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明》——土木风

发表时间:2019-01-23 12:37:48 作者:土木风 来源:qidian.com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放开那个系统》: 某个被附身的主角》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笑明》——土木风。

第一章 星遮日月之光辉

1584年,6月6日,晴。

蓝天,万里无云,圆日东升,弯月西坠。

虽是白日,但弯月清晰可见,那一天,日月同辉,在日月之间有一颗星辰闪闪发光,日月无法遮其光辉。

在星辰出现之时,有一个婴儿降生,这个婴儿就是迷一样的人,袁崇焕。

袁崇焕不是来历成迷,也不是去向成迷,更不是经历事迹成迷,而是历史评价成迷。

要知道历史只有黑白两面,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历史都是定型的,忠就是忠,奸就是奸,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比如岳飞就是忠,是民族英雄,是好人。秦桧就是奸,是卖国贼,是坏人。这就是黑白分明的历史评价。

可是到了袁崇焕这里就不一样,有人说袁崇焕是民族英雄,也有人说袁崇焕是卖国贼。民族英雄和卖国贼差别这么大的历史评价怎么能安在一个人身上?怎能如此黑白不分?后人对袁崇焕评价褒贬不一,民族英雄和卖国贼之间议论纷纷,历史评价在一个人身上差别如此巨大,千古以来只袁崇焕一人而已。

这一日,远在辽东的努尔哈赤很迷茫。

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在帮李成梁攻击阿台的营寨的时候被误杀,尼堪外兰趁机吞并了努尔哈赤祖父的大部分人马。

努尔哈赤得到消息的时候都懵了,努尔哈赤不甘心祖父,父亲被杀,也不甘心自己家族人马被尼堪外兰吞并,更不甘心自己由贵族子弟变成破落户。

努尔哈赤经过精心的调查,得知这都是尼堪外兰的阴谋。努尔哈赤祖父和尼堪外兰都是劝降阿台的人,尼堪外兰趁努尔哈赤祖父在阿台营寨劝降阿台的时候,煽动阿台的士兵作乱,引领明军攻击阿台营寨,致使努尔哈赤祖父一行人被杀,无一存活。然后随手吞并了努尔哈赤祖父的大部分人马,吞并的很彻底快速,这绝对是早有预谋。

努尔哈赤心中悲伤委屈愤怒,就去找李成梁申冤。可是努尔哈赤不够资格见李成梁,就找到了当时参与攻击阿台营寨的边境明军将领李通。

可是努尔哈赤不知道的是李通早被尼堪外兰买通,李通不但强硬的拒绝努尔哈赤,更是趁机宣称要于甲板筑城,命尼堪外兰为满洲国主。

此举是承认了尼堪外兰的合法地位,见尼堪外兰得到明军支持,努尔哈赤家族中观望的人都纷纷效忠尼堪外兰,更有一些努尔哈赤的亲族中人,为了自保,怕尼堪外兰杀掉他们,清除努尔哈赤家族的影响力,极力向尼堪外兰表达忠心,纷纷对神立誓,要去追杀努尔哈赤,把努尔哈赤的人头带回来。

一时间,努尔哈赤众叛亲离。尼堪外兰更是趁机要努尔哈赤往附。努尔哈赤完全明白自己被尼堪外兰算计,尼堪外兰的计策很毒,一环扣着一环。

努尔哈赤明白自己要是去尼堪外兰的地盘依附尼堪外兰,绝对会被尼堪外兰杀死,尼堪外兰绝对不允许自己活着,因为斩草要除根。可是努尔哈赤不去往附,尼堪外兰更有了出兵杀死努尔哈赤的借口。

一时间,努尔哈赤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上下不得。努尔哈赤气的脸通红,咬了咬牙,握紧了腰刀,做出了选择。

尼堪外兰出兵了,李通也出兵了,在尼堪外兰和李通联手之下,努尔哈赤败的很惨,被围住了,眼看就要被杀死,李成梁的夫人出面放了努尔哈赤。

如果只是这样,努尔哈赤也逃脱不了死局,就算努尔哈赤回去的途中收服了努尔哈赤祖父的一些死忠,努尔哈赤一样会被尼堪外兰派人追杀致死。

可是努尔哈赤回去后,李成梁给了努尔哈赤三十份敕书,三十匹马、一份都督的任免状。这些东西不算什么,但这代表着一个政治信号,努尔哈赤这个人不能动。

尼堪外兰依附于李成梁,自然不敢违抗李成梁,尼堪外兰放过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努尔哈赤保住了性命。

努尔哈赤回到家中,重整旧部,再加上途中收复的死忠,一共就几十人。努尔哈赤军事很有天赋,但努尔哈赤政治不行,努尔哈赤不知道三十份敕书,三十匹马、一份都督的任免状,是一份政治信号,是保命符。努尔哈赤很惶恐,努尔哈赤怕尼堪外兰杀过来,努尔哈赤认为尼堪外兰一定会斩草除根。

尼堪外兰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尼堪外兰夺了努尔哈赤家族的基业,尼堪外兰要杀努尔哈赤斩草除根。努尔哈赤和尼堪外兰之间仇恨不共戴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两人只能活一个,努尔哈赤决定先下手为强,努尔哈赤以祖传的十三副铠甲起兵报仇,开始了纵横天下,统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战争。

努尔哈赤人很少,但人少有人少的好处,不容易泄露机密。努尔哈赤像一只狼一样盯住尼堪外兰,等待下手的合适机会。

努尔哈赤得到消息,尼堪外兰携带妻子去打猎,努尔哈赤知道机会来了,就带人偷袭尼堪外兰。

尼堪外兰带的人马不少,虽然被努尔哈赤偷袭,但被亲信护住,仓惶逃走,努尔哈赤偷袭没能杀死尼堪外兰,被尼堪外兰逃到甲板城。

努尔哈赤趁机攻打因尼堪外兰逃走而群龙无首的图伦城,占领了图伦城。

努尔哈赤这次能以弱胜强打败尼堪外兰,占领图伦城,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努尔哈赤不守规矩,这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原理,因为乱拳是没有规矩的。

尼堪外兰被任命为满洲国主,努尔哈赤得到三十份敕书,三十匹马、一份都督的任免状。明面上两人都得到明朝的认证,两人之间是不能相互动手的,这也是尼堪外兰认为努尔哈赤不能动的原因。因为破坏规矩就会得罪明朝在辽东的代言人李成梁,会被李成梁制裁。

尼堪外兰不敢破坏规矩,努尔哈赤不懂这所谓的规矩,如果不是有这样的误会,一切将会不同,历史将被改写。

努尔哈赤占领了图伦城,尼堪外兰手底下的人不懂什么规矩,他们只知道努尔哈赤打败了尼堪外兰,他们崇拜强者,他们依附于强者,图伦城的人纷纷被努尔哈赤收编,努尔哈赤一时间兵强马壮,有了正面抗衡尼堪外兰的本钱。

努尔哈赤整编完图伦城人马,约萨尔浒城主诺米纳一起进攻甲板城。但诺米纳知道努尔哈赤破坏了规矩,会被李成梁制裁,以后将会没有努尔哈赤这号人物,而尼堪外兰会得到李成梁支持,诺米纳为了卖好于尼堪外兰,就把努尔哈赤的进攻计划告诉尼堪外兰。

尼堪外兰深信李成梁会为自己做主,努尔哈赤手底下的人马,以后将会是尼堪外兰的,尼堪外兰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就逃往抚顺附近的鹅尔浑城。

努尔哈赤查到是诺米纳告密于尼堪外兰,而诺米纳又未依约攻打甲板城,努尔哈赤把这些记入内心深处,默默的收编了甲板城的人马回去。

不久,诺米纳进攻巴尔达城,诺米纳不知死活的邀请努尔哈赤一起进攻,按诺米纳的理解,努尔哈赤将会被制裁,那攻打巴尔达城的好处就不用分给努尔哈赤,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结果诺米纳被努尔哈赤将计就计给灭了。

努尔哈赤很努力训练手下人马,以报仇杀死尼堪外兰为目标。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很残酷,努尔哈赤收到消息,李成梁密令兆佳城驻守李贷出兵消灭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对这份消息毫不怀疑,因为这份消息的主人曾救过努尔哈赤的命,给努尔哈赤传递消息的是李成梁的夫人。

努尔哈赤先下手为强,趁李贷不知道努尔哈赤已得到消息,李贷还未对努尔哈赤有所防备,一方有备,一方无备,努尔哈赤偷袭了兆佳城,生擒了李贷,然后努尔哈赤跑了。

在辽东李成梁就是天,李成梁要消灭谁,谁就必死无疑。努尔哈赤虽然狂妄,但也知道李成梁的厉害,想当初蒙古人是多么厉害,女真人只能在蒙古人手下讨饭吃,可是蒙古人被李成梁打残了,现在蒙古人连女真人都不如。

努尔哈赤躲起来了,努尔哈赤对未来很迷茫。投靠女真人中的强者,可是李成梁只要透露风声,那人就会绑着努尔哈赤送给李成梁。跑吧,可是整个辽东都是李成梁的天下,只要李成梁透露风声,努尔哈赤在辽东将无容身之地,整个辽东都会因讨好李成梁追击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弯弓如满月,箭如流星,射中了远处的鹿,努尔哈赤驱马向鹿奔去。努尔哈赤看着脚底下的鹿,心中很迷茫,自己对未来何去何从。

努尔哈赤抬头向天看去,只见蓝天,万里无云,圆日东升,弯月西坠,日月之间一颗星辰闪闪发光,日月无法遮挡起光辉。

努尔哈赤不知道是自己的克星袁崇焕出世,努尔哈赤以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指示,自己是天命所归,一颗野心在努尔哈赤心中生根发芽,努尔哈赤从此走上了统一女真人的道路。

李成梁很生气,尼堪外兰是自己的人,努尔哈赤竟然无视自己,擅自去攻打尼堪外兰。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努尔哈赤此举侵犯了李成梁的尊严,李成梁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原本努尔哈赤就是颗弃子,李成梁允许尼堪外兰吞并努尔哈赤家族人马,就是把努尔哈赤家族舍弃。可是在尼堪外兰和李通围攻努尔哈赤的时候,李成梁的夫人意外的看见了努尔哈赤,发现努尔哈赤很像李成梁,李成梁的夫人认为努尔哈赤是他们那个在乱军中失踪的孩子,就出面把努尔哈赤放了。

李成梁对此是不信的,努尔哈赤身世清清楚楚,怎么可能是他们那个在乱军中失踪的孩子。但李成梁碍于夫人的情面,给了努尔哈赤一线生机,三十份敕书,三十匹马、一份都督的任免状,是努尔哈赤的保命符,尼堪外兰果然上道,没有再去动努尔哈赤。

可是努尔哈赤却两次攻打尼堪外兰,还把诺米纳杀死了,这侵犯了李成梁的尊严,努尔哈赤必须制裁,否则以小论大,以后辽东谁还会听李成梁的,整个辽东都会失控。很多大事情都是从小事情引起的,比如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努尔哈赤必须死,谁的情面都不好使。

李成梁密令李贷消灭努尔哈赤,结果李贷被努尔哈赤消灭,然后努尔哈赤躲了起来。李成梁很生气,李成梁派人去查努尔哈赤的下落,只要找到努尔哈赤,李成梁亲自带兵灭了他。

说起李成梁,就不得不提李成梁的光辉事迹。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被朱元璋推翻,被朱元璋赶出中原。蒙古人一直试图打回中原,到了永乐时期,蒙古人积蓄了大部分力量,结果永乐皇帝朱棣五征蒙古,把蒙古人打残了,蒙古人分散成鞑靼,瓦刺,朵颜等等部落。

边境暂时得到了和平,可是和平不到三十年,边境又乱了起来,蒙古人瓦刺部落开始侵犯大明,正统皇帝《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皇帝本人做了蒙古人的俘虏,从此明朝边境不得太平。

蒙古人时不时侵犯明朝,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时不时抢上三五回,明朝边境的人民不是被杀就是被抢回去当奴隶,明朝边境人民的财物不是被抢走就是被烧掉,明朝边境被抢走和杀死的人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或数十万人。

明朝相忍为国,对待边境蒙古人作乱,明朝认为那是化外蛮夷,芥癣之疾,不足为虑。反正明朝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蒙古人要抢夺人口和财物,就让蒙古人抢去,抢够了就不抢了。

明朝号称天子守国门,可是国门屡遭被破,子民经常被蒙古人抢夺,明朝对此毫不理会,明朝就是这样天子守国门的,特么这样天子守国门,呵呵,天子守国门,一个笑话。

对了正德皇帝曾经领兵打过蒙古人,还打赢了,结果回去被一帮文臣骂了个狗血淋头。除此之外明朝并无其他对抗蒙古人的事例。

明朝边境长达一百五十年混乱,直到李成梁崛起,李成梁把蒙古人打残了,蒙古人从此再也无力侵犯明朝。

那时,女真人还是一片散沙,没有统一的号令,根本无力侵犯明朝。是什么原因让李成梁培养了努尔哈赤,李成梁帮助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最后把六堡送给努尔哈赤,让女真人有了抗衡明朝的本钱。

这是一个迷,这是一个千古之谜,这个千古之谜关乎到努尔哈赤的身世。

李成梁手下的密探送来消息,找到了努尔哈赤的下落。李成梁冷笑一声,决定亲自带兵灭了努尔哈赤。可是这时,李成梁收到一封信。

第二章 人乱江山之社稷

李成梁收到密探送来的消息,找到了努尔哈赤的下落。李成梁冷笑一声,决定亲自带兵灭了努尔哈赤。可是这时,李成梁收到一封信。

这封信的信封是红色的,信封的颜色不同,信的领域也不同,红色的信代表着李成梁那个在乱军中失踪孩子的消息。

李成梁停留下来,揭开了信封。李成梁看完信后,感慨万分,时也命也,李成梁差一点就要做出后悔终生的事情。努尔哈赤就是李成梁那个在乱军中失踪的孩子,所以努尔哈赤不被家人待见,从小就过着苦日子。

差一点,只差一点,只要信再慢一步,李成梁就要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上天待李成梁很厚道,上天待努尔哈赤更厚道。

这一天是1584年,6月6日。

李成梁感觉欠努尔哈赤很多,要补偿努尔哈赤,察觉到努尔哈赤想要什么?就给努尔哈赤什么。

努尔哈赤想要统一女真各部,李成梁就帮努尔哈赤,明着暗着帮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敌人太强大,李成梁就先把努尔哈赤的敌人打残。有人联合起来对付努尔哈赤,李成梁就把联合的人打散。有人要对付努尔哈赤,李成梁就先对付那人。

李成梁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后李成梁把六堡送给努尔哈赤,让明朝失去了遏制女真的重要堡垒。

李成梁那么做无非是让努尔哈赤当女真的王,等到努尔哈赤和明朝打几仗,明朝发现努尔哈赤大势已成,不能轻易消灭,努尔哈赤再一求和,明朝就会顺水推舟封努尔哈赤为女真的王,努尔哈赤得到明朝承认,地位就会安稳,努尔哈赤的子孙后代就能名正言顺统治女真人。

可是李成梁没有想到,努尔哈赤看到星遮日月之光辉的星象,野心极为膨胀。在李成梁死后,很积极的向明朝发起进攻,把明朝打疼了,明朝恼羞成怒,死也不肯议和。

明朝自己又很作死,失去了民心,亡了国。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和多尔衮很争气,直接入主中原。这是李成梁没有料到的事情,如果李成梁料到这些,会怎么做?也是一个迷。

袁崇焕家族小有资产,是做生意的,虽然算不上大富贵,但也说不上贫穷,属于地主阶级,所以袁崇焕能读的起书。

袁崇焕从小聪明好动,喜爱读书,思想灵活,求知欲极强。

比如袁崇焕读到李广射虎这篇文章时,很好奇李广这个人,就去钻研历史书,研究李广的生平事迹,很佩服李广这个人。

袁崇焕又读到王维的《老将行》这首诗中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就很好奇卫青这个人,卫青为什么比李广厉害。

袁崇焕就去研究卫青的生平事迹,更是将卫青和李广做对比。

最后袁崇焕得出结论,要是打架,十个卫青打不过一个李广,毕竟李广能一箭射进石头。

可是要是论行军打仗,十个李广打不过一个卫青,毕竟卫青征讨匈奴未曾一败,李广征讨匈奴未立寸功。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袁崇焕不明白,就继续钻研史书,最后从历史书中得到答案。“道,法,术。”李广治军用术,卫青治军用法,这就是根本的区别。

李广爱兵如子,行军打仗时,最后一个士兵不喝水,李广就不喝水,最后一个士兵不吃饭,李广就不吃饭。可是李广从不安排士兵守夜,没有严明的军纪,打仗全凭一时之勇,全靠个人魅力支撑,“术”者只能行一时。

卫青治军用法,赏罚分明,军纪严明,令行禁止,天下精兵莫不如此,这就是精兵的基本要求。只要一个军队能够做的令行禁止,就能称的上是精兵。“法”乃是万世之根基也。

袁崇焕因此喜爱上兵法。

在袁崇焕十岁的时候,袁崇焕在衣店看上一顶帽子,袁崇焕十分喜欢,袁崇焕也付了钱。可是县令的公子来到衣店,也看上了那顶帽子,袁崇焕的父亲就把那顶帽子送给县令的公子。

袁崇焕很不高兴,袁崇焕想到一句诗,有钱无权被人欺。

后来袁崇焕了解到家里做生意赚的钱,很大一部分都要打点官府,否则这生意就做不下去,就会倒闭,这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雨吃虾米,袁崇焕家是剥削者,也是被剥削者。主要原因是袁崇焕家上面没人,要是上面有人,就会一路大开绿灯,不需要打点。

这时,袁崇焕心中有一个愿望,就是做人上人,不想被别人欺压。袁崇焕从此开始钻研四书五经八股文,尽管袁崇焕不喜欢这些,可是袁崇焕还是努力读四书五经。袁崇焕更不想以后被人欺压,科举的袁崇焕唯一的出路。

袁崇焕成亲了,洞房花烛夜,袁崇焕并不高兴,袁崇焕更想金榜题名。

1607年,袁崇焕23岁,袁崇焕中了举人,袁崇焕很高兴,因为离袁崇焕的梦想更进了一步。

袁崇焕意气风发,去京城参加会试,考完后,袁崇焕很满意,认为这次一定会梦想成真,金榜题名。

会试考官看到袁崇焕的试卷很疯狂,一位同考官看完袁崇焕的试卷,连连叫好,很兴奋的举荐给主考官。

主考官很镇定看完试卷,说道:“不错,这是谁的试卷?”由于封卷,试卷上只有编号,没有姓名。

同考官说道:“我马上去查。”

虽然是封卷,可是当作弊发展成团伙时,这一切将没有意义。编号制度取代糊名制度,编号制度防止作弊比糊名制度强,因为糊名制度有人可以认笔迹。可是要是团伙作弊时,编号制度还是强于糊名制度,因为笔迹也有认错的时候,而编号只要不抄错,就不会出错。

同考官查完,说道:“是袁崇焕的试卷。”

“袁崇焕。”主考官皱了皱眉,说道,“和那几位阁老可有关系?”

“没有关系。”同考官摇头道。

“可是官宦世家子弟?”主考官问道。

“不是。”同考官摇头。

“同僚可曾打过招呼?”主考官问道。

“没有。”同考官摇头。

“是哪一派系的人?”主考官问道。

“没有听说过。”同考官摇头。

“可曾送过钱?”主考官问道。

“没有。”同考官摇头。

“那你添什么乱?名额本来就不够分的,一个没有关系的人你举荐什么?想死也别拉上我。”主考官把试卷往下一丢,愤怒的说道。

都说主考官好当,可谁知主考官的难。必须平衡各方面,和大佬有关系的人,你必须让他中,否则大佬会不高兴,会把你拿下。

官宦世家子弟你不能落,否则就是结了仇。同僚的面子必须给,否则会得罪人。

那些派系的人,同党众多,他们招揽有才学的人,良莠不齐,不会跟你打招呼,让你看着办,不该中的可以落,该中的你落了试试。

千里当官都为财,谁不爱财,送过钱的要适当放绿灯,这是为自己牟利。

要是哪一方面没有平衡好,就是一桩科举舞弊案。科举舞弊为什么能闹起来,就是背后有人,你把那一方的人给落了,那一方的人不同意,要把你拿下,推到重来,通俗点的说,就是分赃不均。要是背后没人,根本闹不起来,谁敢闹,革除功名,关入大牢。

要论作弊,第四等科场夹带。第三等买考题。第二等买考官。第一等上面有人,只要关系够硬,画一只乌龟就能中状元。比如《天仙配中的傅官保》。

会试发榜,袁崇焕没中。

袁崇焕毫不灰心,三年后再来,三年后再三年,再三年。

袁崇焕落榜四次,有些灰心,难道自己没有当官的命?可是袁崇焕心中不甘,不想认命。

直到袁崇焕读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后。袁崇焕悟了,袁崇焕的眼光开阔,开始放在了结交好友,诗词歌赋,名扬天下的道路上。

袁崇焕开始往来于官宦世家子弟之间,袁崇焕有才,很快得到了这些官宦子弟的认可。

但袁崇焕没有加入任何派系,因为加入了别人的派系,就成了别人的棋子,他们那里需要人,就会把你往那里放,需要什么人,就要你做什么人。敢反抗试试,一句不尊师重道,就把你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三年后,袁崇焕再次参加会试。

这次考官们看着袁崇焕的试卷,愣了。袁崇焕到底是谁的人。

有考官说道:“我听说袁崇焕和李御史的公子关系极好。”

又有考官说道:“我听说袁崇焕经常出入宋先生家。”

还有考官说道:“我听说张大人很看好袁崇焕。”

以上三人,但分属两个派系,就算同一派系也有不同的势力。

最后主考官说道:“算了,不管是哪一派系,袁崇焕都该中,要是不中,就有人不高兴了。”说完在袁崇焕的试卷上落笔写一个中字。

1619年,袁崇焕考中了进士。

袁崇焕由于刚入朝为官,不太懂官场规则,缺少孝敬,第一年分配的时候没有分配袁崇焕的官位。

袁崇焕回到家乡调了一笔钱。其实家人也支持袁崇焕,自从袁崇焕中了进士,需要打点的钱少了,袁崇焕官做的越好,袁家就会越好,要是袁崇焕官运亨通,就是袁家的崛起之日。所以没有分配官位,袁家人也着急,这笔钱出的心甘情愿。

第二年,袁崇焕的官位分配下来,福建邵武知县。

袁崇焕很快走马上任,袁崇焕爱民如子,事事亲为,邵武县的百姓很爱戴袁崇焕,邵武县在袁崇焕的精心治理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很快三年过去了,袁崇焕三年期满,回京城述职。

袁崇焕这次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把袁家的大半家产变卖后,送了一大笔钱给都察院御史侯恂,想进兵部。

侯恂很给力,收了钱就把事办了,袁崇焕的新官职是兵部职方司主事,六品。

这个新官职,袁崇焕没打算干,袁崇焕把这当成了一个跳板,跳到袁崇焕想去的位置。

袁崇焕决定铤而走险,要走非主流道路。

袁崇焕这样做,有两点。

一是,袁崇焕上面没人,官场的路不好走,这次送礼就送了大半的家产,下次就没钱送礼,可是要是敢不送礼,官位就可能被撸下来。

二是,现在朝堂不太平。现在是天启二年,文官东林党一家独大,阉党魏忠贤正在崛起。袁崇焕自从悟了后,就开始研究世事洞明皆学问,这门高深的文学,袁崇焕透过蛛丝马迹,看到了未来朝堂的动乱。

司礼监的最高领导王安为什么会被天启皇帝拿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谁让你和东林党走的近。

太监是皇帝的家奴,大臣是皇帝的家臣,家臣和家奴联合起来会怎样,会把皇帝架空。

上次家臣和家奴联合起来的代表人物是张居正和冯宝组合,他们把万历皇帝架空了。

万历皇帝在张居正面前只能装孙子,因为张居正可以把万历皇帝废掉。

张居正是一代贤相,对大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张居正也是贪官,更是权臣。张居正可以一言废立皇帝,权利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万历皇帝忍啊忍,终于忍到张居正死了,然后把张居正的家抄了,把冯宝拿下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天启皇帝怎肯重复万历皇帝的覆辙,王安和东林党走的近,就把王安拿下,扶持魏忠贤上位。要是魏忠贤和东林党走的近,魏忠贤也得被拿下,魏忠贤很幸运的站在了东林党的对立面,魏忠贤的职位得到保住。

要说历朝历代,哪个朝代文臣权利最大,当属明朝。哪个朝代太监权利最大,当属明朝。哪个朝代皇帝权利最小,当属明朝。这其中有必然的联系。

要知道一切都讲究平衡,比如用药,配置药材君臣相辅才是良药,臣强君弱就是毒药,明朝就是臣强君弱。

在明朝,文官一家独大,皇亲,贵爵,藩王,武官,后宫,都被文臣打入万劫不复之地,文臣又高举儒教大旗限制皇权。文官虽然有内斗,但是对外特别团结。在明朝能和文官抗衡的只有太监组成的阉党。

要不是有太监挡住文官,明朝早就不是姓朱的说了算,皇权早被儒权吞噬干净,皇帝就是傀儡,恐怕皇帝每天睡哪个女人也是文官说了算。文官会打着美色误国的旗号,给皇帝皇帝选一批丑女进宫,比如《天仙配中的董永》,然后把美女纳入自己家中,以文官的尿性绝对可能。

所以明朝太监权利很大,是明朝皇帝扶植起来对抗文官的,比如清朝,皇权高度集中,就没有太监什么事。

天启皇帝重用魏忠贤,就是为了对付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把皇权拿在手中。天启皇帝既然启用魏忠贤这个暗手,朝堂绝对会有很大的动荡,袁崇焕不想被牵扯,只能离开朝堂,去那个地方,朝堂再怎么乱,也不会牵扯那个地方,因为那个地方不能乱。

袁崇焕走了。

编后语:关于《《笑明》——土木风》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来自未来的我的女儿》免费试读_小cv》,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凌潇怡情
凌潇怡情 北京市大兴区 发表于:2019-01-23 12:53:39
《笑明》——土木风《笑明》——土木风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陕西省西安市 发表于:2019-01-23 12:51:09
回收咯
Skyoung
Skyoung 吉林省长春市 发表于:2019-01-23 12:48:18
老狮来给狗狗拜年啦!!!!!祝你新的一年工作顺利送上咖啡!
L.
L. 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2019-01-23 12:45:59
已收走,继续加油【呵呵】
快乐老实人
快乐老实人 广东省惠州市 发表于:2019-01-23 12:42:02
大家一起加油吧!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