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入侵大明朝》——应觉

发表时间:2019-02-23 22:29:03 作者:应觉 来源:qidian.com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创世魂说》: 前夕》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文化入侵大明朝》——应觉。

前言

在2000年左右,网文刚兴起的时候,很多小说喜欢把书中出现的人物列在文章开头。方便读者阅读。

现在不流行这样做了,但有些东西不说一下,对于小说的体验会差很多。

第一章 讹人

“当当当”几声钟声悠扬轻灵,把人从沉睡中唤醒。沉睡是一种莫大的福气,梦中若是还有溪流清澈、稻香弥漫,更是有质量的好觉。

冯行宽眯着双眼,阳光在撩拨他的眼睑,他不忍睁开,好觉难得,饱受了1年多的睡眠之苦,实在让他想多贪一会儿。

还是老家好呀,空气都是香的,一股股稻草杆的香气,这是有多少年没闻到过了。

稻谷杆的香气?猛的睁开眼,清晨阳光红的炫目,微微转身,一个巨大的稻草堆像山一样出现在眼前。

他发现自己居然躺在了一个稻草堆里,动了动,身体也不对。举起手,一张黑黢黢的小手,手指上满是倒刺,渗出丝丝血迹,黑红黑红的。

赶紧站起身,透过额前的乱发,视线矮了一大截。身子也轻了不少。

身上一痒,能看见跳蚤肆无忌惮的破烂的衣衫里乱窜,衣衫虽然很长,一直都罩到了脚踝,却破烂不堪,青一块紫一块的小胳膊小腿都被露了出来。

强迫自己镇定。拢一拢头上干枯乱成一团的长发。抬头望天,天很蓝,白云依稀几朵,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

看看躺在稻草垛上的一根棍子和斜歪的缺了一个大口子的粗瓷大碗。这是什么情况?!

回忆......不是在养老院旁的小寺庙前打盹的吗?

这是哪儿?

冯行宽赤脚提步从稻草堆里爬出,越过巨大的稻草堆,转到背后。

眼前一条长长围墙,墙内还能看见雕梁画栋。一股青烟从院中升起,燥热的香气弥漫。

顺着围墙前行,没一会儿看见一个小门,有几个光头和尚提着木捅从那里出入。看看门口还系了一条大黑狗,黑狗的牙齿有点太白了,冯行宽乖乖的绕开。

继续顺着围墙前行,好一会,出现一个广场。

广场上有些摊贩正收拾摊位,还有几个汉子正搭台子。看他们的衣服,一派古人打扮。左右环顾半空,没有一根电线。惊恐!

这......

回头看,高大门楼,上有一横扁。龙飞凤舞写着三个金色大字:宣福寺。

!!!

冷静,再冷静。冯行宽感觉自己心脏病都要犯了,心里发慌。四下又一打望,伸出自己黑红的小手。蹲下身,我他吗好像穿越了!

想。用力的想。想什么呢?这副身体主人前世的记忆。没有。

想。再用力的想。脑中有什么不一样?穿越小说冯行宽他也是看过的。一切正常。

碰到突发情况,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先冷静。冯行宽立即离开这里,回到了稻草堆,回到了他的窝。

呼唤。“主神”“系统”“佛主”“观世音菩萨”“老板”“主人”“仆人”......心里呼叫、小声呢喃、大声呼叫都试了一遍。

金手指好像不是每个穿越人士的必备。冯行宽坐在金灿灿的稻草上感觉些许失望。

只是些许失望。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穿越这样恶搞的事情都能碰到,还有什么能让自己惊讶的呢。

经历过很多次的小风小浪冯行宽强迫自己不要做感伤,不要做思念和妄想。

碰到突发情况时,能第一时间做好分析,得到应对之策,才能比别人活的更好。

分析,赶紧分析。

第一:我现在是谁?

这打扮,睡在柴草堆,破碗和打狗棍。洪七公徒子徒孙?差不多是了。

想到这,冯行宽立马去刚才睡觉的地方。掀开压扁的稻草,翻出了8枚铜钱。圆形方孔,上面有着四个大字——嘉靖通宝。

应该穿越的不是异世界,刚才见到的人没有一个是青面獠牙的,穿着也是中国古代人的模样。钱币上写的是嘉靖通宝,异世界再找一个叫嘉靖的皇帝。这种概率太低了。

第二:我多大年纪了?

古人的年纪根据身高还真不好估测,营养标准不同,差异太大。看这小胳膊腿的,估计4到6岁。用舌头舔舔牙齿,恒磨牙刚刚露尖。权且当做6岁。

第三:身份问题。

8枚铜钱,虽然不知购买力是多少,但这么小身上能藏钱的小乞丐,应该是走单帮的。

那么问题来了,小乞丐是如何生存下来的?这里不是南方,冬天是很冷的。独自一人的乞丐,尤其小乞丐能熬过冬天基本上不存在。是从乞丐窝里逃出来的,还是什么情况?

冯行宽扒开裤子,小白龙光板无毛,畏畏缩缩。看看大腿内侧,又扭头看看屁股。不同于手脚的脏烂黑红。这2处地方虽有些红肿疙瘩,但还算娇嫩。

这里大概能推断出讨饭时间不算很长。

想了一想,自身的情况好像也只能推测出这么多,该分析一下外部情况了。

一:这是哪个时代?

大概时代总得知道。线索除了几枚嘉靖通宝,还有宣福寺了。钱币不能说明现在就是明代的嘉靖朝,他孙子时期用他爷爷时代发行的钱应该也可以的吧。

冯行宽虽然读书的时候成绩不错,嘉靖皇帝也听过,但具体是明朝哪个时期的皇帝还真不清楚,需要多方面资料进行判别。寺庙里总会有些题字墨宝可供参考。

二.这个时代的物质条件怎么样?

饿殍遍地、瘟疫流行、战乱不断还是夜不闭户,国泰民安?

这个需要多维度去观察这个社会。对着一堆稻草是猜测不出来的。看个富丽堂皇的寺庙也推断不出。古代寺庙在很多时候,越是天灾人祸越是兴旺发达。

三.如何生存下去?

是继续当乞丐这个有前途的职业,还是找其他出路。

乞丐的优势是自由,没准哪天还能当个帮主,就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降龙十八掌了。

坏处是经常性要饿一顿饱一顿,他这个身子太小,会影响发育的。

还有太他妈脏了,身上的这不是跳蚤,是苍蝇吧,这么肥大?!

最重要的是当乞丐和他之前的人生经验差别太大,找工作不看文凭的话又没人际关系怎么也得有个经验吧。

冯行宽呆在草垛上想了大半个小时。拍拍屁股上粘的稻草屑,决定做任何事情要先从自身开始。

起身出发,不远处找到了个小池塘。

扒掉恶臭的衣服,跳入水中。现在已经是晚春,池水有些凉但不刺骨。

钻入水底,抠了一把淤泥当做肥皂在身上到处使劲揉搓。尤其是散发着恶臭的长发,刚才心思深沉来不及管它,现在更是玩命的摆弄。如果有一把剪刀,肯定立马剪个干净。

洗到指尖发白发皱,又把破烂长衫拽入水中,掐死几只浮出水面的跳蚤,用淤泥狠狠搓洗。

弄了半响,破烂衣服实在洗不净恶臭,只得将就了,找了条青石把衣服放上面晾晒。

冯行宽赤条条的坐在旁边,好好享受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再薅一把池塘边的柳树叶,在手脚上溃烂处慢慢擦拭。

池塘边常有人路过。看他年幼,也没人管他。个别上年纪的大娘路过时还会好心多一句嘴:伢子,不要玩水呀。口音和后世家乡话差不多。这让人放心不少。

晚春的太阳还是比较烈的。冯行宽估摸着快10点了,青石上的衣服也已经半干。

其实不管干不干,他也顾不着了,实在是太饿了,肚子里像有几个不经事的半大孩子在死命的敲鼓,敲的人慌。

披上衣服,用个细草绳一扎。回稻草堆老窝,一脚踢开打狗棍和破碗,掏出那8枚铜钱,寻摸吃食去。

越靠近刚才的广场,人流的嘈杂声越大。一声声叫卖夹杂其中。

“桃喽,又甜又脆的四月半桃喽。”

“磨剪子来~戗~菜刀~”

“大公鸡哎,田老汉家的三黄大公鸡,不赶紧就买不得了哦”

......

广场上熙熙攘攘,太像冯行宽小时候乡里的逢集。如果把人们或扛或挑着的各种竹筐竹篓换成了大麻袋小布包,衣服的袖口收起来,头发都不用剃,反正都裹着头巾。

这会是又一次的穿越。时光仿佛不是倒流几百或者上千年,只是30年,他年少时候的8.90年代。那时候人们赶集的模样,神情和眼前的太像了。

耳听得四方熟悉乡音,穿梭于人群之中。场景太过熟悉,让人恍惚。

仿佛一把记忆大锁被砸开,脑海中的灰色场景被人上了几层颜色,就这么鲜活的又出现在人眼前。

人们也是这般模样的交谈着,笑着,冷冰冰或者麻木着。只是眼前人们的脸色好像比前世小时候的记忆还好一些。

人们身高不算很矮,大部分男子估摸都能有1米6以上。

只是刚洗完澡擦过柳叶汁的冯宽觉得他们汗味大了点。这后世养坏的鼻子呀。

地上摊位货物还挺丰富,各种时令水果,菜刀剪子针活脑儿、镰刀锄头、瓷碗瓢盆、腌菜果蔬、鸡鸭鱼鸟......品类繁多。

挤过了漫漫人流,终于望见热气蒸腾,卖包子、馒头的摊子。一个老汉推着车,车改装过,用砖石码了一个灶台,摊前已经有了几人。

冯行宽不知道物价,手里捏着铜板,在旁边看着。一青年要了3个肉包,摊主收了他5个铜板。包子不算很大。又有一人要了2个大馒头,给了3个铜板。

冯行宽按照往世经验推断一个铜板可能相当于后世的4到5毛钱。当然这样的推测只能是大概。比如前世鹏城的好一点的肉包是2元起,老家却只要1块。不同区域差别很大的。

刚也想递过去3个铜板,买2个馒头的时候,摊主很配合的用手擤了下鼻子,刺啦一声清水鼻涕甩出老远,再往手背一擦,鼻头耸动几下。

一阵恶心泛起,让饥饿感顿时少了大半。

有锣鼓声,冯行宽转头往那边望去。

不远舞台上唱起了戏。一个穿着绿衣的男子,脸上涂抹的稀奇古怪,在台上左右腾挪,放声高唱。

他就舍了包子摊,几枚铜板往怀中一塞,朝着热闹处走去。不是他嫌弃别人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得警惕着,一无所有的他弄个感冒发烧的还不得死翘翘。

戏台前本就围了不少人,锣鼓声和叫好声大起,更多人流往这边涌过来。

冯行宽本只想靠近瞅几眼,奈何人小体弱,被人群一下子挤到了舞台的左侧面。一个踉跄,差点把一个卖鸡蛋的摊子给砸了。

还好那小贩眼疾手快,一把抢过了竹筐。竹筐没砸到,冯行宽却栽倒在地上。

老板扶起他,朝他身后大吼:“挤你娘**,赶着投胎那,这么小的小孩也往他身上死里挤!”

“伢子,摔着了没?”小贩帮冯行宽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这身衣服咋还润着呢?”

又掏出了颗鸡蛋硬塞了过来:“刚才光顾瞧戏了,没注意。就看到个人影飞过来,早知道是你一个小娃子,就接住你了。不好意思哈,这颗鸡子送给你吃,和你说声抱歉,不疼吧。”

冯行宽揉着本不疼的屁股,看看汹涌的人流,也找不到哪个狗日的推的自己。望着手中的鸡蛋,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就冲小贩咧嘴笑了笑。

肚中也实在饿的紧,剥开鸡蛋几口吃了下去。看到卖鸡蛋的小贩有顾客过来,他忙着招呼。就不声不响的离开了。

舞台上3个绿衣红杉的人唱着戏,咿咿呀呀的,唱腔和后世的扬剧相似,前世他母亲是扬剧迷,小时候被强行灌了不少,但也不甚懂。

加上人多嘈杂,唱声也听的含糊。干脆离开,在小广场上又绕了2圈,多看会儿市场行情。

有心想进宣福寺看看,他怕守门的和尚嫌弃他穿的破烂,不允许他进庙。终于瞅着一群人多,进寺的时候就一同钻了进去。

寺庙内恢弘大气,比起他后世去过的鹏城弘法寺要富丽堂皇的多。

冯行宽以前出于好奇虽然粗略看过2本经书实际是对神呀佛呀没什么兴趣的人。只逛了逛大雄宝殿、药师殿、地藏殿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等几个主殿。当然其他地方想进也进不了。

别人进殿叩首奉香,他专找有文字的地方。

各殿内墙壁上多有禅语,经文,刻于殿宇间,烛火照耀,金光闪闪。

只是读了却不识其意。终于来到一方小院,院墙上看到了很多题字,有字迹狂狷的草书、也有端正楷书。繁体字半认半猜的也能看懂,提字的人倒是一个不认识。

这些诗文大概意思都是写着某年某月到此一游,留诗一首以作留念。

诗词写的好坏,冯行宽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到是刻在墙上的字,龙飞凤舞的,就连他这个只在小学写过两年大字的人都能看出美观大气。

真正对风行宽有用的大概每首提诗下面的年月了,什么洪武庚午年、永乐癸未年、成化辛丑年等等。前面的是皇帝年号,后面的是天干纪年,脑袋疼,这他哪认识。

数数上面的皇帝年号,有洪武、永乐、正统、景泰、成化、弘治、嘉靖。

洪武大帝和永乐这熟悉,朱元璋和他造反的儿子朱棣。正统是什么鬼?有哪个皇帝这么不自信的起这个年号?

景泰?景泰蓝?

成化?难道是成化瓷器的那个成化?

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古代中国每朝每代工艺最发达的时候是中期。比如乾隆时期,属于清中期,造了一个集合了所有技术的大瓷器,叫什么母瓶的好像。按这推算,景泰和成化应该就是明朝中期。

弘治是哪个鬼,不认识。

嘉靖。和怀中的铜钱能匹配上。莫不是那个几十年不上朝的修道皇帝?

明朝16帝,这个冯行宽是知道的。但除了朱重八、他造反的儿子朱棣和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外,熟悉的皇帝没几个。加上古代皇帝,有的皇帝一辈子能换很多个年号。

院墙上的题诗只能做一个参考。总归不是大明初年。看着院墙上最后提诗落款是嘉靖年。

“嘉靖,嘉靖。一个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国家差不多也衰败了。他儿子不会就是崇祯吧。”

冯行宽心中一阵苦笑。“老婆大人那,早知道就多陪你看几部古装剧啦。”

庙内香客虔诚,熙熙攘攘,衣香鬓影。冯行宽实在忍受不了一个个大和尚们拿看贼的眼神盯他,就悻悻然出了宣福寺。

回到庙前小广场。广场上人流更密,听得唱戏的小舞台锣鼓齐鸣,底下观众乌拉呼啦齐声叫好。不由又凑了过去。

“阿…呔呀。吾乃关羽,关云长是也。”

舞台上一个大汉扮演的是关羽,扮相不错,就是那绿巾裹头,让人不免多看了两眼。

“访宾朋到了宣阳县

遇见刘张在桃园

弟兄三人来结拜

许下一在三在世

......”

曲调高亢有力,真功夫!词虽然听的半懂不懂的,但就一手大几百人前,单靠肉嗓子,就能喊的人气血翻腾,还真是高人。这放后世,再训练训练,怎么也得是侯牧人那种级别的吧。

眼光流转,他看到了之前给他鸡蛋的小贩。小贩是戏曲爱好者吧,举着双手拍巴掌,嘴巴微张,目不转睛盯着舞台。

突然,小贩身后靠过去了一个半大小子,小手悄悄往小贩怀里伸。台上刀风舞动,卖鸡蛋的小贩跟着鼓掌大叫,晃动身形,小偷几次未成功。

冯行宽立马钻了过去。见有人过来,小偷退走。卖鸡蛋的小贩浑然未觉的看他过来,还蹙起眉头。

“伢子,你家大人呢?”

“你跟谁来的?”

这些问题都不好回答,冯行宽刚想支吾着扯个慌。

对面又问道:“又饿了?”

点头,的确是饿了,刚才的一个鸡蛋估计还没到大肠,就被小肠吸收完了。

没想到卖鸡蛋的老板还真是一个好人,嘴上嘀嘀咕咕的,却又送了一个鸡蛋。

冯行宽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怎么表示谢意,只好欠了欠身,又怕打扰别人看戏的兴致,扭头跑了。

拿着鸡蛋,边吃边想。身上也就8个铜板。合着买包烟的钱都不够。

烟?刚吃完一个鸡蛋,太想来一根了。仰望苍天,刚吃完一个鸡蛋的好心情顿时化为乌有。

现在这副身体太小了,想去打工赚钱,不说这个时代有没有工厂,就算有别人也不会要他呀。找个地主去当仆人?这年龄也就只能当个放牛娃。

放牛干啥?生小牛;生小牛干啥?卖钱;卖钱干啥?娶媳妇;娶媳妇干啥?生娃;生娃干啥?放牛;放牛干啥......

脑袋居然有闲心胡思乱想,冯行宽暗骂自己一声……

在小广场绕了3圈,冯行宽一拍大腿:

必须得先找个靠山。当干儿子也行。这个时代的人怎么也都是自己的祖宗级别的,认干爹不吃亏。抱着这个目的话,得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不能找太有钱的人家。别干儿子没当成,弄过去当书童或者奴仆的话,那就冤死。古代仆人的身份地位好像很低且很难翻身。

第二,得找老实的人家,最好是农村的。

这个年代能成为城里人的要么是人精要么是破落户,得小心。听说大明朝对断袖之癖很宽容。万一自己长的好看的话......城里人多无业民,别被他们抓去卖了。

第三......第三呢,人好!

想到这,冯行宽眼睛一亮。卖鸡蛋的小贩不错,草鞋下还粘了不少烂泥。看肤色,也是个老农民。

对,就是他,讹上!

编后语:关于《《文化入侵大明朝》——应觉》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游戏玩家无所畏惧》——隔壁蛋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dare2dream
dare2dream 北京市 发表于:2019-02-23 22:55:08
《文化入侵大明朝》——应觉《文化入侵大明朝》——应觉哈喽
●.慧
●.慧 上海市 发表于:2019-02-23 22:51:44
天凉快了,祝友友写作快乐啊。叶子给你加油咯!~&
吕品品
吕品品 江西省上饶市 发表于:2019-02-23 22:47:56
啊狼。文不错,顶你
流量王
流量王 湖南省长沙市 发表于:2019-02-23 22:42:49
好文
风吹干了泪痕
风吹干了泪痕 四川省广安市 发表于:2019-02-23 22:38:33
【鼓掌】【鼓掌】
萝卜
萝卜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2019-02-23 22:33:26
加油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