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降天鬼少》免费试读_醉世眸》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新汉书太史信列传》:一、初到大理。
一、初到大理
从CD通往京城的官道旁,坐落着一家“李记小店”,说它是“小店”一点不为过:全部家当只是一间草屋加桌椅板凳。开店的夫妇都姓李,为人勤快又实在,因而这家店在蜀中一带颇有名气,客人也就络绎不绝。瞧,还不到晌午,就来了几位。
“老板,过来陪我们喝几杯!”三个贩运蜀锦的客商一起喊。
“哎呀,”小店老板麻利地把油乎乎的手在围裙上一抹。“客官,小的实在不胜酒力。要不,我给您说说京城的消息。”
古代的通信不比现在这么发达,京城的消息入川几个月还算是快的,所以旅客对于各种消息都很感兴趣。
“说来听听。”商人齐声道。
“据说北边的鲜卑入侵,边关战事吃紧。皇上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可是朝中无将可用,皇上传令比武选将,获胜的人封侯拜将。”
“有这事儿,朝廷真的没有将军了么?”
老板的神色有些黯然:“往前推二十年,我朝有“四大将”——飞龙将军赵云逍,破军上将夏侯博,撼岳将军宇文截,裂空将军张云河,可是现在,飞龙将军、撼岳将军战死,裂空将军病死,破军上将年事已高,确实没有可以打仗的名将了。”
“那,比武谁赢了?”
“正当各个武林高手混战时,一名将军从天而降,闯入人群,如若无人之境,轻取了兵符,又冲散禁卫军,把兵符交给太中大夫司马康。”
“老头子又说胡话,”老板娘插嘴,“从天而降,那是天神下凡。”
“老婆子别插话,”老板教训老伴,“我没有亲眼看见,也是亲耳听说,这将军银枪白马,大伙都说他是赵子龙转世。”
呵呵,赵子龙在长板坡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后人谁不知晓!“赵子龙转世”,看来这将军的勇武确实非同一般。
“那这个人为什么把兵符给司马康?”商人们又问。
不光商人不明白,我也不明白,既然这将军本事了得,何必又将兵符交给他人?
“司马康因为向皇上献万言书被提拔,这次他自告奋勇率军迎战,但丞相秦监极力反对,这次他又得了兵符才顺利出征。”
听到这里,一直坐在路边独饮的北方客人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这位小哥是……”一位商人问北方客人。
北方客人来自京城,外表英挺(有范儿),一双大眼目光炯炯,眉宇间三分书卷气,却更有七分英武之气,灰色袍子,腰带上别了个奇怪形状的玉佩,腰间别了把剑。
“晚生太史信。”北方客人一揖。
“和当朝太史怎么称呼?”
“那是家父。”太史信笑笑。
“太史世家的人,果然不凡。”
“过奖了。”太史信并不是谦虚,因为“太史世家”的声誉是先代的积淀,自己并没有为自己的家族增光。
“太史世家”指的是本朝开国以来世袭太史令职位的一家人。他们在全国极高的声誉是许多代子孙刚正行为的结果。首先,他们以信为本,说到做到,不用空话骗人。而且,作为史官,他们修信史,即使对皇帝,也不遮掩,直言功过。“太史世家”第一代史官太史龙云评价本朝第一位皇帝时写“皇上英明神武,然而壮年得志,四处攻伐,百姓苦于役。”皇帝大怒。太史龙云面不改色:“明亮的太阳不忌讳黑暗,圆月亮不回避月缺。圣明的君主不禁止臣子谈论自己的过失。陛下想要皇位永固,应该让自己的后代吸取您的教训。商纣王的臣子即使奉承纣王,国家也终究会灭亡。”皇帝心服口服,从此下旨,后代君王不能限制太史的言论,当君主有大过失的时候,太史有责任进谏;太史除非造反,不然不得判死罪。因而“太史世家”受到非同一般的优待,但也有不成文的惯例:太史令官职级别一直比较低,“太史世家”的人一般不能担任其他职务。许多官员私下说这是为了防止“太史世家”的人专权,而“太史世家”的人解释说皇帝这样让他们远离权利中心,利于避祸。所以,当无数昔日的功臣家族因为各种原因败落的时候,“太史世家”始终得到国家上下的尊崇。尤其是太史信的父亲太史德在先王临终的时候和丞相秦监一起被选为托孤重臣,太史信名义上是当今皇帝的哥哥,“太史世家”更是受到了空前的宠信。不过太史德始终兢兢业业,谦和待人,在皇帝十六岁的时候辞去“监国”,再不过问朝政,因而太史信实际上和平民子弟差别不大。
太史信曾经认为,既然自己出身于太史世家,将来必定接过父亲的笔,直到一条毒蛇咬中了他的膝盖——那是在太史信爬黄山的时候。后来一个道士救了太史信,还收他为徒,教他武艺、兵法。渐渐地,太史信当史官的志向被师父改为“破军灭国,平定边患”。每隔几年,师父都会问太史信同一个问题:“为何要读史书?”随着人生阅历的成长和感悟的不断积累,太史信的答案由“通晓旧事”、“以史为鉴”变成了“以史明理”乃至“以史今用”。
“太史公子慢慢享用(酒菜),我等先走一步。”商人们告辞。
“走好。”太史信一揖。
酒足饭饱后,太史信付了钱,牵过白马,向大理进发。
从CD通向大理的小道原不及官道,翻山越岭、渡河趟水的情况时有出现,好在民风确实淳朴,经过白族、苗族老乡的指引外加一个月的跋涉,太史信总算到了大理城。
大理城散居多个民族,除了少数汉族,更有苗族、白族等,所以太史信的书生打扮相当惹人注目,对这一点他本人倒不介意,照样四处闲逛,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在他到达大理的第三天,太史信前去拜访当地苗族族长。
本朝前几十年,苗族部落联盟经常与中央政府发生冲突,苗人男子大量战死,所以苗族族长都为女性,又因为苗人氏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族长兼任宗教首领。
“参见族长。”太史信向端坐在椅子上的族长行礼。族长三十多岁,长身赤足,一身苗装,头发盘起,俏丽的面庞上依稀留存着当年的稚气。
“免礼。”
“谢族长。”
“你从哪里来,有何贵干?”
“我从京城来,到此游山玩水。”
“从京城来?”族长猛然看到太史信身上的玉佩,“你是太史信!”
“啊,您居然知道我?”太史信大吃一惊,“族长是……”
族长向前走了一步,爱怜的看着太史信:“真像,你长得真像你爹。”
太史信很识趣地改变称呼:“伯母。”
“别叫伯母,”族长俏皮地一笑,“叫姐姐。”
“雷死了!”太史信小声说。
“开玩笑了,”族长笑道,“我是你爹的好朋友呢。”
“怪不得我离京之前,我爹说我会遇上他的一个知己。”太史信恍然大悟。
“他把我当知己,”族长幽幽地说,“我就知足了。”
"呵呵,"太史信笑笑,他当然知道组长话中有话,只是他更知道,不该问的,不要问。
"这次来我这里,可要多住些日子."族长道,"一个月内不许走!"
"那一定."
"你爹说让你来有什么事情了吗?"
"探望族长."
"还有呢?"族长意味深长地看看太史信.
"我就不知道了."
"把紫雁叫来."族长吩咐旁人.
“什么意思?”太史信暗自想。
一身银饰,衬托出雪白的肌肤,清秀的脸上,澄如秋水的眼睛,小巧的鼻子和嘴,这个紫雁一看就是族长的女儿。“快见过哥哥。”族长拉过女儿。
“见过哥哥。”紫雁微微施礼。
“给妹妹施礼。”太史信一愣,不过还是条件反射地一揖。
紫雁有些羞涩地低下头。
“当年,紫雁出生的时候,你爹和我约定,成年之后让你们结成异姓兄妹。”族长“自豪”地对太史信说。
“我是独子,早就想有个妹妹了,呵呵。”太史信傻笑笑。
“阿娘和我说过,我有一个哥哥,”打量了太史信,紫雁有些失望,“可怎么是个书生……”
“我不会武功,我的祖先可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太史信狡黠地说。
“是谁?”母女一起问。
太史信挺起胸脯:“三国名将太史慈。”
紫雁迅速出手,点了太史信的穴道:“名将的后代不会武功,嘻嘻。”转身回房间了。
族长转身离开:“你们慢慢聊聊,我去备下饭食。”
“哎,”太史信无奈地叫道,“我怎么办?”
“站着别动就好了!”紫雁银铃般的声音远远传来。
“轰!”一声巨响,太史信倒地。
在大理的一个月是愉快的。淳朴善良的苗族百姓、关怀备至的苗族族长、调皮的紫雁、秀丽的风光(PS:强烈推荐去大理、丽江旅游),这些都让太史信难以忘怀。只是太史信和父亲约定年底回家,所以只能向族长告辞。
“紫雁,过来,和哥哥一起走。”族长招呼女儿。
“伯母,这....”
“怎么了?”族长笑问。
“我还要去江南一趟,山高水长,说实话,我手无缚鸡之力,能安全到大理已是万幸,怎能一路护送妹妹?”太史信一副可怜相。
“没事,”族长挥挥手,“你妹妹自幼习武,足以保证你安全。况且,我认识你爹的时候,他还没你现在大,书生一个,照样走南闯北。”回忆起往事,族长怅然不已。
“我,遵命。”失去所有推脱的理由后,太史信不得不答应。
“这才是太史家的人。”族长十分高兴,“赶快上路吧!”
可怜,太史信这个一向以“逍遥自在”自居的青年这次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不该被忘记的是,还有一大半路程要走。要是在平时,太史信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在他的记忆里,除了父亲,没有人能强迫他做某件事。而这次,看苗族族长的神情,似乎老爹……算了,还是不要想那么多比较好。
“哥哥。”紫雁招呼太史信,而后者正在马上发呆。
太史信停住马,转过头问:“怎么了?”
“我们为什么往东走?”
“我们要去江南。”太史信策马前行。
“为什么不去京城?”
“几个月前我刚从那里逃出来。”太史信无奈地笑笑。
“逃出来,”紫雁来了兴趣,“为什么?”
“这个......,”太史信有些尴尬,“你就不要问了!”
“好吧。”紫雁有些失望。
“天马上就要黑了,”太史信一指西边树林中透出的点点日光,“今晚要在林子里过夜。”
“来了野兽怎么办?”紫雁有些害怕。
“没关系,”太史信狡黠地笑了,“我信春哥”
“你说什么?”赵紫雁一头雾水。
太史信连忙改口,“你自幼习武,足以保护我。”
“一般小野兽能对付,万一遇上熊……”
“乌鸦嘴!”太史信不让她往下说。
“吃过晚饭,紫雁就靠在一棵大树的树干上睡着了,而太史信还毫无倦意,因为他有睡前看书的习惯,通常他躺下没多久,天就亮了。可这深山老林中光线根本不足以看清书上的字,于是太史信只能看着地面发呆。
深秋的夜晚,树林里已经相当凉。太史信脱下外套,盖在沉睡的紫雁身上。之后,太史信忍不住看她的睡相,紫雁相当单纯,她的表情平静而满足,嘴角还挂着喜悦的微笑。不知道为什么,太史信对她产生未名的亲切感,仿佛她是自己的亲妹妹。太史信的朋友很多,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其中能让他认识不久就产生亲切感的极少。这是因为上一代的交情?太史信不清楚。太史信轻轻从行李中拿出剑,走到不远处的小河边,映着皎洁的月色舞动起来。
师傅教的“青釭剑法”久不操练,已经有几分生疏。起式……“剑光护体”……“破军千剑”……太史信觉得自己就是长板坡的赵子龙,身旁的树木就是成千上万的曹军,他的血液随着剑势沸腾,以至没注意到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正在注视着他。
“青釭剑法”第三十七式:“回首救主”,太史信回头瞅见一旁看得兴致勃勃的紫雁,手里的剑一下掉在地上。
“哥哥武艺不俗!”紫雁赞叹,“那为什么要装成书生呢?”
太史信觉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向下流——这就是突然停止运动的结果。他捡起剑,问:“我会武功吗?”
“哥哥为什么隐瞒自己会武功?”紫雁又问,后者以微笑回答。
“既然你不想说,我就不问了,免得你嫌我多事。”
“好一个贤淑的女孩!”太史信看着紫雁,暗想。
“哥哥在看什么?”紫雁被太史信看的有些不好意思。
“还没有请教妹妹的姓名。”太史信一揖。
“和我还这么客气啊,”紫雁笑笑,“我叫赵紫雁,哥哥叫我紫雁就好了。”
“直到现在,我还有些奇怪,怎么忽然多了个妹妹。”
“这个,给你。”赵紫雁递过来一块玉佩,正是太史信身上的那种。
“这是我们家族的玉佩,”太史信给赵紫雁解释,“我们把它送给非常好的朋友作为凭证,家里人见到这样的朋友,一定尽力帮助。”
“阿娘让我把你当哥哥,你一看就是好人,所以我就把你当哥哥了。”
“这孩子看起来真是纯真。”太史信想,“三更了,妹妹还是安歇吧,明天还要赶路。”太史信显出应有的关心。
“那你……”
“我担任侍卫。”
难得这个武艺高强的家伙有如此旺盛的精力,赵紫雁乐得从命。有武林高手护着自己,当然可以安心睡觉。
太史信则从行李中摸出一支竹笛,和着清风吹起来,低回婉转的《折杨柳》恰好起到了催眠的作用……
二、逃婚
接下来是几十天的“丛林行军”,太史信等两人到达渝州。
在渝州,他们停留了两天,因为几十天“丛林生活”让他们从内到外都有些不适,所以利用这两天,太史信好好补觉,赵紫雁沐浴,更衣——现在我们的苗族丫头是翩翩美少年。
“紫雁,你的打扮让我惊为天人!”太史信赞不绝口。
赵紫雁不好意思地笑了。
“倘若在京城……”
“怎样?”
“你家的门槛会被媒婆踏平。”
赵紫雁月眉微弯,自己对汉人的婚庆礼节也略知一二,她想象了一下这样的情景:一声哨响,几百个媒婆挥舞着手绢,抠着鼻孔,流着口水,喊着叽里咕噜的口号同时冲向屋子……
从渝州到江南走水路最方便,不仅快捷,而且可以领略长江两岸的雄奇风光,这一点,太史信十分清楚,所以没等赵紫雁反应过来,他们乘坐的小船离渝州已经百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的诗以赵紫雁柔和悦耳的声音念出来尤其令太史信惊奇。
“李白的诗。她是苗族人怎么会背唐诗?对了,她姓赵,这可不是苗族的姓!她并不想看起来这么单纯呢……”太史信想。
“你又想起什么了?”习惯于看太史信发呆,赵紫雁才会用“又”。
“我想天气转凉,你还是进舱休息吧。”
“总是让你守夜,实在过意不去。”
“照顾好你是我的义务。”太史信一本正经——当和美女在一起的时候,太史信同学总会变得“君子”起来。
赵紫雁愉快地钻进船舱。
太史信仰望夜空,他没有注意到,一艘小船以极快的速度超过了他的船。小船船尾,一个道士被绑成了麻花,船头,一个女子对月独酌。女子三十岁出头,容颜秀丽,嘴边的微笑透出成熟的美感,长袍齐腰开叉,长裤配上长靴,英姿飒爽。
“徒弟!”道士大叫。
“恩??”太史信一愣,纵身一跃,跳上小船:“师父!”
“你是他徒弟?”女子起身笑问。
“是。”
“叫师娘。”女子笑道。
太史信看女子神情,觉得这个要求没有恶意,于是开口:“徒弟参见师娘。”
“真乖。”女子芳心大悦,迅速地在太史信脸上一吻:“师娘喜欢你。”
“我的徒弟最正直了,”道士歪歪嘴,“你看他都脸红了。”
“啊,没没有……师娘,你把师父放开吧。”
“好吧。”女子给道士松绑。
“想不到我竟还是栽在你手里。”道士不服气。
“你绰号“十年醉”,我就用美酒诱你上钩。”女子神采熠熠。
“到此为止!”道士起身,负手而立,神情坚毅,眼睛射出锐利的光,一扫往日的萎靡不振,油然生出傲然气魄。
“恩?”太史信和女子对望一眼,两人都没见过道士这种情态。
“二十年之前,鲜卑入侵,因为不会武艺,我眼睁睁看着好友飞龙将军战死。后来我遍寻名师,勤加习武,没事了就借酒浇愁,一喝十年。十年前,遇上徒弟太史信,我终于有了希望。”道士拍拍太史信的肩膀。
“徒弟自然不会辜负师父厚望。”
“我教给你的‘赵家枪法’和‘青釭剑法’都是飞龙将军的家传武功,为师还教你兵法和计谋,你知道用意吗?”道士问太史信。
“报效疆场!”
“说对了一半,你太史家的人个个博古通今,为师希望你作为文官也能为国尽忠。”
“谨遵师命。”
“我这些年忙这些,”道士看看女子,神色变得轻佻,“所以没时间娶你,你还总是找我麻烦。”
“哼!这也算理由?”女子杏眼圆瞪。
“你就是头发长见识短。”道士毫不留情。
“谁说的,徒弟,你这么说吗?”女子问太史信。
“徒弟当然不敢。师娘不仅漂亮,而且英气逼人。”
“太史家的孩子就是懂事!以后有人欺负你了,报你师娘的大名——林清菲。”
“徒弟一定。”太史信笑笑。“为师已经知道你在京城做的事情,我没白教给你‘赵家枪法’和‘青釭剑法’。”道士满意地笑笑。
“徒弟不敢当。倘若师父在,用双筷子也能把禁卫军打得落花流水。”
“知道你能说会道,”道士拍拍太史信的头。你现在去哪里,江南吗?”
“徒弟去江南访友。”
“大胆!竟敢骗师父?”道士佯装发怒。
“不敢。”太史信赔罪。
“你分明是逃婚。。”道士拆穿太史信,已忍不住笑意。
“师父就不要取笑了......”太史信可怜兮兮。
“你一走了之,人家秦惠卿怎么办?男人可以没钱,可以没才华,但是一定要有责任感……”道士还在笑。
“徒弟不想现在成婚。她是丞相的女儿,我是一介布衣,门不当户不对……”
“你这么说蛋疼不,你爹和他爹都是先皇选的托孤大臣……”
“弟子愿意凭借战功获得与秦惠卿相符的身份。”太史信拔剑出鞘。
“有志气。”林清菲夸奖。
太史信不会想到,几年之后,当他真的位极人臣时,自己魂牵梦萦的女孩早已变成了陌路人……
“你知道吗,为什么朝廷这么多年没有大将军?”道士忽然问。
“弟子不知。”
“大将军的权位比丞相更高,所以当年也只是‘四大将’一起代领大将军职权。不过只要你愿意上进,还是可以当大将军的。”道士笑笑。
“出来吧。”林清菲向一直偷听的赵紫雁说。
“见过前辈。”赵紫雁不好意思地出来。
道士摇摇手:“不用了。当年你爹飞龙将军和我是好朋友,你叫一声秦叔叔就够了。”这时太史信才知道,赵紫雁竟然是飞龙将军的女儿!
“见过秦叔叔、婶婶。”赵紫雁乖巧地叫。
“婶婶没有带见面礼,”林清菲拔出一支玉簪,“这个送给你。”
“谢谢婶婶。”
太史信看着这支洁白无暇的玉簪,说:“紫雁知道吗,这个可是很名贵的和田玉。”
“徒弟就是见多识广。”林清菲夸奖。
“别忘了他是我徒弟……”秦道士忿忿不平。
“也是我徒弟。”林清菲笑笑。
“师父师娘就此与小徒同行,如何?”太史信提议。
“不了,你师父还有事要做,回去看看你师公。你师娘追了我两千多里,也不容易,是吧?”秦道士慢条斯理。
林清菲脸上一红。
秦道士袖子一挥,太史信和赵紫雁就被送回了自己的船。秦道士再自己的船上加了几分力,很快和林清菲一起消失在夜色之中……
“别忘了练功!”秦道士的声音远远传来。
“谨遵师命!”太史信面东而揖。
“你师父的武功一定很高。”赵紫雁说。
“当然了。”
“有几件事情可不可以告诉我?”赵紫雁试着问。
“请讲。”
“第一,哥哥为何逃出家门;第二,武功高强为何书生打扮;第三,为何总是发呆?”赵紫雁觉得与其看太史信的笑脸还不如直接问他。
“这三个问题我都不能回答,而且,你不能在别人面前提起我会武功。否则,”太史信脸上满是杀气,“我吃了你”。
出人意料地,赵紫雁答应了。第二天一早,小船已到江陵。
“走吧,上岸转转。”太史信的建议得到了赵紫雁的赞同。
赵紫雁从小长在大理,到了江陵,见到许多新奇的事物,自然有些眼花缭乱,太史信充分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全程陪同她游玩并耐心地给她解释“为什么黄金比白银贵重”、“名贵的首饰为什么不要随便戴”之类的事情。太史信发现一个人成长的环境对这个人的影响真的是非常大:赵紫雁从小生活在民风淳朴之地,自然心地单纯——用比较专业的话来说,就是心理年龄小。毫无疑问,太史信少年老成,而且他的朋友也大多是这样,一向被尊为“老大”的司马康更简直是个有着年轻外表的中年人(o(╯□╰)o),很难说到底是少年老成还是天真烂漫更好一些,各有各的快乐,当然也各有各的烦恼。想当初,太史信经常和霍峻探讨人生的意义,这样的话题当然不能和赵紫雁说,只是霍峻,霍峻这家伙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哥哥,江陵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么?”赵紫雁问。
“这个,江边的城墙始建于西汉,而这烽火台……”
“我对史书向来不了解,不如你我分道?”赵紫雁非常有礼貌的表达了对太史信学究口气的不满。
“这可不妥,你丢了怎么办?我陪你。”太史信倒是从来不拒接陪美女逛街啊。o(╯□╰)o
在城中转了几圈,感觉肚子有些饿了,太史信拉上赵紫雁走上了一家颇气派的酒楼。酒楼临江而建,登楼远眺,远处青山影影绰绰,眼底长江滚滚东流,不由得让你心胸开阔,平添了几丝豪情。看建筑层次也知道,在这里吃饭不会少费钱。太史信对自己一向简陋的很,即使出去就餐也多是在茅屋小店花上十几文钱解决问题。但是对朋友就不一样了,如果太史信做东,自然会请朋友到雅致的地方小坐。特别指出,这里的朋友指所有的朋友,而不限于年轻女子。
太史信和赵紫雁刚上二楼,就看见一人面对长江,肃立。此人白衣胜雪,手握折扇,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太史信做喜欢和一些有趣的人结交。何为有趣?也许是长剑无情,也许是诗文满腹,也许是做的煎饼果子特别好吃,也许仅仅是因为长得胖呼呼挺可爱。一次,太史信夜晚回家偶尔听到有人低吟:“一杯薄酒一杯寒,昨日今朝两茫然。梦里飞花花浸泪,案前烛影月光残。风高飘落双飞雁,雁悲雁切丛蒿间。雌雄咫尺不能寻,悲悲切切长哀绵……”(王大民原创)于是太史信近前相请,两人小坐攀谈。对方自称王大民,言语之间对国计民生颇有见地。于是太史信又通过自己替女皇搜寻人才的使命,让王大民在女皇身边充任侍郎。还有一次,太史信在街上看到一个青年男子长得胖乎乎挺可爱,说话也风趣于是走进攀谈,得知此人名唤鱼羊,因幼时肥胖自称小胖,成年后勤加习武,擅使三叉戟,恰巧太史信在北部边境任职的朋友抱怨鲜卑人袭扰边境,太史信便推举鱼羊去那里投军,现在已是校尉了。因为如此,太史信的朋友特别多。看见这么脱俗的人,太史信自然想和他结交。
“在下太史信,兄台……”太史信拱手。
对方慢慢转身:“太史信?好大的架子!”
“什么,是她?这可是在江陵,情节别这么狗血啊!”太史信暗暗叫苦。
“怎么,不认识了?”对方似笑非笑。
“当然认识,你是当朝丞相之女秦惠卿。”太史信一字一顿。
没错,这个身姿轻盈外表美艳而又冷若冰凌的白衣人正是我们太史信的冤家对头——秦惠卿。
“还想跑么?”秦惠卿逼近太史信。
“想!”太史信拉过赵紫雁跑向楼梯,撞上几个迎面而来的彪形大汉。
“他们是女皇派来的近侍。”秦惠卿浅浅的笑了。
太史信在心里悄悄叫着女皇的名字:“秦峻,你害死我了!!”
秦惠卿挥挥手让近侍退下,十分得意的说:“别想逃跑。你若再乱跑,我先教训你。”
一直在一边看着的赵紫雁从这两人的对话中略微听出点意思;这“白衣人”与太史信有过节,而且还不浅,由于在人前,太史信只能任人摆布。
“为什么要跑?”秦惠卿问太史信。
太史信闭目养神。
“带他们下去休息”秦惠卿下令,接着对打坐一般的太史信一笑:“等到了京城,不怕你不就范。”
太史信和赵紫雁被请上了一艘大船。“两位公子不可怠慢。”秦惠卿吩咐,末了,她沐浴更衣,打算好好睡一觉。
从半年前太史信逃出家门到现在,秦惠卿一直和衣而睡来减少路上耽误的时间,争取快点抓太史信回去,如今总算了却了一桩心愿。回京后她就是太史家的少夫人。
向太史家提亲之前她母亲曾问过她这桩婚事是否太仓促了些,秦惠卿摇摇头,她对太史信的为人已有相当的了解,两人相视并交往已有三年。说起这段经过也确实有趣:秦监十分重视对独生女的培养,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让秦惠卿游览名山大川,她与太史信就是在泰山相识的。当时太史信模仿杜甫在泰山顶无病呻吟,引起秦惠卿注意,二人交谈,秦惠卿发现这个人虽然有点二,还是挺有内涵的。后来她还与太史信一起游览了华山嵩山,只是太史信无意间发现她的身份,二人的友谊便告终结。虽然做不成朋友,但是秦惠卿已经很喜欢这个家伙。因而在父母问及终身大事时,秦惠卿毫不犹豫的说出太史信这个名字。秦监早就听说太史德的儿子是可造之材,于是亟不可待上门提亲,但太史信已经提前逃出京城。正当秦监叹惋不已,秦惠卿自告奋勇抓太史信回来。秦惠卿知道,太史信出于迂腐疏远自己,实际上太史信并不讨厌自己,再者,自己和太史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最后,秦惠卿从小到大一向对自己很有信心。所以她请传说中的隐士于涵帮忙。
有一种说法,隐士大多是闲的没事的老头,至少也是中年老男人,但是这个于涵倒是个年轻女子。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个年轻女子悄悄在京城外的西山上隐居了。人们知道她的名字是因为女皇的一次狩猎。
那次女皇在几个护卫的簇拥下到西山打野兔。但见女皇拈弓搭箭,一下射中一只野兔,兔子负伤逃走,在小河边一洗衣女子面前毙命。追踪野兔的猎狗跑到女子面前狂叫。女子一身布衣,似乎是山野农女,她轻蔑的看着猎狗:“哪来的畜生,这么讨厌!”那猎狗竟然扑上前,想要咬人。只见那女子突然抓起洗衣服的木盆扣在狗身上,捡起一块石头在木盆上敲了百余下,里面的猎狗就被震得七荤八素了。女皇的侍卫不忿:“大胆!”女子看了他一眼,说:“怎么又来了一条狗?”护卫想发火,被女皇拦住。女皇对女子说:“你上前来吧。”结果女子竟然说:“陛下上前来吧。”护卫大怒:“大胆,知道是女皇陛下,还敢无礼!”女子不紧不慢的说:“小女子于涵上前,是贪羡权势,而陛下上前,是礼贤下士。”女皇点头:“于涵先生愿意和朕回去么?”于涵很冷的问了句:“有帅哥么?”女皇想想身边还真没有,于是很真诚的告诉于涵:“没有……男人不能随便进宫的。”没想到于涵欠身:“山野草民,不敢混淆圣听……”女皇没法,悻悻回宫去了。于是,于涵的大名一时传遍京城。
这次,秦惠卿做了了一盒精致的点心去拜访于涵,说明来意后,于涵说:“太史信肯定会路过江陵,你去等着他就好了。”秦惠卿不解:“为什么?”于涵道:“愿意听我一言就去等他,否则何必问我?”秦惠卿若有所思的离开了。于涵一边吃“翡翠珠玉糕”一边说:“我怎么知道太史信为什么去江陵,反正有美食才是王道……”
编后语:关于《《新汉书太史信列传》:一、初到大理》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随身仙田洞府》——农名握笔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