。

将军帐里立将军,道士再进将军帐,展帛书一观。

“殷将军自鱼上唇邑而入绍越县,绍越三十六邑已下十八。”

“嗯。”帐里的披甲苏武面色肃穆,闻言应一声无话。

“苏将军如有雅兴,不如手谈一局?”

“营中有战事,不便消遣,居士勿怪。”

“呵呵,是小道唐突了。”

南石邑的祖祖辈辈,老老小小,一代又一代下来,都识得“南石邑”三字,最先学会的也是这三字。南石邑的南邑口,不知自何时起,东西各立着一块儿有两丈有余的高大巨石,形成了南石邑的门户。东面一块儿巨石自上而下书三字“南石邑”,南石邑因此得名。南石邑口口相传,这三字不凡,邑上古时出过一个可立佛寺的金刚,邑里的佛寺供奉的紫贤金刚便是出自南石邑。

戌时,一匹高俊大马侧卧在南石邑口,马前立一人,着铁甲在身,仰头观望“南石邑”三字,怔怔入神。三三两两的士兵奔马自南石邑大大小小的巷落而出,向着南邑口而来。出了邑口,四处散落停留,也不互相搭话。个个面色肃穆,既不恐惧也不兴奋,似有几分焦躁和难以言状的不悦,反倒是一匹匹高头大马兴奋异常,原地打转,不时嘶鸣,喷着热气。

最后一匹出邑口的披甲士兵明显高人一头,壮硕的很。出了邑口,翻身下马,执马鞭上前来。

“将军,绍越三十六邑俱克,可要回营?”

久立“南石邑”石下的殷开山调转头来,扫视一眼,上前轻踢一脚卧着的马,高俊大马嘶鸣一声,翻身而起,殷开山跃上,喝一声:“余安县,走。”引了马头,牵头向南奔出,一匹匹高头大马井然有序的跟在其后。高人一头的士兵依旧是与两骑坠在最后。

不妨一披甲士兵骂骂咧咧牢骚两句:“他娘的,这算什么狗屁差事,呸。”

高人一头的士兵侧头瞪眼喷口水叱一声:“他娘的,就你话多,滚前边儿去。”啪一声,甩手一鞭子落在披甲士兵背后。

披甲士兵受了一马鞭,咧咧嘴抽口冷气,拍马上前。

等这骑走远了,高人一头的士兵狠狠抽一鞭子坐下大马,骂一声:“他娘的,真他娘的是狗屁差事,呸。”

高人一头的士兵身旁一骑闻言看过来,也挨了一马鞭。

“他娘的,瞪什么眼,也他娘的滚。”

这一骑也是抽口凉气,打马上前。

“真他娘的。”高人一头的士兵又骂一句。

亥时,雄鹰挟帛书再至。

将军帐,矮几上烛火摇曳,忽明忽暗映照着帐里明昧不定。两条人影重叠交错。

“殷将军已下绍越,进入余安县,陷落余安二十八邑,看来夜里丑时便能下三县。”

“余安?”苏武惊疑。

孟少伯再查看一下,颔首道:“不错,可有什么不妥?”

“按照行军部署,拿下绍越,再下嘉禾县为宜。”

“看来,殷将军与苏将军意见不一啊。”孟少伯风轻云淡的提一句,负手转身。

过子时,殷开山安坐马背,立于河头邑口,看着一个个披甲的士兵自邑口奔出,待高人一头的士兵出来之后,喝一声:“列队。”

四散的士兵引马排开来。殷开山牵马来到军前,来回扫视一眼。沉声道:“记得,今夜的行军日后只字不准提,烂在心里。回营。”

殷开山当先引马前奔,马蹄声起,乘着夜色浩浩荡荡而行。

“他娘的,狗屁差事,呸。”高人一头的士兵依旧落在最后。

不过丑时,拒虎营外远远传来马蹄声,营门外值令官分出两人,一人执刀,一人执弓,搭响箭在弦,迎出百步,藏于执刀甲兵身后。

不多时看见一片黑影接近,闻得马鸣,值令兵张弓在手,引弦半弓,细细望去,识得当首的殷开山,放松下来,转身回营。

殷开山一从人马,一路快马行至营前才停,翻身下马,陆续进了营。入得营来,殷开山喝一声:“高头。”

高人一头的士兵引马上前来,道一声:“将军。”

“去安排了军马。”

高头应一声接过殷开山递过来的缰绳,一人引两马,回头喝一声:“崽子们,跟我走。”引了一从人离开。

殷开山径直奔了将军帐而去。入账见两人,上前向苏武施礼。

“殷开山交令。”

“殷将军不愧为苏将军座下虎将,连下绍越、余安、兴波三县。”孟少伯赞道。

“在下乃军候,当不起将军之称,居士慎言。”殷开山并不甘受此赞。

“孟居士,草莽之人,言语直快,居士勿怪,既然战事已毕,居士早些休息。”苏武出言调和。

“哪里哪里,小道也是素来欣赏直率之士,二位将军也早些休息,告辞。”孟少伯转身离开,帐里空余二人。

“坐下说。”

苏武、殷开山二人分前后坐在席上。

“可有伤亡?”

“都是些手无寸铁的乡野之民,怎会有伤亡。”

“可是伊挚将此事告知的你?”

“是。”

苏武抄起矮几上马鞭,劈头盖脸抽几下。殷开山不闪不避,神色平静的受了,脸颊上现出几道血痕。

“说,何故如此?”

“殷易也大了,我想送他去武阳书院。”

“你可想过后果?”

“我这辈子撑死再升一品,着四品到头了,不如给殷易争个前程,天劫已过五甲子,正是大世,我不想让孩子马上度日。”

“你就不能来问问?”

殷开山挪挪屁股,轻语:“你能答应?”

“你娘的,你知道个屁。”苏武骂一句。

“你娘的抢下来就抢下来,老老实实的杀人放火,就你娘的心善,北皇朝大大小小的金刚菩萨,轮到你个不知深浅的东西大发慈悲了?放着嘉禾、绍越、丽水三县不打,绕远攻上谷郡人口最少的兴波、绍越、余安三县,就你聪明不是?”苏武又是拍腿又是溅口水。

“说的是三县,又没说那三县,少死一个是一个。”

“你他娘的还嘴硬,你要是能入寺的金刚,愿意怎么着怎么着,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一个破五品军候的分量,这事情出了差错,哪个跟你讲道理,就你他娘的讲理,顶个屁用。”随手又是两鞭子。

“滚你娘的。”苏武骂一句,殷开山默然起身离开。

苏武静坐良久,嘟哝着:“你们他娘的命就是命,我们这些命就不是命,可死可活的,去他娘的一品侯。”

良久,苏武颓然的叹息一声。

第二章 广林规

不周城,独立于七皇朝以外,地位超然,秦皇朝都城朝歌城、魏皇朝都城华阴城、元皇朝都城大都城、楚皇朝都城楚方城、晋皇朝都城长平城、南皇朝都城蓟平城、北皇朝都城武阳城,七座都城分别坐落在不周城不同方向,紧紧的环绕着不周城,素有“七都绕不周”的说法。

不周城不过三县大小,分了七十二个小镇,却是依山傍水,常年花开,风景宜人。

不周城城中有个扶风镇,扶风镇有个九弯巷。从巷口进去,不见巷尾,拐过九个弯,方能从巷尾而出,拐一个弯便可见一户殷实的人家。

入巷口拐过第二个弯,见到的第二户人家,门楣左右雕花,上悬浮云纹,下有流水泛波纹打底,当中自右向左,端端正正、规规矩矩三个碗口大字“圣草堂”。

圣草堂里却无草堂,方方正正一小院,当中间阔门正堂,东西各一偏室。正堂左右各一等人高的逼真画像,俱是高冠革履,褒衣博带。左侧画像之人眉目清秀,眼神温和,一手执笔,一手握书卷,风雅的紧。画像上眉书“广圣天君”。

另一人则不然,一字眉,吊角眼,鼻方耳阔,身形魁伟,执剑而立,目光冷峻,威武不凡。画像上眉书“威武天君”。

广圣天君前,一着青袍戴方巾儒生,恭恭敬敬不慌不忙行三叩九拜之理,礼毕,念:“弟子元妙恭请广圣天君。”随后起身垂首侧立。

楚方城中永寿宫,永寿宫内儒教宗祠,主位赫然乃是广圣天君,惶惶然一道灵光而出,划过天际,出现在“圣草堂”。堂上画像渐渐模糊不清,画像前隐现广圣天君。

元妙真君毕恭毕敬行礼:“弟子元妙拜见广圣天君。”

“走。”

广圣天君怡然迈步而出,出正堂,进偏室,入目榻上平躺一面目俊秀儒生,脸色发白无血色,细观之下,竟是不闻呼吸之声。广圣天君长袖一招,一卷形似画像上的书卷飞出,缓缓舒展开来,延伸的愈阔,灵动的卷起榻上儒生,又慢慢卷起缩小,落入广圣天君手掌中。

广圣天君负手自院中平地而起,元妙真君落后一个身位跟在其后,二者直上云霄,消失于夜色中。

四月十八,寅时。

北皇朝上谷郡,兴波、绍越、余安三县一片死寂。广圣天君与元妙真君落在虚空,俯视三县。

书卷在广圣天君长袖飞出,舒展如席,席上躺着儒生。广圣天君另一只衣袖掉落一墨笔,颇为灵动,横立虚空,在三县地界一圈,笔尖儿轻划,落下虚空,片刻而回,墨笔成朱笔。

广圣天君执笔轻点席上儒生眉心,朱笔色渐淡,复归墨色。儒生面色却是红润起来,却依旧不闻呼吸。广圣天君目色微寒,瞥一眼元妙真君,甩出墨笔,墨笔破空落入丽水县,丽水县渐渐一片死寂,片刻墨笔而回,广圣天君复点儒生眉心,儒生渐闻呼吸,不多时呼吸绵长。

广圣天君收笔入袖,望一眼北方。吩咐道:“佛门的人来了,你留下应对。”

广圣天君招了书卷,破空而逝。

广圣天君走不多时,自北方踏空而来一僧人,着灰色福田衣,手持念珠,面色蜡黄,身形消瘦。上前来行一佛礼,称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光明菩萨安好。”

“元妙真君有礼了,说好的三县,如何又添一丽水县?”

“光明菩萨勿怪,出了小许差错。”

“既如此,那便不能四县换三县了。”光明菩萨蜡黄色的脸呆板古怪的紧。

“光明菩萨的意思是?”

“五县换四县。”

元妙真君沉吟片刻,叹一声:“罢了,告辞。”

元妙真君消失于夜空不见,光明菩萨虚空而坐,执佛礼,拨念珠,合目诵佛经,声音渐隆,摄人心神,上谷郡各县各邑渐闻经诵声。已眠的百姓个个惊醒,拖家携口居于各邑佛寺,叩拜金刚,口诵佛祖,虔诚祷告,直至天光渐亮,诵经声方渐止。

上谷郡一夜笼罩在吟诵的佛经声中,在上谷郡丽水县与嘉禾县的官路上有一矮山,颇有几分险峻,山头巨石林立,成了天然的屏障,一伙贼人占山为王,唤了黑云寨,黑云寨的贼头自称“黑面虎”。

“黑面虎”不知是从哪里流窜过来的贼匪,有几分拳脚,侥幸窥得武道,入“成胚”,练了一身筋骨,收拾一些不入流的流寇还不在话下,一路行来,软硬兼施纠结了一伙贼匪,一路劫掠,行至矮山处,落下脚来,盘踞已有数十年。

不几日前,黑云寨迎来了一位稀客,一着灰色对襟道袍,脚蹬青布双脸鞋,挽道髻的年轻道士突破防守不知不觉中上山来,光明正大的出现在黑云寨众人面前,实是十数年来头一遭。

这年轻道人不知使了什么手腕,与“黑面虎”厅内相交片刻,便被“黑面虎”尊为上宾,恭敬有加,张口闭口的“仙长”。怕是“黑面虎”对自己的亲爹也没这么恭敬过。

年轻道士上山的当天,也就是四月十六,过了午时,“黑面虎”兴致勃勃的召集了黑云寨大大小小七十六个喽啰,清点了马匹,呼啸下了黑云寨,越境而入楚皇朝。这本不是“黑面虎”第一次越境,五年多来,十天半月“黑面虎”就要带人走上一遭,只是最多也就十几个人,这次黑云寨倾巢而出就有些奇怪了,当然谁也不会将疑问问出来。

时隔两日,沙风邑劫掠一番的油水也差不多耗尽了,“黑面虎”自见了年轻的道人后兴致高昂了许多。这一日午时,日头高挂在空,“黑面虎”在厅里喝过几碗酒,便来了兴致,纠结了一伙儿喽啰,十来个人,一溜烟骑马下寨,上了官路。

上谷郡有一梅川邑,梅川邑外三里,有一岔路,相去岔路口越十数里有一土岭,岭上有一寺,被四周高大林木遮掩,寺门前立一块儿等人高怪石,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奇怪的是上下两色,上半泛绿,下半泛黄。寺里东西各一棵一丈围圆的老树,一枯一荣。寺名:枯荣寺。

枯荣寺下沿土路下来,走个七八里路,散落着三五个茅草屋,世居着三五户人家,这几年,已经只剩了老广头夫妇俩,其它三家都搬去了梅川邑。倒不是老广头夫妇喜好清静不愿搬去梅川邑,说起原因,还得归在老广头的儿子身上。

老广头夫妇俩十数年膝下不曾有子,颇为苦恼。后来老广头起了心思,自此以后,日日砍柴送往枯荣寺,以求积些功德,求得佛祖开恩,能得个一儿半女。老广头说来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实在人,这一送就送了十数年,风雨无阻,日日不断。与寺里仅有的几个老僧人每每虽交谈不多,但混个脸熟还是没问题的。六年前的一日,老广头照例挑柴送去,临了,寺里的一个老僧人问了句:“施主可有什么心愿?”

老广头支支吾吾半晌,算是把话说了明白。寺里的老僧查看老广头身体一番,嘱咐老广头每日早晚到寺里来,随后一月,老广头早晚在寺里喝两次老僧人煎的药。不过几月,老广头二十多年的老伴儿肚子就鼓起来了,再过几月,老广头在五十五上老来得子,实属不易。

老广头得子月余后,思考再三,抱了孩子上山,请寺里的老僧取名。几个老僧人一番商量,取名林规,广林规,征求了老广头的意见,老广头自然满意。

广林规能迈开腿的时候,便伏在老广头的背上与老广头一起上寺里来,寺里的几个老僧也是对这小家伙偏爱的紧,常常塞些老广头都不曾见过的瓜果给孩子。

等广林规能独自上土岭的时候,广林规白天的时候更多的待在枯荣寺。再后来寺里的僧人开始教广林规认字,读经书。不过,每天天黑,老广头都要接广林规回家,路上不时叮嘱一番:“林规,寺里的僧人自然都是顶好的人,认字是好事,读读经书也无不可,不过这僧人可做不得,你是广家的独苗,得传宗接代。记下了吗?”

广林规应是才罢,老广头也是心满意足。

广林规五岁的时候,已经能够把字写的很规整,大段的经文背诵的很流畅。老广头虽不解其意,不过还是乐的每天晚上听广林规诵一段。广林规成了广家第一个认字、会写字的人。老广头常常感念佛祖保佑。是以昨夜当听闻佛经声时,老广头不敢怠慢的起身,一家三口跪拜了枯荣寺,虔诚祷告,诵念佛祖保佑,至天明方歇。

“黑面虎”奔马前行,凉风浸身,腹内酒劲燥热,不免一身畅快,啸一声。梅川邑一番劫掠,“黑面虎”一行人是酒足饭饱,志得意满。当然,“黑面虎”的志得意满与其余的喽啰是不同的。

两日前,与“仙长”的一桩买卖,换得武道“成器”法门,待来日习成之后,便可再添五十寿元,又可作威作福数十载,岂不快活。

出了梅川邑,没了房屋遮挡,风头渐起,酒意上涌,脑袋昏沉。奔马再行片刻,“黑面虎”勒停马来,一行人均停下来。

“寨主,怎么停下啦?”

“黑面虎”翻身下马,晃晃脑袋,大大咧咧道一声:“憋不住了,撒泡尿。”

“黑面虎”跨步走到路边,见是一岔路口,解带痛快一番,抬眼向前望去,见三五茅草屋在不远处,撒完尿,衣服收拾停当。“黑面虎”没来由一阵口干舌燥。

“黑面虎”翻身上马,喝一声:“跟我走。”引马拐上岔路。

老光头老两口正在屋前地里劳作,听得声响,不多时便见“黑面虎”引了一行人气势汹汹而来。

“孩儿他爹,怎么办?”

“慌什么?我们也没个什么贵重东西,顺着就是。”老广头吞口口水,强自镇定,快步堆笑迎上前。

“几位好汉有什么事吗?”

“口干的紧,取水来。”黑面虎马上喝一声。

“哎,哎,好汉稍等,老汉这就去取。”老广头心下一宽,快步回屋,舀一瓢清水出来,双手托着,尽力伸直了胳膊,高举过头顶,脚尖儿微点。

“好汉饮水。”

“黑面虎”低手抄起水瓢,仰头咕噜噜大口一饮而尽,水瓢甩手扔在地。

“舒服,好水。”

“不瞒好汉,这是附近的泉水,甜的紧,常饮可祛病,老汉能活到现在,亏了这水。”老广头尽力陪笑说话,弯腰拾起水瓢,伸手檫檫。

“哈哈,你多大了?就敢称老汉。”

“不瞒好汉,老汉活了一甲子,今年整六十。”

“那岂不是说,我‘黑面虎’也得称老汉了?”

“好汉说笑,正值壮年,得活百岁,百岁。”

黑面虎闻言哈哈大笑,毫无预兆的抽刀劈下,一刀劈死老广头,收敛笑容,骂道:“老东西,敢咒我,待我将‘成器’法门修行了,百六十寿元可享,你教我活百岁。”

“黑面虎”身后喽啰见机颇快,老广头一倒地,两人便引马奔出,一人一刀砍杀了老广头的老伴儿。

“黑面虎”道一声:“回寨。”领了一行人打马离去。

四月十九,天气转暖,枯荣寺一老僧迟迟不见广林规上来,便下寺来看看。近茅草屋一看,老广头老两口一个自脖颈到胸前一道伤口,倒在屋前,另一个背后中一刀,躺在田里。

广林规咱在二人之间,眼神空洞,手上衣襟染血,怔怔站着。

老僧上前,急问:“林规,可伤着了?”说着,在广林规身上身下一番仔细查看,不见伤口,松口气。

老僧见广林规神情有异,却是不恸不哭,伸手捂了广林规双眼,轻语:“林规啊,走,我们上寺里,上寺里。”

老僧抱了广林规离开茅草屋,沿路上了枯荣寺。茅草屋前依旧躺着老广头老两口。

随后,枯荣寺另两个僧人下了寺,在茅草屋前的田里,合葬了老广头二人,诵经半日。

编后语:关于《《卜辞》免费试读_曲元》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梦世界角色扮演感悟录》免费试读_联盟写作大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新轩达--彬
新轩达--彬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2019-03-12 14:20:45
《卜辞》免费试读_曲元《卜辞》免费试读_曲元抱抱吧,抱抱吧【花心】【花心】
与你相约
与你相约 河南省平顶山市 发表于:2019-03-12 14:18:24
送给作者10朵鲜花,表达对作品的肯定。美文也会让人感觉幸福。
用^_^青春祭奠爱情^ _ ^
用^_^青春祭奠爱情^ _ ^ 天津市 发表于:2019-03-12 14:14:17
年年还要虐多久啊 怎么感觉越来越虐啦!!!
宋晓亮
宋晓亮 广西南宁市 发表于:2019-03-12 14:09:17
送给作者1支神笔。行云流水,文笔很好。看这作品就是种享受啊!
宋晓亮
宋晓亮 安徽省芜湖市 发表于:2019-03-12 14:04:36
今天有加更吗?
柚子小姐
柚子小姐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2019-03-12 14:00:44
看来亚南今天不会被吃掉!哈哈哈。今天就二更?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