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放开那个系统》: 某个被附身的主角》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笑明》——土木风。
第一章 星遮日月之光辉
1584年,6月6日,晴。
蓝天,万里无云,圆日东升,弯月西坠。
虽是白日,但弯月清晰可见,那一天,日月同辉,在日月之间有一颗星辰闪闪发光,日月无法遮其光辉。
在星辰出现之时,有一个婴儿降生,这个婴儿就是迷一样的人,袁崇焕。
袁崇焕不是来历成迷,也不是去向成迷,更不是经历事迹成迷,而是历史评价成迷。
要知道历史只有黑白两面,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历史都是定型的,忠就是忠,奸就是奸,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比如岳飞就是忠,是民族英雄,是好人。秦桧就是奸,是卖国贼,是坏人。这就是黑白分明的历史评价。
可是到了袁崇焕这里就不一样,有人说袁崇焕是民族英雄,也有人说袁崇焕是卖国贼。民族英雄和卖国贼差别这么大的历史评价怎么能安在一个人身上?怎能如此黑白不分?后人对袁崇焕评价褒贬不一,民族英雄和卖国贼之间议论纷纷,历史评价在一个人身上差别如此巨大,千古以来只袁崇焕一人而已。
这一日,远在辽东的努尔哈赤很迷茫。
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在帮李成梁攻击阿台的营寨的时候被误杀,尼堪外兰趁机吞并了努尔哈赤祖父的大部分人马。
努尔哈赤得到消息的时候都懵了,努尔哈赤不甘心祖父,父亲被杀,也不甘心自己家族人马被尼堪外兰吞并,更不甘心自己由贵族子弟变成破落户。
努尔哈赤经过精心的调查,得知这都是尼堪外兰的阴谋。努尔哈赤祖父和尼堪外兰都是劝降阿台的人,尼堪外兰趁努尔哈赤祖父在阿台营寨劝降阿台的时候,煽动阿台的士兵作乱,引领明军攻击阿台营寨,致使努尔哈赤祖父一行人被杀,无一存活。然后随手吞并了努尔哈赤祖父的大部分人马,吞并的很彻底快速,这绝对是早有预谋。
努尔哈赤心中悲伤委屈愤怒,就去找李成梁申冤。可是努尔哈赤不够资格见李成梁,就找到了当时参与攻击阿台营寨的边境明军将领李通。
可是努尔哈赤不知道的是李通早被尼堪外兰买通,李通不但强硬的拒绝努尔哈赤,更是趁机宣称要于甲板筑城,命尼堪外兰为满洲国主。
此举是承认了尼堪外兰的合法地位,见尼堪外兰得到明军支持,努尔哈赤家族中观望的人都纷纷效忠尼堪外兰,更有一些努尔哈赤的亲族中人,为了自保,怕尼堪外兰杀掉他们,清除努尔哈赤家族的影响力,极力向尼堪外兰表达忠心,纷纷对神立誓,要去追杀努尔哈赤,把努尔哈赤的人头带回来。
一时间,努尔哈赤众叛亲离。尼堪外兰更是趁机要努尔哈赤往附。努尔哈赤完全明白自己被尼堪外兰算计,尼堪外兰的计策很毒,一环扣着一环。
努尔哈赤明白自己要是去尼堪外兰的地盘依附尼堪外兰,绝对会被尼堪外兰杀死,尼堪外兰绝对不允许自己活着,因为斩草要除根。可是努尔哈赤不去往附,尼堪外兰更有了出兵杀死努尔哈赤的借口。
一时间,努尔哈赤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上下不得。努尔哈赤气的脸通红,咬了咬牙,握紧了腰刀,做出了选择。
尼堪外兰出兵了,李通也出兵了,在尼堪外兰和李通联手之下,努尔哈赤败的很惨,被围住了,眼看就要被杀死,李成梁的夫人出面放了努尔哈赤。
如果只是这样,努尔哈赤也逃脱不了死局,就算努尔哈赤回去的途中收服了努尔哈赤祖父的一些死忠,努尔哈赤一样会被尼堪外兰派人追杀致死。
可是努尔哈赤回去后,李成梁给了努尔哈赤三十份敕书,三十匹马、一份都督的任免状。这些东西不算什么,但这代表着一个政治信号,努尔哈赤这个人不能动。
尼堪外兰依附于李成梁,自然不敢违抗李成梁,尼堪外兰放过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努尔哈赤保住了性命。
努尔哈赤回到家中,重整旧部,再加上途中收复的死忠,一共就几十人。努尔哈赤军事很有天赋,但努尔哈赤政治不行,努尔哈赤不知道三十份敕书,三十匹马、一份都督的任免状,是一份政治信号,是保命符。努尔哈赤很惶恐,努尔哈赤怕尼堪外兰杀过来,努尔哈赤认为尼堪外兰一定会斩草除根。
尼堪外兰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尼堪外兰夺了努尔哈赤家族的基业,尼堪外兰要杀努尔哈赤斩草除根。努尔哈赤和尼堪外兰之间仇恨不共戴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两人只能活一个,努尔哈赤决定先下手为强,努尔哈赤以祖传的十三副铠甲起兵报仇,开始了纵横天下,统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战争。
努尔哈赤人很少,但人少有人少的好处,不容易泄露机密。努尔哈赤像一只狼一样盯住尼堪外兰,等待下手的合适机会。
努尔哈赤得到消息,尼堪外兰携带妻子去打猎,努尔哈赤知道机会来了,就带人偷袭尼堪外兰。
尼堪外兰带的人马不少,虽然被努尔哈赤偷袭,但被亲信护住,仓惶逃走,努尔哈赤偷袭没能杀死尼堪外兰,被尼堪外兰逃到甲板城。
努尔哈赤趁机攻打因尼堪外兰逃走而群龙无首的图伦城,占领了图伦城。
努尔哈赤这次能以弱胜强打败尼堪外兰,占领图伦城,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努尔哈赤不守规矩,这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原理,因为乱拳是没有规矩的。
尼堪外兰被任命为满洲国主,努尔哈赤得到三十份敕书,三十匹马、一份都督的任免状。明面上两人都得到明朝的认证,两人之间是不能相互动手的,这也是尼堪外兰认为努尔哈赤不能动的原因。因为破坏规矩就会得罪明朝在辽东的代言人李成梁,会被李成梁制裁。
尼堪外兰不敢破坏规矩,努尔哈赤不懂这所谓的规矩,如果不是有这样的误会,一切将会不同,历史将被改写。
努尔哈赤占领了图伦城,尼堪外兰手底下的人不懂什么规矩,他们只知道努尔哈赤打败了尼堪外兰,他们崇拜强者,他们依附于强者,图伦城的人纷纷被努尔哈赤收编,努尔哈赤一时间兵强马壮,有了正面抗衡尼堪外兰的本钱。
努尔哈赤整编完图伦城人马,约萨尔浒城主诺米纳一起进攻甲板城。但诺米纳知道努尔哈赤破坏了规矩,会被李成梁制裁,以后将会没有努尔哈赤这号人物,而尼堪外兰会得到李成梁支持,诺米纳为了卖好于尼堪外兰,就把努尔哈赤的进攻计划告诉尼堪外兰。
尼堪外兰深信李成梁会为自己做主,努尔哈赤手底下的人马,以后将会是尼堪外兰的,尼堪外兰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就逃往抚顺附近的鹅尔浑城。
努尔哈赤查到是诺米纳告密于尼堪外兰,而诺米纳又未依约攻打甲板城,努尔哈赤把这些记入内心深处,默默的收编了甲板城的人马回去。
不久,诺米纳进攻巴尔达城,诺米纳不知死活的邀请努尔哈赤一起进攻,按诺米纳的理解,努尔哈赤将会被制裁,那攻打巴尔达城的好处就不用分给努尔哈赤,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结果诺米纳被努尔哈赤将计就计给灭了。
努尔哈赤很努力训练手下人马,以报仇杀死尼堪外兰为目标。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很残酷,努尔哈赤收到消息,李成梁密令兆佳城驻守李贷出兵消灭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对这份消息毫不怀疑,因为这份消息的主人曾救过努尔哈赤的命,给努尔哈赤传递消息的是李成梁的夫人。
努尔哈赤先下手为强,趁李贷不知道努尔哈赤已得到消息,李贷还未对努尔哈赤有所防备,一方有备,一方无备,努尔哈赤偷袭了兆佳城,生擒了李贷,然后努尔哈赤跑了。
在辽东李成梁就是天,李成梁要消灭谁,谁就必死无疑。努尔哈赤虽然狂妄,但也知道李成梁的厉害,想当初蒙古人是多么厉害,女真人只能在蒙古人手下讨饭吃,可是蒙古人被李成梁打残了,现在蒙古人连女真人都不如。
努尔哈赤躲起来了,努尔哈赤对未来很迷茫。投靠女真人中的强者,可是李成梁只要透露风声,那人就会绑着努尔哈赤送给李成梁。跑吧,可是整个辽东都是李成梁的天下,只要李成梁透露风声,努尔哈赤在辽东将无容身之地,整个辽东都会因讨好李成梁追击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弯弓如满月,箭如流星,射中了远处的鹿,努尔哈赤驱马向鹿奔去。努尔哈赤看着脚底下的鹿,心中很迷茫,自己对未来何去何从。
努尔哈赤抬头向天看去,只见蓝天,万里无云,圆日东升,弯月西坠,日月之间一颗星辰闪闪发光,日月无法遮挡起光辉。
努尔哈赤不知道是自己的克星袁崇焕出世,努尔哈赤以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指示,自己是天命所归,一颗野心在努尔哈赤心中生根发芽,努尔哈赤从此走上了统一女真人的道路。
李成梁很生气,尼堪外兰是自己的人,努尔哈赤竟然无视自己,擅自去攻打尼堪外兰。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努尔哈赤此举侵犯了李成梁的尊严,李成梁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原本努尔哈赤就是颗弃子,李成梁允许尼堪外兰吞并努尔哈赤家族人马,就是把努尔哈赤家族舍弃。可是在尼堪外兰和李通围攻努尔哈赤的时候,李成梁的夫人意外的看见了努尔哈赤,发现努尔哈赤很像李成梁,李成梁的夫人认为努尔哈赤是他们那个在乱军中失踪的孩子,就出面把努尔哈赤放了。
李成梁对此是不信的,努尔哈赤身世清清楚楚,怎么可能是他们那个在乱军中失踪的孩子。但李成梁碍于夫人的情面,给了努尔哈赤一线生机,三十份敕书,三十匹马、一份都督的任免状,是努尔哈赤的保命符,尼堪外兰果然上道,没有再去动努尔哈赤。
可是努尔哈赤却两次攻打尼堪外兰,还把诺米纳杀死了,这侵犯了李成梁的尊严,努尔哈赤必须制裁,否则以小论大,以后辽东谁还会听李成梁的,整个辽东都会失控。很多大事情都是从小事情引起的,比如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努尔哈赤必须死,谁的情面都不好使。
李成梁密令李贷消灭努尔哈赤,结果李贷被努尔哈赤消灭,然后努尔哈赤躲了起来。李成梁很生气,李成梁派人去查努尔哈赤的下落,只要找到努尔哈赤,李成梁亲自带兵灭了他。
说起李成梁,就不得不提李成梁的光辉事迹。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被朱元璋推翻,被朱元璋赶出中原。蒙古人一直试图打回中原,到了永乐时期,蒙古人积蓄了大部分力量,结果永乐皇帝朱棣五征蒙古,把蒙古人打残了,蒙古人分散成鞑靼,瓦刺,朵颜等等部落。
边境暂时得到了和平,可是和平不到三十年,边境又乱了起来,蒙古人瓦刺部落开始侵犯大明,正统皇帝《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皇帝本人做了蒙古人的俘虏,从此明朝边境不得太平。
蒙古人时不时侵犯明朝,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时不时抢上三五回,明朝边境的人民不是被杀就是被抢回去当奴隶,明朝边境人民的财物不是被抢走就是被烧掉,明朝边境被抢走和杀死的人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或数十万人。
明朝相忍为国,对待边境蒙古人作乱,明朝认为那是化外蛮夷,芥癣之疾,不足为虑。反正明朝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蒙古人要抢夺人口和财物,就让蒙古人抢去,抢够了就不抢了。
明朝号称天子守国门,可是国门屡遭被破,子民经常被蒙古人抢夺,明朝对此毫不理会,明朝就是这样天子守国门的,特么这样天子守国门,呵呵,天子守国门,一个笑话。
对了正德皇帝曾经领兵打过蒙古人,还打赢了,结果回去被一帮文臣骂了个狗血淋头。除此之外明朝并无其他对抗蒙古人的事例。
明朝边境长达一百五十年混乱,直到李成梁崛起,李成梁把蒙古人打残了,蒙古人从此再也无力侵犯明朝。
那时,女真人还是一片散沙,没有统一的号令,根本无力侵犯明朝。是什么原因让李成梁培养了努尔哈赤,李成梁帮助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最后把六堡送给努尔哈赤,让女真人有了抗衡明朝的本钱。
这是一个迷,这是一个千古之谜,这个千古之谜关乎到努尔哈赤的身世。
李成梁手下的密探送来消息,找到了努尔哈赤的下落。李成梁冷笑一声,决定亲自带兵灭了努尔哈赤。可是这时,李成梁收到一封信。
第二章 人乱江山之社稷
李成梁收到密探送来的消息,找到了努尔哈赤的下落。李成梁冷笑一声,决定亲自带兵灭了努尔哈赤。可是这时,李成梁收到一封信。
这封信的信封是红色的,信封的颜色不同,信的领域也不同,红色的信代表着李成梁那个在乱军中失踪孩子的消息。
李成梁停留下来,揭开了信封。李成梁看完信后,感慨万分,时也命也,李成梁差一点就要做出后悔终生的事情。努尔哈赤就是李成梁那个在乱军中失踪的孩子,所以努尔哈赤不被家人待见,从小就过着苦日子。
差一点,只差一点,只要信再慢一步,李成梁就要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上天待李成梁很厚道,上天待努尔哈赤更厚道。
这一天是1584年,6月6日。
李成梁感觉欠努尔哈赤很多,要补偿努尔哈赤,察觉到努尔哈赤想要什么?就给努尔哈赤什么。
努尔哈赤想要统一女真各部,李成梁就帮努尔哈赤,明着暗着帮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敌人太强大,李成梁就先把努尔哈赤的敌人打残。有人联合起来对付努尔哈赤,李成梁就把联合的人打散。有人要对付努尔哈赤,李成梁就先对付那人。
李成梁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后李成梁把六堡送给努尔哈赤,让明朝失去了遏制女真的重要堡垒。
李成梁那么做无非是让努尔哈赤当女真的王,等到努尔哈赤和明朝打几仗,明朝发现努尔哈赤大势已成,不能轻易消灭,努尔哈赤再一求和,明朝就会顺水推舟封努尔哈赤为女真的王,努尔哈赤得到明朝承认,地位就会安稳,努尔哈赤的子孙后代就能名正言顺统治女真人。
可是李成梁没有想到,努尔哈赤看到星遮日月之光辉的星象,野心极为膨胀。在李成梁死后,很积极的向明朝发起进攻,把明朝打疼了,明朝恼羞成怒,死也不肯议和。
明朝自己又很作死,失去了民心,亡了国。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和多尔衮很争气,直接入主中原。这是李成梁没有料到的事情,如果李成梁料到这些,会怎么做?也是一个迷。
袁崇焕家族小有资产,是做生意的,虽然算不上大富贵,但也说不上贫穷,属于地主阶级,所以袁崇焕能读的起书。
袁崇焕从小聪明好动,喜爱读书,思想灵活,求知欲极强。
比如袁崇焕读到李广射虎这篇文章时,很好奇李广这个人,就去钻研历史书,研究李广的生平事迹,很佩服李广这个人。
袁崇焕又读到王维的《老将行》这首诗中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就很好奇卫青这个人,卫青为什么比李广厉害。
袁崇焕就去研究卫青的生平事迹,更是将卫青和李广做对比。
最后袁崇焕得出结论,要是打架,十个卫青打不过一个李广,毕竟李广能一箭射进石头。
可是要是论行军打仗,十个李广打不过一个卫青,毕竟卫青征讨匈奴未曾一败,李广征讨匈奴未立寸功。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袁崇焕不明白,就继续钻研史书,最后从历史书中得到答案。“道,法,术。”李广治军用术,卫青治军用法,这就是根本的区别。
李广爱兵如子,行军打仗时,最后一个士兵不喝水,李广就不喝水,最后一个士兵不吃饭,李广就不吃饭。可是李广从不安排士兵守夜,没有严明的军纪,打仗全凭一时之勇,全靠个人魅力支撑,“术”者只能行一时。
卫青治军用法,赏罚分明,军纪严明,令行禁止,天下精兵莫不如此,这就是精兵的基本要求。只要一个军队能够做的令行禁止,就能称的上是精兵。“法”乃是万世之根基也。
袁崇焕因此喜爱上兵法。
在袁崇焕十岁的时候,袁崇焕在衣店看上一顶帽子,袁崇焕十分喜欢,袁崇焕也付了钱。可是县令的公子来到衣店,也看上了那顶帽子,袁崇焕的父亲就把那顶帽子送给县令的公子。
袁崇焕很不高兴,袁崇焕想到一句诗,有钱无权被人欺。
后来袁崇焕了解到家里做生意赚的钱,很大一部分都要打点官府,否则这生意就做不下去,就会倒闭,这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雨吃虾米,袁崇焕家是剥削者,也是被剥削者。主要原因是袁崇焕家上面没人,要是上面有人,就会一路大开绿灯,不需要打点。
这时,袁崇焕心中有一个愿望,就是做人上人,不想被别人欺压。袁崇焕从此开始钻研四书五经八股文,尽管袁崇焕不喜欢这些,可是袁崇焕还是努力读四书五经。袁崇焕更不想以后被人欺压,科举的袁崇焕唯一的出路。
袁崇焕成亲了,洞房花烛夜,袁崇焕并不高兴,袁崇焕更想金榜题名。
1607年,袁崇焕23岁,袁崇焕中了举人,袁崇焕很高兴,因为离袁崇焕的梦想更进了一步。
袁崇焕意气风发,去京城参加会试,考完后,袁崇焕很满意,认为这次一定会梦想成真,金榜题名。
会试考官看到袁崇焕的试卷很疯狂,一位同考官看完袁崇焕的试卷,连连叫好,很兴奋的举荐给主考官。
主考官很镇定看完试卷,说道:“不错,这是谁的试卷?”由于封卷,试卷上只有编号,没有姓名。
同考官说道:“我马上去查。”
虽然是封卷,可是当作弊发展成团伙时,这一切将没有意义。编号制度取代糊名制度,编号制度防止作弊比糊名制度强,因为糊名制度有人可以认笔迹。可是要是团伙作弊时,编号制度还是强于糊名制度,因为笔迹也有认错的时候,而编号只要不抄错,就不会出错。
同考官查完,说道:“是袁崇焕的试卷。”
“袁崇焕。”主考官皱了皱眉,说道,“和那几位阁老可有关系?”
“没有关系。”同考官摇头道。
“可是官宦世家子弟?”主考官问道。
“不是。”同考官摇头。
“同僚可曾打过招呼?”主考官问道。
“没有。”同考官摇头。
“是哪一派系的人?”主考官问道。
“没有听说过。”同考官摇头。
“可曾送过钱?”主考官问道。
“没有。”同考官摇头。
“那你添什么乱?名额本来就不够分的,一个没有关系的人你举荐什么?想死也别拉上我。”主考官把试卷往下一丢,愤怒的说道。
都说主考官好当,可谁知主考官的难。必须平衡各方面,和大佬有关系的人,你必须让他中,否则大佬会不高兴,会把你拿下。
官宦世家子弟你不能落,否则就是结了仇。同僚的面子必须给,否则会得罪人。
那些派系的人,同党众多,他们招揽有才学的人,良莠不齐,不会跟你打招呼,让你看着办,不该中的可以落,该中的你落了试试。
千里当官都为财,谁不爱财,送过钱的要适当放绿灯,这是为自己牟利。
要是哪一方面没有平衡好,就是一桩科举舞弊案。科举舞弊为什么能闹起来,就是背后有人,你把那一方的人给落了,那一方的人不同意,要把你拿下,推到重来,通俗点的说,就是分赃不均。要是背后没人,根本闹不起来,谁敢闹,革除功名,关入大牢。
要论作弊,第四等科场夹带。第三等买考题。第二等买考官。第一等上面有人,只要关系够硬,画一只乌龟就能中状元。比如《天仙配中的傅官保》。
会试发榜,袁崇焕没中。
袁崇焕毫不灰心,三年后再来,三年后再三年,再三年。
袁崇焕落榜四次,有些灰心,难道自己没有当官的命?可是袁崇焕心中不甘,不想认命。
直到袁崇焕读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后。袁崇焕悟了,袁崇焕的眼光开阔,开始放在了结交好友,诗词歌赋,名扬天下的道路上。
袁崇焕开始往来于官宦世家子弟之间,袁崇焕有才,很快得到了这些官宦子弟的认可。
但袁崇焕没有加入任何派系,因为加入了别人的派系,就成了别人的棋子,他们那里需要人,就会把你往那里放,需要什么人,就要你做什么人。敢反抗试试,一句不尊师重道,就把你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三年后,袁崇焕再次参加会试。
这次考官们看着袁崇焕的试卷,愣了。袁崇焕到底是谁的人。
有考官说道:“我听说袁崇焕和李御史的公子关系极好。”
又有考官说道:“我听说袁崇焕经常出入宋先生家。”
还有考官说道:“我听说张大人很看好袁崇焕。”
以上三人,但分属两个派系,就算同一派系也有不同的势力。
最后主考官说道:“算了,不管是哪一派系,袁崇焕都该中,要是不中,就有人不高兴了。”说完在袁崇焕的试卷上落笔写一个中字。
1619年,袁崇焕考中了进士。
袁崇焕由于刚入朝为官,不太懂官场规则,缺少孝敬,第一年分配的时候没有分配袁崇焕的官位。
袁崇焕回到家乡调了一笔钱。其实家人也支持袁崇焕,自从袁崇焕中了进士,需要打点的钱少了,袁崇焕官做的越好,袁家就会越好,要是袁崇焕官运亨通,就是袁家的崛起之日。所以没有分配官位,袁家人也着急,这笔钱出的心甘情愿。
第二年,袁崇焕的官位分配下来,福建邵武知县。
袁崇焕很快走马上任,袁崇焕爱民如子,事事亲为,邵武县的百姓很爱戴袁崇焕,邵武县在袁崇焕的精心治理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很快三年过去了,袁崇焕三年期满,回京城述职。
袁崇焕这次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把袁家的大半家产变卖后,送了一大笔钱给都察院御史侯恂,想进兵部。
侯恂很给力,收了钱就把事办了,袁崇焕的新官职是兵部职方司主事,六品。
这个新官职,袁崇焕没打算干,袁崇焕把这当成了一个跳板,跳到袁崇焕想去的位置。
袁崇焕决定铤而走险,要走非主流道路。
袁崇焕这样做,有两点。
一是,袁崇焕上面没人,官场的路不好走,这次送礼就送了大半的家产,下次就没钱送礼,可是要是敢不送礼,官位就可能被撸下来。
二是,现在朝堂不太平。现在是天启二年,文官东林党一家独大,阉党魏忠贤正在崛起。袁崇焕自从悟了后,就开始研究世事洞明皆学问,这门高深的文学,袁崇焕透过蛛丝马迹,看到了未来朝堂的动乱。
司礼监的最高领导王安为什么会被天启皇帝拿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谁让你和东林党走的近。
太监是皇帝的家奴,大臣是皇帝的家臣,家臣和家奴联合起来会怎样,会把皇帝架空。
上次家臣和家奴联合起来的代表人物是张居正和冯宝组合,他们把万历皇帝架空了。
万历皇帝在张居正面前只能装孙子,因为张居正可以把万历皇帝废掉。
张居正是一代贤相,对大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张居正也是贪官,更是权臣。张居正可以一言废立皇帝,权利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万历皇帝忍啊忍,终于忍到张居正死了,然后把张居正的家抄了,把冯宝拿下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天启皇帝怎肯重复万历皇帝的覆辙,王安和东林党走的近,就把王安拿下,扶持魏忠贤上位。要是魏忠贤和东林党走的近,魏忠贤也得被拿下,魏忠贤很幸运的站在了东林党的对立面,魏忠贤的职位得到保住。
要说历朝历代,哪个朝代文臣权利最大,当属明朝。哪个朝代太监权利最大,当属明朝。哪个朝代皇帝权利最小,当属明朝。这其中有必然的联系。
要知道一切都讲究平衡,比如用药,配置药材君臣相辅才是良药,臣强君弱就是毒药,明朝就是臣强君弱。
在明朝,文官一家独大,皇亲,贵爵,藩王,武官,后宫,都被文臣打入万劫不复之地,文臣又高举儒教大旗限制皇权。文官虽然有内斗,但是对外特别团结。在明朝能和文官抗衡的只有太监组成的阉党。
要不是有太监挡住文官,明朝早就不是姓朱的说了算,皇权早被儒权吞噬干净,皇帝就是傀儡,恐怕皇帝每天睡哪个女人也是文官说了算。文官会打着美色误国的旗号,给皇帝皇帝选一批丑女进宫,比如《天仙配中的董永》,然后把美女纳入自己家中,以文官的尿性绝对可能。
所以明朝太监权利很大,是明朝皇帝扶植起来对抗文官的,比如清朝,皇权高度集中,就没有太监什么事。
天启皇帝重用魏忠贤,就是为了对付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把皇权拿在手中。天启皇帝既然启用魏忠贤这个暗手,朝堂绝对会有很大的动荡,袁崇焕不想被牵扯,只能离开朝堂,去那个地方,朝堂再怎么乱,也不会牵扯那个地方,因为那个地方不能乱。
袁崇焕走了。
编后语:关于《《笑明》——土木风》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来自未来的我的女儿》免费试读_小cv》,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