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我们不流泪》:小镇复读班

发表时间:2019-02-23 15:41:55 作者:天际流云新雨 来源:qidian.com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修罗帝仙》:灵尊残魂,天才崛起!》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天使,我们不流泪》:小镇复读班。

小镇复读班

小镇,在中国地图上渺小得像一粒沙。

小镇人口两三万,高峰期时四五万。姑娘嫁出去,孩子读书走出去,赚到钱的人出去买房,定居大小城市,不再回来,所以镇上人口越来越少。

黄昏笼罩小镇。镇上纵横两条街道渐次安静。薄雾和着暮色,从天边漫延开来,覆盖整个夜空。很快只剩下稀稀拉拉的行人,他们骑着自行车,开着摩托车,匆匆办完事回家。最后,只剩下昏黄的路灯,守着寂寥的街道。

街上的店面熄灯关门,只有为数不多的单位,开始他们的夜班。新洋中学所有教室早已灯火通明,灯光照亮了半个街道。学校东北角,依着教学楼的是一排平房教室。与教学楼的辉煌相比,那几间教室暗淡了许多,也寒碜了许多。

平房教室共四间。教室前门处的标牌上依次是:文复一班,文复二班;理复一班,理复二班。这四个班级里,聚集着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高考落榜生。在这偏居学校一隅的地方,有些伤感与落寞。那些孩子,曾经有过同样的遭遇。现在,他们聚到了一起,开始了与命运的又一次抗争。

文复一班,四十多位男女学生歪歪斜斜地坐着。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轻声背诵,夹杂几声叹息的;解着头疼的数学题,嗟叹骂娘的;几对男女生,头凑到一起说着悄悄话的……

教室的后排,坐着几位高个儿。在他们之间,胡建看起来老成许多。他闷头看书,同学很少看到,他有放松的片刻。胡建,在男生看来,就是个不合群,不好玩的人。女生的目光很少关注教室的这个角落,她们很少谈论胡建。她们知道,这个傻大个不会笑。

其实大家隐约知道原因,胡建已经参加过五次高考了,每次都落榜……

胡建有才,会说书。大家觉得乏味时,便有人提议:胡建,来一段!胡建缓缓地放下书本,慢腾腾站起身,清清嗓子,找到单田芳的感觉:……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教室里想起掌声,拍桌声,口哨声,有人学京剧票友吊起嗓门:好!好!好!再来一段!教室里冲撞着快乐的声浪,在高考复习的苦涩生活里,大家难得找到这样的乐子。

晚自修已经上了半个钟头。教室里还有三个座位空着。大家心里都清楚,因为,每天的这个时间段,这三个座位都是这样空着。

约莫十分钟后,教室走廊上出现两个身影。最初,那两个身影是连在一起的,到教室门口,方才慢慢分开。

先走进教室的是一女生,叫方琼。她面带红晕,踩着小碎步回到座位。然后她用书本使劲抽打课桌上的灰尘,啪啪啪,将本来没注意她的男生们吸引来。

方琼收拾停当,开始安静地用修长的手指梳理黑亮的长发。另一位开始进场,他三两步跨进教室。在进门的一瞬间,男生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他觉得有必要把得意藏进内心,于是,摆出一副冷酷的表情。可是,这表情又让女生们心生爱意。他是班上的所谓“一号情种”,李云鹏。

教室里一阵骚动过后,渐渐恢复平静。大家百无聊赖,刚想做点功课上的事。填补最后一个空位的来了。他晃晃悠悠地进来,没有立即回到座位。而是在讲台前逗留片刻,扶扶黑边眼镜,说:“诸位,功课上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忙解决?”“咳,咳,嗯,嗯,都是天涯沦落人,不必拘礼”………

进来的这位是瞿智童。别以为他在讲台前吹牛,说大话逗乐。他是有底气的,数学课上,刘胖老师被立体几何卡住了。刘胖着急,愈着急愈卡,他肥胖的后背全是汗水。这时,瞿智童不慌不忙地走上前与刘胖耳语。刘胖作恍然大悟状,险情化解!自此,瞿智童常常徘徊于教室,洋洋得意。

像瞿智童这等“学仙”,高考也会落榜?有人曾经问他这个问题,他不屑作答。追问,他说,记错了高考时间,错过了第一场考试,像我这样,还能有其它原因?

瞿智童折腾一会,大家没看出点新意来。几个尖刻的女生开始“嘘”他,于是灰溜溜地回到座位。他的同桌,高进,照例开始问他英文题目。

高进,在瞿智童面前,恭敬得像学生。瞿智童虽然有些傲,但是,他觉得高进是真的赏识他,所以也讲解的很认真。

高进,四个哥哥,排行老五。父母想有个女儿,生到高进时,才意识到来了问题。高进的几个哥哥都是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高进最小,父母格外开恩,让他读到高中毕业。

九十年代初的高考,在高考改革的前夜,每年招生数量少得有些变态。但是,那时的大学毕业生,是有工作分配政策的。所以,高考这个窄窄的独木桥上拥挤不堪。是啊,对于那么多农村出身的孩子来讲,还有什么比高考更好的出路?

高进捏着一纸高考分数条,灰头土脸地踯躅在回家的路上。本来没抱多大希望的事,一旦坐实了,失落还是没减一分。高进都没有想好要读个啥样的大学,学个啥样的专业,将来找个啥样的工作……这一切还没有来得及盘算,便化为乌有。

他只想跳出农门,给自己一个衣食无忧生活而已。

高进的四个哥哥。大哥,二哥早就成家;三哥,四哥都到女方家入赘。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哥哥,每天在地里刨食。他们很勤劳,也节俭,家里的光景并不见好。高进读高中,每一次伸手向家里要钱,都看到父母的为难,听到嫂子的唠叨……

高进走进家门。父亲母亲都在,他们见儿子跨进堂屋,都绷着脸,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计。

二嫂过来招呼:“小进回啦,考得咋样啊?”高进没有作答。

屋子里寂静。

半响,母亲开腔:“进儿,这书也就念完了,我帮你寻个活计做做,跟你舅舅后面先做些日子工吧,你也老大不小了。”

二嫂接过话茬:“村里老张家姑娘和你同龄,做裁缝,手艺不错,心眼也细,我托人给我兄弟谈上亲事,这日子就过起来了,还瞎读什么书,人都读傻了,哈哈!”

高进不吭声。父亲掐灭手上的纸烟,咳嗽两声,说:“进儿,书难念哩,大学也不是咱农村娃儿能进的门。村里老王家的,左考不上,右考不上,现在疯疯傻傻的,老婆都谈不上,考大学害苦了这个孩儿了,唉!”

父亲愣了会儿,又说:“你弟兄五个,就剩你没成个家。我和你娘一天比一天老了,家里也没什么积蓄。回来我们一起苦几年,盖上新房,给你娶一房媳妇,也算了了我们最后一桩心事!”

父亲的话不多,但是他吐出的每个字,每一个幽幽的叹息,都重重地砸在高进的心头,砸得他心头生生地疼!

二嫂见高进没反应,白了他一眼,拿起锄头去地里干活去。

母亲凑过来问:“进儿,你咋想的呢?我们种田人,就是这个命啊,飞不高,蹦不远的。”

父亲又点起了纸烟,腾起的烟雾在堂屋弥漫。父亲一两声咳嗽,短促而苍老。

高进低低地说:“爸,妈,我想再考一次呢,我功课还可以的,复读一年,兴许有机会考上。”

“暑假我跟舅做工,看看能不能攒足学费。”

高进抬眼掠了眼二老。他们低着头,没个声响。父亲吸口烟:“孩子心气高,爹娘没本事,苦了你了?”母亲怔了会,有些艰难地起身:“我和你舅说说去!”然后,脚步沓沓地出门了。

高考,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让那么多农村孩子徘徊、仰望,为之付出人生最美的年华!高进,最初只是不想和父辈一样苦涩地活着,他要在自己身上改变一下,至于将来会怎样,他也不知道。那个暑假,他每天早出晚归地做工,手上磨出了茧子,肩上磨破了皮,这苦水里浸泡的一段时间,换来了重新回到教室的机会。高考,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新的憧憬,那些苦和累算不了什么!

重新回到校园的高进,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每天晚饭后,教室里会闹腾一段时间。这个时间,高进都会挟着书本,来到与学校一路之隔的河边,坐在自己选定的那块青石上读书。

河水悄无声息地流淌,偶尔有货船驶过。马达声轰鸣,掀起的水花汇成浪头扑溅在高进的脚边。高进揉揉眼睛,目送货船远去,他在心里一次又一次地设想着远方的模样。货船渐渐在视线消失,夕阳,红彤彤地映着水面……天边的红色变成淡红,灰白,暮色降临,高进揉揉眼睛,走向灯火通明的教室。

新洋中学是农村学校。学校食堂没有餐厅,每天饭前,由工人将饭菜抬送到教室走廊。午间放学,这群更像成人的学生呼着喊着围拢来。照例是各人自己拿饭盒,然后拥到班长身边等着分菜。

班长戴洋,是个安静的女生。她一头短发,白皙的脸上常常飞起两朵红霞。戴洋摞起衣袖,纤纤素手执勺分菜。对那帮男生来讲,每天的这几分钟,该是一天里最兴奋和最有想象力的时刻。

男生们故意拥挤推搡,怪叫,吹口哨,敲饭盆,想引起戴洋注意。而戴洋面无表情,专注地做着她分菜的差事。瞿智童和李云鹏曾多次设法让班长笑一笑,都没有成功。瞿智童感慨:“烽火戏诸侯,博得美人一笑。今天欲见戴美女一笑,难道也需倾一国之安危?”

男生们觉得难以收获女班长的青睐,知趣地端起饭菜,纷纷离开。他们有些回到座位,有的蹲在墙角,有的倚着窗台……总之,以最简单的形式,完成这顿简单而又必不可少的午饭。其实,他们的失落只是吃饭时风卷残云的片刻。在第二天午饭前,他们的情绪又讲酝酿得足够亢奋,青春期的失落和伤感都是那样的短暂吧。

围在戴洋面前的男生渐渐少了。高进往前挪挪,他很安分地平端菜盆,像等待施舍一样,等待女班长给他分菜。

高进隐约觉得,戴洋的安静,似乎契合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需求。而戴洋的冷艳、孤傲,让高进没有和他交流的勇气,甚至,和他讲一句最平常的话,那都是一种冒险。当然,高进也不会混在那帮男生里,以怪异的方式来缓解荷尔蒙超量分泌产生的亢奋。

高进走神的片刻,最后几个同学都端着菜盆离开了。走廊下,剩下戴洋和高进。高进依然双手平端菜盆。其实,早该轮到高进了,他那个恭敬的姿势已经僵着有一会儿了。戴洋给高进左右前后的同学都打好菜,把那个木头人一样的高进留到最后。

正午的阳光,落在戴洋的发髻上,那青春的发丝闪着自然的黑亮。她的额角沁出的细细汗珠,也有玉润的光泽。戴洋端起菜盆,先给自己碗里拨弄一点菜,然后把剩下的大多数,全部倒进高进的菜盆。

戴洋似乎很不留意地瞟了眼高进。她眼中这个木木的傻小子,端着菜盆愣着呢。戴洋脸上掠过一丝笑意,那是落花飘落水面后激起的波纹,浅浅地漾起,又浅浅地淡出。戴洋脸上的红霞飞起,那两朵红晕,不像笑容那样容易收起,藏匿。戴洋赶紧低头,离开。

高进迷路的孩子一样。他往嘴里塞一口饭,盯着戴洋离开的背影。有种念头在心头蹦跳着,要出来,高进猛噎一口饭。现在的他,除了吃饱肚子,拼命复习之外,还能有啥其它的想法?

这天,高进向瞿智童请教英文问题。瞿智童顾左右而言它,不理高进。

同是天涯沦落人

文复一班班主任袁大同,胖脸粗脖子,身材魁梧。入秋后,他便开始穿他草绿色的风衣。一直到深秋,到初冬,没见他换过。风衣的草绿色渐渐被他穿成了桔黄,枯黄。霜冻过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件军大衣。

袁大同,教政治。他的课堂,激情洋溢。那种激情,一般属于他自己。

他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语气带着刻骨的仇恨,似乎曾饱受其深重毒害。他义愤填膺地说:“伙计们,资本主义万恶,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人类!”

讲台下便有不同的声音:“不见得吧,我看〈参考消息〉上的文章,美国工人都是开着轿车上下班。这种水深火热,我们想要!”于是,三五个男生乘机起哄。

显然,袁大同对大家的无知与媚外很痛心。他开始讲纽约某广场流浪汉的故事。每当我们对他的某些见解表示怀疑时,他便把时代广场的流浪汉请出来警示我们,你们还很年轻,不要被资本主义的舆论宣传蒙蔽了双眼。那时,那位流浪汉,仿佛成了袁大同的救星。

袁大同的政治课其实还是上得不错的,他每堂课都很卖力。只是,他讲到兴奋时,管不住嘴。有些水滴会从嘴唇飞溅出来。坐在前排的女生就竖起课本,作为盾牌。

这时,眼尖的人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几个竟然能从袁竖起的衣领里,发现新的指甲抓痕。于是几个脑袋凑近,轻生谈论这些抓痕的来源……

袁大同的老婆是校长,胖胖的女校长。

政治课每到最后几分钟,袁大同便开始训话:“伙计们,我们是经历过一次挫折的人,我们不是失败者,我们是折翼的天使。我们要刻苦,刻苦,再刻苦,要在明年的高考中证明自己,我们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可是,我们有些同学心思不完全放在学习上。王校长对我们复习班的同学很关心,她特地找我谈话,要我注意,班上有几对男女春情萌动,一定要把这种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

课堂上一阵哄笑,继而小声议论猜测。

这时,不同角度的、不同含义的眼光,雨点似的飘向方琼和李云鹏。

方琼甩一下秀发,眼睛盯着窗外,似乎教室里的事与她毫不相关。李云鹏则不无得意地偷偷地和大家摆手示意……

课间。

丁艺超又拿出女朋友的信来炫耀。丁艺超的女友在中央美院读大一。他很夸张地选读信里的几句话,燎得几位男生心里要起火。

这时,方琼转过头来,很轻蔑地打量丁艺超一阵。冷笑着说:“哎呦!丁大艺术家,你女朋友凭啥看上你?你不就是头发长点,乱点,身上的油彩多点?瞧你那张脸,长得七零八落,支离破碎,你娘怀你时,是用毕加索的油画做胎教的吧!”

丁艺超早就领教过方琼的泼悍,脸上白一阵,灰一阵。嘴里说:“好男不斗恶女,你等俗人,怎会读懂我的艺术才情?我是折翼的天使,中央美院,我就要来了!”

方琼穷追猛打:“天使,你顶多是乌鸦,还是断了翅膀的!哈哈哈……”

丁艺超,报考艺术类,专业通过,文化考试分数未达线。丁艺超的数学特烂,他是天生的数学盲。有人打听他高考数学分数时,他会说,那是我的隐私,你打听了做什么?

很少有人看到丁艺超做数学题。数学课上,丁艺超有时神游,有时梦游。

丁研究过,很多伟人数学都烂:***,钱钟书,季羡林……如果当年他们参加的是高考,中国历史要改写了吧!丁艺超长叹一声,自觉生不逢时!

高考,从来就是如此冷酷。你可以抱怨,但是,你只能面对!这群复读生,谁的心里没有酸楚?高考就是高考,尽管你的数学优秀如瞿智童,文章华美如李云鹏,口才出色如胡建……他们的梦境,瓷器般地美丽。然而,也是瓷器般地,被现实轻轻磕碰成碎片!

高考,不因为这些孩子的某些专长,而为他打开一扇门,或者一扇可以看见外面世界的小小窗户。高考自有它的法则,没有任何怜悯,它的那副冰冷的面孔从来没有变过。

当然,李云鹏在文章上的才华曾经找到了极好的施展空间。他写得出一封封极其煽情的情书。那个时代,电话还没有普及,没有手机与网络,书面交流是青年男女沟通的主要媒介。李云鹏将情书写好后,会悄悄夹在方琼的历史课本里。一来二去,就赢得了方琼的芳心。

李云鹏的语文常常考到高分。他曾经不无得意地吹嘘,学好语文得先学会写情书,这里面学问大呢:写好情书要情商高吧?语文也要!写情书文字要美吧?语文也要……

瞿智童更多地认为,自己高考失利是时运不济,造化弄人!他属于那种小考辉煌,而大考暗淡的人。那个黑色的七月,他的印象是燥热难当。他是怎么走进高考考场的,头脑里的记忆已经有些混沌。他接到高考试卷,他的手一直在哆嗦。心跳得要逃离胸膛,头脑一片空白……

胡建,快成高考专业户了。他的希望每年膨胀一次,然后像气球一样炸开。如此年复一年,他渐渐变得老成持重,渐渐失去青年人的朝气。他每天闷在教室的角落,背诵,做题,或者拧紧眉头想些什么。班上有时候有些热闹,发生一些新鲜事,胡建不关心,不打听。

他唯一的休闲,是去翻那本不知道翻了多少遍的《三国》。这时候,只要有人提议,他会很爽快的来一段“华容道放曹”或者“群英会”。也只有说书时,胡建才会焕发青年人应该有的活力。

窗外,几株法桐树正在悄悄地变换着颜色。时光在流走,法桐那宽大的叶片先是边缘有一圈黄色。接着,那黄色的圈渐渐向叶面,叶脉,叶柄辐射。终于,风起处,啪地一声,第一片落叶开始飞舞。秋天到了。

复读班,忙忙碌碌的一群人,他们也许无暇顾及窗外的季节更替。他们心里,只有时间的变化。那是日历一张张撕去后,一天比一天走近高考的压抑与焦躁。

本来,只有少数几个复读生,都是插在应届班复读。后来人数多起来,学校觉得这是块可开发的资源,办起复读班。

王校长逢会便讲办好复读班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可以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当然,还可以收点钱,这种名利双收的事,当然要把它做好喽……

于是,校园不起眼的角落聚焦了太多的目光。很多后来在应届年级推广的极端措施,率先在复读班试行。月考,旬考,周考,总之考试不断。

考试后,大家会被袁大同驱赶到走廊上。然后袁大同开始按照考试排名点名,考到高分的最先被点到名字。这些暂时的优胜者有优先选择座位的特权。考分不高的,灰溜溜的最后进来,后排就坐。

在成绩不错的学生里,只有胡建会放弃优先权。他每次都是默默地坐回自己的老位置,那个靠着后墙的位置。

这样一来,班上按照座位自然形成几个不同群落。大家戏称“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这些已经领略分数威力的孩子,心里更是沉了几分。

试卷,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为了节约纸张,字号小些,整个试卷上题目密密麻麻,挤挤挨挨。复读班每天大部分学习时间,就是应付这些永远做不完的试卷。

自习课时间,当你准备放松片刻,或者开始闹点恶作剧缓解一下气氛时,你一扭头,会看到袁大同的那张胖脸正贴在后窗玻璃上……

袁大同常会不失时机地发表演说,来激励大家苦学。他很动情地说了半天,最终能让大家能够记住的,是他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学不死的孩儿,吊不死的茄儿!他用方言讲这句时,别有一番风味。仿佛这励志的方言名句,还能不断散发出喜剧的情调来。

每天天快亮时,高进就会起床。他会在室外的光线可以看清书本时,处理好洗漱等生活琐事。然后,他走到晨雾弥漫的操场,开始他的晨读。

第一次高考栽在外语上,他必须抓紧补救。当朝阳升起,雾气散开,高进方才用手抹去头发上眉毛上的水珠,揉揉酸疼的眼睛,大步流星地走向教室……

明天是国庆节了,是复读班的第一个假期。今天的教室里,没有人谈论放假的事。甚至,袁大同宣布下午放学后就可以回家,教室里竟然没有听到一声欢呼。大家都沉着脸,默不作声。之后,几位女生开始低声抽泣……

寂静,本不该有的寂静。胡建最能理解这种寂静的分量。作为高考落榜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同样处境的人厮混在一起,直到内心最隐秘的伤口愈合。复读班,是那时胡建最愿意呆着的地方。

放假?回家?

邻居熟人的异样目光与窃窃私语,父亲强装笑容的脸和母亲哀怨的眼神,会让他倍受煎熬。今年高考成绩揭晓后,一向大大咧咧的父亲,似乎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

关了店门,父亲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看了半天,而母亲倚着床,盯着父亲看了半天,也流了半天眼泪……

袁大同此时也阴沉着脸,他见多了这样的氛围。其实,他在宣布国庆放假消息时的一瞬间,就预料到了这种寂静的出现。

袁大同很平静地说:“伙计们,勇敢地面对吧,我们不可能永远失败!记住,我们是折翼的天使,把失败的伤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熬过最悲伤的时刻……”

袁大同心里清楚,复读班的一年,会在痛苦,压抑,孤独中炼狱,这只是一个开始!

隔壁的理科复习班有了欢呼声,那种欢呼有种歇斯底里的成分。瞿智童轻蔑地认为,学理科的情商低,他们的快乐来得肤浅而简单!

下午,一些同学默默离校。方琼是她舅舅派来的轿车接走的。方琼离开后,李云鹏觉得孤独,骑着自行车回家了。

戴洋的姑姑住在学校附近,到学校来接走了她。

高进收拾起书本试卷,急匆匆回去,他这两天,要帮父母兄嫂做点农活。

胡建没有回去,他实在没有回去的心情。对于他来讲,需要找个硬壳把自己包裹起来,慢慢疗伤。或者,把自己与世界隔开,让自己一个人呼吸,一个人麻醉……

丁艺超没有回去,他要利用国庆假外出写生。

校园电台一遍又一遍地播放《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董文华唱的,当时她很红。后来,在她身上发生的事是无法预想的。就像这群在厄运中苦苦挣扎的复读生,他们也无法判断,下一次高考迎接他们的是怎样的命运!

高考给了他们挫伤,他们依然选择复读。因为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他们只能在煎熬中等待!

多年后,当这首歌熟悉的旋律响起,有过那段艰辛岁月的人,该有不同的记忆和理解吧!

编后语:关于《《天使,我们不流泪》:小镇复读班》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上古之七星魔刀》:,公孙与墨阳。》,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呆呆
呆呆 天津市 发表于:2019-02-23 16:12:26
《天使,我们不流泪》:小镇复读班《天使,我们不流泪》:小镇复读班急
你不懂我伤悲
你不懂我伤悲 福建省福州市 发表于:2019-02-23 16:09:46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Hi、逗逼
Hi、逗逼 四川省成都市 发表于:2019-02-23 16:04:06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加油!支持一下!
亨得电机
亨得电机 重庆市 发表于:2019-02-23 15:58:52
早更,多更啊,辛苦了,送朵花
百毒不侵
百毒不侵 山东省青岛市 发表于:2019-02-23 15:54:58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
荣誉
荣誉 新疆巴音郭楞州库尔勒市 发表于:2019-02-23 15:48:56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