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火影之血骨魔像》——沐风小城》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晋颜血》免费试读_上林春。
第一章 自古老四出皇帝
孟夏时节,天气渐渐炎热,雨水也渐渐多了起来,外面正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雨水沿着屋顶的缝隙,一滴一滴的滴入了陶罐当中,发出清脆的叮咚声音。
杨彦跪坐在竹床上,一动不动,如泥塑的菩萨般,直到一个小时过去……不,现在该叫时辰了,半个时辰过去。
是的,他穿越了,足足花了半个时辰,他才接受了穿越的现实。
生前,杨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老师,也是附属医院的主治医生,即将跨入中年油腻男的行列,因为前两天刚刚与妻子离婚,心情有些恍惚,结果在从医院去学校的路上,出了车祸身亡。
现在的这具身体属于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没有正名,别人称他四奴,大概是名贱好养的意思,在他上面,曾有过三个兄姊。
长兄被征发徭役,死在了去淮阴的路上,二姊嫁去了荆州,了无音讯,三兄数年前染风寒,家里卖了地为他治病,可惜回天乏术,地也没了,父母也陆续于一两年内因病离世。
四奴尚未婚娶,家里只剩下了自己。
这个家,只是一间破旧的芦草屋,即以芦苇杆子束成的墙,上面覆以茅草,四壁透着微光,屋里也没什么家什,除了一张竹床,便是一只用几块木板拼成的柜子,还有茅草和柴刀,铁锹等最基本的工具。
“哎!”
杨彦叹了一口气,他想到了自己的那十二岁的女儿,和白发苍苍的父母。
那音容笑貌浮现在眼前,可是他知道,自己回不去了,所处的时代是东晋太兴三年,即公元320年,虽然身处于同一个城市,时间却跨越了整整1700年!
这时,他唯有庆幸及时与妻子离了婚,自己的抚恤与赔偿足够女儿的成长与父母的养老,虽然离婚不是他所愿,他的心里还有着那个女人,但是也只能这么想了。
杨彦强迫自己回到现实,却是浑身一震,现出了惊喜之色。
传说人死的一刹那,生前的记忆会事无巨漏,走马观花般一一闪现,杨彦便是深切的经历了一次,而且所有的记忆全都清晰异常,强行刻印在了脑海中,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与兴趣爱好,也包括很多早已忘记的书籍和资料,也许这就是死过一次的福利吧。
“哈哈!”
杨彦开怀一笑,作为一个现代人,等同于在大脑中装了一部百科全书,未来的生活还用担心吗?
“等等!”
笑声刚出,杨彦又想到了一个极为可怕的问题。
所谓士庶分明,讲的正是两晋南北朝,士族掌握政治权力与大部分的资源,庶族由地主、地方豪强、异族酋帅与大商人组成,虽然政治地位不高,但是可以当浊官或胥吏,在经济上拥有财务自由。
而自己的阶层属于平民,在当时叫做良人,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贩,承受着最重的苛捐杂税,自己是靠编织草鞋为生,因为不够勤快,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不过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在良人下面,还有贱口这一阶层,包括奴婢、佃户、部曲、军户、工户等一系列失去自由的人。
如果自己因为某方面的能力被高门士族或官府看中,绝对不可能礼贤下士来邀请自己,而是把自己编入部曲或工户这一阶层,从此失去人生自由,那真是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很明显,自己连庶族都不是,只是挣扎在生存边缘的底层良人,权贵想对付自己太容易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许久,杨彦喃喃着,在没有足够的能力之前,绝不能随便弄些发明创造出来,反倒是优雅的仪容与文章诗词,才是晋身的敲门砖啊!
“四奴啊四奴,你也别不服,自古老四出皇帝,汉文帝、汉明帝、汉和帝、北周武帝、明成祖、雍正、乾隆、咸丰都是老四,老天爷让我上了你的身,这是天意啊,现在,我该弄点吃的了!”
对未来的生活做了粗陋的规划,杨彦从床上站了起来,却是两条腿又酸又麻,差点跌到地上,毕竟他是现代人,很不适应跪坐这么长的时间。
幸好他的前世是中医老师,有着浑厚的中医底子,自己给自己按摩了一阵子,两条腿才渐渐地恢复了正常,然后踏上草履,走入边上的灶屋,揭开锅一看,连一粒麦子都没有。
当时的江东,白米饭属于奢侈品,只有士庶两族才吃得起,良人和贱口以麦饭为主,讲究点的,把小麦磨成面粉,做成粗面条或者摊饼吃。
四奴是以吃麦饭为生,就是把麦子磨碎,连皮一起煮了吃,非常难吃,也一直被认为野人农夫之食,是清贫的象征,因此有官员食麦饭而不饷新米,被称作廉吏,也有儿媳自己吃米,让婆婆吃麦饭被骂作不孝,不过这时的杨彦,连一顿麦饭都吃不上。
通常来说,没有饭吃可以捕鱼,现代人都很精通捕鱼,可是士族有圈占山泽的权力,湖泊和水塘几乎都属于朝庭或士族,如北湖(今玄武湖)属于皇家,燕雀湖(今前湖)属于吴郡陆氏与瓦官寺共有。
平民百姓去湖泊捕鱼,会被看守湖泊的奴仆索要钱财,如果拿不出钱,那就把命留下来吧,在那个时代,因为偷窃士族财产被活活打死等于死了白死!
捕鱼的风险太大,杨彦眯着眼睛想了想,找出了几根绣花针,取了两根,把针尖磨成三角形,主要是三角形好修磨且在石缝中不容易钝,然后用石块把磨好的针尖敲打弯折,略向左撇大约15度,最后从粗麻布被子上抽出数根粗麻线,绞成股,系在针尾。
用手扯了扯,还是挺结实的,这才拿上铲子,取了竹篓。
没错,杨彦是打算去田里钓黄鳝!
在现代社会,黄鳝越来越少,但是在没有化肥和农药的古代,有稻田的地方,必有黄鳝。
不过杨彦并没有立刻出去,而是对着陶罐里的清水仔细照了照。
入目是一张清秀的少年面孔,很瘦,但是两眼炯炯有神,杨彦点了点头,这副仪容如能好吃好喝养一段时间,不说与潘安卫玠相比,至少也是一浊世翩翩佳郎君啊!
在那个时代,仪容非常重要,看人先看脸,如果一个人长的獐头鼠目,气质也比较萎琐,那基本上是毁了一半,比如张松和庞统,就是被脸害的。
欣赏了一阵子,杨彦又注意到头上戴的纶巾脏兮兮的,于是取了下来,就着水狠狠搓洗去污垢,然后用木梳子重新梳头,把头发梳理整齐,盘了个道家的混元髻,插上木簪,再用纶巾包住。
古代无分男女,皆须盘发,其中男性与女性的区别只在于女子是先插簪,后束发,男子则是先束发,后插簪。
果然,发型是非常重要的,重新扎过头发之后,杨彦的仪容明显上了档次,虽然衣服是粗布褐衣,可是再穷也不能穷了精气神,对不对?
总体来说,他还是挺满意的,把衣服捋捋整齐,鞋子中规中矩的套好,才出了门。
当时的建康,城东清溪至东篱门之间,山清水秀,背倚钟山,是皇族勋贵聚居区,寻常人不能踏足。
而宫城以南驰道两旁,是百官居舍,再往南从边淮列肆至南篱门之间的大小长干一带,是以琅琊王氏为代表的高门士族聚居区,城西至石头津一带,是上等良人和庶族的聚居区,穷苦人几乎都住在城北。
城北的一大片区域位于北篱门以外,沿着土路,三三两两的搭着芦杆房子,零零星星没有规划,显得杂乱无章,居民的变动也较为频繁,大体分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服徭役,以向前线输送粮食,或筑路修坝为主,役夫需自带口粮,处境非常艰苦,往往服着服着,人就没了,通常是五抽二,或者五抽三,杨彦由于是杨家的独苗苗,不是情况紧急的时候抽不到他,这一点为他省了不少麻烦。
二是因为苛捐杂税与徭役的逼迫,很多人举家逃亡,一夜之间便人去屋空。
第三种是精神被穷困击垮,卖身与士族为奴。
这也导致了以邻为壑的情况非常严重,毕竟邻居逃亡的话,若是与邻居太熟悉,很可能被处于连坐,代替服役。
杨彦正是居住在城北。
出了门,一路往北走,不片刻,便是一片片的水田,孟夏时节,正是水稻茁壮成长的时节,绿油油的,长势喜人,杨彦根据记忆,找了片属于当地农民的水田,下到田梗,寻找起来。
没多久,就找到了好几个泥洞,根据特征判断,多半有黄鳝在里面,于是把红蚯蚓穿上勾子,用细竹竿顶着,小心翼翼把钩子送入洞内。
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
渐渐地,远处有车轴声响起,杨彦不禁抬头看去,正见一辆牛拉的露车缓缓驶来。
露车即民间使用的无盖无蓬的敞露之车,车里坐着两名女子,一名三十左右,容颜秀美,身着暗色深衣,结着云鬓,一看就是已婚妇人。
另一名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与女子面容有着几分相似,清秀可人,黑漆漆的大眼睛透着精灵古怪,身着碧缬裙,上加细布衫,结着未婚女子独有的双环鬓。
前面赶车的是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峨冠博带,敞胸露腹,颌下三缕山羊胡子,面容清矍。
“阿翁,阿翁!”
小女孩唤道:“那个小郎君蹲田里做什么,鬼鬼祟祟的,该不是非奸即盗吧?”
“吁~~”
中年男子赶着牛车徐徐停了下来。
第二章 路遇葛洪
这一家三口,一看便是来历不凡,尤其是当时的士人以坦胸露腹为潮流,那个中年男子,不正是峨冠博带,坦胸露腹吗?
杨彦不敢怠慢,站了起来,拱手肃立。
三个人都打量着杨彦,从外表上看,穿着粗布褐衣,足踏草履,束发的纶巾洗的发白,最多是个地位较低的良人,但是杨彦全身上下都梳理的整整齐齐,仪容俊朗,虽面有菜色,却神情恬淡,一双眼睛也炯炯有神,并无普通人见着士人普遍具有的惶恐或卑微。
这不由让人啧啧称奇。
中年人问道:“小郎君,你在这作甚?”
杨彦答道:“回君候,我在钓长鱼。“
“长鱼?”
三人相视一眼,女孩子问道:“长鱼是什么?钓上来能吃么?“
杨彦笑道:”长鱼味道鲜美,除了可以食用,还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有补血益气、消毒清疮、除风湿之效。“
”哦?“
中年女子现出了大感兴趣之色,连忙问道:”小郎君可否细说?“
“阿母!”
女孩子扯了扯中年女子,不依道:“你都不问问人家小郎君姓甚名谁,有你这么失礼的么?”
女子一怔,便转头笑道:“呵呵~~慧娘长大了,不错,是阿母的不是,我们都下车吧,这样坐着才是更失礼。“
”嗯!“
一家三口纷纷下车,女孩子不得无意的介绍道:“这是家君,上葛讳洪字稚川,爵关内候!“
杨彦内心微震!
初来贵地,第一个遇上的居然是在后世被传的如神仙一样的葛洪,显而易见,中年妇人正是葛洪的妻子鲍姑,那个女孩子被称作慧娘,分明是葛洪的女儿葛慧娘。
当然了,这时的葛洪还没那么大的名气,思想理论也未成形。
杨彦抱拳施礼:“原来是稚川先生,久仰久仰,在下杨彦……之!”
报名号的时候,杨彦多添了个之。
据两晋南北朝史大家陈寅恪先生考证,名字后面带个之,是信奉天师道的独有标志,比如沙门常常以竺为姓,不过杨彦认为还不仅止于此,之是虚词,与当时南人崇尚清谈的风气有关。
那么,什么人崇尚清谈?
显然是士族啊,杨彦给自己的名字多加一个之,正是给人一种心理暗示。
“杨彦之?”
果然,葛洪怔了怔,便问道:“敢问杨家小郎君,可是出身于弘农杨氏?”
杨彦暗笑,实际上他正是故意往这个方向引导,弘农杨氏远在关中,与江东小朝庭八杆子打不着,但是又不能承认,毕竟冒充士族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的,他只需要模模糊糊,敷衍了事。
于是,杨彦眉心微拧,说道:“在下出生于建康,先君虽诗书传家,却半辈清贫,想来……与弘农杨氏没甚联系。”
杨彦越是这么说,葛洪就越是心存疑惑。
想想也是,别说贫苦良人,就是绝大多数的庶族豪强都目不识丁,有资格诗书传家么?
虽然弘农杨氏远在关中,却不排除有旁枝流落到了江东,因主家仍在关中,未能入列《百谱》,所以没法取得士族身份,导致清贫了大半辈子。
所谓《百谱》,百是约数,即跟随司马睿渡江的士族,留在北地的世家大族被排除在了外面,即使后面有陆陆续续渡江投奔江东,也在政治上受歧视,充其量列为次等士族。
不仅葛洪这么想,鲍姑也这么想,夫妻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目中读出了一丝侧隐,鲍姑便叹了口气道:“彦之小郎君,明珠蒙尘,终有放光之时,只要勤修学问,身处逆境而不气馁,将来总有光大门楣的机会。“、
杨彦肃容拱手:”多谢葛夫人提点,当今天下丧乱,百姓流离失所,正是我辈发奋之时,我杨彦之虽不敢夸下海口如祖豫州中流击楫,却绝不甘于碌碌无为。“
”哎~~“
夫妻俩双双叹了口气,除了祖逖一心北伐,朝庭里无论吴姓侨姓,均是争权夺利,还有谁在惦念着故都洛阳呢?念及于此,心里都是塞的慌,尤其鲍姑的眼眸中竟闪出了点点泪光。
这时,葛慧娘嚷嚷道:“好啦好啦,不说这个了,杨家郎君,阿母刚刚问起长鱼药性,你还没说呢。“
”罪过!“
杨彦告了声罪,便道:”长鱼入药,可治虚劳咳嗽、湿热身痒、肠风痔漏、耳聋等症,其中仅取骨入药,兼治臁疮,疗效颇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脓,滴入鼻中可治鼻衄,外用则治口眼歪斜,颜面麻痹,总之,长鱼全身都是宝。“
”哦?“
葛洪讶道:”彦之小郎君竟通医术?“
杨彦谦虚的说道:”通字不敢当,因先君对医术颇有研究,耳熏目染之下,在下稍有了解,倒是怡笑大家了。“
鲍姑问道:”可曾实证?“
杨彦不置可否道:”若有机会,葛夫人一试便知。”
葛慧娘跟着道:“快让我们看看,你是怎么钓上来的。”
鲍姑与葛洪也是满脸的兴致盎然。
“请!”
杨彦微微一笑,便跃下了田埂。
三个人站在田埂上面,够着头往下看。
只见杨彦双手各持着一截绳子,轻轻拽动,神色极为专注,这让人更加的好奇心大作。
“来了!”
杨彦突然低喝一声,把绳端向外稍稍一拽,绳子明显绷的笔直,分明是有东西上钩了,由不得不让人憋着口气,为杨彦紧张起来。
几次试过之后,绳子越拽越长,一只漆黑如蛇的脑袋被钩子钩了出来。
“啊!”
葛慧娘惊呼,满脸的兴奋之色。
杨彦也是喜笑颜开,把黄鳝拉出三分之一之后,用另一只手卡着,硬拽了出来。
这条黄鳝不足一尺长,东晋的一尺约等于24.2厘米。
杨彦很快笑容敛去,现出了挣扎之色,摇了摇头,把钩子小心的拨出来之后,把黄鳝放回了水田。
“咦?”葛慧娘不解道:“你为何放了?”
杨彦解释道:“长鱼不足一尺一寸者,皆为雌鱼,每年五六月间,正是雌鱼产卵之时,一旦产过卵,长鱼会继续长大,性别也由雌性变为雄性,我钓长鱼,仅为果腹,又怎忍害小鱼性命?“
”哦?“
葛洪夫妻相视一眼,都有些动容。
葛慧娘却是问道:“雌鱼为何能变成雄鱼?杨家郎君,你从何得知?”
“只须多加观察,不难得出结论。”
杨彦笑了笑,便把注意力放在了另一只钓子上,不片刻,又钓了一只出来,这一只长达一尺二寸,于是毫无心理负担的扔进了竹篓。
“阿母!”
葛慧娘忍不住了,扯了扯鲍姑的衣袖。
葛洪脸一沉道:“女儿家,成何体统!”
葛慧娘嘴一撇。
鲍姑也劝道:“慧娘,阿母不是约束你,只是你穿成这样怎么下田?你还是仔细看看杨家郎君是如何钓上来的,改日咱们回了句容,在自家田里钓也是可以的。“
葛慧娘看了看自己的穿着,很不甘心的哼了声。
主要是那时的女性,除了身着胡服,一般穿裙子的时候是不穿裤子的,让她一个女儿家学着杨彦蹲在水田里,还要把裙子提起来,确实是不成体统。
杨彦笑了笑,继续钓。
钓黄鳝与运气无关,更多的是技术和判断力,而黄鳝洞是非常好找的,不片刻,杨彦就钓了几十只上来,其中的十几条雌黄鳝被他放掉了。
附近的一些老农也被吸引了过来,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其中一个问道:“这位小郎君,长鱼如何食用?”
穆青城站起来,拱手道:“这位丈人,长鱼可从腹部剖开,取出内脏冼净,加姜葱煮食,肉嫩味鲜,长期食用,可除病去邪,强身健体。
又或者将洗净的长鱼切成断,以猪油翻炒,加葱姜、盐及酱料,若有饴糖放少许更佳,炒熟即可食用,与水煮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很多人都以为炒菜出现的很迟,其实魏晋时代已经有炒菜了,用猪油和陶器一样能炒,菜油与铁锅不是炒菜的必要条件。
“那我等……我等,能否学习钓取长鱼之法?”
又一名衣衫褴褛的老农吞吞吐吐的问道。
“当然可以,来,请诸位丈人听好……”
杨彦从制做鱼钩说起,到寻找钓洞,再到钓黄鳝的手法轻重,无不一一详列。
末了,杨彦脸一沉道:“钓取长鱼之法可任由诸位推广,但我只有一个要求,凡是钓到长度不及一尺一寸之长鱼,请务必放生,免得来年绝了种。”
“省得,省得,请小郎君放心!”
老农们拍着胸脯保证。
“有劳了!”
杨彦拱了拱手。
“小郎君授艺之德,我等没齿难忘,告辞!”
老农们纷纷兴高彩烈的离去,毕竟这个时代的物资很匮乏,司马睿把猪头肉当作了美食,南朝宋文帝也曾称赞,小鱼泡饭是天下第一美食,而在一般的家庭中,即使是胥吏也很少能吃到肉,更别提苦巴巴的农民了。
黄鳝这玩意儿,杨彦不知道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食用的,史书上也没记载,不过从目前来看,当时的人,几乎是不吃黄鳝的。
编后语:关于《《晋颜血》免费试读_上林春》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未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